回覆列表
  • 1 # 小農民小磊

    可以直接聯絡超市的,如果是大型超市,他們有自己的供貨商,我覺得可以自己聯絡個人,這樣個人便宜點,農戶多掙點,比如說我們這邊,都是西紅柿,現在家家都在網上找自己的銷路呢,全是聯絡的個人,給發快遞

  • 2 # 漂泊vlog

    估計好多人第一反應就是網路,有這樣想法估計都是門外漢,首先檢疫農藥殘留、怎麼安全運輸、後面才是銷貨渠道。

    最好是給合作社籤合同,什麼都有基本保證,最好是政府牽線搭橋,保證菜農有銷路、各城市評價蔬菜買,一舉三得。

  • 3 # 百分之一的長征

    你好,白菜產地2毛,菜販賺3毛,運輸成本1.5毛,批發市場商販再賺3毛左右,這下來成本基本在1元左右了,超市會有10%左右的損耗,再加上3-4毛的利潤,基本定價在1.5左右也合理。所以要想讓菜農賺錢,就兩種途徑。

    一是儘量減少中間商,目前可減少的是菜販和市場商販,直接對接超市,那麼你就要自己聯絡運輸送到超市,但超市需要的是貨源的穩定、安全、及時,前兩點一般菜農不好做到,因為超市一年四季都需要,安全認證也需要,所以他們會和大型公司合作或批發市場合作,及時的話需要每天很早就送到,還要卸貨等,非常辛苦,菜農自己也不好做到。所以第一種基本不好做,所以現在都成立合作社,那麼就方便多了。

    二是直接面對消費者,連超市環節也去掉,這樣利潤最高,我之前就這麼做過,但需要菜農有一定的銷售能力,量少在小區門口擺個攤就可以賣掉,但量大就不行了。但也可以直接和小區周邊的蔬菜店對接,這樣簡單也最好操作。

    所以以上兩種方式對農民來說都比較困難,因此辛辛苦苦種的菜大部分還是讓菜販子賺了。

  • 4 # 新農小苑

    可以改變傳統的銷售方式 藉助新的平臺進行售賣 比如自開網店 各種網路平臺銷售減去中間商利潤或自產自銷在產地裝貨去市裡定點銷售供貨農民即可享受高的利潤市民也可以吃到便宜的蔬菜

  • 5 # 布衣小農人

    為什麼你的白菜那麼便宜?我們這白菜都3塊錢1斤了,那還得早晨起早去買,去晚沒有。從臘月開始這蔬菜價格就沒有降過,因為要快過年,臘月的菜直線上升,平時幾毛錢的土豆直線飆到了2元錢,黃瓜就更不用說了,原先在我們這有的都白送,現在都6塊錢1斤,過完了年疫情來了,這價格更是坐飛機似的上升,但為了抗擊疫情,我們能挺。

    家裡以前幹蔬菜批發的,至於你說的這個產地2毛,超市1.5元,其實這也是正常價,原產地買菜基本都是估堆或者包地拉,不管好的壞的一口價,你說的2毛可能也就這個情況,但裡面肯定有一些殘次品,這種殘次品基本是賣不上價的,所以這就是一種損耗。

    之後就是物流費用、裝卸費用,從產地拉到銷售地的路費和裝卸費以及中間公路上的所謂的“過道費”都快趕上利潤的30%了,最後就是超市、商場的各種攤位費、好處費,以及管理費,如果賣不出去還要有倉儲費,這些費用加上一起也快占上利潤的30%了,都考慮這中間的差價有多大,但都沒細算這中間各種的費用,其實你這還算良心的價格了。

    至於怎麼能讓菜農和市民共享實惠,那就是綠色通道政府的菜籃子是最實惠的,政府又補貼,利潤減掉很多,菜農還能賺到錢,兩全其美,但很多人都不願意這麼幹,因為回款太慢,壓現金,也給菜農帶來很多麻煩,所以生意這事,誰又能說的準呢,你們說是吧?

  • 6 # 大小莊

    可以直接發展一對一服務。直接給市民送貨到家。你既可以多賺一點也可給市民便宜的產品。不用透過超市。但是需要你去發掘客戶

  • 7 # 菜媽炸到

    很簡單,直接讓農產品走進城市,建立農場品集市。每週有三天讓農民和農產品直接進城,走進社群,建立農產品與社群產品源頭與消費者的對接。這樣直接取消了中間商的加價環節。利農利民。雙方共贏。

  • 8 # 老林文玩

    中國古代漢朝皇帝就有效的遏制了商人的利潤和經商人數的限制。違者格殺勿論。所以漢朝是中華民族的鼎盛時期。奸商幾乎沒有。老百姓都以農耕為榮。說起來農業是中國古代的支柱產業。

  • 9 # 位橋小鳥

    這就是允許路邊攤的原因,路邊攤大多數是自產自銷,農民可以多掙點錢,市民也能省下一部分錢。再就是可以農家樂的形式,市民去農田自己選,買的實惠放心。

  • 10 # 佛子菩提993

    市場就是這樣的,經濟的利益不是單方面的,是互利互惠的。因為菜農只能種植一個品或兩個也無會更多。但和超市的品種相比就少多了。超市的優勢是他能集多個品種的菜農於一體,同時能讓每個顧客挑選選擇多品種的空間。就像菜農不可能直接從廠家直接進化肥一樣。

  • 11 # 我的薑汁吖

    如果你瞭解中間的過程,你就會覺得這個其實很正常的。

    原產地收購價,都是同價的,就是不管好壞都是那個價格,經過一輪篩選,至少有%5的損耗,而且運輸到市場上,一斤的運輸費用也要0.1毛,運輸過程的損耗也會有幾分錢的,然後上下車的工人錢,一斤差不多也是0.1元,按照你說的0.2+損耗0.1+運輸0.1+上下卸貨0.2+挑選0.1=0.7元,然後到各個超市中間需要賺0.3元左右,所以超市的價格成本也要在1元左右,所以賣1.5的話,其實也是正常的,因為它們也要養員工的。

  • 12 # 山居秋民

    你的這個想法特別好。既讓農民增加收入又讓消費者得到實惠這應該是很多普通老百姓的願景。這是個雙贏的局面。

    我曾經也思考過這個問題。因為我家是種柑橘的,我的家鄉全都是種柑橘的。我們種的柑橘包括人工採摘費才賣五毛到一塊錢一斤不等。到市場銷售至少也要四五塊錢一斤。結果消費者沒得到實惠,我們果農也沒賺到錢。

    不過由於多數農民文化水平不高,電商、網路等知識欠缺,再加上部分農副產品不利於長途運輸或者物流成本高,電商在農村普及還需要不少時間。

  • 13 # 小龔說事

    先大致上算一算帳吧:白菜原產地菜農賣2毛一斤,菜販子賺3毛吧,運輸成本2毛,批發市場商販再賺個3毛左右,而且運輸貯藏過程會有10%左右的損耗,超市還有一個人工、管理、利潤等成本,這樣基本定價1.50也合理。

    要想讓菜農、市民都得到實惠,有兩種途徑吧。

    1、儘量減少中間商,菜農直接供應超市,但是這不好操作,因為超市需要的是一年四季貨源穩定和及時,一般的菜農很難做到,做不到及時送貨和貨源充足,超市也不會選擇和你合作。

    2、直接面對市民消費者,這樣利潤最高,但要有一定銷售能力,也要有一定經營時間,雖然會比較辛苦,但可以讓菜農和消費者得到最大實惠。

  • 14 # 科學興農

    白菜是大家冬日的一個長源菜,也因為白菜價位偏低,大家也將價位低廉的商品稱之為“白菜價”,不過白菜雖說在產地價位低廉,在城市卻真的不見得廉價。尤其是以今年疫情衝擊的大環境之下。本村冷庫入冬之際所儲存的大白菜價位僅僅每斤1.5,兩毛都不到,可是最近出庫的價位竟然高達每斤8毛,而如今城市中的白菜價位已經普遍超過2元。當然農村產地白菜價位還是要低不少的,大約在6毛的樣子。

    在這裡不少網友可能會疑惑,為何產地如此低廉的價位,進入城市之後搖身一變,就價位翻翻了呢?其實這沒什麼可奇怪的,因為城市中白菜的價位再高,同農民也沒有什麼關係,而產地的農民也難以從中享受到什麼更高的利益。

    真正能賺錢的其實是中間商,當然了中間商也並非什麼事都沒做的空手套白狼,中間商要負責將這些白菜從產地運輸到城市,而且還要負責銷售出去。其中他們也承擔了諸多的風險,比如說運輸到城市之後,甚至還不足運輸成本,由於運輸造成的諸多損失,中間的折損,比如說在農村收購的時候都是帶綠葉子,而城市中的人在購買大白菜的時候恨不得將外層沒有發白的綠色白菜葉子剝掉一層再剝掉一層。這個折算其實都是中間商的成本。

  • 15 # 宗元三農堂

    對於題主所說的白菜產地的價格是兩毛錢,在這裡可以說應該是白菜質量不是太好,現在普遍的價格有所上漲,畢竟現在的白菜的存量不是太多了。因為天氣已經變冷,而且整個冬天也已經過去了,並且現在白菜由於外層去掉的比較多,現在產地的白菜價格上升到了6~7毛錢一斤,在年前小雪前後白菜的價格在兩毛錢一斤。

    對於現在超市的價格達到了1.5元一斤,這應該是農村附近的超市價格,如果說大城市的超市價格,現在已經上漲到了2.5元到3.5元每斤之間,甚至前一段時間出現了63元一顆白菜的天價。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主要是因為疫情導致了農產品的價格非常的低廉,因為現在農村全部採取了封村封路的措施,使得農產品運不出來。畢竟限制了外地的車輛和客商到農村去收購農產品,這也是因為避免冠狀性病毒肺炎傳入農村,對於絕大多數的農民而言是可以理解的,但對於菜農而言卻是損失非常嚴重,這就是以大局為重了。

    因為現在的冠狀病毒疫情正是關鍵的時候,目前農村封路等村還沒有解除,現在貴州省內已經初步的解除了。但對於白菜是北方地區種的一種蔬菜,而且種植的面積也非常的多,白菜的產量也非常的高,導致了目前農民手中的白菜價格比較低,而城市蔬菜價格非常的高。這也是因為疫情導致的產地與銷售市場的脫節。當然,還有我國的市場的准入制度,形成了農產品賣不出去,而消費者卻吃不起農產品的現象。

    總之,如何才能讓消費者與菜農之間形成互惠共贏、共享實惠的狀況呢?這就需要打通蔬菜的生產地與消費市場的流通。比如可以讓菜農直接免費到城市的農貿市場銷售白菜,或者說直接讓商販到菜農的地頭上進行收購,並且把蔬菜的運輸納入綠色通道減少高速的收費標準。當然對於菜農而言,一定要提高種菜的質量,儘量多種一些有機的蔬菜,提高蔬菜的價格。

  • 16 # 平凡的孟

    主要原因是中間商差價多了從菜農~菜販~批發市場~超市或菜市場~在到消費者手中自然是那麼高。要想菜農和市民共同收益只有減少中間商。個人愚見不太現實,每行每業都要生存有些東西是沒有辦法改變的。比如快遞你在網上賣貨總不能自己去店家領取。那樣的話就是實體店了。為什麼現在網購興旺實體經濟不行,因為消費者已經習慣了網購的方便以及優惠。總不可能讓市民買菜到田間直接找菜農把不現實。菜農賣菜也是普遍喜歡在田間地頭由菜販直接收購 方便又不愁銷路。所以有些行業是少不了的 。謝謝

  • 17 # 天地坊

    這種互利共贏的想法固然好,但真正實施起來,你就會發現它很難辦到!

    1.首先,確定雙方都認為合理的白菜價就存在爭議,畢竟菜農不想承擔責任,市民不願意要爛白菜。

    然而,消費者畢竟是來花錢,對於菜的模樣十分苛刻,白菜上有一點黃的一點要全部扯去,所以原本一斤的白菜能讓他們硬生生弄成八斤重。但他們願意為自己中意的食物買單。

    因此,菜農若直接和消費者接觸。菜農想到的是運費,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腐爛而賣不出去。而市民總認為菜農故意誆騙自己,把有些爛掉的菜也給自己買。

    這樣一來。雙方都會在心裡很不舒服,各自有各自的理由,所以想要談妥價格問題就可謂是難上加難。

    2.其次,沒有利益的生意註定成立的快,垮的也快。

    我們都知道做生意是為了賺錢,而消費者消費是為了開心。而彩農若直接給市民買,總會覺得自己有些虧本,而市民在菜農手機買,總想自己是不是買高了。

    因此,在這種兩方的互相猜忌下,菜農越來越不想把品質好的菜賣出去,而市民也因為買不到好菜,而決絕再買菜農的菜。

    沒有利益的生意註定是無髮長久的,因為兩個人都無法從中獲取動力。沒有動力就沒有行動,不行動又何談什麼同享實惠。

    總之,中間商自有他存在的道理。因為他有氣魄肯承擔風險,還有懂得如何使客戶得到最大的滿意。因此,在我看來,不管白菜價多高,那是市場調控的結果,菜農和市民真的沒必要為了實惠,而讓彼此都深陷所謂的共享實惠的泥潭中。

  • 18 # 芬芳

    這個價相隔太大了,如果我們想要白菜價好,而城市的市民又要吃到新解鮮的蔬菜,我們就要透過五網際網路,透過農村電商,直接送到使用者手中,減少了中間的流程,這樣才能讓消費者更容易接收,而農民種的白菜也及時地賣出去了

  • 19 # 鄭少創業

    你好,我是鄭少

    白菜產地兩毛應該不遲吧,怎麼樣也有五六毛吧?

    因為他在中間層建了一箇中間商嗎?那肯定是賣到那個城市啊,這些地方肯定是要有差價的啦。

  • 20 # 河南河北

    首先得考慮,菜農種菜地的位置,交通方便嗎,如果可以,自產自銷,1.自己聯絡客戶送貨上門2.就進找農貿市場自己銷售3,現在也可網路銷售,主要還是菜農能直接出售給市民菜品,才能有效的保障菜農和市民共同享實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要拍攝星空銀河,需要哪些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