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提問,我腦海中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蘇軾的《定風波》。
全詞不長,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賞析:《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為蘇軾於“烏臺詩案”倖免於難後,被貶黃州時所作。詞前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這裡的“沙湖”在黃州東南30裡,那一天蘇軾在去沙湖路上遇雨,本來是帶著雨具的,但途中以為不需要就讓人先拿走了。不料半路突然下起雨來,同行的人一下子就被雨給打亂了:心裡先緊張起來。但蘇軾覺得,又何必為這件事情而狼狽呢?所以他說:“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這就是蘇東坡的達觀的、超然的思想:狂風驟雨不會久長,緊張和狼狽也於事無補。“已而遂晴”,果然沒多久,就雨過天晴了。蘇軾聯想到自己的遭遇,“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寫得非常瀟灑。“穿”和“打”都是力量很強烈的字眼,雨點兒穿過樹林、打在樹葉上,使得我們以為它馬上就要打到身上來了。可是蘇東坡說不要理會它, “穿”和“打”兩個字把打擊的力量寫得那麼強,但是“莫聽”兩個字把它們全都否定了。接著就說“何妨吟嘯且徐行”。“何妨”寫得多麼瀟灑!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即不怕來。徐行而又吟嘯,是加倍寫;“何妨”二字透出一點俏皮,更增加挑戰色彩。首兩句是全篇樞紐,以下詞情都是由此生髮。這裡面有象徵含義,這兩句表面上寫的是途中遇雨,實際上是寫蘇東坡面對人生打擊與摧傷時所表現出的一種境界。蘇軾晚年被貶到海南,還寫出了“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這樣的句子。所謂“吟嘯”就是吟詩唱歌。那代表了一種賞玩的心情。一個人,要訓練自己在心情上留有一個空閒的餘裕。我們不但不被外界的環境打倒,而且還能夠觀察、能夠欣賞、能夠體會。人,不只是在順境之中才能完成自己;在困境之中,也一樣能夠完成自己。這裡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一種超然和曠達,樂觀平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按照生活常態,當然是騎馬勝過竹杖芒鞋,但是蘇軾卻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這裡當然不是寫實,而是繼續寫自己當時的心態。當自己擁有平靜悠閒的心態時,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濘之中,也勝過騎馬揚鞭疾馳而去。這裡還隱含了兩種生活的對比,一種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種是肥馬輕裘的貴族生活。在歷經了政治上的風風雨雨後,蘇軾越來越認同這種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竹杖”、“芒鞋”是蘇軾用來表達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詩詞中經常使用,如《初入廬山》:“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遊。”很多人對物質的慾望像一個無底洞,即所謂“慾壑難填”。如果一個人永遠處在物慾的籠罩之下,永遠被慾望所控制,那麼他就永遠不會有任何了悟。辛棄疾有兩句詞說:“莫避春陰上馬遲,春來未有不陰時。”意思是我們不要逃避春天的陰雨而不肯出門,否則,整個春天經常都是陰雨天氣,難道我們就把整個的春天都放過去嗎?蘇東坡現在沒有馬,也沒有雨具,但是他在風吹雨打之中依然吟嘯徐行,走自己的路。他說,我就要像那漁夫一樣,在風吹雨打之中也要出去,任憑我的一生遇到多少風吹雨打,我都不怕。這“一蓑煙雨”也象徵人生的風雨、政治的風雨,這是多麼強有力的自信從容、鎮定達觀!
我們再看詞的下闋,下闋轉到寫雨後的情景和感受。“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春天那種乍暖還寒的寒冷就是“料峭”,但它並不是一件壞事情。“微冷”,說得很好,人在醒覺之後,會有一點兒冷的感覺。但後面的“山頭斜照卻相迎”,一下子將寒冷全驅散了。“相迎”二字很妙,當你剛剛從風雨寒冷中經過,忽然一抬頭,看到了山頭西斜的太陽,心中馬上升起一種親切、溫暖的感覺。這既是寫景,也是表達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這樣嗎?在寒冷中有溫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憂患中有喜悅。當你對人生的這種真相有了了悟之後,就不會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一蹶不振,就會在微冷的醒覺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線希望。“山頭斜照卻相迎”,是對生活的一種積極觀照,是一種通觀,是蘇軾經歷磨難和打擊之後,在靈魂上的昇華。
其實以上三句表達的還只是一種儒家的境界,這是一種入世的人生態度。
在此基礎上,蘇軾進一步徹悟人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向來”,就是我們過去所來的地方。蘇東坡說,我回頭看一看我過去所來的地方,穿林打葉,雨打風吹,那不是很淒涼嗎?這實際上是指他平生所經受的那些打擊和苦難。他說在我的心中,既沒有風雨,也沒有晴天。也就是說,他現在已超脫於風雨陰晴之上了。“風雨”和“晴”指的是什麼?“風雨”是打擊,是一種不幸;“晴”是一種溫暖,是幸。“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意思是,無論是打擊和不幸也好,無論是溫暖和幸福也好,對我的心都沒有干擾,都不能轉移和改變我。風雨是外來的,我還是我;晴朗也是外來的,我也還是我。這裡蘇軾進入到了佛家所說的“無差別境界”。在佛教看來,“萬法惟心所現”,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如果心靜,世界自然清靜。因此佛教勸人“無執”,一切都不要執著,不要被外物所繫縛。成功也好,失敗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謂“寵辱不驚”。蘇軾在這裡表達的正是這樣一種哲理,看生活中的風雨或陽光,哪有什麼區別呢?都微不足道。他在此勸人既不要因風雨而擔驚受怕,也不要因陽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處之。這也反映出了蘇軾的人格境界。
《定風波》作於蘇軾被貶黃州後的第三個春天,雖是一首小詞,卻寫出了作者豐富的人生體會。讀罷全詞,人生的沉浮、情感的憂樂,我們的理念中自會有一番全新的體悟。它透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警,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
看到這個提問,我腦海中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蘇軾的《定風波》。
全詞不長,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賞析:《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為蘇軾於“烏臺詩案”倖免於難後,被貶黃州時所作。詞前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這裡的“沙湖”在黃州東南30裡,那一天蘇軾在去沙湖路上遇雨,本來是帶著雨具的,但途中以為不需要就讓人先拿走了。不料半路突然下起雨來,同行的人一下子就被雨給打亂了:心裡先緊張起來。但蘇軾覺得,又何必為這件事情而狼狽呢?所以他說:“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這就是蘇東坡的達觀的、超然的思想:狂風驟雨不會久長,緊張和狼狽也於事無補。“已而遂晴”,果然沒多久,就雨過天晴了。蘇軾聯想到自己的遭遇,“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寫得非常瀟灑。“穿”和“打”都是力量很強烈的字眼,雨點兒穿過樹林、打在樹葉上,使得我們以為它馬上就要打到身上來了。可是蘇東坡說不要理會它, “穿”和“打”兩個字把打擊的力量寫得那麼強,但是“莫聽”兩個字把它們全都否定了。接著就說“何妨吟嘯且徐行”。“何妨”寫得多麼瀟灑!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即不怕來。徐行而又吟嘯,是加倍寫;“何妨”二字透出一點俏皮,更增加挑戰色彩。首兩句是全篇樞紐,以下詞情都是由此生髮。這裡面有象徵含義,這兩句表面上寫的是途中遇雨,實際上是寫蘇東坡面對人生打擊與摧傷時所表現出的一種境界。蘇軾晚年被貶到海南,還寫出了“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這樣的句子。所謂“吟嘯”就是吟詩唱歌。那代表了一種賞玩的心情。一個人,要訓練自己在心情上留有一個空閒的餘裕。我們不但不被外界的環境打倒,而且還能夠觀察、能夠欣賞、能夠體會。人,不只是在順境之中才能完成自己;在困境之中,也一樣能夠完成自己。這裡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一種超然和曠達,樂觀平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按照生活常態,當然是騎馬勝過竹杖芒鞋,但是蘇軾卻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這裡當然不是寫實,而是繼續寫自己當時的心態。當自己擁有平靜悠閒的心態時,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濘之中,也勝過騎馬揚鞭疾馳而去。這裡還隱含了兩種生活的對比,一種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種是肥馬輕裘的貴族生活。在歷經了政治上的風風雨雨後,蘇軾越來越認同這種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竹杖”、“芒鞋”是蘇軾用來表達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詩詞中經常使用,如《初入廬山》:“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遊。”很多人對物質的慾望像一個無底洞,即所謂“慾壑難填”。如果一個人永遠處在物慾的籠罩之下,永遠被慾望所控制,那麼他就永遠不會有任何了悟。辛棄疾有兩句詞說:“莫避春陰上馬遲,春來未有不陰時。”意思是我們不要逃避春天的陰雨而不肯出門,否則,整個春天經常都是陰雨天氣,難道我們就把整個的春天都放過去嗎?蘇東坡現在沒有馬,也沒有雨具,但是他在風吹雨打之中依然吟嘯徐行,走自己的路。他說,我就要像那漁夫一樣,在風吹雨打之中也要出去,任憑我的一生遇到多少風吹雨打,我都不怕。這“一蓑煙雨”也象徵人生的風雨、政治的風雨,這是多麼強有力的自信從容、鎮定達觀!
我們再看詞的下闋,下闋轉到寫雨後的情景和感受。“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春天那種乍暖還寒的寒冷就是“料峭”,但它並不是一件壞事情。“微冷”,說得很好,人在醒覺之後,會有一點兒冷的感覺。但後面的“山頭斜照卻相迎”,一下子將寒冷全驅散了。“相迎”二字很妙,當你剛剛從風雨寒冷中經過,忽然一抬頭,看到了山頭西斜的太陽,心中馬上升起一種親切、溫暖的感覺。這既是寫景,也是表達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這樣嗎?在寒冷中有溫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憂患中有喜悅。當你對人生的這種真相有了了悟之後,就不會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一蹶不振,就會在微冷的醒覺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線希望。“山頭斜照卻相迎”,是對生活的一種積極觀照,是一種通觀,是蘇軾經歷磨難和打擊之後,在靈魂上的昇華。
其實以上三句表達的還只是一種儒家的境界,這是一種入世的人生態度。
在此基礎上,蘇軾進一步徹悟人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向來”,就是我們過去所來的地方。蘇東坡說,我回頭看一看我過去所來的地方,穿林打葉,雨打風吹,那不是很淒涼嗎?這實際上是指他平生所經受的那些打擊和苦難。他說在我的心中,既沒有風雨,也沒有晴天。也就是說,他現在已超脫於風雨陰晴之上了。“風雨”和“晴”指的是什麼?“風雨”是打擊,是一種不幸;“晴”是一種溫暖,是幸。“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意思是,無論是打擊和不幸也好,無論是溫暖和幸福也好,對我的心都沒有干擾,都不能轉移和改變我。風雨是外來的,我還是我;晴朗也是外來的,我也還是我。這裡蘇軾進入到了佛家所說的“無差別境界”。在佛教看來,“萬法惟心所現”,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如果心靜,世界自然清靜。因此佛教勸人“無執”,一切都不要執著,不要被外物所繫縛。成功也好,失敗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謂“寵辱不驚”。蘇軾在這裡表達的正是這樣一種哲理,看生活中的風雨或陽光,哪有什麼區別呢?都微不足道。他在此勸人既不要因風雨而擔驚受怕,也不要因陽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處之。這也反映出了蘇軾的人格境界。
《定風波》作於蘇軾被貶黃州後的第三個春天,雖是一首小詞,卻寫出了作者豐富的人生體會。讀罷全詞,人生的沉浮、情感的憂樂,我們的理念中自會有一番全新的體悟。它透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警,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