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21 # 妖樺電枝嘉葉

    陽謀就是借勢而行,用公眾的力量,或者希望來對你的對手進行打擊!這種打擊不可能還擊,不能還嘴,只能乖乖認錯!認打認罰!比如郭德綱和北京電視臺的恩怨!把老郭打為不道德的人,全國電視臺進行封殺,也就是老郭根基不在電視臺,要不然真心退出娛樂圈了!還有黃海波同學,還有最近的樂天超市!

    但是陽謀發動的時機很關鍵,很不好拿捏,如果沒有勢可借而自己造勢的話時間太長!容易被對手發現而進行反制!

  • 22 # 軼夫數學

    陽謀:光明正大的使用計謀,對手看出是計,甚至能夠看到最終結果,但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往往卻對其無可奈何,乖乖入坑。

    一:二桃殺三士

    春秋時期,齊景公麾下有三員大將: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皆是難得一見的猛人,在戰場上都是所向披靡的存在。從而,他們的功勞越來越大,慢慢的就開始傲慢了,對待君主不是怎麼尊重。齊景公心想:這三人現在都這麼狂了,再過幾年那還得了,於是就有了剷除這三人的心思,晏子便想出了“二桃殺三士”之計。

    晏子讓齊景公召來他們三人,給他們賜下了兩顆桃子,三個人自然無法平分兩個桃子,於是晏子便讓他們以功勞大小來決定誰吃桃子。公孫接仰天而嘆曰:不受桃,是無勇也。於是講出自己殺野豬,搏猛虎的事蹟拿走了一顆桃。田開疆也不示弱,歷數自己保衛齊國的功績也拿走了一顆桃。如此一來,古冶子傻眼了,想自己曾經保衛國君渡江,在江中與巨鱉搏鬥半日,何其勇乎,又有救君的潑天大功,卻沒吃到國君的賜桃,於是拔劍指責二人無恥。而公孫接和田開疆二人聽到公孫冶的功績確實高過自己,兩個自視甚高的人物,將榮譽看得比生命還重,此時覺得自己做了如此厚顏無恥之事,當場拔劍自刎。公孫冶眼見兩位好友自殺在自己眼前,覺得是自己逼死了二人,無顏苟活,於是也拔劍自刎而死。就這樣,晏子靠著兩顆桃子輕鬆解決了三人。

    陽謀二:圍魏救趙

    公元前354年,魏國軍隊在大將龐涓的率領下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危在旦夕之際,派遣使者向齊國求援。齊王在一番考慮之下,答應了趙國的求援請求,派遣了大將田忌以及軍師孫臏前去救援趙國。大將田忌原本打算直接率領軍隊去和魏軍硬碰硬,與趙軍裡應外合包圍魏軍,解除趙國之危。而此時孫臏卻勸田忌反其道而行之去攻打魏國都城大梁,讓龐涓不得不撤兵回國救援,於是田忌率領齊軍直逼魏國都城大梁。

    當龐涓接到齊軍即將攻打大梁的訊息,知道這是齊軍救趙國的計策,就是要讓他從趙國撤軍。可是看出來了也沒辦法,因為他不敢賭,大梁一旦丟了,他打再大的勝仗也於事無補,於是龐涓只得撤軍,結果在桂陵地區遭到了齊軍埋伏,魏軍大敗,龐涓也成為了俘虜。

    陽謀三:推恩令

    漢高祖劉邦建立大漢之後,雖然也施行了郡縣制,但是也沒有放棄分封制,大肆分封劉姓子孫為諸侯王,劉邦去世後這些劉氏諸侯王成尾大不掉之勢,嚴重威脅到了中央皇權。漢景帝時期,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央皇權,於是開始了削藩,結果最後卻逼得漢景帝不得不殺掉自己的親信大臣晁錯,還爆發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七王之亂”。到了漢武帝時期,雖然諸侯王勢力被漢景帝削減了一部分,但是諸侯王依舊擁有著雄厚的實力,依舊是中央的心頭大患,眼睛裡容不下沙子的漢武帝自然不會容忍這些諸侯王威脅的存在。

    主父偃順勢給漢武帝獻上了“推恩令”:就是命令諸侯王不能僅僅將封地傳給嫡長子,對於那些庶子也要進行分封,所有兒子都必須有封地。此計一出,所有諸侯都震驚了,然後就是深深的絕望。無論執行還是不執行,封國勢力都會大受打擊。執行的話,封國勢力只會越來越小;不執行的話,肯定會引起內鬥,手足相殘的慘狀,搞不好到最後這一脈會死絕。推恩令實施多年之後,漢武帝正式下旨削藩,此時的諸侯國實力早就遠不如以前,根本無力對抗中央,只能乖乖選擇服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在婚姻中究竟想要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