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陸濤的奮鬥

    而這時的QQ轉型似乎也勢在必行了。從一開始呢,作為騰訊的SNG(社交網路事業群)增值產品部總經理劉憲凱則認為年輕化很有必要。鑄成這個提議勢必是要受到爭議,因為畢竟QQ已不再年輕,放棄老使用者追求新使用者,怎麼都覺得有點逃避的意思,但也有人覺得,應該順勢而行,因為年輕可是象徵著未來和主流。那麼騰訊究竟要如何改變呢,還是得用資料說話。

    相信大家應該都看到這樣類似的文章,在90、00後的世界裡,相對微信,其實主流的產品還是QQ,而騰訊資料也顯示,截止到2015年,QQ的使用者有超過半數都是90後,如果再加上80後,這些人群的總量佔到了80%以上,在這樣明確的特徵指向下,與年輕做伴真的可能是QQ唯一的選擇。

    雖說方向是確定好了,但問題也就隨之而來。其真的還有機會年輕化嗎?

    也許你會認為以上問題根本不是問題,但要知道,就如上文我們也提到,QQ這款產品並不年輕,它已經十七歲了,這在中文網際網路的歷史上屬於罕見的「高齡」。雖說騰訊目前可能仍是一家獨大,但商場風雲萬變,新鮮事物永遠在走在前沿,有一天連騰訊也被超越也不是不可能。因此我們本篇文章主題來了,QQ想年輕化,市場會給它這個機會嗎?如果沒有,是不是QQ註定被淘汰,如果有,QQ要在多長時間才能徹底翻身?

    一款產品被淘汰,就像諾基亞在我們的視線中消失,這是市場執行整體趨勢,也是必然規律。因此QQ會被淘汰,我不會大驚小怪,畢竟它是21世紀的產物,要想適應22世紀,想必肯定是要多費一番功夫。因此QQ想年輕化,個人認為是很不錯的決定,但如何真正能實施下去,或者市場給其的時間並不多了,所以騰訊要如何破呢?

    在公共場合,相信不只馬化騰一個大佬表示,不懂年輕人在想什麼吧,曾在2013年的一場論壇上,馬化騰就表示很擔憂併為此困擾,因為越來越看不懂年輕人在網際網路上到底喜歡什麼,雖然其自己是做這行的。

    馬化騰的擔憂其實並不是誇誇其談,因為Facebook就是其最佳借鑑。Facebook曾就在一份報告中承認,它需要解決年輕人對產品失去興趣的問題。為此扎爾伯格也努力過,揮斥重金買下了Instagram和WhatsApp,模仿競爭對手Snapchat(非常年輕的競爭對手)做了Poke和Lifestage,但卻取得了可以說是差強人意的成效,結果當然是只能眼睜睜的看著Snapchat愈來愈大。

    而騰訊雖說現狀況不及Facebook隱患重重,但居安思危,騰訊還是很有必要的。而騰訊也在往這方面努力著,就拿上個月其在海南舉辦的一場企鵝動漫遊戲嘉年華「QQJOY」,這其中游戲、動漫、直播、社群,一應俱全。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是符合年輕人的口味,那麼至於最終騰訊QQ能否把其做到極致的年輕化,讓不止現如今的90、00後喜歡,後期的10後也能緊跟腳步,這時候的騰訊應該真的就成功了。

  • 2 # 一次兩次三次半

    不過QQ群最大的好處是傳檔案方便而且群檔案可以隨時下載,在大學和工作也是有比較大的應用場景的,所以應該不會太慘才是。

  • 3 # 宇宙逼王

    玩QQ的人是少了,但主要是你身邊玩QQ的人少了,隨著成長,步入社會,用到QQ的地方不多。還有一個方面是我們周圍的環境,隨著“高冷”一詞的廣泛出現,以及電視電影上高冷的男女主角,少說話是一種帥氣的表現成了許多人的一種潛意識,想說不說,人與人間少了很多交流,這無疑是種病態,所以一對比中外年輕人,都會發現中國很多年輕人放不開,很內向。

  • 4 # 宸塵-要當學霸和男神

    我覺得是被逼的吧,身為一個90後,我一直樂衷於用扣扣聊天,很是不愛用微信,但是一些朋友經常會用,包括家裡的父母,親戚,一些年齡稍微大的同事,都會選擇用微信,你的平臺就慢慢的被影響,從扣扣轉移到了微信,會經常發朋友圈,但是會很少發說說,即使我現在仍然是個扣扣黨,但是不得不承認,百分之70以上的聊天都是在微信上面。

  • 5 # 向上才不遺憾

    你用二三十歲的年紀去評論十來歲的人使用的軟體,,沒什麼意思吧。QQ用的人不少,就像我們當初一樣,學生居多,微信分流的是成年人。原因也很簡單,QQ比較花哨,小孩子都喜歡,空間,簽名,頭像,QQ秀這一大堆東西正是他們需要的。而微信更適合成年人,不再玩這些東西,偶爾發發朋友圈,大多數時間,微信的作用僅僅只是交流和支付。

  • 6 # 靜聽松風

    98年的嗯(⊙_⊙)喜歡QQ多一點,可以看小說。微信,不怎麼玩,因為上班,同事,長輩,這些人。有時候發一個動態,不喜歡別人評論我,而然評論刪不了。動不動一個動態長輩說我,屁大點事都發,無語了☞微信不用,因為沒什麼人發信息給我,發了也不想理,感覺還是QQ好一點一些評論可以刪,

  • 7 # 少年不戴花So丶Eite

    我相信這個已經是最高天數,因為騰訊是2013年好像是7月份開始計算的,具體的不記得了,有人說比這個還多的,我真不信,至少我沒看見過,

  • 8 # 舊人生舊時光

    不是永久封號就是不給處理,我十一年的QQ上個月莫名其妙被封永久,還叫我重新註冊新的號,我註冊它個爹,我要我聯絡人的QQ處理問題不給。現在QQ沒有競爭對手所以才這樣,這就是QQ為什麼玩的越來越少的原因,我有四個朋友都是莫名的被封號處理的,但是他也沒有違個規,我也一樣。

  • 9 # 低調的幸福190768684

    我個人一直感覺,微信成年人玩的多,QQ小孩初中生 高中生玩的多 。這是為啥呢? 我個人分析一下,因為微信使用起來很方便,沒有那麼繁瑣 沒有等級 會員 之分 沒有個性名片 背景音樂 名片贊 頭像框 面板 主題 個性對話欄之類的 。成年人大多數都不願意整天在這個上面浪費時間 。而且QQ上面會員 超級會員 這鑽那鑽的 真正用到的有幾個 ,真正有用的有幾個?一些學生 小孩吧 年紀小 ,喜歡一些比較靚的主頁 喜歡搗鼓一下資料卡呀 這樣那樣的 。而且玩遊戲也比較方便,還可以點亮徽章等等。年紀在20到22歲以上的吧 基本玩QQ都少了 有時候只是掛著就行了。即便是開通著會員 。然並卵 一個聊天軟體而已,該有的功能有 那就夠了,沒必要區分等級 會員 這個特權那個特權的。微信沒有會員一說,我感覺大夥存的表情包發來發去照樣挺有意思的 。個人觀點,只能說QQ如果要不走下坡路的話得出一些優惠政策,別總是搞一些付費的歌曲了 取消這些個鑽 取消這些個花裡胡哨的東西,多向Facebook和Instagra這類軟體學習,棄其糟粕 取其精華 刪繁就簡 多發展發展QQ支付 。很多地方都可以支付寶 微信支付 卻沒有看到 QQ支付 。如果這功能推廣了,也會頗有收益的 。雖然取消很多收費功能,但是收益是以後的。 可能以後再過幾年用QQ 也沒準就是抱著懷舊的態度吧。

  • 10 # 玉筆丹青繪紙鳶

    本人19歲,馬上要大二了,表示還是用QQ,微信好友大多數是家人和少數朋友,我的同學大多也是用QQ,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人說QQ已經要黃了,在我看來,如果真的沒有QQ,我大概要和好多人失聯了,包括我的輔導員。不要因為你周圍的是什麼人就說什麼。安裝這個邏輯,我周圍大部分是用QQ的,是不是可以說微信不如QQ啊

    最近說一句,就喜歡用QQ,咋滴啦

  • 11 # smile危笑50010782

    現在都是00後玩q的佔多數,我現在所有要登入的軟體都是用QQ登入,我個人認為QQ交友更容易一些,在空間也可以看到誰看了的說說之類,你也可以加對方為好友。在我的列表裡都是用QQ的居多,我微信基本沒有幾個人,就是支付方便一點,有好幾年QQ好像有一陣盜號風波,但如今好像都沒有人會去盜別人的號。個人表示支援QQ

  • 12 # 荒Wu與繁華

    光看使用者數量沒用的,要看活躍人群,基本年輕人在有QQ的同時會同時擁有微信,但擁有微信的中老年人不一定會有QQ。微信的定位是社交工具,更多的應用與生活工作息息相關,所以這就變相迫使人必須使用微信,這樣就變相的建立了一個朋友圈或者說社交群體。相反QQ作為一款即時通迅軟體,有著許多一站式功能,在以通訊應用為基礎之上,又建立其它許多功能,整體風偏休閒娛樂,所以在生活工作上扮演的角色並沒有微信重要。所以QQ並沒有衰落,只是有人在唱衰。這就好比年年有媒體在唱衰蘋果在中國大陸的銷量下滑一樣,會有影響,但決定不是傾瀉似的。

  • 13 # 就是來搞笑siao的

    即便是少我相信QQ以後都不會消失的,第一 QQ之所以複雜那也是相對的就好像什麼樣的人群才適合什麼樣的社交軟體,就好像許多人說的一樣,玩QQ的都是那些年輕人,玩微信的都是些年齡大的人,很明顯這些人都各有所需。第二 就從發動態來說一說吧,QQ中的動態可以說是全開放式的,就比如說我發了一個動態,我的許多好友鬥讚了並評論了,但是我另外的好友卻什麼都能看的到。而微信呢,雙方必須都是好友才可以有這種待遇。誠然微信與QQ是針對兩種不同思想觀念的人的。第三使用QQ可以傳送內容比較大的檔案而微信不行,而現在有許多搞微商的而QQ就顯得有點落後了。第四現在的微信與QQ這兩大社交軟體就好像肯德基之與麥當勞,格力之與美的,可口之與百事,淘寶之與京東,二者皆是唇亡既齒寒的關係,也就是你有優劣勢,我同樣也有。所以必須相輔相成,相互合作才能走的更遠,達到互利共贏!是不是很有道理

  • 14 # 水哥愛搞機

    2、你一起會為了攀比會去把QQ會員、各種鑽都去開了拿著自己不多的零花錢去開還是,但是你現在有錢了10塊錢一個月的會員對你並沒有什麼,但是你現在還會開嗎?你嫌棄現在的00喜歡掏糞男孩,你覺得你爸爸嫌棄過你喜歡周杰倫 F4沒?人都會有一個從稚嫩變成熟的過程,同樣QQ的使用者群會一直在、一直更新。

  • 15 # 一隻小泥鰍

    時代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電動車取代了摩托車和腳踏車,智慧手機取代了傳統手機,網購取代了實體店購物,微信聊天取代了qq聊天,4g訊號取代了2g,從4g訊號的普及和智慧手機的出現,打破了QQ的領先地位。最開始我們玩遊戲都是玩qq的,比如停車位,大亂鬥,養花,偷菜,qq龐大的使用者群體和開會員黃鑽的特權,滿足了一些愛炫富,炫耀的群體,獲得優越感。智慧手機時代的來臨打破了這個平衡,聊天,遊戲,朋友圈炫耀,QQ的一切功能基本都被取代,電腦使用者也逐漸減少,QQ使用率下降,多米諾骨牌效應產生,以前見面加qq,現在見面加微信,qq現在只有網路遊戲這塊還有價值。

  • 16 # Azlszy

    我想,大家真正需要的,還是一個通訊app,做太多浮誇的東西並不是一個通訊軟體該有的。

    雖然我還在用QQ

  • 17 # 江門城事

    首先微信爆發的時候是因為那時候QQ不可以語音,微信可以,那時候微信上面可以直接匯入QQ好友,那段時間一下子把QQ使用者匯入過去了。後來雖然QQ也加了語音,但是,畢竟原本的社交圈都在微信,QQ在好用,也是一個溝通工具,當好友們都在玩微信,你用QQ和誰溝通?

  • 18 # 網際網路的放大鏡

    首先我們從艾瑞釋出的資料來看,QQ和微信的使用者數是差不多的,都在9億這個數量級上,而你所說的玩QQ的人越來越少,指的是在微信出來前那一代人,他們從QQ的繁瑣到了微信的簡潔可能QQ更多花哨的功能已經不能吸引那一代人了,對,筆者也是這一代人!

    但並不代表QQ的總使用者數是下降的,作為新生代的00後們,QQ對於他們來說,就像當年對於我們這一代的驚喜!而花哨多愁善感的功能,更能俘獲年輕人的心,而微信,作為一個地球上最孤獨的人張小龍做出的,它更簡潔,更直接,更像經歷過的人懂得的簡單,這也難怪00後會嘲諷說微信是我們這些老年人用的!

    而這兩者,構成了騰訊的社交閉環,從年輕到成熟!

  • 19 # 網際網路評論家

    可能是因為你長大了。

    首先根據企鵝智酷給出的一份資料來看:QQ以及QQ空間是95後最常用的社交產品,如果你不再用QQ或者QQ空間,那證明你已經長大了。年輕的一代還是扎堆兒在QQ上,特別是QQ空間,95後的比例是32%。這還是2015年給出的資料,如果放到現在來看,QQ的年輕化更是不可逆轉,00後都開始登上歷史舞臺,這些年輕使用者更愛QQ而不是微信。

    再給你看一份資料,根據知名的第三方統計機構艾瑞給出的報告:QQ依舊是僅次於微信的第二大裝機軟體,雖然活躍度不及微信,但是當之無愧的是流量黑洞。QQ的月度活躍使用者高達6.2億,秒殺除了微信之外的所有APP。雖然目前來看QQ的使用者增長趨勢是下降的,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QQ依然是我們手機必備的軟體之一。

    QQ的使用者很大的分流給了微信,作為一款聊天工具,QQ和微信之間雖然同屬騰訊公司,但內部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微信在普及更多的普通成年人使用者,而QQ是在抓年輕使用者。馬化騰有一句話說得好,就算你什麼也沒有做錯,你不再年輕就是個錯誤。所以針對年輕人的社交,QQ還是籠絡住了這些使用者。所以QQ和微信都在找自己的定位,以及找各自的使用者。但是不排除很多使用者既用QQ也用微信溝通。

    QQ適合年輕人,微信適合成年人。QQ的功能很多,很複雜,很酷炫,比較適合趕潮流的年輕人。再加上QQ空間的社互動動,使得羞於表達的年輕人你喜歡使用它。而微信則比較簡單大方,而且主打移動社交。功能沒那麼複雜,開放程度很高,使用者們很簡單的就可以在微信上享受到聊天,購物,遊戲,看新聞等服務。人總是有侷限性的,以為自己就能看到全世界。所以很多時候會有錯覺,認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的。認為身邊的人沒有人玩QQ,就以為QQ不再流行了。

    確實年輕人都會長大,當這些年輕人從學校進入社會之後。他的長輩,上司,同事晚上都在用微信,然後這些年輕人也就慢慢適應了微信這種社交軟體。而QQ也是她們同時使用的,或者隨著工作的忙碌,他們使用的可能會少一點。但是在這裡有他們的朋友,QQ還是暫時不會被解除安裝掉的,只是沒有他們在學生時代使用的頻繁了。

  • 20 # 木石心志

    QQ作為騰訊發家的核心產品,隨著騰訊生態佈局的擴大,QQ內建的功能也越來越臃腫,它一方面完成了自身的歷史使命,另一方面也面臨著重新找準自己定位的問題,現在這一階段應該算是QQ市場定位的調整期,2011年底騰訊為了把握新的社交方式,推出了微信,在此之後的幾年時間,微信使用者突飛猛進,月活躍使用者一舉超過了QQ,達到了8.93億。

    這種選擇更多的是市場對於新的社交方式的需求,而且騰訊其實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在微信這麼強大的攻勢下,QQ依然保持著非常高的下載量和活躍使用者量,其中的原因多半是因為QQ承載了我們太多的東西,另外在辦公社交領域,很多人也許慣了QQ群,所以這一階段,QQ雖然在口碑上輸了微信一大截,但在運營資料上還是可圈可點的。

    但是想這種情況,是不可能長久存在的,因為人們總不會頻繁的在兩大社交應用中來回的切換,所以兩者的市場定位勢必會逐漸的劃分清晰,而在這一階段的時候,騰訊為了應對阿里釘釘的競爭,又重磅推出了辦公社交應用TIM,而且很明顯又是要從QQ中分流出一部分使用者出來。

    所以現在很明顯,騰訊已經沒有必要讓使用者在QQ和微信間進行自然的分流,關鍵是需要自己對於這三款產品怎麼定位了,目前在辦公社交領域,騰訊無疑是要主推TIM,而在日常社交也是微信更佔優勢,因此除了這兩大市場,留給QQ的生存中間就比較少了,未來QQ可以選擇的市場定位應該年輕化群體中尋找突破口了。

    從這些方面來看,原本統統是屬於QQ的使用者群體,微信分流出一大部分,現在TIM又要分流出一部分,所以才給我們產生的一個印象是“玩QQ的人越來越少了”,不過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現在QQ、微信、TIM三大社交應用還存在很大的重複使用者,隨著這三款社交產品市場定位和功能設定的不斷喜歡,未來QQ的使用者群體,還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縮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負債就快要逾期了,該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