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091107390

    首先得明確一點,兒女把父母送進養老院養老,不願意把父母留在居家養老,兒女這種做法得經過父母同意,如果父母不同意去養老院,兒女強行把父母送進養老院,違背父母意願,這是錯誤做法,不孝行為,父母老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如年輕時候了,講話愛嘮叨,而且在衛生方面也沒以前講究了,做任何事都被兒女閒棄,所以兒女就把父母送進養老院,自己眼不見,心不煩,不用為父母老人的事操心,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

    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做兒女的也有變老的那一天,將來自己的子女也跟著你們現在的樣,你們的兒女也強行把自己送進養老院,到那時自己又有何感想呢?所以,我建議做兒女的要把父母送進養老院,還是要尊重父母的同意為好,否則事則其反,引起家庭矛盾。

  • 2 # 自由風988

    父母年輕時太窮,卻不避孕,不節制,生的太多,結果孩子們都得不到好的教育好的生活條件,所以都特別恨父母。生的越多,孩子們越苦!所以老了送養老院

  • 3 # romee

    老年人晚年的幸福是福報是幸運!但多子未必多福,無子必定孤獨無助。每當老年人任性並有開心的笑容時,後面一定有子女的巨大的付出。老年人晚年的幸福不在決子女的多少,但取決於子女的經濟地位和權威,媳婦或女婿的惻隱之心是靠不住的,這一點在未老之時早做準備。

  • 4 # 鞍山老宏

    我去,現在這個年代,有養老院去,都該謝天謝地了,還不知足。等個10幾年,60後連養老院都沒得去,只能自己在家自生自滅了。

  • 5 # 千里煙波98918320

    兩代人兩種觀念,我認為老了進養老院,符合人性。作為一名六零後,我們這代人,幾乎都做好了年老進養老院的心理準備。

  • 6 # 澄清2019

    清官難斷家務事,每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各家有各家的實際情況,他她們認為怎樣處理自己家的養老問題為最佳方案,他她們大家協商一致就好,誰願意呢?一般都是無奈的選擇,家裡好照顧誰不願在家裡呢!有時候是條件所限。只要子女有良心那裡都一樣。多跑跑就行。

  • 7 # 正必壓邪

    送父母去養老院,不在於貧富,試想想,在你出生後,家裡可能很清貧,但做父母的,為了讓你能和別家的孩子一樣,獲得快樂,儘可能的滿足你的物質生活,辛苦把你培養長大,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老有所養,而老了,卻去了養老院,就算自己同意去的,也是在為子女考慮,不想讓兒女分心,豈不知,養老院再好,每天面對的都是老年人,當其他老人出現病重,死亡狀況,你的父母有啥想法,就和一個有病的人,住進醫院,每天面對的,是形形色色的病人,一室病友,一旦有一個人去了,病人的心情一定不好過,所以,我認為,無論如何,不是萬不得己的情況下,還是把老人留在家裡,儘量由自己敬養,才是做兒女的一片真心,這並不存在父母養你小,你就養他們老,老年人,最需要的還是每日能看到子女才感心慰。

  • 8 # AnneChow

    這個問題首先定位就錯了,現實是老人家自己想去養老院,而不是子女強行要送的!

    現在條件比較好點的養老院費用不低,又有專業照顧,最大的問題是孤獨,幾個老人搭伴去養老院倒是挺好的,只是很難湊巧。所以去與不去,都是老人家自己的選擇,覺得哪種生活自在就行,真的萬一哪天行走不便了,與其每天換保姆搞的疲憊不堪,還不如養老院專業的照護!

    前提是要有錢!最少你的子女要有經濟能力,送進養老院就是福氣咯![祈禱]

  • 9 # 這輩子的奢望

    我個人認為,人老了,最好的去處就是養老院。那裡都是年紀一般大的老人,好溝通,有共同的娛樂追求,共同的愛好,其樂融融的一個大家庭挺好的。問題是要選個環境好的,服務真誠的,有愛心的養老院有的難。子女多的家庭就會實行輪流供養,要把老人搬來搬去,而每家的情況不同,無論是飯菜質量口味還是吃飯的時間休息時間都不能確定,每天是否有足夠的交流等等需求,就會造成老人生活習慣不斷改變,影響老人的身心健康,還容易形成兄妹間的矛盾。所以應該在與老人做好工作的前提下送養老院,並且大家保持輪流去看望老人的習慣,或者在節日周未子女可接回家共聚!

  • 10 # 使用者9455275976030

    把父母送到高檔老年公寓,如父母願意去,老人們一起說話,活動,有護理等,伙食也符合老年人,這真是不錯的選擇。去前和父母一起多考察幾個老年公寓,尊重父母的意見。

  • 11 # 使用者1235116805206

    我們60或70年代出生的人,基本上今後都是2夫妻面對4個老人和一個(或者2個)孩子,他們的負擔是非常重的,難道作為父母,你就忍心看著自己的子女這麼勞累,所以,進養老院是最好的選擇。

  • 12 # 使用者文武

    這種情況要麼子女都很優秀放不下手中的工作請敬老院特護,多出錢讓老人不孤單,不寂寞,並下班就會去關照,只是託養;要麼是子女多,不和睦,或自私,各顧各家不想擔責,相互推辭,沒有孝心的子女嫌棄老人的都有。

    人個個有老,老了實在可憐,行動不便,想要什麼,有錢都辦不到。特別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必須時時有人在身邊,吃喝拉撒都得靠人幫忙。自己的父母交給別人管著實有點不忍心,最近我可能超級忙,必須請人在家代管一段時間自己的父親。我心裡有很多不放心,請了一個特別善良的人給父親做保姆,我叮囑保姆一定要讓他吃好,讓他開心,如果他稍有心事或情緒低落,你就要幫我特別關注多多疏導,讓他開心。

  • 13 # 香草的天空46

    經濟條件好了,都願意出錢,不願出力,都知道出錢省事省力少麻煩,出力不討好還煩心,藉口就是沒時間陪伴,父母能陪兒女長大,兒女未必能陪你變老,能送父母去養老院的還算是有點仁義孝道的,現今社會不管不問老人的子女大有人在!

  • 14 # 使用者1410808010382

    怕麻煩。人都有老的一天,到時候你的孩子也把你送到那裡去。這就是一代一代的結果![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

  • 15 # 使用者350766895090

    我覺得歲數大了還是願意跟自己的孩子住在一起的,可現實是孩子們要工作啊要養家啊!那有時間來照顧老人呢!所以,能自理的時候就自理,如果不能自理了,也別太累孩子了,別讓他們為難了,去養老院吧!真到那時候其實孩子也很無奈啊

  • 16 # 涅槃重生uo

    這一代人老了去養老院是大趨勢,那些老的觀念在現在的社會背景下還行的通嗎?你就一個孩子,而且孩子也有自己的家,孩子要工作掙錢養家,能為了照看你不工作了嗎?所以說人老了不要太自私,要有顧全大局觀,這樣的人才會被尊重。

  • 17 # 使用者2894108298696

    能送養老院還是可以的,有些甚至不聞不問,當今社會問題就是孩子不養父母,中國的農村人口占大多數,他們都無養老金。

  • 18 # shiwoma玉米

    讓父母在家養老,這有多種情況,你自己身體狀況怎麼樣,能照顧老人嗎?你還需要上班養家餬口嗎?也就是說你有時間陪伴老人嗎?還有請個保姆在家伺候父母,但你有這個經濟實力嗎?還有既便送父母去養老院養老,那你有能力往外拿住養老院的錢嗎?我見這樣的情況多了,老年人臥床十幾年,把一個家庭拖垮的多了去了。老年人養老,不管是在哪裡,有錢就什麼都好說。那種把老人送養老院就是不孝的覌點,是非常值得討論的問題。住養老院是需要銀子的。

  • 19 # 使用者8783707937649

    這個問題有多種原因。我就說說我身邊養老人的經歷。我的同學家裡姊妹五個,父母先後都得了偏癱,媽媽先得爸爸照顧,子女有時間幫忙。媽媽走了,沒過兩年爸爸得了同樣的病,躺在床上需要人照顧。身邊的孩子都在教育部門上班,中午下班姊妹輪著回家照顧,因為自己家還有孩子照顧。她和我說有時他爸爸餓得嗷嗷叫,一天換七八條褲,以前沒現在條件好,工資都不高。這種情況來家拿錢照顧也沒人願意幹。急得姊妹哭。最後決定送養老院,休息就去看看,呆了19年走了,她說如果在家活不了這麼久。還有個也是姊妹五個,四個女兒,一個兒子。媽媽就由四個女兒輪著養,中午需要老人自己在家,每個女兒家的鍋都被燒壞過,燒壞不止一個鍋,女兒們一看這樣不行,不是鍋的問題,而是怕是失火有危險,最後大家拿錢去養老院。還有的就是和兒女合不來,在哪都叫家庭不安寧,你的兒女可以忍耐。你的兒媳女婿就不見得有耐心忍了,也不能讓你一個老人讓家庭雞犬不寧吧,最主要還有孩子,孩子的孩子,主要就是老人自己照顧不了自己還事多,只好去養老院。總的來講老人身體好,自己能照顧自己的沒有去養老院的,去的都是不能自理,兒女又沒時間照顧。不要覺得把老人送養老院就是不孝順。一個人養一個孩子都困難,房子這麼貴只好都上班,掙錢還貸共孩子上學。以後的老人更的上養老院,孩子結婚晚,退休晚,老孃90了他還沒退休,你說怎麼養,帶著上班,對於這個問題真的不能一棒子打死。

  • 20 # 李佳睿87

    我老了也去養老院,但是是在行動不便以後去,只要能做口飯吃,就不去,所以現在保護好身體,給自己給孩子多留方便,至於進了養老院,那就一切隨他去吧,最好是老年痴呆,也不用不好意思了,反正我啥都不知道了。我昨天問孩子,我將來如果得了老年痴呆忘了你,你還去看我嗎?沒想到16歲的孩子差點哭了,說他不會讓我去養老院,哈哈,啥都不懂的小屁孩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炸魚用生粉還是麵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