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野人169831095
-
2 # 春歌嘹亮
根本沒必要糾結這個問題,你若陽光,天天都是晴朗日;你若開心,刻刻都是快樂時。年過的就是一個開心,雖然沒對聯,可能沖淡了一些喜慶氣氛,有時欠缺也是一種浪漫,何必要刻意去追求完美呢。
-
3 # 滿園金秋
《地方誌》
從予西靈寶《地方誌》中,和老一輩人傳說,假如在正月初幾家里老人去世了,在正月初六以內是不能下葬的。必須過了初六這一天才能入土為安。這樣安排是為了後人的平安和幸福吉利著想的。當然這只是一個地方風俗習慣而已。而在這幾天戶主門上貼的是白紙黑字的“孝聯”。表示對故人的哀思。
……等過了正月初六,才正勢開屌下葬,下葬完了之後,才下掉孝聯,換上紅紙黑字的紅聯,這不是春聯,這個叫作喜聯,表達了送走了親人,為故人祝福,同時也為後人帶來福運。
-
4 # 漁潐
新桃舊符的問題很簡單,更新時機過去了,就不要再弄了。歷:是要嚴格遵守的。我過完元宵節再祝你新春快樂,恰當嗎?
-
5 # 麼子15
這問題裡有知識!看過一些高人的回答的感慨。本來,我還不明白那“某種原因”的特殊,現在知道了。在此,再謝、再謝!不然,要貽笑大方了。真的因為“某種原因”,過年對聯還是按風俗習慣補貼更好,這代表太陽明天照常升起,生活還在堅強繼續。
-
6 # 龍映熹
對聯嚴格說什麼時候貼都是可以的,可是春節對聯是除舊迎新的考慮!這個就跟年夜飯沒有趕上,就補一頓年夜飯!
即便是補上一頓也是沒有意義!只能說是大吃一頓,年夜飯就吃不出那種感受了,同樣也是一個道理,中國的節日都是有固定的一套,沒有必要過分的在乎形式,關鍵是我們都過了新年,新年我們怎麼過來的是形式,沒有趕上貼新年對聯,可以等明年再說!
一個東西如果變成了一種形式也就意義不大了,人生錯過的東西很多,這個也是一個可以掛起來欣賞的東西!形式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我們透過新年心理增長了什麼!?
至於說補貼一個嚴格說也沒有什麼禁忌,可是意境就差的太多了,這個沒有必要補貼!
可是還有一句話,既然沒有禁忌,那麼就是看個人了,不管如何都是自己家的事!
最後的答案是:你覺得是好的,就去貼一個,自己能看出好來就是好的!
如果你覺得錯過了明年再貼,這個也是好的,也是可以心安理得的接受錯過的事實!
可是民俗的東西,也是要考慮,貼對聯是表示辭舊迎新,新年剛開始你貼的目的是什麼!?
絕對不能把新年當成舊歲給除了!
民俗來說還是不貼為好!
-
7 # 春風送暖505
這個問題是如果家中確有老人去世,在辦喪事時貼白紙黑字喪聯,下葬時一併揭下都燒了,在守孝三年內,過春節是不貼紅春聯的,過了三年後,第四個春節就可貼紅對聯了,何況貼對聯是為了過年喜慶,既然年都過了,已到初六了,更沒必要貼了,街坊鄰居都知道,也能理解!再就是家中在此時辦過喪事,這個正月家人是不能到別人家串門拜年的,見面人家也就不能說過年拜年的話了,避免尷尬!
-
8 # 自在瞭然1
群星匯聚,福耀中華。
道法自然,護佑蒼生。
\
寒冬辭去千般煩惱,
新春迎來萬事吉祥。
-
9 # 天馬行空177483496
俗話說正月十五貼門神———)都晚半月了。貼門神貼春聯都是大年三十貼。沒貼也就算了。沒有正月初六貼春聯的。你要是是想貼對聯也行,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廁所。要不你娶個媳婦吧,娶媳婦可以貼婚聯,你有媳婦了也可以給你兒子娶媳婦。都有媳婦了。你就拼了吧。買根繩子上吊能貼白對聯了,這種看日子貼白對聯的不多。後一個建議純屬調侃千萬別執行。
-
10 # 埋沒明珠W
這個問題還用問嗎?答案是肯定的!
大環境又不是封建社會!那時不科學、庸俗無聊的多種禁忌!?——現代社會,開明、文明的很!——只要你的對聯內容不反動!你的對聯一年四季哪天貼都行!
-
11 # 手機使用者53265110274
過年對聯到了年初六能貼嗎?這個問題並不複雜,春節貼對聯是一項傳統文化的體現,過年了家家戶戶貼對聯,求新的一年一帆風順,閤家幸福。一年順利!由於其它原因年初六貼對聯同樣也是對家庭的祝福,貼對聯並不是非年即貼,比如,開業,住新房等都可以貼對聯。這個沒有規定!
-
12 # 老頭156934080
答:對聯是過春節的一種,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也叫春聯,對聯的內函,是人們在新的一年中,一種精神寄託,如:農民要求新的一年,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作買賣的要求,在新的一年裡發大財等等,把自己祈禱的心裡話寫在春聯上。
我們這裡有句話,叫作不岀正月都是年,從這個角度看,頭年貼對聯,哪叫迎春聯,而你初六曰貼對聯,就應該叫度春聯,我們老百姓還有一句話,叫作你信神有神在,你不信神神就是一堆泥土塊,而我國大部份人是不信神的,所以,不要多去講究迷信哪一套,自己覺得好,什麼時候貼春聯都可以,無所謂,自己開心就好。
-
13 # s劉老大
有各種情況,耽誤了貼對聯,想在正月初六貼上去,認為六六大順,什麼都順,又是迎接春天的生氣勃勃,新氣象,不過在我們老家是大年30貼對聯,老頭子說,在他們老家是12月28日貼對聯,農曆
-
14 # 雨後嬌陽518
感謝題主之邀,本人才疏學淺,獻醜回答如下,僅供大家參考:
(一),關於過年貼對聯的習慣,在我國由來已久。大家知道,宋代高官、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曾經寫詩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東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裡的最後一句,新桃換舊符則是與春聯相關。古人為了趨吉避凶,辭舊迎新,把貼春聯的時間選在除夕夜前一天,也是為了除舊佈新吧?所以,正常情況下,不能到正月初六才貼。
(二),當然,特殊情況下也是可以例外的。如同網友們所說,假如春節期間家裡有故去之人,先死為大。應該先把去世者安葬或火化處置好後活著的人才能慶祝佳節,貼紅掛綠。
(三),古代儒家禮儀講究,為老人養老送終,為去世長輩守孝三年,這叫慎終追遠。
比如,岳飛曾經給師傅兼義父周侗守墓三年,這期間不能結婚,不能尋歡作樂,以示緬懷和尊敬。
(四),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舊傳統能否繼續發揚下去,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15 # 田野252932016
沒聽說過正月初六還帖對聯的,對聯亦稱春聯,依照我國的傳統習俗都是在除夕午飯前帖春聯,也有下午帖的,(原因是有的調皮孩子給 撕扯掉了)代表的意義是辭舊迎新,即使某種原因年前趕不到家中,完全可以聯絡家中之親友或鄰居,委託他們在除夕那天帖春聯啊,我以為今年錯過了張帖春聯的時間,沒必要再補帖了,條件充許的話,可以放上一掛鞭炮也就行了。謝謝邀請!
-
16 # 天馬行空128039981
爆竹二三聲人間是歲,梅花四五點天下皆春。一年一度的新年是我國民族的一個大喜大賀的好日子,俗話說:“大人望插田,細伢盼過年”,人們為了張羅新年的喜慶,殺豬宰羊,添置新衣,置辦年貨,書寫或購買春聯佈置新年的喜樂氣氛。尤其是幾千年以來的新年傳統文化的延續,一年比一年更喜慶,張貼春聯是歡慶的首選,它預示來年吉祥如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心想事成的好兆頭,一般大都是大年三十日年飯前張貼春聯,是否可以在初六貼春聯,在現在可沒有具體說法,有的囬家因路遠搭車延誤時間,正月初趕回來,初六為啥不以貼春聯呢?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日元宵都為新春,因為我國農村大部分地區都是臘月二十四小年接年,正月十五日元宵節送年,這期間都是歡樂慶祝新年的日子。
-
17 # 老年非老人
古人說,不貼春聯,不算過年。貼春聯過年據說從五代時就開始,有幾千年歷史。至今很多研究者都把五代後蜀皇帝孟昶叫手下承相寫的春聯“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作為對聯史上的第一副。此聯確實寓意喜慶美好,且文詞格律都工整。古代皇帝都倡導且親為,可見貼春聯過年是何等深受人們喜歡的一種千古流傳的習俗。
上面說了,春聯是過年貼的,你初六貼,這完全可以,你的這個彌補行動,不光說明你對習俗的重視,搞不好還會在你身邊再掀起一波過年的喜慶氣氛呢。貼吧!
-
18 # 聽濤觀雪973
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有句話說得好,“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還有更通俗的說法叫“過了這個村,沒了這個店。”,這說明時間節點的重要性。既然是因特殊事情沒來得及貼對聯,乾脆就別貼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大家知道,在中國過年貼對聯是世世代代延續下來的傳統習俗,也是中華璀璨文化的一種體現,對聯既含濃濃的喜慶,又有對新的一年的祈福。雖說初六還沒走年,但再貼對聯已不合時宜。既然失去意義,再做便是多此一舉,您說呢?
-
19 # 駐守三世
不懂。但有時間就回復一下。
按傳統講,不能。畢竟一個時辰都差不少事呢。
但現在都啥時代了,隨自己高興就好。不要因為一些外物擾了自己內心的幸福和平靜。
祝你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
20 # 古鏡5
對聯是指各種楹聯,也包括春聯。楹聯的內容很廣泛,但每副聯都有寓意,有的是歌頌,有的是崇敬,有的是警示,有的是祝願,總之,是把各種思想濃縮在這兩句話中,精彩凝鍊。
你所說的是春聯,春聯不外乎喜慶和願望的內容,她是從桃符演變而來,卻取代了桃符。
至於什麼日子貼沒統一規定,各地方都有當地的風俗。
不知你說的是臘月初六還是正月初六。按普遍習俗都是在除夕前二、三天,這有兩個原因,一是春聯是紙質,貼太早容易損壞,二是春節時街坊鄰居,親戚朋友在交往中有氣象更新的氣氛。
回覆列表
“過年的對聯”初六貼?那叫過年的對聯嗎?我們這裡有個習俗,家中老人死了,在孝期是不能貼紅對聯的,至到孝期滿換孝時才能貼紅對聯,如果恰好初六換孝,那就初六貼紅對聯,不果那叫換孝聯,不叫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