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區小陶

    我的家鄉在雲南省文山州壯族苗族自治州,地處山區,夏季都不種小麥。但是冬天可以種冬小麥。因為我們這是山區, 不適合機械化農耕,所以收小麥都是用的鐮刀,都是人工收割!

  • 2 # 老玩童三農在新疆

    2019-523-3在新疆收割到七月份。現實中什麼年代了都機戒化。鐮刀時代已是歷史了手工收割:順著倒伏的方向,慢慢用鐮刀割,適合面積小,倒伏特別嚴重的地塊。

    機械收割:載入扶倒器有些小麥收割機器在出廠時已經配備,如果沒有配備的,可以自行安裝,作業時收割機要盡是直線行駛,避免左右扭擺,以防扶倒器碾壓更多的小麥植株,造成更大的損失。

    安裝分禾器倒伏的小麥往往都絞在一塊,不利於機械收割,會造成麥穗掉落,所以安裝分禾器後,不會造成浪費。

    降低割茬高度降低高度,可以更大程度的收割到麥穗,倒伏的麥穗,比正常生長的要低的多,所以不能按照正常高度去收割。

    減緩前進速度倒伏的小麥,在收割過程中,情況比較複雜,為了收割準確,減少損失,一定要減緩收割的速度,既然已經有損失了,希望把損失降到。

  • 3 # 江湖小奎

    隨著我國的農業發展近些年,現在從小麥的種植到豐收,可以說一條龍都是機械化!現在人工成本高所以能用機器的都不用人工了!

    那不用鐮刀了用什麼呢!現在都是聯合收割機了!一畝地用不了十幾分鍾都差不多了割完了!而且直接是出的麥粒!直接就拉回家了!

  • 4 # 憶村小張

    你說的鐮刀收割小麥是90年代的事了,以前收割小麥時家裡最忙,但是樂趣也多,父母在地裡收割小麥,我們就在家裡把提前做好的飯菜熱好給父母送去,就在地裡吃,吃玩繼續收割小麥,割完小麥還要脫粒,曬乾。想想以前的回憶窮是窮點,但是開心。現在要天天為家庭操心,失去了童年的樂趣。

    現在都是聯合收割機一次完成省去了很多事情,現在種地轉不到錢,都是老年人在種,年輕人都在外面打工,麥子收割完成在地裡都賣了,老年人幹不動了,雖然便宜點但是省事。要是外出出去打工的在回來,地裡賺的錢還不夠工錢的,來回路費,在請假幾天都是錢。現在一畝地小麥除去成本也就賺600元左右吧。要是指望種地過日子是養不活一家人的。

  • 5 # 平安是福123123

    說一下我們這邊吧。我們家地處河北南部,傳統的農業大縣,以種糧為主,現如今早已告別了人手一把鐮刀,揮汗如雨地人工割麥子的時代。而是全部使用機器收割、運輸一條龍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收割進度,減少了體力勞動。

    但……人倒是輕閒了,就是麥子收到家了,也換成錢了,把各種費用加起來一算,再往外一減,剩下的錢就沒啥了,這就是讓我這些年一直糾結的事。一年又一年。

  • 6 # 婉婉Vlog

    記得我家小的時候到了該割麥子的時候,爸媽都是提前磨好鐮刀,用鐮刀割麥子挺辛苦的不過是開心的忙了一季終於到了收麥子的時候了

    以前用鐮刀割麥子要先用人工割,在扎捆,用3輪拖拉機運到提前用石磙攆好的地裡。在用石磙攆麥子,遇到下雨天爸媽就該發愁了,有時飯都吃不上,我跟弟弟都睡著了還沒吃上飯呢!農民都是靠天豐收的,一般都會快點曬乾麥子收一起,一到雨來了都收不及的,記得有次下雨了我跟弟弟都出馬了,一起幫爸媽收麥子。

    現在條件好了都是用大型收割機,我隔壁村裡都買的收割機,他們村都是出去給別人割麥子,一季可以賺10多萬呢!都是掙得辛苦錢,割麥子忙的都吃不上飯,都是隨便吃點零食,泡麵什麼的。時間久了身體都熬垮了。

  • 7 # 我的農村那些事

    鐮刀割麥,你讓我想起了小時候麥忙時候的情景,那是大概20多年前,大概五六歲的時候,每到每年的6月.7月,就開始攆麥,滾場,把成熟的麥穗用鐮刀一排排割下來,然後捆綁到一起,用農家的木架子拉到場裡,一點一點的攆,大半個月到一個月,家裡的二十多畝地才全部弄完,然後再曬去水分,一家子累的像狗一樣,吃喝拉撒什麼都顧不上了,而且擔心下雨,所以每天都是沒日沒夜拼命的幹

    後來漸漸發展成了小型收割機,不用鐮刀了,割好後一排排人工用手扶拖拉機拉到碾好的場裡,然後也不用石滾攆了,有了打麥機,配合拖拉機,一個人往打麥機口入麥,一個接麥,一個踩麥秸垛,全身沒有一點乾淨的地方,幾十畝麥打下來,累個半死,那時候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打麥歇的間隙喝點啤酒,吃點變蛋,還有老冰棒,美滋滋的感覺至今忘不了

    這些年,隨著收入,生活水平,科學技術的提高,已經很難看到這些老物件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型收割機,收了麥連著麥秸一起打碎,然後三輪車拉走直接就賣了,太方便了,而且速度很快,兩三天搞完,這在以前,簡直不可想象,所以鐮刀收買估計全國都基本絕跡了吧

    不過,回首想來,那時候家人團聚時光比較多,雖然比較累,卻是有說有笑,現在技術達到了,兒女基本上我不回去了,只管拿錢收麥,聚少離多,所以有時候其實想想,還是挺懷念那個時候鐮刀割麥的情景吧

  • 8 # 釀酒倆灣小哥

    當下正是農忙季節!在我們的四川農村尤其是我們丘陵地區來說收麥子的方式變與以前的方式差不多,都是用的鐮刀這種古老的收割方式。

    由於丘陵地的地形限制,農業機械是沒法開到地裡作業的,這就導致了每到這個季節都只能人工收割那真的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工作!由於這個季節的天氣比較炎熱,為了能避開太陽的暴曬只能天不亮就要下地收割。收割好的麥子用脫粒機脫粒後進行晾曬,由於農村的青壯年大都進城打工去了!現在都只有家中的老年人在做!現在種地並不賺錢很多地己荒廢到處都長滿了雜草!

    看到農村衰敗景像,不知她的出路又在何方……

  • 9 # 老胡說三農

    我們這裡仍然用鐮刀收割小麥,不是不想用收割機,而是條件不允許。

    我們這裡地處山區,可謂是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交通非常不方便。況且,我們這裡是梯田,地塊很小,即便是收割機能夠進到地裡,也轉不開身,所以,還是使用的最原始的手工割麥的方法收割小麥。

    我們這裡的農民朋友收割小麥的速度一般都不快,除了個別人之外,大多數人一天收割不了一畝小麥。老胡是非常笨的人,一天下來也割不了四分地。

    記得有一年天氣不好,麥黃梢的時候經常下雨,所以大家都在搶割小麥,老胡也加了一把勁兒,一天割了四分半小麥,對於老胡來說,也是創奇蹟了。

    近些年,經常有甘肅過來收割小麥的“麥客”,大部分農戶都找“麥客”割麥子。“麥客”割的又快又好,著實幫我們解除了收割小麥的大問題。

    不過,我們這裡現在大部分人都不以種地為主,許多農戶僅種幾分或一兩畝小麥,即便是自己收割的速度很慢,也會在三兩天內結束“戰鬥”,所以,現在收割小麥絕不像二十年前那麼難了。

    其實,手工收割小麥雖然累一些,但比收割機收割小麥更能得到老百姓認可。我們這裡的許多老百姓認為:收割機收割小麥“損耗”太多,不划算;而手工收割小麥不但能省錢,而且還“損耗”小。所以,即便是有些地塊能進收割機,老百姓一般也不用收割機收割,還是使用最原始的方法將小麥一鐮刀一鐮刀的割下來。

    老胡都有十四五年沒割過小麥了,如果現在下地收割恐怕一天也割不了二分地。以前練就的技能早已消失殆盡了。

    不過,老胡還沒有忘記割麥子的那種累和煎熬,老胡還沒有忘記農民朋友的不易。所以,老胡經常對朋友說:要珍惜糧食,一粒糧食就是一滴汗水啊!

    好啦!不說了。想起過去有些傷感。總之啊!農民很辛苦,現在還在用手工收割小麥的農民更辛苦,所以,我們一定要體恤和祝福他們,但願他們能夠早日將小麥收割回家,不再受手工割麥子的“煎熬”。

  • 10 # 醜八怪1251408

    我是河南周口的 馬上到了一年老百姓豐收的季節了 小麥還有十天差不多都能收了 我們這都是平原地區 村村都有水泥路 就連地裡也修了水泥路了 收麥子都是大型收割機來收的 我們這一片如果天氣好不下雨幾天都收完了 沒有用鐮刀割的

  • 11 # 宇波3687

    有些套種的麥子還真是用鐮刀手割,全麥田無論大小塊全用聯合收割機,基本上不用再為收割小麥犯愁,只是收割價格不一,一畝五十元,六十不等,但不足一畝的哪怕只有一分田也按一畝付收割費,這就是農田分散零星地多的弊端,遺憾的是這些零地並不是地形造成的,而是當初村組幹部按排不合理不科學沒有遠見斤斤計較的結果

  • 12 # 麥隴翠浪

    我是濱州的,我們這邊是平原,現在收割小麥,全部是機械化,用的都是大型收割機,到麥熟了,只要在地邊等著把麥粒拉回家就行,麥秸在收割麥子時,直接粉碎還田了。

    用鐮刀割麥子,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候收割麥子,需要十幾、二十來天才能完事,我想我們這些70後都會對,用鐮刀收割麥子,記憶深刻,那種累和辛酸 ,不是說說,就能體會的到的。

    現在好了,過秋收割麥子,三、四天就完事了,地多的就五、六天的功夫,不得不佩服,時代的發展太快了,對那些由於種種原因,無法使用機械收割麥子的農民兄弟姐妹們,說一聲,你們辛苦了。

  • 13 # 我是大臉姐

    前幾天我們剛收了麥子是機器收的。以前都是用鐮刀割了以後曬乾然後用拖拉機來回跑把籽碾出來了一邊碾一邊翻還得是中午太陽☀最大的時候弄這樣弄的乾淨些,以前收麥子的場景我還歷歷在目太累人了。現在都是現代化了機器一次性就收了裝袋了回家曬曬就可以了太方便了

  • 14 # 大宋59

    我們這裡鐮刀,碌碡等所有收麥,打碾用的工具統統都下崗多年了,到了秋收季節,大型聯合收割機,到處都是隨用隨叫,一次性解決,方便的很,多虧了黨的好政策!

  • 15 # 果樹人生

    小麥快成熟了,又到收割小麥的時候了。

    現在我們這裡基本上都是機器割麥,平原地有大型割麥機,道路好交通方便的丘陵地也有小型鏈軌割麥機,只要麥子熟了聯絡好機器,在地頭裝麥粒就行了。

    想想以前,現在的人多享受啊。過去人工割麥,蹲在大太陽底下又累又熱,家裡栽八畝麥子全是爸爸一個人割,一天一畝。我們就負責用小推車往家裡推,爸爸割完我們也推完了。

    推回家還要用鍘刀鍘,那時候力氣小,根本鍘不動。不鍘脫粒機老噎死,脫不下粒來,沒辦法有月亮的晚上爸爸就晚上到地裡割麥子,白天鍘麥子,想想都是淚。

    現在社會進步現代化機械遍佈全國,我們少出多少力,真的應該珍惜這個時代。

  • 16 # 知足常樂8496

    這個啊以前小麥用鐮刀割的,割好之後用穀草一捆一捆的綁好。在用戈架子,背篼來背。

    有的地在坡上,有的在坡腳。坡上的路彎彎曲曲的,又窄,揹著很累的。大晚上的還要打好。有的用拌鬥,有用板凳的。

    小麥草還得捆好曬乾,用來蓋

  • 17 # 農村小小夢

    5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第8個節氣,也是夏季中第二個節氣“小滿”。小滿指的是以冬小麥為主的夏熟作物,進入灌漿乳熟階段,籽粒開始飽滿,但還沒有到完全成熟的時期,因此我們稱為“小滿”。

    在小滿節氣的前後收穫小麥,還為時尚早。也可以說,在小滿節氣附近,基本小麥進入生長後期,但還沒到成熟收割的程度;為保證小麥的產量和質量,現在收割小麥還不是時候。那麼,怎麼才算成熟呢?我們應在什麼時候收穫,才能實現顆粒歸倉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小麥的一生

    小麥的一生指的是從種子萌發到生產出下一代種子的整個生命週期。在這個週期中需經過幾個不同的生育階段和時期,這些階段和時期,也是小麥內部生理變化,在外部形態上的具體反映。主要包括:冬前苗期,年後返青期,起身拔節期,孕穗、抽穗期,花期,灌漿期,成熟期,大致分這些時期。

    成熟,收割

    如今,生活水平在提高,人們的生產工具也在變化。在大面積生產條件下,早已告別了人工收割的方式;除非一些不方便機械作業的地帶,是需要使用鐮刀收割的。具體什麼時候收割,這也和收割方式和小麥品種有很大關係。

    可以肯定,在小滿節氣前後是不適合收割小麥的。我們可以在小麥進入蠟熟期後,視情況來決定是否收割;人工收割時,效率比較慢,對小麥的翻動頻率也大,所以,為防止落粒保產,應在蠟熟初期即可開始收割;大型機械收割,效率高,收穫完整性強,應等小麥充分成熟時進行,可在蠟熟後期進行。

    在品種方面,落粒性強,籽粒易脫落,可在蠟熟初期或中期進行;抗落粒性品種的小麥,宜在蠟熟末期進行。另外,還要結合適宜的天氣情況,搶收搶曬,保證小麥質量、產量。最後祝願大家,今年有個好收成!

  • 18 # 謝二先生拉呱

      我們這裡是平原地區,地勢平坦,適合大型機械收割,所以現在的麥子都是用機械收了。

      看,這就是我們這裡的麥子。看到遠處那一排樹沒?那裡就是民便河,也是宿遷人的母親河。

      大約在三十年前,人工收割麥子在我們這裡還很盛行。收麥子的時候天氣很熱,但是因為麥芒刺撓人,大家在割麥子的時候需要全副武裝。長袖長褲,頭上還要戴涼帽,那種場景,現在想想都很刺激。

      拿著鐮刀,一刀刀割,然後紮成一捆一捆,再用小車或平車來回家。怎麼打麥粒呢?有的人家使用牛拉石磙,在場上慢慢打。有的人家有拖拉機,把石磙掛在拖拉機頭後面,效率要比牛高。還有的人家乾脆不打場,直接用拖拉機頭套個打麥子的工具,這樣更省事。

      後來,大家漸漸開始用機械收割麥子了。雖然用機械收麥子要錢,但是收起來快呀!收種季節,大家最怕天氣不好。所謂“搶收搶種”,就是和天氣賽跑,要爭取在天氣晴好時趕緊把穀物收回家。麥子收好後,還要曬場,天氣好的話要曬三個太陽才能歸倉。

      現在雖然用機械收麥子,但是家家還是有鐮刀的。有的時候,機械收麥子收得不乾淨,特別是地頭,機械轉彎時會有盲區,這個時候鐮刀就派上用場了。

      現在糧食不值錢,但是農民伯伯都是勤儉慣了的,見不得一點浪費。

      以後種糧食的人越來越少了,用鐮刀收割麥子的情形,只能在記憶裡尋找了。

      

  • 19 # 農村漁夫黎明

    現在都不應鐮刀了,記得還是曉得時候,到了割麥子的季節我們農村都是好幾戶人家一起聯合起來用鐮刀割麥子的。現在科技發達時代進步了,都用收割機了,非常的便捷!

  • 20 # 使用者9990984655434

    我是江蘇高郵的,大面積的都是機器收割,有一些小地塊和不平整異形的還是人工用刀收割,有的人放到路上壓,有的人請機工打一下等等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婚姻不是必需品”,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