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朵康乃馨
-
2 # 溪媽漫談心理
這需要分幾種情形。
有可能是他有許多事情,不管是好的壞的,確實無處可說,找到一個人了想全部說出來,情緒得到宣洩,或者能引起別人的共鳴;
也有可能是炫耀,如果說的內容基本上都是自己怎麼厲害,取得了哪些成就。這種一般是自我優越感比較強;
還有可能是這個人其實更像是在自言自語,他根本不需要別人的回覆。
不管哪種情形,這個人都是一個有點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他可能只是一種單向思維,還沒有達到辯證思維。與人交流只考慮到自己,看不到他人。這種人遇到問題一般都認為是別人的問題,不是自己的問題。
-
3 # 源來有你心理
尋求關注的表現。
如果一個人在童年的時候,經常被養育者忽視,自我價值和存在感就很低,那麼這樣的人在成年以後,可能會有兩種表現方式:一種就是像你提到的這類人,在別人面前滔滔不絕的講自己,這麼做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存在的,自己是重要的,自己是被看到的。那另一種人就發展成默默無聞,躲在一個角落,不想被看到,不想被關注,因為這是他習慣的一種模式,但是內心其實還是非常想獲得關注的,只是不敢這麼做。
-
4 # 日常心理實驗室
這是屬於表現欲過強的心理。
表現欲是天生的,比如一個小嬰兒,在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會手舞足蹈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小孩子在人多的地方會“人來瘋”,特別亢奮。
這種吸引人眼球的舉動源自人類的性選擇本能,就像鳥兒天生就知道愛護羽毛一樣,人類也天生就有吸引其他人關注的本能,這是為了獲取更多的交配機會。在孩童時期表現欲是不分物件、場合的,但是在成熟以後,成年人具有的逆向思維能力能夠讓他們感知別人的情緒,從而不會對那些對他們不感興趣的人過分表現自己。
成年以後仍然擁有太強表現欲的人通常情商不足,不能體諒別人的情緒,當沒有獲得足夠關注時就會陷入害怕被人輕視的恐慌中。不合時宜的表現自己很容易被情緒操縱,容易誤認為自己能夠掌控所有情況,從而胡亂發表意見。
比如一群朋友正在安慰一個失戀的人,表現欲強的人就可能會說出:“嗨,你怎麼這麼脆弱,不就是個女人嘛,來,哥陪你喝一杯!”絲毫沒有顧及受眾的感受。
或者像問題所表述的這樣,總是滔滔不絕的談論自己。
所以成年後表現欲很強的人總是顯得很不成熟,不會說話、處事,在很多地方都是容易惹人討厭的角色。
經常說,我們用一年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一生去學會閉嘴。
-
5 # 濃縮的都是精華餘尚文
都是因為想博得關注:
1.如果是在異性面前,可能是想博得對方的好感,甚至是有進一步的想法;
2.如果是在老闆面前,可能是想證明自己,拉近關係,謀得個升職加薪
3.如果是在家人朋友面前,可能是想傾吐自己的情緒,或者表達自己的某個訴求
4.如果是在陌生人面前,可能是想表現一下自己,試圖獲得對方的"好感"甚至"崇拜"
5.如果是在所有人面前都這樣,說明他極度的想獲得關注,而這背後的本質是對愛的渴求。這可能要追溯一下他的原生家庭,我就有這麼個朋友,每次都會滔滔不絕的在別人面前講自己的感受,發生的事情,甚至不乏很多隱私。瞭解之後,原來是因為她從小父母管的少,經常把她一個人扔家裡去上班,放任她的哭鬧。而長大之後,她就表現出極度的渴求愛和關注。
所以說啊,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
6 # 龍之淵
我很瞭解身邊的一個同事,只要揪住一個人,一個機會,不看場合,不分物件,就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已的過去和現在。如果你表現出不耐煩的狀態,他還很生氣,說你為什麼不聽我的,你聽我說!究其原因,我覺得有以下三點:第一,在現實中過得不夠順心,因為他以前的工作曾經輝煌過,但是現任的領導對於他不夠重視,他心裡有很大的落差,第二,因為現在的工作報酬的分配存在有很大的區別,他覺得自己的收入比別人差很多很多,所以他的心中充滿了憤憤不平,在這種情況下,他要極力的向別人表白,自己是優秀的。第三就是性格的問題,有的人外向,心裡有話就要向外人說道,也就不顧及什麼羞恥啊,不好意思啊等等。但是這種人挺討人嫌的,就好像祥林嫂見人就說他的悲慘故事一樣,如果是一個男性,那就是更被人瞧不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不要活成這樣。
-
7 # 王琦玉
第一是推銷自己,第二是炫耀自己。不管那一種,都要節制點,不能太過分,適可而止。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給別人留點思考餘地更容易成功。否則,適得其反。
-
8 # 閆小美s
這種人極有可能是一個特別渴望得到關注,但情商又特別低的人,因為現實中常常被忽視,所以一有機會就滔滔不絕的對別人講自己,也不考慮別人愛不愛聽。
如果他講的是以前的光輝事蹟,那他可能是在樹立自己的光輝形象,讓人去敬仰他。
如果他講的是以前的苦難,而現在他過的不錯的話,可能他的潛在詞是在說自己是一步步奮鬥出來的。
-
9 # 奔跑在烏市的小黑
喜歡跟別人講自己的人,和每天喋喋不休講別人的人比,前者更適合深交。這樣的人容易開啟心扉,總是有意無意把自己所有的真實想法吐露無遺,心裡不容易藏事。
一般這樣的分兩種,一種是比較懷舊,心態樂觀,喜歡分享感受的人。自己遇到的奇聞趣事都喜歡說給別人聽。還有一種人是比較自卑的人,自卑的人分兩種,一種是悶聲不說話,一種是喜歡說話的。他會將自己有或者無得事放大講出來壹引起身邊人的注意。
-
10 # 楊柳zfl
這個人還沒有成熟。所以呢,就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呢,滔滔不絕地講給別人聽。真正成熟的人呢?是少言寡語,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不輕易發表自己的想法意見!
-
11 # 傳承書法弘揚書法
從目前的生活節奏講挺好的,第一說明他或她懂得多知道的就多,第二說明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強!但要注意不能搶話說,更不要隨意打斷別人說話!?!
-
12 # 一輩子礦工
看他對別人講他自己的什麼?如果只講"過五關斬六將",不講"夜走麥城",那是在用吹牛的方式抬高自己的身價,如果講"過五關斬六將的同時也講"夜走麥城",那他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他把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都講給聽,便於你吸取教訓,對今後的人生是有積極意義的。
-
13 # 佛見笑爾1
1、想要別人認可你,理解你、關注你。
2、想要傾訴。
3、讓別人仰慕你。
4、一些場合總需要有人活躍氣氛。
-
14 # 玲姐話心理
一個人滔滔不絕的對別人講自己,根據他講的內容和行為可以基本判斷他是一種什麼樣的的心理,如果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和反應,常常對別人講自己如何如何了不起,這樣有可能是一種自戀的心理,或者是自戀型人格的人;也有可能這個人內心非常的自卑,想透過表達自己來爭取別人的認可,還有一種可能是這個人受到了打擊、委屈和歧視的一種應激反應。
-
15 # 格格奶奶34
每個人都有炫耀自己,表白自己的能力,只是不說而已;“一個人滔滔不絕的對……”,是個人心理的自信不強,信心不足,或是自卑,就會不由自主,不分場合,地點和物件說啊說……。
一個人沒事兒不說,多看書多學習,多修養就會含而不露,就能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活到老,學到老”。✍✍✍
-
16 # 有情有愛就有家
有的人喜歡把喜悅分享……有的人喜歡把痛苦傾訴……我個人覺得這個人非常的單純值得信賴,因為她以為別人都像她一樣一樣的單純,善良,以她的快樂而快樂,以她的痛苦而難過……
-
17 # 樂優無憂
既然用到滔滔不絕這個詞語來形容講話的人,那麼肯定這個人所講的並不是受聽者所喜歡或者心甘情願所接受的內容,那我分析這樣的人的心理無非就兩種情況:1.抒發怨氣,講自己受到的不公待遇,講自己周圍的人對自己如何如何不對的做法,總之就是抱怨,向別人倒垃圾,釋放負能量;2.第二種就是自信到自負的人,講自己的過去,講自己覺得無人能及的輝煌過往,講自己的各種成就,講自己有多少過硬的人際關係等等,總之就是讓收聽者要覺得自己是個相當有能耐的人。這兩種情況的人的確不受聽眾的歡迎,交談是相互的傾述,像打乒乓球,有來有回,才能讓這種行為繼續愉快的進行下去。
-
18 # 老頑童007來了
還是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回答此題
其一
如為了工作,能主動表明自己的觀點,或遇到新同事,朋友,表明自己的真誠,發自肺腑之言,介紹自己及家庭情況,無話不談,滔滔不絕,說明此人喜歡錶白,是個外向活潑的人,比較直白,豪爽,真誠,然於幫助別人,關鍵時有主見!
其二
如此人,在不同場合,不同層次,只要遇到人就滔滔不絕講自己,介紹自己,能力強,水平高,其他人都不如我,甚至一個組織,集體都少不了他,人家都是缺點,自己怎麼優秀。
如長期下去,使迫讓人討厭,厭煩,同事務必遠離,如不悔改,此滔滔不絕,必將有害自己,這種自以為是要不得!
-
19 # 屠龍有術
01
有朋友問:
一個人滔滔不絕的對別人講自己,是什麼心理?關於這個事情,我講一個案例……
有次,我跟一個網上的人談了一筆小生意,是我付錢,他發貨……
但是啊,因為大家都是陌生人,連對方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這就出現了一個難題……
到底是誰該先付錢呢?還是誰該先發貨呢?
存在信任困難………導致無法達成交易。
怎麼辦呢?請看第二段……
02這時候,我就告訴他我的名字叫做陳旭,是幹什麼的,並且發了一個網頁給他。
我還告訴他,有人詆譭我,說我是壞蛋,但那都是造謠,如果陳旭真是壞人,早就坐牢了。
他一想,如果陳旭是壞人,在網上公開個人資訊十幾年了,怎麼沒有被抓起來?
可見陳旭不是壞人。
於是他就先發貨了,我後付錢。
我收到了貨,他也收到了錢。
各位,相信此時,你們都發現了,原來,公開自己的個人資訊,上網實名制,可以建立信用,獲得其他人的信任。
03如果各位去貸款,就知道,銀行有白名單制度,所謂白名單,就是白戶。
銀行白戶:沒有開過信用卡的客戶通常叫白戶。就是沒有過任何貸款、信用卡等,在銀行沒有任何信用記錄的。
白戶貸款,是非常難的。
因為銀行完全不瞭解你,沒有關於你的任何資訊,所以,對於你是好人還是壞人,會不會賴賬不還錢,銀行是毫無把握。
銀行對你一無所知,不瞭解你任何資訊,對你毫無把握,結果是什麼?
結果就是,銀行不貸款給你,規避風險。
04所以我們就知道了……
【1】公開自己真實姓名的人,提供了更多關於自己的資訊,所以比匿名上網的人更可靠,信用更高;
【2】公開自己很多過去往事的人,比隱瞞自己過去往事的人,更安全可靠,更值得信任,信用更高;
所以啊,一個人滔滔不絕的對別人講自己,其目的,就是讓大家瞭解自己,建立自己的信用,這樣大家就會更相信他了。
有人說,他不想了解別人,請不要對他滔滔不絕的講自己,他煩的很。
記住,你煩不煩,那是你個人的事情,別人建立信用,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你。
你煩,關他屁事?
你煩,關我屁事?
我們都知道,大家都瞭解自己,自己就能像馬雲一樣,獲得大家信任,就足夠了。
你狗屁不懂,所以你是窮屌絲啊!
我懂這些道理,所以本文作者陳旭是別墅業主啊!
-
20 # 蘇毅體態梳理禮儀培訓
滔滔不絕的對別人講自己:要提到心理學中講到的自我暴露,具有這種能力的人在心理上是健康的,是自我實現的個性所必需的。但是,太多的自我暴露,習慣於喋喋不休地向他人談論自己,會被看做是適應不良的自我中心主義者。如果是討好型人格的人,是希望透過這樣的自我暴露引起別人的信任和好感,從而建立親密關係。
回覆列表
你好,滔滔不絕對別人講自己的人,我們要弄清楚,他是大多數場合或者情況都是這樣,還是特定場合這樣!如果是前者,那可能是自卑心理,他太渴望別人重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