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王小麗89

    在一無所有的時候,夫妻同甘共苦一起度過,苦中有樂,樂中有苦,再苦再累沒有怨言,夫妻一條心,一切為了我們共同的家,為了孩子。那時候感情也很穩定,也沒有心思去胡思亂想。一切都在平靜中度過。

    經過一番努力,這時候有些男人事業也穩定了,孩子也快長大了,家裡也順利了,可是男人的思想開始彭漲了,感情更豐富了,開始忘記一起同甘共苦的夫人了,開始尋找新歡!花天酒地,一切都在幻想中。這樣的男人算得上同甘共苦嗎?只有共苦沒有同甘吧!我相信同甘共苦的夫妻也有,這樣的夫妻最幸福!所以同甘共苦這句話只針對重感情的夫妻!對於那些忘負義的男人不適合。

  • 22 # 一醉寶閣

    患難,已經自顧不暇了

    本身的毛病也就被強行壓制

    因為處在困難的境地

    能把家庭保周全就不錯了,哪還有時間想別的

    飽暖思淫慾

    生活好了,沒有患難時的壓力

    思想上也放鬆了

    就想找點刺激

    患難時被壓制的毛病就全暴露出來了

  • 23 # 絲竹風123

    世上有個鐵律:人,可共富貴,不可共患難!

    西漢時,窮書生司馬相如以一曲《鳳求凰》琴挑邛崍卓王孫員外新寡之女卓夂君,事成。

    但司馬相如困窮,無以養活同他私奔於成都的卓文君。

    司馬相如與卓夂君商議謀生之計,決定夫妻齊動手,在成都開個小酒館。一來為飢飽,二來給卓員外點顏色看:卓員外,你老富甲一方,可現在而今眼目下,你女兒卓夂君食不果腹,只好跟窮書生在成都賣小酒度日,你晚上睡得著嗎?

    卓夂君和司馬相如在成都開小酒舘這招還真靈。卓員外為了卓門臉面,只好不忌前嫌,出手接濟卓夂君和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有吃有穿了,他就飽暖思淫慾,開始嫌棄卓夂君,想聘茂陵人之女為妾。卓夂君知道了,便寫《白頭吟》一詩來向他表示決絕之意。

    元朝人吳景奎為卓夂君嘆息道:許身肯作王孫女,頭白哀吟對馬卿!

    司馬相如其人,品行確乎不端。他一介窮書生,僅憑一曲《鳳求凰》就把才女卓夂君弄到手了。後來他又借與卓夂君在成都開小酒館羞辱卓王孫員外的能耐,一下子,就從卓家得到了一份不菲的立身之資,他也才得以去京城長安奔走於達官貴人門下,混個仕進之途!

    司馬相如是我國曆史上最善於劫色,劫財的窮書生!

    司馬相如哄騙了卓夂君之後,得了官位,經濟上一抖起來,就著手換妻了,想娶茂陵之女為妾!這就是所謂夫妻可共患難而不可共富貴的典型事例!

    司馬相如帶著不忠於卓夂君之愛的汙穢上了西天,北宋的陳世美又成了他的後繼者!

    今人的zh0U某,在藝壇上未取得朗朗聲名和大把人民幣之前,為把某女弄到手,不惜對某女之父大打出手,甚至失手把人家的眼睛都整瞎了!後來,他大發了,立即停舊妻娶新妻!

    那些可共患難而不可共富貴的夫妻,無論男女,問題都出在他們隨意邁過了愛情的底線的上:忠貞和唯一!

  • 24 # 青梅抒語

    同甘共苦就是既能同甘也能共苦哇!是不是想問夫妻共苦容易共享福難?這個說法我覺得還是有道理的。

    第一,婚姻剛剛開始的時候,除了有的年輕朋友是在父母的幫助和扶持下,有一點物質基礎,大多數夫妻都要經過一個共同創造財富和積累財富的過程。婚姻初始以至於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就是一個共患難時期。

    共患難時期,夫妻兩人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和志向,那就是把日子過好,患難時期把日子過好就是當初唯一的目標,把努力掙錢改善生活水平當做婚姻初始的第一要悟。

    第二,共富貴難是物質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日子變好了,夫妻二人卻沒有了共同的目標。或是二人在共同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價值觀和理念發生了轉變,或是本來就存在於兩個人身上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原本就是不同的,在創業之初沒有時間去考慮,但是三觀其實是個容易被忽視的卻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在共富貴期間就會彰顯出來。

    第三、如何解決共富貴難?就是要共同進步,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應該是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的。無論是從思想還是思維方式上,夫妻二人都要在一個平臺上,才能達成一致,在一個平臺上才能溝通,不然一個在原地固守,一個上了一定的高度,矛盾就會產生。

    第四、或者重新制定一個新的目標,形成一個凝聚力和向心力,把日子變成兩個人能夠共同參與的兩個人的日子,不讓其中的任何一個人掉隊。所謂苟富貴不相忘!

  • 25 # 海上花131

    “有難同當,有福同享”,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但現實中更多隻能作為一種良好意願,在“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商品年代,我們既很少看到苦難被義不容辭地分擔,也有難看到毫無芥蒂的有福同享。這在婚姻生活中體現得尤其明顯。

    現如今,儘管有不少女性朋友早已實現經濟獨立,但環顧我們周圍,把男人當長期飯票的底層次婦女,仍然是個龐大群體。

    大家印象中,農村妹子都很吃苦耐勞吧,我認識的基層工人小王也這麼想。

    小王家境不佳,擔心城裡女孩太金貴,於是專門託人給他在鄉下找物件,還要求最好是那種窮點的農村。結果,來自多子女家庭的第一個農村妹子,一聽小王沒有買房能力,小兩口婚後得和公婆擠住在一起,面都沒見就把小王PASS了。第二個倒不計較住房問題,反正等公婆長眠後,他們的房子還是留給獨生子的。但妹子家提出的30萬彩禮,還是嚇得小王一身冷汗,主動撤了。第三個妹子一聽說小王老媽渾身慢性病,幹不了重活,一想起一大家人的家務活等著自己,就嚇得打了退堂鼓。

    折騰來折騰去,相親數次,小王就是找不到願意和自己共苦的人,只能年過三十還單著。

    也有特例,小王的好哥們小趙倒是如願娶了個城市老婆。

    其實小趙的家庭條件比小王還差遠了,但他能言善辯,比小王嘴甜能吹,也深諳女性心理,談戀愛時常借有錢表哥的行頭包裝自己,還經常拿表嫂買大品牌護膚品時商家贈送的小禮品討好女友,禮輕情意重,重要的是包裝盒上醒目的LOGO閃瞎閨蜜們的鈦合金狗眼。層次高的美女一定會嘲笑小趙女友眼皮薄,但這些小禮物確實強烈滿足了小趙女友的虛榮心。

    這些還不算。第一次跟小趙回他那位於小鎮的家,女友簡直驚呆了。小趙家金碧輝煌的別墅簡直太牛掰了,那種心理衝擊對一個城鄉結合部長大的女孩簡直太強烈了。看見小趙父母愛理不理的高冷表情,女友哪還能高傲地提什麼特殊要求,只擔心男朋友不要自己了呢。因為小趙媽暗示了,追她兒子的女人多得很。

    為了拴勞小趙,女友故意不採取措施,懷上了小趙的孩子,直到月份大點,才告訴了小趙,說小趙不娶她,她就讓小趙好看!小趙只好頂著家裡的一百萬個“不願意”,偷偷和女友領了證。

    成了法律意義上的夫妻後,小趙老婆挺著驕傲的肚子,再次跟小趙回鄉商量舉辦婚禮的事,這才發現當初去的是小趙舅舅家,小趙家還在幾十公里外的窮山溝裡。大家合力給她演了一出好戲

    這時候妹子再悔婚,成本就太高了,只能先湊活過下去了,跟著窮老公吃苦也是絕對少不了的。

    俗話說,婚姻是一次投胎,誰都想過好日子,沒誰想透過結婚,比以前過得更糟,把各種人間的苦難都嘗一遍。

    只不過,婚戀市場上的殘酷擇偶法則也決定了,不管你對婚姻的期望值有多高,最終,大多數人都只能選擇和條件與自己相仿的人結婚,灰姑娘嫁給帥氣多金的王子,大多都只是童話。

    可以說,此種情況下的共苦,大多是被動的,結婚時倆人貸款買了房,倆人光是埋頭還債就要耗去好多年,哪裡還有餘力想其他花花事?

    奮鬥多年,等賬還完了,工資漲了,升職了,當上老闆了,換了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車,更時尚的傢俱,這才發現,身邊這位伴侶早就發福變形,貌似早已配不上今天的自己,配不上這個拾掇得海報一樣光鮮的家,於是乎總想去外面彌補下自己逝去的青春。

    “飽暖思淫慾”,從古至今,太陽底下無新事。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但凡以前是“被動”跟著對方吃苦的人,或者說一直以來只看到婚姻裡的窮苦,而絲毫感受不到過日子樂趣的人,一旦有了點機會,就很容易跳出婚姻的圍牆,跑去跟能帶給他們好處的人享福。

    貧賤夫妻百事哀。還有些虛榮心強,心胸狹隘的男人,過窮日子時候被枕邊人見識了太多狼狽不堪,深以為恥,一旦有機會在其他女人面前賣弄自己光鮮的一面,也很容易先出軌後婚變。

    有沒有因為年輕時候的同甘共苦,而願意和伴侶共享榮華的呢,有。

    朋友在醫院工作,就見過一位。病患王女士年輕時和老公吃過很多苦,好不容易生意才有了起色。這幾年家裡買了新房,添了新車,但倆人的感情一直很好,彼此都覺得對方給了自己一個溫馨的港灣。

    不幸的是,今年王女士查出了胃癌,她不願拖累好不容易才建得像模像樣的一個家,本想放棄治療,但她的愛人卻不惜餘力地命令她治療,為籌錢給她看病,還把沒住多年的新房子也賣了。這位丈夫幾次向醫生表示,就是砸鍋賣鐵也要給妻子治病。他的家人也很支援他。王女士雖忍受著病痛折磨,但還是感到非常幸福,沒白來人間一趟

    這樣的例子雖然不多,但也多少說明,夫妻可以共貧苦,不易共享福,也不是絕對的,跟夫妻雙方的人品有很大關係。日子是我們自己的,我們沒必要因為身邊那些令人灰心的例子,就動搖對美好生活的信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非常好看的經典的美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