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紙袋兒情感觀
-
2 # 不是DM
好巧,我今天年也是20歲。
昨天我姐姐被求婚的時候,我還暗暗問我媽,我這個年紀都還沒談戀愛,好男孩是不是都沒有了?結果我媽回我一句,瞎說什麼呢,緣分還沒到你急啥呢?
這就是我的70後媽媽。
我覺得,如果被催婚了,可以試著和家人來一場交流。在一個大家都有空的午後或者晚上,然後在輕輕鬆鬆的氛圍中,你試著提起這件事。
解決問題的只有溝通了,方法技巧有很多嘛,我們不要急可以試著慢慢來。
最後祝你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
3 # 汪小天er
20歲就被催婚了嗎?這應該只是少數地區的習俗吧,我有個小學同學,我記得他好像是安徽那邊的,在我上初中的時候,他就結婚了,然後我初中畢業以後,他就當爹了,我跟我媽聊完這個事以後我媽挺吃驚的,我媽說:“自己本身就還是個孩子,就養孩子了,拿什麼養,啃老麼?”確實,在我看來,有點想不通。
當初我初中畢業的時候也想過,二十三四歲結婚,我媽說不可能,最早也得25歲才可以考慮結婚,我當時還挺生氣,覺得男人25歲結婚就算晚的了。可是今年我25歲了,也經歷過一段失敗的感情,我發現了,現在的我沒有任何結婚養家的能力,只會給自己,給愛人,給家裡極大的壓力,所以我在30歲之前,不會選擇結婚,以事業為主。
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在都市裡生活,體驗著生活的壓力,他們的思想與老家父母的思想有著很大的代溝,20歲如果是在三四線小城市或者農村,很正常,但是在都市裡,這種現象少有發生。
-
4 # 我是佳音音
當然不應該了,你才20歲,你才那麼小,你還沒有去拼搏,你還沒有去看去闖蕩這個世界,你憑什麼結婚。
結了婚你就有了顧慮,有了顧慮你還怎麼用全部的熱情,勇敢去闖蕩未來呢?
-
5 # 開心開心哇咔咔
催婚,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衍生出來的詞,可能是因為古話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有人說這是封建思想,但我覺得也不至於這麼嚴重,畢竟當兩個人兩情相悅慢慢磨合之後,必然會走向婚姻殿堂。
多說一點吧。現代的我們不像幾十年前那樣,必須遵循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因為我們絕大部分都經歷或正在經歷教育,這很容易形成自己的三觀,拋去大是大非的觀念,面臨婚姻的選擇時,我們的三觀都在提醒我們考慮清楚,是選擇接受或是不甘過早進入其中。這時我們的選擇就至關重要,可能有朋友會覺得這些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會夾雜著各種綜合因素,也許有房、車這些現實的東西阻攔,我也相信很多人覺得這些都是因為各種瑪麗蘇劇情和丈母孃們而存在的東西。從哲學的角度上講,客觀存在即為合理,我們沒辦法去反駁他們的存在,我們只能盡力做好自己。從男生方面來講,當面臨這些問題,可以有明確的目標和動力支援自己行動起來,將不明確的未來規劃好,讓女孩有點信心和勇氣。從女孩來說,兩個人在一起真的不容易,首先得認清男孩,更重要的是不要拖拉,明確未來,也不要因為之前一次的傷害而不相信所有人,畢竟愛情雖然有些許瑕疵,它仍舊是美好的。
最後用民國證婚詞來結尾,來憧憬一下婚姻。“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看此時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還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此證。”
-
6 # 小太陽文案Z
父母想著,趁自己年輕,還能幫襯著子女,幫這操辦婚事,以後幫著帶小孩。
子女覺得,事業重要,剛畢業正是奮鬥的好時間,哪裡來那麼多時間,談談情、說說愛呢。
於是兩代人對待婚姻和生活態度的差距,就成了橫亙在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一道深溝。
尤其在春節期間,走親串友的時候,聽到的問句都是:你家姑娘有物件嗎?你家兒子談女朋友了嗎?什麼時候結婚啊?
七大姑八大姨打聽著各種八卦,各種與自己無關的事情。
如果借過不太盡如人意,做父母的覺得面上無光,就開始催婚大戰。
其實,婚姻這種事,一定要慎重考慮後再決定。真的不能為了結婚而結婚。
-
7 # 使用者111471106914
沒有讀書就會被催的早吧。。。大學畢業就20多了,家長覺得放你三兩年,好了25了,該結婚了,就象徵性催一下。
關鍵是你們自己感情狀態要讓他們知道啊,不然她們自己在家瞎猜,肯定是用催婚的方式來撬開你的嘴呀~
我今年31,也是小地方的,可是因為一直都和家裡互通有無,他們會說讓你抓緊,但也叫你不要將就啊~
父母不是我們的仇人,我們不要往壞的方面揣度~
-
8 # 春春安情感心理
關心年輕人的婚姻大事,似乎是中國的長輩對晚輩表達關愛的一種方式。但這種方式會帶來隱患,被催婚的年輕人,有時會迫於壓力,倉促走進婚姻,婚姻很容易出現狀況。所以我不介意長輩對年輕人的婚姻過於催促。同時被催婚的年輕人,也要冷靜客觀的來看待自己的婚姻,畢竟長輩只是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期望,但最終日子還是自己的,所以被催婚時,要保持客觀的態度看待婚姻這件事。
-
9 # 孟媽生活vlog
我相信,99%的適婚年輕人都有被父母、親戚催婚的經歷,而且隨著年齡的越大,催婚的力度也越大,甚至還有人挖苦你,說你是“剩女”,說你“眼光太高”,說你是“單身狗”。
現在已經發展到,如果沒有物件,我們都不敢隨便回家了,如果要回家,還要特意去“租”一個男友或者是女友。
作為父母和子女,最後只能透過這些“套路”,才能維持一個家庭的“平靜”,你說這有多悲哀呢?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為我們好的,但是在中國式催婚下,我們都非常反感,這是為什麼呢?
我認為有以下這兩個原因: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種情況,那就是即使是發生命案,周邊都會圍著一群吃瓜群眾在那裡議論紛紛。即使這事情和他們沒有一毛錢關係,他們也願意站在那裡半天,在那裡交頭接耳,你一言我一句。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即使發生嚴重交通事故了,那些吃瓜群眾也不忘圍上去看一下熱鬧,完全忘記自己就在公路中央,最後被後面的車直接撞入人群中,從而造成“二次交通事故”。
從這些事例當中,我們都看出一個特點:中國人特愛湊熱鬧,儘管和他沒有半毛錢關係,他們也可以議論半天!
所以,這你也就明白了,為什麼當你成為“剩男”或者“剩女”的時候,有一群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三姑六婆奔出來對你指指點點的,甚至說一些很難聽的話:再不嫁出去,你就要成為老姑婆了!
其實與其說他們在"關心”你,倒不如說他們吃飽飯沒事幹,隨便找一家人去打發打發一下時間罷了。你要記住,他們“嘮叨”你,並不是真正的“關心你”!
因為你嫁不嫁出去,和他們沒有任何直接的利益關係。你嫁得好,你也不會給他們養老;你嫁得不好,他們也沒有損失。
所以對於他們的話,能當耳邊風就當耳邊風吧。
那為什麼他們要來你家去“催”你呢?
這無非是想表現一下自家的孩子多厲害,你看我家孩子早嫁出去了,孫子都已經上幼兒園了,你連“蛋”都沒有生一個,不取笑你取笑誰呢?
另外,老一輩子的人很講究面子的,小時要比誰家孩子長得高、讀書時比誰家孩子成績好、工作時比誰家孩子掙得多,到如今就要比誰家孩子結婚早,生孩子多了。
每一次對比,並不是想關心你兒子,而是想在你面前“炫”一把自己孩子罷了。
二、父母只關注你是否結婚,卻不關注你婚後是否幸福
估計有90%的父母催自己的孩子快結婚,早結婚,不要太挑剔,卻只有20%父母真正關心孩子結婚後是否真的幸福。
中國人的婚姻觀都是“只勸結,不勸離”。只要是結婚,哪怕是指腹為婚,那也是皆大歡喜;但是如果是結婚後,你要離婚,哪怕是被家暴,父母大多數是不同意的。
因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到一個暴力男,那也只能隨著他,不然離婚是很丟父母的面子,而且中國人都有”潔癖“,對於一個離婚的女人,大多數父母是接受不了的,哪怕這個女人再優秀,哪怕這個女人是因為家暴才離婚的,在他們眼裡,這些都是”二手貨“,沒有人會隨便接盤的。
正是因為會有這些後果,我們理應在結婚前就應該更加的謹慎。
但是事實生活當中,父母會反我們這一份”謹慎“稱之為太挑剔,眼光太高了!
其實在他們的婚戀觀裡,結婚沒有這麼麻煩,只有他是一個男的,並且家裡有房有車,那嫁過去就可以了,沒有所謂的"三觀”。如果真的要談“三觀”,那也是讓你“忍、忍、忍”,一輩子就過去了。
相反,如果那個男的,家裡沒房沒車,那你就要注意了。因為父母會以“為你好”的名義,中斷你們的交往,哪怕你們“三觀”都很合。
-
10 # 努力的初十四
是的,20多歲被催婚這是大多數人要經歷的,誰讓中國法定結婚年齡是20歲以上呢,到了這個年齡就要結婚
-
11 # 街燎君
女生的話,20多被催婚很正常。27歲以上,家裡應該會很著急了,我有個堂妹94年的,早就被催婚了,理由也簡單,我叔四十才結婚,所以不希望兒女也哪麼晚。但我覺得還是要遇到合適的最重要,寧缺勿濫!
-
12 # 九盞燈many
關於這個問題,下面我就給大家解答一下。
我覺得到20歲會不會被催婚也看每個人的,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有些父母會催婚,但是有些父母會覺得20歲還小,不應該這麼早結婚。所以會不會被催婚都是看父母的想法的。
但我個人覺得20歲結婚真的太早,現在的年輕人一般二十歲都還在上學呢,正是好好學習的時候,不應該這麼早就結婚,年輕的時候應該去多做一些事情,而不是這麼早就步入婚姻的殿堂,反正我覺得著這個樣子的。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13 # 懷中再無她
催婚已是中國人深入骨髓的習俗了,然而中國年輕一代越來越晚婚,甚至不婚,其實這都跟中國男女比例的嚴重失調有關,家長也知道這個問題,都懼怕自家孩子娶不到老婆,導致早早的出現了一批結婚者,甚至有些自己還是個懵懂的孩子就要養小孩了,其實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婚姻,從側面更是突出了中國重男的封建思想,不然也不會出現比例失調
-
14 # 露宓
我現在25,還沒有男朋友,我每次回家都會被爸媽,七大姑八大姨花式催,苦不堪言,不是我不想找,我很反感他們每次給我灌輸的,找男朋友要怎麼怎麼樣,要比你大的,家裡條件要怎麼怎麼樣,工作情況要怎麼怎麼樣,我每次我都說我會找我喜歡的,不是看他家裡怎麼樣,他們都會對我的想法嗤之以鼻,我感覺這事說不通的,乾脆就微笑點頭說好的~
-
15 # 青天包
這個具體要看你的實際情況,基本上可以說整個中國,確實都是有催婚的這個情況的!但是一般情況下,如果你還在上學,那麼像這樣20多歲催婚的,這個情況會減少很多!因為在我們國家,其實父母的這種傳宗接代思想還是比較落後的,但是隻要還在上學,父母倒不會那麼著急了,因為他們覺得你主要精力還是在學習,所以如果你從初中、高中、大學甚至考研考博,這個年齡段的話,可能不止二十多歲,深圳30了都有可能!所以這種情況最多父母關心的是你有沒有談戀愛不會逼著你去結婚。因為畢學業為重,所以催婚這種情況的應該是比較少見的。
但是如果很早你就下學了,尤其在很多的農村,如果你初中後就不上了,那麼父母就開始著手請村裡的媒婆跟你安排相親了!這個時候你也就才十五六歲,無論是選擇出外打工還是在家務農,村裡的媒婆都會在你的父母邀請給你安排一輪又一輪的相親,父母一方面認為你已經不上學了那麼就應該結婚生子;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現在農村男孩子多,女孩子少,先下手為強,早相親這樣的找到物件的機率也會大一些!所以說這種情況催婚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他們還等抱孫子呢!
當然隨著現在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農村裡面這種催婚現象開始有所轉變,尤其有很多人為了避免催婚選擇過年過節不回家,更有甚者,租男友女友,其實很好的解決辦法是和父母開誠佈公的談一談,自己為什麼不想結婚,或者讓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成家立業,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要讓父母擔心!
-
16 # 北離小王子
到了20歲就會被催婚嗎,其實不是,這是家庭因素造成的,很多人不到20歲就結婚了,根本就沒有到達結婚的年齡,身邊太多這樣的案例,很多初中同學畢業就已經結婚了,而有些人,30歲了,都還沒有結婚,甚至沒有戀愛過的也特別多,如果在農村,確實有很普遍的催婚現象,這大概可能每個人的想法各有不同吧,有些人結婚,是為了責任,有些人結婚,是為了愛情,當然,我有些人結婚只是一時衝動了,選擇結婚,就應該對自己負責,對婚姻負責。
-
17 # 煙花巷陌顏
一般不會的,20歲還是青春年華的時候,大都是在讀書,你說讀書怎麼催婚的,就算沒讀書,對於20的年齡也只有農村少數父母會催,城市有的都是30多歲才結婚
-
18 # 千慕兮
其實20多歲被逼婚是正常的,你20多歲,但不知道你20多少歲?那如果28歲或29歲,就算是父母不急,自己也會著急了。
-
19 # 非說小說
習慣就好,就算爸媽不催,七大姑,八大姨,九鄰十舍的也會窮打聽!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八個字算是刻進很多人的骨子裡了。
到了一定年齡不結婚真的會受不了輿論的壓力,偏偏現在很多年輕人還恐婚。
-
20 # 最初的夢想ai
結婚好像是人生必須要有的一件事,人生才會變得完美。父母一輩傳統思想的枷鎖總會無形之中強加給自己的子女,比如,20歲之後就該結婚了,大齡未婚子女在他們看來是一件心頭大事。20多歲是多麼美好的年齡啊!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結交新朋友,去更遠的地方,充實自己。20多歲是用來脫貧的,成為最好的自己,但是如果遇到心儀的Ta,我們可以感受愛情的美好,可是20多歲的你是否已經準備好了婚姻生活?也許,20多歲的我們選擇不結婚,會讓父母在新朋好友面前抬不起頭,會讓父母覺得不光彩,他們覺得我們年齡越大的話,選擇權就越少。然而,他們認為早早結婚生子是很光彩的事,即使是未婚生子,即使未成年結婚生子,他們會覺得是一件很成功的事。現實告訴我們這並不科學,婚姻離不開柴米油鹽,況且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和物質精神要求很高,讓我們放下身段和要求就因為適齡而結婚,是對我們自己最大的不負責。
父母要求你一定要結婚,但是他們不會為你的婚姻負責。
也許,為了讓父母安心,選擇按照他們的意願結果是一件孝順的行為。
等我們有資格結婚了,總會等到那個對的人~
20多歲的我們,現在互相擁有還太過幼稚,等自己真正能真正撐死一片天的時候,能對喜歡的人負責,所以,等到成熟的年紀,若能以後在一起,晚點也沒關係。
當我們開啟眼界,也收穫成長,和自己喜歡的一切在一起的時候,總會遇到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人,在Ta沒來之前,我們做的是要好好照顧好自己~
雖然你們被催婚n次了,希望你們可以堅持自己的想法,和父母多多溝通,好好工作,好好吃飯,好好休息,好好的等Ta~
回覆列表
現在的20多歲人,爸爸媽媽基本都是70年代的人,他們的那個時候結婚就早,所以在自己孩子到了他們是時候的年紀,父母就在考慮結婚的問題,而20多歲的人,大多都不想太早結婚,因為時代不同了,想法就改變了。
如果是父母催婚,而你現在還不想結婚,我覺得就要好好和父母談一下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