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00叮噹想
-
22 # 明星鋒輝
如果沒有孩子的話,離婚確實會沒有什麼包袱;但是還是要慎重考慮一下,離婚了再去找的另一位就一定能夠逞心如意?大家都說婚姻就是圍城那樣,期待大家用包容互信的心對待另一位,畢竟人的一生很短暫,青春年華十年都過了,還過不了剩下的餘年?
-
23 # Z挽挽
有沒有孩子會不會離婚最大的區別不就是有了孩子後就不能單單隻考慮自己了。絕大多數的女性為了孩子不會離婚,因為不忍心傷害孩子,想給它一個完整的家庭。但是我覺得也取決於自己的婚姻狀態,如果和丈夫之間存在嚴重的不能再相處下去的問題,那就趁早果斷,不要拖。如果是可以解決的,兩人就要溝通商量好,看對方的態度是怎樣。畢竟憑自己一己之力也無法給孩子未來完整的愛。好的家庭需要雙方共同去維護。
-
24 # 蓋世小祺
老一輩的人講的話,過日子就是過孩子。
所有的人都會有一個過渡,就是從愛情轉變為親情,愛情不是久遠的,親情才是永恆的,試問當兩個人愛情慢慢消失後,你說會怎麼樣?
-
25 # 歪嘴黃
不會!因為決定離不離婚的因素是感情。結婚始於愛情,那麼我想離婚也應該是終於愛情。當然了,當今社會離婚的有很多,原因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本人身邊有很多感情不和,但為了孩子而不離婚的。沒孩子的對待婚姻我想就只剩下感情問題了。
一個家庭就像一個三角形,夫妻二人的彼此支撐才讓這個家庭穩定。當夫妻關係要靠孩子去維繫的時候,這個三角形就變成了一條直線....
1
有時候被孩子綁架,只是一個藉口
心理學家李松蔚說,作為一個父親和心理諮詢師,他發現,很多人被不言自明的壓力所控制,用“一切為了孩子”來考量自己的一言一行。看起來是無私的,其實是從頭到尾是為了自己。
他引用了一個老師的話說:“孩子從來都在負擔不屬於他們的東西,當初就是為了滿足大人才被送到這個世界的。根子上已經這樣了,後邊還在乎那麼一點兒半點嗎?”
這樣的話真的很扎心。
有人說,中國式婚姻就像一張雙人床上睡著6個人。暫且不說父母,單單孩子就是很多人邁不過去的坎兒。有人因為孩子結婚,有人因為孩子堅持著搖搖欲墜的婚姻。
但在一個屋簷下,互相不交流,這樣表面上美滿的夫妻關係,真的是孩子需要嗎?
在我看來,明明有問題卻不處理,裝作一切都相安無事,這樣才會留下心理陰影。
最亂的家庭,莫過於親密關係和親子關係的錯位。
很多名存實亡婚姻裡的夫妻,表面是孩子綁架了婚姻的自由,實則是內心深處的“恐懼”和“無力感”。
所以,說出來有些殘忍,但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為了孩子”,的確只是為了掩蓋那個害怕的自己。
2
角色混亂下,每個人都找不到方向
心理學家曾奇峰曾說,孩子總是在內心深處堅守對父母的“忠誠”。面對這份“忠誠”,有的孩子會潛移默化中“模式複製”,有的孩子會擔起“拯救者”角色。
有個求助者已經32歲,談了3個女朋友都不順利,更離奇的是,3個女生全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一個女孩還患有精神分裂。
他說起自己小時候,爸爸媽媽整天吵架,吵到很兇時,爸爸還會動手打媽媽。躲在角落裡,他不敢上前,也不敢哭,但是心裡都是對爸爸的恨。
每次他勸媽媽和爸爸分開,他的媽媽總是跟他說:“等你長大就好了。”所以,他總是期待自己快點長大,帶著媽媽,離開爸爸生活。
本來只是夫妻關係出了問題,這個媽媽卻把希望綁架在孩子身上。也因為這樣,他對弱者有著著魔一般的“偏愛”。也就不難理解,談了3個女朋友都那麼相似。
其實,在他內心深處,總有一個“英雄主義”的聲音,想成為一個拯救者,救贖像他媽媽那樣的弱者。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守著孩子不敢吵架,婚姻走到盡頭,也一忍再忍地硬撐。其實,不美好一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此束手無策,而又以愛孩子為名。
如果夫妻關係出了問題,孩子會主動去做“潤滑劑”,這樣一來,爸爸不像爸爸,媽媽不像媽媽,而孩子也做著不是他該做的事,每個人都在這樣的關係裡迷失。
如果每一個為人父母的人,都能照顧好自己,為自己想要的幸福去努力。那麼孩子就有力量快快樂樂地做自己。
3
婚姻關係不好的父母
一樣可以教出高情商的孩子
人生的課題可以分為三類:自己的、他人的和老天的。幸福的人生就是,盡力做好自己的課題,尊重別人的課題,接納老天給的課題。
比如婚姻關係,就是屬於夫妻雙方的課題。無論發生什麼,都需要夫妻雙方來解決。
如果一個孩子剛巧碰到父母的婚姻不美滿,那他最大的幸運莫過於爸爸媽媽勇敢面對,並積極解決。
離婚並不是一個家庭的噩夢,也不是教育的失敗。
就像王菲,她有過兩段婚姻,但兩個女兒李嫣和竇靖童,不僅陽光樂觀,而且情商也很高。
離婚後,王菲和李亞鵬依然會一起給李嫣過生日。竇靖童也經常和妹妹李嫣相處,還會維護妹妹免受網友的攻擊,竇靖童和李亞鵬的關係也非常親近。
涉及好幾個家庭,但孩子絲毫沒有受到父母離婚的影響,那是因為作為父母,他們不僅很好地處理了親子關係和婚姻關係,而且將這兩種關係做了理智的分離,沒有讓不成功的婚姻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曾有人問王菲會給童童找個什麼樣的爸爸,她說:“童童有爸爸,是我要找伴侶。”
其實,孩子從父母身上最大的受益,就是父母都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父母給孩子最智慧的愛,便是教會他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能獨立自主的生活。
所以,放下“為了孩子”,我們才能找到自己。
孩子,是父母相愛的證據,但不是父母必須相愛的理由。孩子可以從相愛的父母身上學會愛,也能從父母相處中學會責任。
親愛的,無論多麼愛孩子,我們都要記得,孩子只是你人生路上的一個旅伴,從中途相識。儘管彼此深深相連,但也要各自走向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