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點滴生活劉劉

    同為人子,我理解你的心情,是個孝子。像這種情況,只能自己逢年過節多回來看看,畢竟你們也要生活,生活就得工作…既然父母願意待在老家,就由他們去吧,只要父母身體健康開心就好了。

  • 2 # 青言貓

    我建議還是讓父母就住在老家吧!

    其次,從想把父母接到身邊來看,你是一個很有孝順心的人,但是如果把父母接到身邊一起居住,可能會影響你小家庭的和諧,別怪我說話不好聽,老一輩和我們小一輩在金錢觀、育兒觀等方面會存在很大的分歧!

    最後,現代社會照顧父母不一定要跟父母住在一起!父母的家庭和子女的家庭還是不要住在一起的好,“距離產生美”這句話也適用於父母和已婚的子女之間!雖然不跟父母住在一起,但是並不影響你照顧父母,平時可以跟父母影片聊聊天,節假日全家回父母家看看父母,幫父母做點農活……等等!其實也是照顧父母的一種方式!

  • 3 # 綻放人生hnguo1965

    面前兩條路,就靠自選定;

    A I 物聯網,線上辦公有;

    回家創業選,也未免不可!

    外地創業狠,輝煌事業有;

    父母接出來,外地來團圓!

    兩條都不選,養老院養老;

    出錢不出力,才心安理得!

    【與在外打工、創業的網友們共勉!】

  • 4 # 生活百味雜陳

    這是很多人的現實。父母習慣了家鄉,而我們很多年輕人既要為生計謀生,也要追逐夢想!所以分開是多數人的現實!

    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多掙錢,讓自己有足夠的財務自由,不管家裡需要多少錢,都能毫不猶豫的付出。同時,有了強大的經濟能力,可以隨時都可以看父母。

    最重要的是,如果我們能夠實現財務自由,能夠養活父母,那麼我們可以給予父母足夠的錢,讓他們不必再為生計奔波和辛苦,他們可以選擇輕輕鬆鬆的去幹活,累就休息,目的不再是生存,而是活動運動休閒。

    我知道父母最需要的也許不是金錢,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走,父母對我們的生養之恩,我們要回報父母,孝順父母。最大程度的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予父母需要的。

    但,放棄夢想和追求一定也不是父母所希望的,他們很需要我們的陪伴,但如果他們知道我們放棄自己想要的人生而陪在他們身邊,他們一定也不會開心!

    不管怎麼樣,其實,只要自己強大了,很多事情都可以解決!所以我們需要努力,需要不斷的努力!

  • 5 # 2020峰華正好

    像這種情況,我覺得可以找信得過的親戚或鄰居照顧他們,當然要給人家相應的報酬。

    父母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和熟悉的人一起生活,其實是最好的選擇。就算你們把老人接到身邊,他們也會不習慣城市的生活,反而雙方都不方便。農村的環境相對也好,老人心情開朗,身體自然也會康健。

    在你們休假的時候,可以把老人接來一起團圓幾天,或者是你們回老家,和老人聚一聚,帶著老人一起去旅遊都可以。尊重彼此的生活習慣,給對方寬容的生活空間,我覺得這種生活也是對父母的孝敬,不一定非得按照傳統意義上的生活在一起才是孝順。

    孝順,就是對父母好好說話。能夠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理解他們的不安,安撫他們的焦慮。與父母說話不要抱怨,不要意氣用事給父母添堵,要心平氣和,言語上多些體貼與感恩。

    孝順,就是自己過得平安、健康、有成就,父母就會安心、放心、開心。

    要真正做到孝敬,而不是愚孝,就是讓父母過得舒心就好。

  • 6 # 謙虛的大米

    父母這一輩對自己土生土長的家鄉總是會比年輕一代有著更深的感情,這是他們不願意離開老家的原因之一。

    他們之所以不願意離開老家,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還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老家的生活,覺得外面的城市不如老家熱鬧。在老家,子女沒空陪他們的時候,他們可以去找街坊鄰居聊天。若是跟著子女去了外面的城市,獨門獨戶,找不到一個熟悉的人談心,反而更加無聊。

    所以,當父母老了以後,如果要想照顧好他們,要嗎當子女的遷就父母,回到老家選擇一份合適的工作,賺錢照顧老人兩不誤。

    如果老家沒有合適的就業機會,那就做好父母的工作,努力勸服他們跟著你們一起生活,住在一起以後,平時要記得多陪陪父母,不要讓他們覺得被忽視。

    再不行的話,可以給父母找一個可靠的保姆,讓保姆替你好好照顧兩老。

    總之,無論如何也不能將變老後的父母單獨留在老家,那樣照應不到,自己肯定也不能放心。

  • 7 # 忠實流芳

    這問答給我邊出了難題,提出一下個人看法丨主要是老人的身體健康怎樣是首先安排的事了、在有個條件惰況下不健老人找人幫忙照看,上者照其心意是可行的

  • 8 # 小雨滴anc

    既然是老人家不願意來跟兒女情長一起生活,那就尊重他們的選擇吧;並且父母二老都健在,他們之間有相互照顧好自己的,如果只有一位老人也不肯離開老家,也沒有辦法的,也還是尊重他(她)的選擇。如果說你們強行把他(她)接走的話,他們也會過的不開心的,那樣倒還影響了老人家的身心健康,也許你的小家庭還會因為這個產生矛盾,生活習慣不一樣,消費觀也不一樣等等。

    一個老人在老家怎麼辦?這個也是真讓人擔心的事情,如果老人家堅決不來你那裡,那麼你就要多留幾個周圍鄰居的電話號碼,如果說你打不通老人家的電話,你還可以打其他鄰居的電話,叫他們去幫你看看老人家是什麼情況?

    近段時間疫情期間,我老媽那裡去不了,她就是一個人在老家,幸好有侄兒在家裡,也就比較放心,侄兒現在外出走了,我就要天天打電話問候了,一個月去看望兩次。

    因此說老人在老家,只要還能自食其力,有兩位老人一起的話,相互照應就由他們去吧,只要他們怎麼開心就怎麼辦,你只要有這份孝心就可以了,像我一樣每天打電話問候,要是他們真的生病了,需要人照顧,那麼就回去照顧吧。

  • 9 # 嶽彩紅89859

    我是個老年人,我的看法是老人住在老家孰人多,親人多還要開心些,孩子們在外面工作也不願拉他的後腿,只要老人有錢用,孩子在外和家裡父母多打點電話或視屏,如果父母走了一個,剩下一個人孤單,孩子條件好的接到身邊照顧,如條件有限,多和家裡聯絡,人人有老的一天,中華美的傳統要記牢,人人爭當好兒子,世世代代優良傳統傳下去!

  • 10 # 吃土的大師兄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這是許多人的現實。父母習慣了他們的家鄉,我們的許多年輕人不得不謀生和追求他們的夢想。所以分離是大多數人的現實!

    如果是我,我會選擇賺更多的錢,有足夠的財務自由。無論我的家庭需要多少錢,我都會毫不猶豫地支付。同時,憑藉強大的經濟能力,你可以隨時見到你的父母。

    最重要的是,如果我們能實現經濟自由並支援我們的父母,那麼我們就能給他們足夠的錢,這樣他們就不必為了生計奔波和努力工作。他們可以選擇輕鬆工作,疲勞時休息。目標不再是生存,而是進行體育和休閒活動。

    我知道父母最需要的可能不是錢,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我們必須報答父母,孝敬他們。盡最大努力滿足父母的需求。

    然而,放棄夢想和追求絕對不是父母想要的。他們非常需要我們的陪伴,但是如果他們知道我們放棄了我們想要的生活並和他們在一起,他們也不會快樂!

    不管怎樣,事實上,只要你堅強,很多事情都可以解決!所以我們需要努力工作,需要努力工作!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1 # 湖畔嶺下

    父母親老了,而子女又在外地工作,擔心身邊沒人照顧,的確是我們做子女的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撒貝南曾經在一次採訪中提到過,某一年,他把父母接到北京自己的家中,以為自己有能力了,可以給父母更好的生活條件,還可以經常陪著他們,沒成想,那段時間他很忙,就算是在北京也很難跟父母相處在一起,他的父母呢,卻因此離開了自己熟悉的環境,放棄了平時喜歡的老年合唱團之類的活動,北京太大不熟悉也不知道去哪裡玩,整天在家過著難熬的日子,又不敢跟孩子說。後來,撒貝南說,最好的“孝順”並是不把老人綁在身邊,如果讓他們感覺到很孤獨痛苦的話,還不如把他們放回自己習慣的圈子去,去過他們自己想要的生活。

    今年我們也把公公婆婆接到他們從沒來過的城市過年,在這邊他們沒有任何認識的朋友,也不熟悉周邊環境,語言也不通,每天就是老兩口出去周邊逛一圈,回家看看電視,無聊了要不就是睡覺,感覺他們實在是很不適應這樣的生活,但是他們在老家就完全不一樣了,老家是重慶農村的,他們一早起床就有自己可以忙的事,家裡餵了雞鴨貓狗可以去伺弄一下,可以去土地裡種菜,或者可以去附近鄰居家串串門,一天時間隨便就過去了。

    所以,我的建議就是:

    1. 現在通訊比較發達,經常保持與父母的聯絡,確定他們的健康與安全,多多與他們交流,

    2. 可以在假期多抽空回去陪陪他們,父母不是要多麼享受的生活,無非就是子女的陪伴最珍貴,哪怕回去了他們為子女多做幾頓飯也會覺得那麼的幸福。

    3.經濟上或者物資上多多考慮一下父母,讓他們衣食無憂,老年人免不了一些病痛,可以買些保養身體的儀器在家裡,經濟師寬裕的話讓他們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

    3.如果父母生病了,當地醫療條件好的話,我們可以請段時間的假回去照顧一下,如果不行,那就可能只能接到身邊來照顧了,當然,一切都還是和父母商量尊重老人家的意願,達到兩全其美的目的。

  • 12 # 京都老客41118

    對於這種,子女只要有一個有心父母,什麼都可以商量!他們不願意去和你們一起生活,主要是過不慣城市的生活,也受不了你們家的習慣。

    對於這種,建議在他們體力尚好階段,你們只要多給家裡打電話、發影片、逢年過節回家看看,陪老人聊聊天,玩玩,給家裡貼補點費用就可以了。

    如果他們體力不行了,生活有困難了,他們還是不願意去你們那裡。你們可以為老人請個保姆,照顧他們的生活買菜做飯等。也可以和老人商量,看是否有合適的養老院?

    總之,老人不願意進城市,主要是因為城市生活和你們自己家的習慣,他們不適應!只要你們心裡真有父母,一定能找到他們滿意的生活方式。

  • 13 # 100天的開始

    父母老了後怎麼照顧,老人家不願離開老家,你們工作都在外地,我覺得這樣的事情儘量滿足父母的要求,徵求他們的意見,老人畢竟身體老了。

    以前也過慣了老家得生活狀態,覺得很安逸,如果突然間打破這種安逸得狀態,他們心裡就會有一種壓抑感,會對他們有一定得影響。

    下面是我的建議。

    1.徵求父母的意見,儘量滿足他們的要求。

    我們作為子女的,並不是給自己父母最好得就會讓他們覺得幸福,其實在父母心裡幸福很簡單,就是希望你們能夠幸福,當父母老了,作為兒女我們怎麼去照顧他們。

    而另一方面是父母不想給自己的兒女增加生活上的壓力,所以選擇留在老家,作為兒女的要徵求父母的意見,如果他們現在過得很好,就不要打破這樣的狀態。

    2.作為兒女該怎麼做。

    作為兒女的不管什麼情況下都有贍養老人的責任與義務,一方面要履行自己的義務,也要尊重他們的想法,如果把父母接到外地和你們一起,你要要有心裡準備,可能生活上會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這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把老人留在老家,我們也要時不時的給老人更多的照顧與經濟上的支援,逢年過節儘量回來多看看老人,經常性的打打電話,給老人有一點盼頭,有一點念想,比什麼都好。

    結論

    我覺得老人畢竟老了,儘量保持他們原有的生活狀態,畢竟他們已經習慣了生活中一切,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打破這樣的局面,做到兒女應盡的責任就行,也許不能給他們最好的,但只希望他們能夠過得更好,每天開開心心的比什麼都好。

  • 14 # 後悔前事今生

    父母老了後怎麼照顧,老人家不願意離開老家,我們工作都在外地?看來你們還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但是老人們已經習慣了他們那裡的生活,你讓他離開他們生他們,養他們的山山水水和熟悉了的鄉里鄉親,他們肯定是捨不得的。

    老人們有他們的生活圈,他們在農村肯定習慣了農村的鄉村味道,那裡的一草一木都是他們的滿滿回憶,在家裡出門就能看見綠油油菜,呱呱叫的雞鴨鵝,還有池塘裡游來游去的快樂的魚,還有三五成群坐在老榕樹下聊天的鄉親們,他們的生活圈是快樂的,休閒的人間天堂,也是現在好多老年人嚮往想去生活的地方。

    只是你們覺得老人們辛苦了了一輩子應該讓他們來城裡來享受享受城裡們人們的生活,這種想法是好的,但是他們不願意你們也不要太強求,你們可以接他們到城裡來小住一段時間,他們願意住多久就住多久,他們要回去讓他們回去,只是你們電話視屏每天報一個平安,有別要託一個鄉親隨時隨地照看一下他們,如果有什麼事也好隨時聯絡,過年過節你們多回去看看他們。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老人不圖兒女有多少錢財,他們就喜歡熱熱鬧鬧的喜慶場在,最美不過夕陽紅,讓他們在他們的喜歡的生活圈生活,也算是一種尊重和孝順,願天下老人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 15 # 遲到的叛逆

    30歲的那年我一個人在深圳工作了7年,父母在家務農還有不錯的工作,比去打工進廠強。但是我有一將近80的奶奶,當初我想把他們全接來深圳,但是後來我改變了想法,我要慢慢把工作重心放到縣城,哪怕工資減半(按照縣城和深圳的支出比例來看,最終攢下的錢差不多,比如深圳一個月

    工資算一萬五

    房租和水電物業4000

    日常生活2000到3000

    再除去車和其他最終剩下五千左右

    【有人可能會說15000工資不多,但是我說兩三萬工資,有兩三萬工資的圈子,吃飯應酬消費的也上去,剩下的也不多】

    而且在縣城我同學說房租一共才五六百

    週末可以回家

    生活和家裡一共也沒多少,老人在家有種菜什麼的

    最終攢下來也差不多一樣的錢)

    首先我父母很不習慣朝九晚五的打工生活,但是在這裡不像在其他縣城可以自由做點生意。

    其次是我奶奶會很孤單,一個是出門會迷路,不會坐地鐵,公交,語言不通(我們說白話),白天都出門上班,老人一個人在家除了那百來平方和樓下別無去處,而且不會有人來串門聊天。

    在農村老人可以有活忙,不會感覺不自在,孤單,整天操心著她那菜園子就行了,而且在老家不像城裡房子的門隨手關,老家可以整天不關大門,大家相互走動聊聊天,八卦一下。

    所以現在我回縣城了,感覺挺好的,我個人是沒什麼落差感,偶爾也能帶他們到縣城裡小住一下,採購點什麼。

    總之看你個人感覺,在外如果能紮根,同時也要兼顧老人的想法是最好的

  • 16 # 何老頭222

    的確頭痛。我老家陝西旬陽大山裡的,畢業後一直在江蘇打工。以前把父母接在身邊,父親去世後母親回西安姐姐家待了一段時間,開始我給的錢挺多,去年手緊張(生意失敗,以前父親癌症治療費,一個人養活5個人),給的少,結果母親被趕出去。開始老孃也不願意到江蘇,想回老家住。老家大山裡什麼都沒有了,關鍵母親自理能力特別差。最後把我氣的,把老孃罵了一頓,才勉強同意到江蘇。

    現在隔三差五的鬧,要回老家……

    我頭都大了,現在有的時候她鬧我就兇和罵。我現在是沒有辦法了。一個農村老人,沒文化,沒錢,沒自理能力……

  • 17 # 風平浪靜6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現在就處於這種情況,媽媽有病不能自理,退休在家的爸爸獨自在農村照顧媽媽。我弟在離家幾十裡的縣城居住工作,我在遠離家鄉幾百裡的小城定居。我們姐倆不是沒有勸說父母與我們同住,但父親一直猶豫不決。他說歲數大了,毛病多,會影響我們休息。有好多不方便。再說,在家熟門熟路,街坊鄰居聊會天,收拾收拾家務,也能活動活動筋骨。因此沒事我倆節假日就往家跑,有事了就請假在家照顧老人。

    先打算就這樣走著。我又在我家附近買了個一居室的房子,等老人需要時過來居住。實在不行,我假期多,有空就呆在家裡。還有兩年,等我退休了,就回家開個小店,既能貼補家用,也能把老人照顧好。

  • 18 # 明天不是明天

    首先肯定你的孝心❤,難得,可贊,可敬。

    具體說,現在兒女很多都出外工作,有部分就在工作地安家落戶,想來和父母分居兩地,父母年齡漸大,身體也越來越差,兒女擔心,又想盡孝心,但是工作沒時間,這邊小家也要照顧,就變得兩頭不能兼顧。

    但是,從老人這方面來想,一輩子生活的地方,所謂故土難離,還有一些親戚,鄉親鄰居,更有一個難捨的家園和幾畝莊稼地,他們已經這樣生活了大半輩子,習慣啦,不捨得,有牽掛,還有部分老人,老家這邊也有其他子女,去那裡舍這裡,難抉擇

    還有一個部分老人有的原因,就是去到兒女家不自在,不自由,他們會感覺寄人籬下,實際上子女一般不這樣想,但老人們會在意,父母的家永遠都是子女的家,但子女的家卻不是父母的家,有時候,老人也要點自尊。

  • 19 # 家常菜小田

    關於這個問題,小編覺得這是個社會問題。現在很多空巢老人,兒女不在身邊。我說一個真事。以前上班我會路過一個巷子,巷子裡面住著一個老人,當然兒女不在身邊。有天上班路過,看到老人住的房門開啟,有人在撒石灰,我問旁邊的人再幹嘛,他說老人已經去世一個多星期了,才發現。你們說多殘酷。

    當然也不能說是兒女的問題,可能我們將來都得面臨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希望天下所有老人都能安享晚年!健康長壽!

  • 20 # 馬金駒

    一句話,

    你小的時候,老人怎麼照顧你?你就怎麼照顧老人?要麼辭職回家盡孝,要麼背上老人到你家,對你不存在什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的學校現在還在上網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