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飄忽田園塵埃落定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固是本來,人生於世,死是自然必然的結果!無論你多麼富有!也不論你官位多高!最後的結果都是死了!

    既然知道結果是必然的!你須要畏懼嗎?

    生可以不為人傑。但是生不是為了死!人生數十年!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既然活著,就要活得有意義!平凡的世界,活出精彩,活出自己的樣子來!做一個滿滿正能量的人!要讓誰接觸你,都能感覺到是一束光!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動力!因為整個世界陽光明媚的日子,總是多於陰霾的日子!要堅持相信世上好人總比歹人多得多!大難不死,必有洪福!暴風驟雨過後,會有彩虹掛天!

  • 2 # 愛心智

    陶淵明是中國偉大的田園詩人,他的角度自然與普通人略有不同。

    可以說,生死是人生第一大主題,任何事情只要與生死相較,都顯得徒勞,對生命,眾生都是好生而惡死的,然而,人不得不死,死是一種必然,而對待生死的態度卻千差萬別。

    陶淵明自歸隱以後,就退居田園,每日勞作,生活條件是非常艱苦的,如果看過他的詩文就知道,有時侯家裡揭不開鍋,田裡又沒有農作物可以供應,孩子們餓得大哭,自己穿著粗布衣在家裡實在想不出辦法,那種困境可想而知。

    但是他沒消極,依然保持樂觀曠達,只要天氣一好,就和農夫們一起幹起來,勞作之餘,就找點酒來消解心情,順便寫上詩句來記錄田園之樂,所以才有上面那個詩句的出處。

    這就是田園詩人的偉大之處,就算死,也與這一片生養的自然同在,沒有什麼不可以,就像回家一樣。

    再回顧一首他的詩文。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服獨多慮。在這個大動盪變化的世界中,不必過度歡喜和憂慮,該做什麼就好好去做,沒有必要過多憂慮,太多憂慮,就會忘卻了生命的真正樂趣。

    我們可以看到,陶淵明強大的生命感與精神力量,比起現代人或許還要超過許多。

  • 3 # 從史記開始

    這首詩是陶淵明死前兩個月所作的,兩個月後他就死了。所以,這首詩是他自覺自己快要死了的時候寫的,同時還寫了自祭文。

    陶淵明怕死嗎?應該是怕的,這個怕不是膽小懦弱,而是生而為人,對生死有了理解之後,對死亡本能的排斥。只是生而為人不喜歡死亡而已。只要不是追求死亡的人,害怕死亡不是很好理解的東西嗎?

    但是,作為一個佛系的人,或者說豁達的人,陶淵明並不畏懼死亡。

    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年,正是戰亂四起的年代,見多了死亡,而當時寫自祭文也是一種流行,當時的袁山松每次出遊都讓隨從高唱輓歌。

    如果說是害怕死亡,倒不如說見多了死亡,對死亡的一種漠視。所以,從這個角度說,他不害怕死亡也是對的。這個跟死亡的重於泰山輕於鴻毛是不同的,那種死亡是因為有更高的追求,所以用生命換取更高的價值,陶淵明的不畏死更多的是一種淡然,一種對生老病死自然規律的理解並接受。就是佛繫到連自己的生命都看淡,該說不愧是田園派創始人嗎?

  • 4 # 筆尖蓮心

    生老病死,三災八難,榮辱貧富,失敗成功,聚散離合等等等等,都是人生要面對的,我覺得沒有計麼好怕的,怕有用嗎?該來的終久要來,該走的最後都得要走。

    比如,如題說到的人的死亡。我真的沒有怕過,我有好幾次是從死亡邊緣救回來的,覺得沒有什麼好怕。節點就是汶川大地震,這之前我有懼怕死亡的心理,當時嚇得我一個星期腿都是軟的,有時還條件反射式的發抖。後來,看到在自然災害面前,再偉大的人也無能為力。越想越覺得人死是很自然的事,沒有什麼好怕的,死了把遺體捐獻給醫學界,讓他們去做科研吧!只是擔心,現在有些人道德修養差,把我的肉亂往垃圾桶扔,不妥善處理,所以遲遲沒有去辦委託書。現在疫情時期,想開了,管那麼多做什麼呢,捐了吧!

    有好幾次,我面對死亡,現在回憶,並不可怕,臨近死亡,其實是一種近乎休眠的狀態,並不象好多影視作品宣染的那樣痛苦的,不知不覺我就睡著了,不知痛不知苦什麼都不知道,如果救不過來,就永遠地睡著了,救過來,我睜開眼睛,好象從睡夢中醒來,真的沒有什麼害怕的。倒是清醒的時候,受病痛和心理陰影的折磨。

    死,沒有什麼好怕的。

    活著一天就好好過。勿消沉要奮進,勿懶散要快樂。

    有道是且行且珍惜,才是最好。

  • 5 # 斑馬香秋

    這個問題很有特別之處的!人生觀很奇奧的?歷史中能找到很多的奇人?生死關都能過,美人關過不去?死都不怕?倒在慾望裡!朱元章最有名的悍將製成人皮?怕死嗎?

  • 6 # 一馬平生

    我認為陶淵明說"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他表達的不光是不怕死,而是把死生看得如同萬事萬物的生生滅滅一樣。他是一位真正死了靈魂也明明白白的人。

  • 7 # 南宮外史

    "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這是陶潛所作的《擬輓歌辭》三首中的詩句。

    輓歌是古代送葬時司儀人演唱的悲歌,一方面懷念死者,祈禱其早昇天堂;另一方面也慰藉生者,平和人們的悲傷情緒。

    而陶淵明乃是化身物外、明達大度的世外高人,寫出來的《輓歌》則是送給自己的,這真是生死明達,不拘一格呀!請欣賞《擬輓歌辭》之三: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四面無人居,高墳正蕉嶢(jiao yao)。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這首詩,想象自己在嚴霜九月中,被鄉親及親友們抬著,頂著寒風,走過遠郊、荒崗,人悲馬嘶,來到一片荒無人煙、怪石林立、雜草叢生的亂葬墳地。棺木下葬後,無論賢愚,天命完成,人鬼殊途,天各一方;生者,照樣生活,死者,託身于山崗,化身於自然,死又有何可說道的呢?

    陶淵明(352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今江西省九江市),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人。

    陶淵明自幼修習儒家經典,據稱愛閒靜,念善事,抱孤念,愛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彭澤縣令任上,八十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有《陶淵明集》。

    《輓歌》詩就是選自《陶淵明文集》中《擬輓歌辭》三首之三。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超凡脫俗的靖節先生,也給我們留下了千古絕唱。

  • 8 # 孤光

    死了有什麼好說的,軀殼埋下去不就是同山川一道。

    這是少數的我認為翻譯成白話比原詩更有意思的句子。

    《擬輓歌辭三首》,那個“田園將蕪胡不歸”的陶淵明晚年時的作品。

    “擬輓歌”啥意思?就是假設自己死了,憑著想象寫一寫死後的事。

    文人中寫“生死”這個主題的本來就不少。那些後來被傳頌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去留肝膽兩崑崙”,不管是不是真的一輩子都視死如歸,至少成文時都是大義凌然的。而且魏晉那個時候還有點不一樣。政治混亂,玄學就興盛,好些關於神仙、得道、修煉之類的東西,倒是鼓勵人行善了,也把人弄得有點瘋瘋癲癲。

    喜劇裡不是說,戲裡戲外都是瘋子,那你就是真瘋子。

    那會是一個人越瘋癲就越灑脫。於是為了灑脫,大家就比“瘋”,也不知道幾分演幾分真。反正那些能一直“瘋”下去的,好像也就真的連生死都灑脫了。

    陶淵明跟他們都不一樣。

    我們在這裡問陶淵明是不是真的不畏死。不管畏不畏死,你都要先知道死是個什麼事情。雖說是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是憑白無故讓你萬事都空了誰也不會樂意。文人講自己不畏死,其實還是畏的,只不過掂量之後覺得有些東西比那些其他萬事更重要。什麼文死諫,還有上面那些大義凌然的,他們求的是什麼?是“赴義”兩個字。在這些人眼中,道理比生命更重要,他們為了維護道理死了,掙到的是身後的青名。

    魏晉那個時候政治混亂,文人的仕途就更加坎坷。而且政權更迭頻繁,你說自己求“赴義”的話就要掂量掂量——說不定哪天江山換主人了,你要不要跟著前朝一塊玩完。讀了書沒地方用,所以那個時候隱士多。而且人的思考不能停下,不實踐光在那想就容易鑽牛角尖,反正這輩子沒指望了,不如就多修煉,多做好事,說不定就能得道了。基督教講做好事和做壞事的人分別要上天堂和下地獄,只不過那會流行的是道教,僅此而已。所以你說那些魏晉之士畏不畏死?不然他們修煉是為了什麼。死是很重要的。死的時候可得掰著指頭算清楚了,這輩子為什麼修煉得不怎麼樣。

    陶淵明呢?陶淵明是真的沒把死亡當一回事。

    看看人家是怎麼寫的。《擬輓歌辭》有三首,就不貼全詩了,大概就是第一首寫了入殮,第二首寫了祭奠,第三首寫了下葬。

    入殮時兒女和朋友在痛哭,自己躺在裡面,得失、是非、榮辱都無所謂了,就是可惜活著時酒沒喝夠。要不人家思想境界高,死了就死了,沒啥好掛念的,除了沒喝完的酒。

    轉而祭奠。這位還想著之前的酒,第二首上來就寫著:“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觴。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活著時窮喝不到酒,現在奠酒倒是有了。酒上面浮滿了誘人的泡沫,可惜喝不到了。嘖嘖,又惦記上了奠酒。

    好在下葬時終於不提酒了。寫了一些正常的蕭瑟淒涼的景緻,然後埋下去,再也見不到光了,這一點和賢達們都一樣。於是大家都散了,親朋可能還悲傷幾天,其他人過場走完了也就沒什麼感覺了。所以他才勸一句——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死了有什麼好說的,軀殼埋下去不就是同山川一道。

    倒也符合。

    為彭澤令時,陶淵明差點把分給他的公田全部種了釀酒的高粱,好在他的妻子堅持種了一些稻米。

    所以即使是死生的事,也不管是否去往幽冥,是否得道成仙,只管別人祭奠他時擺的酒。

    什麼畏死不畏死。

    死了有什麼好說的,不如再跟我說說酒的事。

  • 9 # 山水悅客

    死對人來說,沒有不怕死的。所怕的就是死的沒有其所,為正義,為國家,為人民而死重於泰山,死無可懼,如果死的無聲無息,沒有一點意義,又有什麼意義呢,淘淵明的“託體同山阿”難道不是這個意思嗎?如果是,死有何懼,自然也就不怕死了。

  • 10 # 含真詩書畫

    這事誰也不能確定,陶淵明就一定是不害怕死亡了。這只是說明陶淵明已經把死看開了。那就是活著在大地上走動,死了就和大地成為一體。這是無可奈何無法避免的事情。與其糾結不如認同。認同以後就可以輕輕鬆鬆的活著了。說的再多也沒用,肉軀死了就死了吧,死亡反正對誰都是平等的。

  • 11 # 網名木子蘭

    陶淵明說"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是他的《擬輓歌詞》其三的最後兩句。肯定的說,他不僅不畏死,還能夠站在一個很高的角度,

    假想自身死亡的結局,用詩去描述自己死後送葬下葬的情景,表達了人死後,在感情上被遺忘,肉體被風化,化作了腳下高山上的泥土這樣一個生生不息,誰都逃不脫的自然規律。

    這首詩表達了陶淵明"對生死置於度外"看透了生死問題的達觀態度。

    世界上沒有長生不老,人生苦短,歲月無情,不管是名人雅士,還是達官貴人,

    死的結局是一致的,那就是都化作了泥土,與日月山川同在的自然現象和規律。

    這首詩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是尋回生命本質的浪漫描述。

    是一種昇華,一種生命圓滿的蒼涼大愛。

  • 12 # 鄒祥雲

    一個人如果對生活了如指掌後,對人情世故通透以後,就不再怕死了。很多死囚犯,聰明過人,有的甚至可以稱得上人中“龍鳳"。如果可以重來,很多人是可以有很好的未來的,只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唯晚夜成亭,不懂騷客言,只怪信不艱。人生,如夢如幻,如真如假,何必當真,又何必在意呢?

  • 13 # 葛淦成

    人活著是個自然過程,不論你願不願意它都安程式不停歇地按程式中走完為止。生是自然,死是必然。死由不得你有何懼。。

  • 14 # 最後的貴族

    人不能用怕不怕死來斷定一個人對死是否畏懼。於是乎就有了:假如很怕死、就不會死嗎?

    陶淵明如何會有死去何所道的思作,是因為知道世上唯一無法控制的就是生與死了啊!所以呢,古人會給今人一個很好的啟示:無論你多麼有本事,還是逃避不了消失的那一天,這與你我願不願意毫無瓜葛啊!

  • 15 # 小河彎彎

    陶淵明說“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啊。”就是要表達他不畏死?

    我不敢苟同。

    他說這話的意思是不是: 死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把我的身體和大山合二為一嘛!

    如果是這個意思,那就說明他怕死啊。

    你看,他怕自己死了以後,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他了,他變成泥土,永遠消失了。他很恐懼,很擔心。為了減少這種擔心,他必須找心裡慰藉: 死後沒有我了,我變成了泥土,和大山融為一體,變成了大山的一部分。這樣,我也就是大山了,我沒有消失,只是以另一種形式存在罷了。

    看起來瀟灑,而這種瀟灑全都是來自對死亡的畏懼啊!

    你說呢?

  • 16 # AI康養

    死有輕如鴻毛,有重如泰山,是生的價值。

    視死如歸,是種氣概,大無畏精神。

    陶淵明所說“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分析一下應該也是對生命價值的思考。

    死,對人來講,說的時候都可以無畏,真要刀架在脖子上的時候,恐怕大多數都會尿尿。

    如果安靜地安樂地生命消失還無所謂,否則誰不留戀生命,誰不渴望紅塵中更多風景。

    陶淵明生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為官多年,遊仕各地,但是骨子裡他一直是老莊門徒,所以才有了歸隱田園的往事。

    為官多年的經歷,讓他厭倦了官場爾虞我詐的氛圍,他年輕的理想抱負早被官場各種規則消磨殆盡,所以乾脆選擇率真的生活理想,在田園中做個無為的隱士。

    既然他放棄了與現實的抗爭,那麼順其自然的生活中“死”也就成了無畏的說法,掛在嘴上也印證了自己莊老的灑脫。

    真的不怕死嗎?

    如果那樣,他年輕的理想就會繼續,而不會遁隱了。一個不能堅持自己理想或主義的人,他能不怕死?

  • 17 # 大老張88299794

    不是不畏死,是他以經參透了人生的規律,以達到了生死由命,得失何惜的商度。才去了世外桃源,遠離世間是非之地的。與人無爭。

  • 18 # 老喵玩遊戲

    謝邀!這兩句五言詩摘自東晉陶淵明《擬輓歌辭》第三首,原文是這樣的,“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嶕嶢。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為了便於理解,我把這首詩譯成現代文詞描述,“茫茫荒野草枯黃,蕭瑟秋風抖白楊。已是寒霜九月中,親友送我遠郊葬。四周寂寞無人煙,墳墓高高何淒涼。馬哭仰天長悲鳴,戚風呼嘯作哀傷。墓穴已閉成幽暗,永遠不能見陽光。永遠不能見陽光,賢達無奈此下場。剛才那些送葬人,各自回家各自忙。親戚或許還餘悲,他人早把歡歌唱。死去還有何話講,寄託屍身亂山崗。”陶淵明把自己被送葬的場景與感受寫得淋漓盡致,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但是儘管蕭索悲涼,墓室幽暗,荒草枯楊;儘管“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可他隻字未提自己怎麼怎麼悲傷,只是在結尾點了一下“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這說明陶淵明在這首詩裡所探討的並非自己的生死,而是啟示活著的人應該怎樣對待死亡。生老病死,新陳代謝,這是自然規律,一個人可能“畏死”,但這是徒勞的,不管你生前如何的燦爛輝煌或者怎樣的萎縮窩囊,最終總是要死的,死之後留下的活人印象也是短暫的。“親戚或餘悲”裡的“或”字是“也許”的意思,就是說不排除後人為了遺產“挺屍不顧,束甲相向”的可能,至於“他人亦已歌”就再正常不過了,參加送葬只是個儀式而已,事後該幹嘛幹嘛去,誰還能把你個死人當回事呢?所以“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這裡最重要的思想是,人活著,“三寸氣在千般用,一但無常萬事空。”人死了就變成了春風肉泥,沒有任何價值。所以活人一定要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在人生有限的時光裡儘量多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但這不是“畏死”不“畏死”的事。陶淵明在重病期寫下這首略帶調侃的浪漫主義詩篇,早已看淡了人生,並沒有“畏死”一說。

  • 19 # 愛寫文章的大叔

    這個先人說的很有道理,人類之員死了是沒有什麼路子可行了的,死了就是一個沒用之物了,根據傳統教作,即行使亡者遺願入土為安,後來的長短存沒難以預測,定論皆為埋託山體共同意享自然風光,無誰曉形知應。但是作為是人,在科學未發達極至之前,都固有一死,誰人也逃邁不過這個“死”字之關,只論春光的享受長短而已,就不必為這個“死”字加以憂慮,再怕終究得死,何必操這個心,何不如把這個操心的心力作為多有前途的使用,優好的還可利啟後人。

  • 20 # 露西塔Xs

    輓歌是古代送葬時司儀人演唱的悲歌,一方面懷念死者,祈禱其早昇天堂;另一方面也慰藉生者,平和人們的悲傷情緒。

    而陶淵明乃是化身物外、明達大度的世外高人,寫出來的《輓歌》則是送給自己的,這真是生死明達,不拘一格呀!請欣賞《擬輓歌辭》之三: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四面無人居,高墳正蕉嶢(jiao yao)。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這首詩,想象自己在嚴霜九月中,被鄉親及親友們抬著,頂著寒風,走過遠郊、荒崗,人悲馬嘶,來到一片荒無人煙、怪石林立、雜草叢生的亂葬墳地。棺木下葬後,無論賢愚,天命完成,人鬼殊途,天各一方;生者,照樣生活,死者,託身于山崗,化身於自然,死又有何可說道的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刮南風不好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