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素素分享

    透過這次疫情之,感覺所有的東西都會漲價。

    是食物都會漲價。每天待在家裡面不能出去玩,在家除了吃還是吃。所以啦!需求量也比較大一點。我覺得漲價嘛,每個環節都會有關係。

  • 22 # 圍場飛哥

    我是專業做農產品的主要是產地。批發市場那邊我不管,拿土豆來說吧。一斤土豆產地0.75一斤。代收費二分錢。到河南鄭州萬邦市場,運費200一噸。平均一毛運費。行情好的情況一斤可以批發九毛八到一塊錢。刨除費用大概三分左右。批發利潤一般在六七分左右。這是比較不錯的。但是到小販手裡一斤低於一塊五是不會賣的。所以個人覺得利潤還是在小販。批發走的是量。小販賣的是是價格。種植戶要根據市場行情走。

  • 23 # 光輝歲月瑤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1,蔬菜成本越來越高。隨著城鎮化,城市周邊農業用地越來越稀缺;再就是勞動力的轉移,農村種植蔬菜的勞動力越來越少;再就是化肥、農藥、水電費等農業生產成本的不斷升高也轉移到了蔬菜價格上來,造成蔬菜價格一路走高。

    2、運輸成本升高。蔬菜從地裡到消費者桌子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包括收購、運輸、批發、銷售等,中間各個環節都會造成一定的損壞,同時夏季蔬菜還要保鮮,這些中間環節的成本上升,進一步導致蔬菜價格的上漲。

    3、流通環節過多,消費者成為被宰的綿羊。在蔬菜銷售的鏈條當中,每一個環節的人都會選擇對自己利益最大的交易。

    在這當中菜農和消費者是最吃虧的

  • 24 # 木林森j

    菜價漲在哪兒了?

    這樣看來,按照政策要求,部分供應商的價格並未明顯上調。

    那麼,菜價漲在哪兒了呢?

    依舊以菠菜為例,綜合近四周的價格來看,菠菜的價格在年前較低,從1月22日急速上漲,在1月31日回撥,維持在1元左右,隨後在2月5日又調高,徘徊在2.5元/斤附近。

    綜合整個市場的蔬菜價格來看,新發地市場表示,蔬菜的價格從春節開始上漲,正月初四達到高點,隨後出現比較明顯的回落,由初四的3.77元/公斤快速回落到初九的2.72元/公斤,5天的時間價格下降27.85%。正月初七以後,許多商戶出現比較嚴重的虧損。隨後,上市量逐漸下降,價格逐漸回升。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蔬菜漲價分兩個階段,首先是春節前價格上漲,這主要是因為年貨儲備導致的需求增加;其次,春節後蔬菜等物價應季節性下降。但是由於疫情的衝擊、復工緩慢以及各地出現不同程度的封路,導致運輸成本上升、供給減少,最終物價上漲。

    新發地市場也稱,拉動菜價上漲的原因包括收菜人工費用的增加、運輸費用的增加及蔬菜商品化難度的增加。

    那麼,哪些環節最能賺錢?

    “蔬菜生產商可能因為蔬菜運輸不出去,降價處理,甚至放任蔬菜爛在地裡;物流由於工人數量減少,用工成本也在上升,很難說盈利;商超的蔬菜進貨成本、用工成本也在上升。當然,疫情刺激了線上購買蔬菜,電商由於業務量增加,平均成本會下降,進而改善盈利狀況。”潘向東說。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不少商超因哄抬價格被罰。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披露,上海易初蓮花連鎖超市有限公司楊高中路店涉嫌哄抬蔬菜價格被立案調查,上海市普陀區清東食品店涉嫌未明碼標明蔬菜價格及哄抬蔬菜價格被立案調查。

    上海聯家超市有限公司徐匯店(家樂福徐匯店)在春節疫情期間銷售的精選生菜、菠菜等15個品種的蔬菜,存在漲價幅度大、品種多以及價格臨時調高變動的情況。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總隊對其立案查處,擬罰款200萬元

  • 25 # 小賀518

    從收購商到銷售商,每一個環節的人工。水電等各類成本全部都要層層加到蔬菜的價格上,經過這樣的層層加價,蔬菜水果的價格想低都難。蔬菜水果的大豐收其實是農民們不願看到的,因為豐收就意味著菜價極低,意味著極有可能虧本。而蔬菜水果又不易保質,一旦豐收了市場就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化,其實問題很大在於農民會根據去年的市場收購價格來決定今年種什麼 ,沒有分配安排的情況下,跟風種植,最終的結果就是大量積壓囤積,結果收購價格一降再降,最終吃虧的還是老百姓,農民辛苦卻掙不到錢,城裡人卻買不起菜,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卻難以得到解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帝王中,誰最厲害?如果秦始皇和李世民,劉邦,在同一時代,互相爭奪天下誰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