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真心育兒寶媽
-
2 # 勇敢老爸
從你突然發現孩子的社交重心已經不是你和家庭,而轉為家門外面的世界的時候,一種失落之情就會慢慢溢上心頭。從此蔓延,無法平息,只能慢慢接受和消化。
從孩子蹣跚學步起,父母就是孩子的天和地,照顧孩子的一切。而孩子也對我們百般依賴。作為父母,我們開始從生活的方方面面來培養他的獨立意識,隨著孩子越長越大,我們對他的要求也會越來越多,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越來越懂事,早日真正獨立起來。然而,這本身就是一個將孩子推離身邊的過程。這個過程當然無可厚非。我們生而為人,最終都只能揮舞著自己的翅膀,一躍進入前途未卜的天空中,時而和風細雨,陽光暖人,時而雷電交加,大雨滂沱。這一切,都只能我們自己承受,所以,我們最好在孩子日漸長大的過程中,讓我們的孩子逐漸堅強和獨立起來。
然而,有時我們身為父母,只看到了孩子成長和獨立的重要性,卻忽視了其實我們也需要孩子的那份依賴,因為那也是我們身為父母的存在感和價值提現,當有一天,你欣慰的看著孩子在天空中展翅翱翔,漸行漸遠的時候,也只能嘆口氣,低下頭,從此,你不再是那個孩子無時無刻都需要的頂天立地的父母了,而是電話鈴聲響起時,緩緩接起電話,聽著電話線那頭傳來眉飛色舞的孩子的聲音,在這邊卻閃回著他童年時的曼妙時光,然後打起瞌睡來的垂垂老者。
所以,我們的父母,在盼著孩子快快長大,早日獨立起來的過程中,也不要忘了珍惜孩子在你身邊的每一分每一秒。
因為,突然之間,孩子就大了,他會胡亂給嘴裡塞點食物,飛快的穿上衣服,像風一樣歡快的離開家門。你關在屋子裡,被寂寞和失落感包圍。
因為,以前他有這樣歡快的神情,都是你告訴他要帶他出去玩的時刻。然而,現在的他,已經不需要你了。
-
3 # LucKy236674057
兒子才十歲,正是像母子像朋友關係的時候,成長需要給他慈母般的呵護,他遇到不開心和一些問題時得像朋友般關心和談心,十歲年紀應該是有太多的好奇問題圍轉著你問,所以還沒有什麼失落,再過五六年應該會了
-
4 # 文海話育兒
其實每個孩子小的時候,都會跟爸爸媽媽很親,特別是跟媽媽,好像更加親密。就像我女兒小的時候,她跟我無話不談,睡覺就跟媽媽靠的很近,緊緊摟住媽媽睡,感覺非常貼心。但是隨著她慢慢長大,好多話她也不跟我說了,和媽媽不能說的話,可能跟閨蜜去說了哈哈。因為孩子大了,有他自己的思想,也漸漸有了隱私,所有能夠跟媽媽說的話,也是選擇性地說了,這是很很正常的事情。到了孩子讀書過後,學業比較重,他自己還沒開始賺錢,特別是那些離家很遠去讀大學的孩子,他們到了一個新的環境,既要為完成學業而努力,又要結交新的朋友,給父母親打電話的時間可能也比較少,有的孩子只是要錢的時候給父母電話,於是做父母的就更加失落。經常看到一段話:“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確實是這樣,因為孩子大了,有他們自己的生活,他們不再需要做父母的處處庇護了。而中國的父母們,都有一種心甘情願的付出心理,所以他們只要孩子好,一切都好。孩子開心,做父母的也開心;孩子幸福,做父母的也幸福。
我要說的是,做父母的要做好準備,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自己的追求,不要放棄自己的生活,否則,孩子長大離開了,自己就會愈加失落。希望所有做父母的,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祝福孩子,也祝福我們自己吧。
-
5 # 家有兒女快樂寶媽
確實,孩子越長大有不少的父母越感覺孤單。
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父母會慢慢衰老,會有一種失落感。孩子越長大就會越離開父母,小孩子到了初中也可以選擇住校,每個星期就回來兩天。在週一至週五的時候,家裡就只有父母倆個人在家裡,感覺很失落。
其實生兒育女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慢慢地從親密到分開。
-
6 # 睿媽媽在成長
孩子長大後,父母有失落感,這也是因人而異吧。至少作為70後媽媽的我沒有。
我女兒現在大三,在外地上學。有很多和我一樣的父母都覺得孩子不在身邊不適應,有失落感。我卻沒有這種感覺,我替孩子高興。從生下孩子的那一刻,我就已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了。
做父母的,不就希望孩子快快長大,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生活嗎?
孩子長大了,孩子實現自己的理想去了,孩子有自己的生活了,不應該開心嗎?
至於題主提到的“父母依然深愛孩子,孩子卻更愛自己,每天操心看重自己和事業小家庭。”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看重自己的事業和家庭,也是無可厚非的事,孩子也不容易,孩子如果連自己都不愛,哪還有能力愛別人呢?
像我們自己成了家,有了孩子後,一心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對自己父母的關愛也並不多啊,因為很多時候,實在是沒辦法兼顧。
題主如果覺得受到孩子的冷落和忽視了,請原諒孩子,也體諒孩子吧。也許你的孩子並非無心,只是無力。你孩子對你們的關愛埋在心裡,沒有說出來而已。
-
7 # 琴清寶媽米婭
從備孕階段開始學習養娃的知識,不僅限於如何帶娃如何陪娃玩兒或者是和娃兒一起學習成長。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母親走在人生第一次做媽媽的經歷中,娃兒亦是他全心依賴父母的階段。有感於人生的相聚與分離,比如龍應臺的名句一場相識本也是分離的過程。自己期待可以預見更好自己而成為孩子榜樣,唯有充盈自己方能減少孩子長大分離後的失落。另外,家庭關係中,夫妻關係第一位,親子關係第二位,這也很關鍵。總之,清晰認知自己的身份絕色,明確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不管孩子成長到幾歲,一路愛不變,變的是我們愛的方式。這樣也就不會有更多失落感了吧。
-
8 # 江來有你一路同行
每一個人都是從小到大,這樣一步一步的成長過來。每一位父母都要經歷這樣的一個過程。我們要知道,我們只是陪伴孩子走一段路,將來孩子要走的路很長很長。陪在孩子身邊的人也會越來越多。他會擁有朋友,愛人,家庭,自己的孩子……
我們盼著孩子長大,又怕孩子會長大,離我們越來越遠。要知道孩子不光是我們的孩子,他們是獨立的個體。我們只是陪著她走了一段路。
如果是這樣想的話,那又有什麼可失落的呢?在他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認真陪伴他,這就是我們作為父母的最大成就感!
-
9 # 彼岸花正開
沒有。
我家大寶十歲了,從天天抱在懷裡的嬰兒到小小少年,孩子的成長讓我感到喜悅,還有一點點解脫,但沒有失落。
孩子小的時候,會佔據媽媽全部的空閒時間,生活裡只有孩子,完全沒有自我。現在孩子大了,終於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生活裡,過去的愛好也有機會撿回來。
我想,不論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孩子是生命中一個極為重要的部分,但並非全部。如果媽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就不會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也不會存在失落的問題了。
-
10 # 冉冉媽媽
孩子長大大人,為什麼要失落?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會不像小時候那麼粘人。有時候,大人。想抱抱孩子親親孩子。孩子有時候會很表現出。抗拒!其實這是孩子成長的表現。大人不必。看見孩子出現這種表現,心裡不舒服。其實沒有必要。但人在孩子小的時候。儘量的多陪伴孩子。參與孩子成長。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對孩子不管不問。等到孩子大了。父母想與孩子親近自然是抗拒的!
-
11 # 成長優於成功
我的孩子剛上初中,開始是寄宿生,那時我確實有些許不適應,每天晚上家裡少了孩子的聲音,感覺空落落地。
這個問題也說到了大多數人的心理狀態。孩子越長大,他們的世界越寬廣,勢必會離開父母的羽翼飛向更廣闊的天空。連著名作家龍應臺對於大兒子安德烈的長大與疏遠都會不適與不捨。
但父母對子女的愛註定以分離為目的,所以作為父母必須有心理準備與相應的調節措施。我的方法是:
1.培養興趣愛好,讓自己的生活充實有意義。我報了茶藝班、寫作班,每天健身一兩個小時,所以沒時間去空虛寂寞。
2.旅行,趁走的動。有錢出國遊,錢少國內遊,再不行就周邊遊。每年三兩次,家人遊,親子游,閨蜜遊,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廣闊壯麗,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
不走出去,你會以為世界只有眼前這麼大!
3.多與人交流。接觸不同行業的人,瞭解他們的工作、生活、看問題的視角,對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會有很大影響,讓我們的目光所及更深更遠。我每個月會與一兩個不同身份的人深聊一兩小時,收穫極大。
以上只是我的粗淺看法,希望有些用。
-
12 # 聰聰媽咪愛寶貝
一開始會有一些失落,慢慢地也就習慣了,能夠淡然處之了。
孩子小的時候沒有自理能力,天天盼著長大,終於長大了,不需要父母幫忙、照顧了,父母已經習慣了的忙碌與圍繞一下子沒有了,孩子也不受自己控制了,心裡就會空落落的。
其實想一想,我們當初不也是這麼過的?我們把孩子養大了,孩子可以自理了,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把時間與精力放在自己身上?終於有時間可以去逛街、健身、學習新技能?應該高興才對啊!
-
13 # 趣味數學小劉
大寶現在快四歲了,但是作為她的媽媽,我覺得並沒有失落,二寶現在八個月了,等二寶一歲多點,就出去找份工作。
作為媽媽,孩子越來越大,我會覺得很欣慰,可能孩子現在越來越獨立,不再那麼依耐你,你可能會感到失落,沮喪,但是,更多的應該是滿足,孩子現在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主意了,會體諒媽媽,幫助媽媽了,理解媽媽的不容易。所以孩子長大了,我也要有自己的一份小事業,不求能掙很多錢,但求能夠給孩子做一個榜樣,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才能有立足之地。
-
14 # 莉莉元
都說孩子和父母之間其實是一種離別之情!永遠都是在告別中。所以失落感是肯定有的!
從孩子,斷奶,上學,住宿,談戀愛,結婚,哪一種不是離別,哪一種我們做父母的不感到失落。
可是孩子總歸要長大,作為父母的我們除了失落以外更多的讓孩子感受到幸福和自由!讓孩子知道父母是他們最強大的後盾,家永遠是他們的避風港!
-
15 # 80後虎媽虎爸
當然有失落感了。孩子小時候,媽媽就是孩子的全部世界,孩子圍繞在媽媽的身邊,不管什麼都聽媽媽的,就跟個尾巴一樣。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圈子,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了。
隨著年齡的繼續長大,孩子會離家上學,工作,戀愛,結婚,有了自己的家。離父母越來越遠。
父母說沒有失落感那是假的。但是父母也是要正確面對這個事情的,孩子不是自己的附屬品,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早晚是要單飛的。父母應該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
16 # 淅錡寶貝成長季
為什麼會失落呢?孩子長大了,能做很多她們想做的事情,也可以帶著出遠門,自己也有自己的空閒,不用那麼緊繃著,這樣的感覺不要太好哦。
永遠都要照顧到自我,有自己打發時間的方式,哪怕是一個人,也能過好日子,那還會有失落呢?
昨天我一個人帶著小寶回另外一個屋子,大寶跟我媽媽在一個地方,自己跟小寶煮麵條吃,然後給孩子唸書,內心很放鬆。
-
17 # 軒媽成長記
我孩子才半歲,但現在也會偶爾有這樣的感覺。
首先,孩子雖然小,經常在我身邊,但有時我自己有事必須一個人去處理的時候,心裡就七上八下的,總牽掛孩子現在在幹嘛,等自己處理完事情回來孩子一點想我的意思也沒有,而且還玩的很開心,這個時候會有點失落。
最後,失落感多少會有點,但還是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比較好,不要總是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孩子有孩子自己的人生,老人最重要是自己身體好的時候儘量過自己快樂的老年生活,實在動不了再打擾孩子們,當然這是我個人想法。
-
18 # jingjing2013
是的,有過,而且身邊的朋友同事也有同感,孩子小時時時刻刻都想和媽媽在一起,但是孩子會慢慢地開始遠離父母。比如孩子小時候晚上睡覺都希望媽媽陪著,但是到五歲左右時在媽媽不陪的情況下,孩子自己也能睡著,或者是孩子會自己做一些事情不需要父母幫助時。再就是孩子的事情自己會做了,但是父母很想幫孩子時,這種感覺更加強烈。
-
19 # 一起學嬰育
沒有覺得越來越失落,反而覺得越來越幸福,因為看著他從一個小人慢慢長大,期間各種變化,真的是要被融化了
想著他以後能給我領兒媳婦回家,還能哄我開心,也是各種幸福,還有就是我覺得他長大了,我也能有自己的時間可以去做喜歡的事情了
就是把孩子看作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現在他小我撫養他,幫助他成長,看到他成長我覺得就是一種成就和快樂,也很幸福
-
20 # 星之物語桐森篩網
真的有這種感覺,從她那麼一點點看她一點點長大,會翻身了、會坐了、會爬了、會走了、會說話了……無論怎樣她都很黏著你。但突然有一天,她獨立了,不再那麼黏你了,你要求抱抱親親人家,人家笑著跑開了,真的很失落,但更多的是欣慰,她長大了。
孩子小的時候天真爛漫漂亮可愛,而且在他們眼裡最愛最愛父母。但是越長大和父母漸行漸遠,不乏有叛逆冷漠的中學生,到大學成家就更加嚴重了,父母好像只是提款機的作用了。父母依然深愛孩子,孩子卻更愛自己,每天操心看重自己和事業小家庭。
長大的孩子究竟有沒有讓各位父母覺得失落呢,還是會有很強的幸福感嗎?
回覆列表
有同感,我現在孩子雖小就感覺有時在她心目中沒有用處。有次我幫她洗頭髮和吹頭髮,她嫌我手重,惹得雙方不高興,事後我倆談談,她堅定地說,以後自己洗頭髮及吹頭髮。當時我都有點震驚,想不到孩子那麼想自立。平時種種事情她都堅持自己的想法,我有時就感覺,要我們家長倒底做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