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煙城無痕

    山東

    細心的人或許會發現,在春節假期後,有一個行業是比國家規定的法定假日長很多的,那就是美髮行業。很多理髮店,過了正月初十,甚至過了正月十五才開始正式上班。有些知曉民間風俗的朋友或許早就猜出這跟我國的一項風俗有關。沒錯,那就是“正月裡不宜理髮”。

    因為正月是過年,很多人都為了迎接過年能有個新面貌,在臘月就已經把頭髮理好了,這樣正月剃頭理髮的人自然就少了。正月裡不能剃頭,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財源滾滾。

    從清軍入關時說起,清廷為了"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國主張,決定推行一種奇怪的髮式:將頭髮從前部到腦頂剃去,再將四周的髮際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間集中的一塊和一個長長的大辮子(金錢鼠尾)。為了一統江山,尤其是統治思想,這種髮型要在漢人間大肆推行。推行的媒介便是剃頭匠,清政府把全國的剃頭匠召集起來,每人發給一個掛有聖旨的"吊投旗杆"。

    隨後,這些剃頭匠便走街串巷,把人們的頭髮一一拿下。當時的滿清打出的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種強硬的做法出人意外地遭到了歷來柔弱的江南民眾的反對:江南士子認為剃頭是對他們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指望透過群眾的力量讓滿人有所收斂。然而隨著一聲令下,接連出現了"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悲劇,滿人碩德預親王多鐸作為先鋒揮軍南下,遭到南明軍民的頑強抵抗,後來,為了剃髮的問題,很多的故明民眾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江南、山東、河北、河南、湖北以及一帶,人們於每年的正月,特意讓自己的頭髮“任之短長”,以紀念故明王朝的滅亡,“有《黍離》之悲也”!

    金錢鼠尾

    在民間,至今流傳一句禁忌歌謠:“正月裡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現在上了歲數的人還對此身懷忌諱。有媒體報道說在長春,因為舅舅發現自己的外甥理髮,而鬧得很不愉快。在這位舅舅看來,這個外甥“太任性”,沒禮貌,正月裡理髮,無疑是對他的“詛咒”。最後在親戚的調節下才算作罷。

    正月裡不理髮,仍然在很多地方口耳相傳,尤其是有舅的孩子,有些講究的家長則會對其格外叮囑,生怕孩子在正月裡理髮會對孩子的舅不利。當然,這也似乎有些小題大作,牽強附會,有些迷信的成分。

    “正月裡不剃頭”與“死舅”這兩件看似毫無聯絡的事物聯絡在一起,究其源頭,源於一種附會和誤傳。據民國二十四年版的《掖縣誌》卷二《風俗》揭出了習俗的謎底:“聞諸鄉老談前清下剃髮之詔於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髮之故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正月不剃頭,原是“思舊”。即說清軍入關,強行要求漢民剃髮留辮,而漢民則由於心懷故國,相約正月裡不剃頭,以示不忘舊君,成為“思舊”。時間久了,“思舊”便諧音成了“死舅”,最終以訛傳訛,成了“正月裡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民間禁忌。

    而“正月裡不剃頭”,還與古代漢人對頭髮的重視有關。《孝經》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古代漢人認為“頭髮”是父母給的,因此自己無權“處置”自己的頭髮,而頭髮也被認為跟自己的生命一樣重要,所以古代人常束髮為髻。除非一個人看破紅塵,要出家為僧為尼,才剃度,以表明自己不戀塵世的決心。而古代人不理髮,也有緬懷祖宗的意味。古代人認為頭髮的重要性幾乎和頭顱相等的,因此“剃髮”就是“剃頭”,而今人管“剃頭”“剃髮”叫成“理髮”,僅是整理頭髮而已,可見隨著時代的變遷,在“理髮”這件事的觀念上可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如此看來,“正月裡不宜理髮”深究起來,一半是傳統的觀念,一半是迷信的牽強附會。時至今日,已沒有必要對“正月理髮”與“死舅”的關聯性做太多的考究。而從中醫養生角度講,正月裡不理髮是有其合理性的。《黃帝內經·素問》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也就是說,春天是萬物萌發、推陳出新的時節,而不應該阻止新生事物的生長。對應到頭髮上,就是要讓頭髮披散開來,任其自由生長,而不應該剪斷,違逆春生之氣。

  • 22 # 李律師李一平

    我們這裡也這個說法“正月不剃頭,死舅”,我是江蘇徐州人,也生活在這裡。

    對於這個說法,我也是在書上和網上看的,不知對不對。正月不理髮的風俗習慣開始於明末清初那時候。我們都知道清朝時期,人們的髮型是很有特點的,俗稱“半個和尚”。清軍入關後,為了加強對廣大中國腹地的統治,開始在文化、習慣等方面試圖做出改變,其中就包括清朝的髮型。但是這種髮型,前半邊是禿的,禿的地方會長出頭髮,因此就要不斷地修剪。

    當時漢族人對於已經滅亡的明朝有很深的感情,因為他們認為清軍是異族。據說清朝時期,春節假期有一個月。因此人們在新年第一個月(正月)的時候,以不修剪前半邊頭髮的方式來表達對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王朝的思念之情,名為“思舊”。因為諧音,逐漸變成了今天的“死舅”。

  • 23 # 黑狼阿寧

    有這樣的風俗,老人比較講究說是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還有正月初七小孩吃麵條,正月十七年青人吃麵條,正月二十七老年人吃麵條。二月二要剃頭叫剃龍頭還要吃豬頭肉。

  • 24 # 寒風風

    我是河北保定定興人,我們這裡正月有不剃頭這麼一說,有說正月裡剃頭死舅舅滴,也有說死大伯的。出於忌諱,也沒誰去考究這風俗咋回事兒,老一輩傳下來的,正月沒理髮剃頭的,大正月沒人願意找罵,反正離二月二也沒幾天,到時候再說。

  • 25 # 雪倫20

    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但是根據我的個人見解,這應該和歷史有一定關係的。明末滿清入關,要求所有的漢人剃他們的髮型,叫銅錢頭鼠尾辮,由於太難看了而且漢人接受不了。所以後來的滿清男人的髮型也是滿漢文化習俗當時博弈的結果。因此人們為了緬懷明代漢人的髮型,養成了正月不剃頭的習慣,同時民間也有了好幾種讖語。例如: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親舅舅的說法,很多時候外甥為了跟舅舅要壓歲錢,就說這句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哪款手遊你玩了2年都還沒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