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言也木比白
-
2 # 王清風的藝術馬甲
藝術本身又有自己的表現形式,繪畫,戲曲,話劇,舞蹈,影視,音樂,書法,等等,不一而足。每個表現形式又會有不同樣式的展現,隨著現在物質生活的豐富,越來越多的人也會參與不同形式的藝術來滿足自己的精神追求。越深入,藝術的表現越純粹,受眾人群就越少,也就成了小眾的藝術了,所以大多數人認為看不懂。這應該是我們深思的問題。關起門來進行創作,應該所有的藝術家都會反對,因為大部分的藝術家還都是普通大眾,欣賞藝術的也是大眾,走出去,給普通大眾一個與藝術親密接觸的機會,共同提高對藝術的認識。
-
3 # 九姐九妹245
評判書法作品首先看這幅作品是否合符法度。在法度之內出新意,並抒發情感,體現字外的修養,應該算是好作品了。不講法度,任意而為,那就是鬼畫挑符。如果作是如此,還說別人是井底之蛙,這便是妄自尊大。在學寫字的這條路上沒有廿十年或更多的經歷最好保持沉默。書法很深,很微妙。
-
4 # 狂喜淡墨a
懂得人自然懂,井底之蛙欣賞不了,兩句話,看似都準確,單論在評析書法作品,若有分歧,而爭鳴,說這些話自然是另有含義。那就是輕蔑意味。
書評之論,謙虛和氣,有錯可糾,不必話說絕,大凡書法鑑賞或書寫,水平高低不同,大致上一個圈子差不多。彼此彼此。
若因為見解不一樣,說出輕蔑的話,自然對別人傷害,對方自尊放何處?都是書藝愛好,要相互尊敬。才有融洽如春風。
學術爭鳴歸一碼,意氣用事,脾氣急,話粗,亦可諒解,但是傷自尊,屬於尊嚴,一個人的氣節,不可觸。
書法藝術本身存在較大的分歧,不同的書法認知觀,不同的追求,也就有藝術的異議。
一方面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之態度,那麼彼此會由爭鳴到和鳴,經過心平氣和的解釋,方有彼此可退步。即各自謙和。是為君子。
-
5 # 老三供熱環保鍋爐
因為有些人確實不懂瞎評!能評價別人創作的首先得精於臨摹,這樣才能分出好壞和難易!別跟我講教練並不見得擅長比賽呀,那是槓精!沒這功夫你還真別瞎評價,你的評價對人家往往毫無價值而你還渾然不知呢?難免有時會被人恁!
-
6 # 墨玲簽名moling880088
每一個人的審美是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更是千差萬別。即使都是專業人士,對某一件書法作品還會有不同的意見,何況普通人呢?作為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者,這些需要我們足夠的理解和包容,給予他們合理的耐心的解釋,這也是讓他們增長知識的一個好機會。
-
7 # 弘逸紫砂
1、書法雖是中國傳統藝術,但的確不是大眾化的藝術,特別是在現代,計算機普及,鋼筆寫字都少了的時代!
2、如果對書法沒有過認真地訓練和臨摹,對書法藝術的好壞還真是欣賞不了,欣賞水平還真是有待提高!
3、即使學習過書法,隨著自己欣賞水平的提高和眼界的開闊,對書法的看法和欣賞角度可能都會改變。
4、對書法藝術不要因為你的不喜歡就認為不好,水平不高,還真有可能是你的欣賞水平不夠!
-
8 # 桜之雪
這個問題其實得從思維的角度來說了。首先明確一點,如果一個東西不能被量化,那麼就沒有辦法評價它的價值,對於一些人來說,他可能萬金不換,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可能一文不值。這是一種認知上的差別。歷史上對於美的研究分為很多學派,有一些學派認為,美是一種感覺,是人大腦產生的愉悅感,也就是說,對於每個人來說,產生這種愉悅感的方式都不盡相同。按照這種觀點,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獨特的審美,因此,很可能對於一些人來說,某種書法引不起他的興趣。還有學派認為,美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東西,要就是說,某種元素會刺激到我們的大腦,產生美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美就變成可以量化的東西,因為只要找到那些可以刺激人的大腦產生愉悅感的東西就好了。這就是可量化和不可量化的區別。下面再來說關於“井底之蛙欣賞不了”這種觀點。說出這句話的人,不可能是一個審美很高的人,他希望的是,靠這種方式來抬高自己的價值,以滿足他的虛榮心。這是一種傲慢,是對待他人的不尊重,也是對待作者的不尊重,我想他的想法大概就是,如果我欣賞不了美,那我會被瞧不起,所以我必須裝作可以欣賞。事實上,真正的藝術,乃是一種意境,那是一種看到了覺得可以融入其中的感覺,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覺,而不是能用語言來形容的。題主提到的這兩種人,只能說是將傲慢發揮到了極致的人。除此之外什麼都不是。
-
9 # 張大帥的書法人生
1,不否認書法是一門高階的藝術,有時是需要特殊的眼界去理解和賞析的。但書法它又是平易近人的藝術,顯而易見,您看王羲之《蘭亭序》,柳公權的《神策軍碑》,顏真卿的多寶塔,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等碑帖是何等的深入人心,讓人一看就覺得那麼剛勁挺拔,那麼婉轉俊美。猶如人群的美女,讓人一見傾心,情不自禁地讚歎,甚至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它。
2,好的字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點畫精到,結字嚴謹,或具有優美的造型。
同在社會中交流生活,絕大多數的人審美傾向是差不太多的,那樣寫好不好看,得不得到官方或百姓的認可會直接影響書法家的創作傾向。就好比大眾都比較喜歡西施那樣天生麗質,善良可人的品相。而你卻偏說"鳳姐"是美的,美得我們一般人看不懂看不出來,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3,趙孟頫有云“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好的字不外乎筆法與字法的完美結合,千百年來能流傳下來,有人學習,有人傳承的碑帖充分證實了這一點,這是人民的選擇,歷史的選擇。
一句話,不能作範本的書法不是好書法。
為什麼,不可學,沒人學,沒群眾基礎的東西,即使一時有人吹捧,然而很快就被時代湮沒了。
就好比一首歌曲,不管你是通俗流行還是藝術曲調,如果它不好聽,不可學,沒人傳唱,再藝術,再高階也是白搭。不要告訴我你是梵高,畢加索,你的書法藝術要等死後才出名才被人認可,不太現實!
當然咱也阻止不了別人對那種你欣賞不了的藝術美的喜歡,那就各取所需,各投所好吧。反正我還是那句話,王羲之的字那麼美我都能看得懂,難道你超過了王羲之,顏真卿等?
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好書醜書和古人的字放在一起比較高下立判,美醜分明。
-
10 # 奇絕書畫
書法作品是一門藝術,沒經過一定時間的學習書法的字法、筆法、結體、墨色、章法以及書法理論的學習,很難懂得之藝術性何在,也只能看其皮毛而己。任何一門藝術都是這樣,不是行家就無
-
11 # 大商城
我首先可以肯定的說,說這句話的人肯定不是一個真正的書法家。一個真正的書法家,也肯定不會說這樣的話。為何有些人還這樣說呢?
這是因為,他不僅書法寫的還不行,還沒有寬大的胸懷,聽不進不同的聲音。用以上所謂的井底之蛙之類的話,來抬高自己貶低別人。
歷史上的成名的書法家有很多,例如東晉的王羲之,被稱之為“書聖”,寫的字飄若浮雲矯若驚龍,他說過別人是井底之蛙了嗎說別人不懂了嗎,沒有。同樣別人說他書法不好了嗎,也沒有,大家都覺得他的書法好。
所以說,美是普遍的,也是是客觀存在的。美的東西,就是美的東西,它不會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文化程度不同而改變,也不會因為我們識不識字而改變。“你見,或者不見,美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愛,或者不愛,美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發現美和審視美的眼睛。雖然有些人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甚至有的人連字也不認識,但是他們內心都有一個對美審視的和評判的標準。他們欠缺的只是書法或繪畫的功底和評判書法國畫好與壞的所需要的專業評判術語罷了。大家,還記那個畫家和鞋匠的故事嗎?所以,每個人術業有專攻,但美給每個人的賞心悅目的感覺都是一樣的。
所以,我特不願意聽那些所謂的醜書書法家,當別人對其書法作品提出批評意見時,不是虛心接受迴歸藝術正道。而是惡言相向,說別人文化程度底,土老冒,沒有藝術細胞,井底之蛙,不懂得欣賞藝術類的話。
以上,只是我個人對以上問題的淺顯認識,對與否,希望共同交流探討。
-
12 # Success海
如果一個東西不能被量化,那麼就沒有辦法評價它的價值,對於一些人來說,他可能萬金不換,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可能一文不值。這是一種認知上的差別。
歷史上對於美的研究分為很多學派,有一些學派認為,美是一種感覺,是人大腦產生的愉悅感,也就是說,對於每個人來說,產生這種愉悅感的方式都不盡相同。
-
13 # 一笑貫長天
提出這樣的問題很有趣!
首先需要提出者自問一下,你是否真的是井底之蛙呢?不是呢!你就需要用理論方面,或是經驗方面的論證去駁倒說話的人。
是呢!你需要本著謙虛的態度去請教,去探討!如果你自己不成,還一定要保持懂的尊嚴,去強詞,去辯解,或是更激烈的話語!那麼,你被人說是井底之蛙,你還心中念著不服!能說明什麼?
打鐵需要自身硬!自強是藝術人首要的品行,謙虛更是藝術人最佳的品德,我們應該提倡不服輸的精神,你強,我要比你更強!但是,這種強是實力上的強,絕不是嘴上的強!
我喜歡說一句話,不懂不可恥,不懂裝懂才可恥!
-
14 # urna風之度0
以前寫的一篇文章,一晃快二十年了。
當人們還在為書法技術爭論時,是該回歸到書法本質:“認識你自己”。
=
書法者的九層境界
urna風之度2003年5月14日
第1層,書斷。與書法無緣,不愛好書法,寫字為性情所至,有書寫個性,因有自己的璞然的字型,可以戲稱為“個個都是書法家”。
第2層,書念。有書法愛好,但不執著刻意。間歇練練書法。
第3層,書迷。有執著的愛好,廣集名家碑帖,日夜操練。至深為“書痴”。
第4層,書技。深厚的碑帖基礎,講究“無一字無來歷,無一筆無來歷。”循規守舊,沒有創造力,字形漂亮,但都有是別人的字,字無自己的個性,所寫的字與前人(包括古人)或中國大多數書法愛好者的字相同或相似。入而不出,為“書奴”; 從眾為“俗書”。縱橫裨闔至深為“書史”。
書法技術細分為筆法、墨法、字法、章法。
書技與思想情感無關,可無限重複。與“形式美”有關,最高境界如:筆畫的處理都不重複,變化莫測;字群處理的正斜、主次、健病、強弱、疏密、頓行、大小、高矮、長短、整分、動靜、剛柔、重輕、普特、放縮、迎讓、潤枯、斷連、明暗、厚薄、呼應、呼吸、捷滯、跳牽、起伏、空實、曲直、對比、比例、節奏性、旋律性、點線面等,對立統一,一氣貫之,自然而然,氣象萬千。
書技還有一個方向:書醜。書醜有奇無正。
第5層,書戲。由於有深厚的碑帖功底,書寫刻意求變,視寫字為遊戲,愛玩書寫遊戲。字法及章法日臻成熟。此時尚未形成自我個性的書寫風格。
第6層,書我。在書法學習的基礎上,刻意追求自我的風格。力求擺脫“書奴”之相,逐漸形成自我的風格、氣韻或氣勢,並形成自我的有個性化的人文情懷。“看山不是山,山即我心,為我所用,畫山似山,我心即山,即為御山之人”。
此時有自我獨特的、區別於絕對多數大眾的、區別於前人的、區分度高的“字法”風格。
第7層,書退。長期的寫字操練及自我風格的日益完善,使其不再以寫字為目標,而是以書寫的內容為目標,追求寫的字(群)與其內容境界相吻合。不以自我為目標,不受字技及章法的侷限,而是以一個更高層次的個人情懷及人文關懷為目標,追求書法與自我的精神境界融合,從而“書我相融,書我不分”。
第8層,無念書。不以書寫本身為念,突破了寫字的禁錮,以“無書之法”書寫,因以無招式的書寫方法而使之達到“書法自然”的境界,“字與書合,書與心合,心與意合,意與境合,形意一體,人書一體,心無所礙,書無所礙”,無人工痕跡,無追求表現自我的痕跡;並且,在這種“書無所礙”過程中,體現著自己深厚的書法功底、深博的社會閱歷、深刻的人文情懷、深邃的思想境界……
“無念書”與“有唸書”相對,王羲之(酒酣無念之時)書寫《蘭亭序》,醒後著意重寫,卻無法寫出有“無念書”之境的《蘭亭序》,這是因為刻意追求的緣故。
有唸書指:用一種自我的字型,書寫萬種內容的文章。文與不意合,形不與意合。
第9層,書道。因常生“無念書”,則可入“書道”之境。此時無為而無不為,世間萬事萬物俱為我用,飛瀑雲海、墜石枯枝、游魚靜鱉、翔鳥奔獸、流水舞袖··皆信手拈來,化之為書。此時萬物即我,我即萬物,天人合一,使人莫知其來,莫知所終,無定可循,無相可循,此時為“書法自由之身”。其書雖經時彌久,仍能使人感受其精神力量的輻射。至此為“書聖”。
-
15 # 德能勝才
這個問題提的很有普遍性,練習書法的多,但達到懂的程度有幾個呢?
書法藝術應該是口傳身授的藝術,從晉之後,由於戰亂等原因,書法的筆法和墨法幾乎是失傳的地步。唐開始追求晉的法度,但無人能超越晉。
宋朝對書法有一定的繼承和發揚,但更多的是追求意境,所以宋尚意,在筆法和墨法上丟失了很多,也發揚一些。
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後人多數是從碑帖認識書法藝術的,能達到懂書法的程度,好像都有些過,我們現在只能說是傳承中華第一國粹——書法。不斷探索和研究書法,能達到懂的程度,還是保留謙虛的態度吧。
這是一個相當殘酷的事實,也是很多人不願意接受別人評價“不行”的原因。都以為自己很懂,實則差得遠;其實等到自己真的懂的時候,才是開始認為自己啥都不會的時候。
“指責他人,與在乎它人指責,都是不自信的表現” 我們都在探索追求晉人書風,可無人能超越,何謂懂呢?
-
16 # 拾點智慧屋
書法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具體可以概括下面幾點
一、可以獨樂
寫字,不管人多人少,同樂亦可,獨樂亦可,最為便利,不必一定要有同伴。
二、不擇時,不擇地
打球必定要球場,聽戲必定要戲園,而且要天氣好,又要有一定的時候。其他各種娛樂皆然,多少總有點限制。唯有寫字,不擇時候,不擇地方,早上可以,晚上也可以;戶內可以,戶外亦可以。只需桌子、筆墨,隨時隨地,可以娛樂,非常地自由。
三、費錢不多
奏音樂要買鋼琴,價錢都很貴,差不多的人不願買。唯有寫字,不需裝置,有相當的紙墨筆就可以。墨筆最貴的不過一兩元錢,寫得好,可以寫幾個月。紙更便宜,幾角錢,可以買許多,無論多窮,亦玩得起。
四、費時間不多
打牌繪畫,都很費時間。牌除非不打,一打起碼四圈,有時打到整天整夜。作畫畫得好,要五日一山,十日一水。唯有寫字,一兩點鐘可以,一二十分鐘亦可以。有機會,有功夫,提筆就寫,不費多少時間。
五、費精神不多
作詩固然快樂,但是很費腦力。如古人所謂"吟成五個字,捻斷數根鬚"。非嘔心瀝血,不易做好。下棋亦然,古人常說"長日惟消一局棋",你想那是何等的費事。唯有寫字,在用心不用心之間,腦筋並不勞碌。
六、成功容易而有比較
學畫很難學會,成功一個畫家,尤為難上加難。唱歌比較容易一點,但是進步與否,無法比較。昨日的聲音,今日追不回來。唯有寫字,每天幾頁,有成績可見,上月可以同下月比較,十年之前可以同十年之後比較。隨時進步,自然隨時快樂。
七、收攝身心
每天有許多工作,或勞心,或勞力,作完以後,心力交瘁,精神遊移,身體亦異常疲倦
書法是一個可以言傳身教的藝術,也必須有一個言傳身教的過程,不管是他人指點還是自學成才的人,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學習和提升,所以有如此持如此觀點的人,違背了藝術無疆的選擇,同時也是為了掩飾自身的不足,斷不會帶有攻擊性或者批判性的,越是學問高深的人,越是謙遜低調
-
17 # 倚齋聽風雨
書法其實就是寫字,耐看的作品,除了筆法精妙之外,看起來不會有刻意之感。現代人總喜歡解讀古帖,自以為古帖的書寫者在寫字之時也會如他那般思前想後,到處刻意安排。如此一來,何不轉念想想,自己在學生時代寫字,或平時做筆記之時,是否也會這樣。
要知道,古人用毛筆寫字,跟現代人用硬筆寫字時的狀態是不會有根本區別的。所以,師法自然、返璞歸真方為書法之正道。
有些人評價一件書法作品,第一眼就是摳細節,還大談藝術。實則,他們根本不懂何為藝術,更不懂如何欣賞藝術。要是摳細節,這世上根本不會有好作品,畢竟書法乃是人力所寫,並非電腦輔助設計。連什麼是“整體”都不懂的人,不建議大談藝術。藝術是人文素養和技藝素養的綜合體現,不是寫寫毛筆字就能懂。為什麼有些書法作品看起來匠氣很濃,沒有生氣,就是因為書寫者缺乏人文素養,寫字又非常刻意。
還有一些人,只懂得跟風吹捧,自己根本不具備欣賞能力。記得有一次,我說某位大師的書法不好,順便配了兩張他的作品圖片。文首一張有他的落款,文末一張只截了局部,沒有落款。有個人以為文末的圖片是我的作品,就用惡毒的語言辱罵我不懂書法,並狠批該作品,最後還說該作品的水平連書法的門檻都還沒進……
書法作品的優劣,正因為難以下定論而眾說紛紜,然而,在其中濫竽充數的人必定不少。所以說,“懂的人自然懂”、“井底之蛙欣賞不來”,非常有道理。
-
18 # 安虎山書法
欣賞書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有較高的書法欣賞能力,就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書法學習和練習,欣賞古代的書法著名碑帖,反覆體會和玩味,這樣才能有較高的審美欣賞能力,沒有經過書法的學習和訓練,欣賞水平是很難提高的,沒有練過書法的人,自認為有一定的書法欣賞能力,其實,他的欣賞能力還是很有限的,無法理解線條的力量變化,韻味兒等各方面的妙處。
-
19 # 江湖小船
對任何藝術的欣賞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藝術具有普遍審美價值但也極具個性人文色彩。所以,經典藝術普遍認可源遠流長,也有個性的暫時不被大眾理解的少數派藝術。
-
20 # 劉之如
關於對書法的評價存在分歧是正常的,所謂人無完人,凡事不可能有十全十美,在藝術知識方面有深有淺,所以對書法的認識就有不同,書法就像武術一樣,武術:有少林派,武當派,崑崙派,華山派。書法有晉韻論,唐法論,宋意論,還有元明清的創新論。所以派系不同,就對事物的認識就不一樣。
回覆列表
每位觀者對紙上的字會有不同的認識
因為觀者的內涵不同
這可以從一個人的變化來證實
早幾年見到的字
越看越難看
過幾年再看到同一幅字
覺得太好了
這樣的認識過程
就解釋了不同觀者看同一幅字的不同結果的正常現象
對藝術的欣賞
就是因為千人千面而千差萬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