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研習社
-
2 # 閉家鎖的紅楓
這個問題必須分地區和時間來看。
首先,由於習俗和長期經濟影響,全國肉類消費量從近代到現代一直是北方少於南方,北方像山西,陝西,河北等省,即使是並不窮困的地主家庭,也把吃豬肉當成一件大事,只有在過年時才會吃肉,其他時間裡吃肉被視為敗家子,這種觀念據說到現代也有遺留。而像四川,重慶等地,傳統上哪怕是窮人有條件也會千方百計的吃肉。要說民國時代豬肉的消費情況,我們先說說現代。2017年全國人均豬肉消費量是39.76千克。如果按民國時期,每戶五口人計算,等於每戶消費豬肉199公斤。
在1938年,當時調查川東地區的8個縣農民的飲食情況,得到的結果是每人每年平均消費8.5公斤,每戶5人每年消費豬肉42.25公斤,大約是今天中國平均水平的1/5。而城市呢,其實吃肉比農村更少一些。城市居民吃的蔬菜更多,但肉蛋消費反倒較少,這其實也正常,從2015年的情況來看,北京上海的豬肉消費都不是最高的。1929年4月至1930年3月, 上海市社會局運用家庭記賬法對該市305 戶工人(主要是工廠工人尤以紡織業工人為多 佔被調 查人數的 60.26% )家庭的生活狀況進行了一年的調 查。
發現305戶工人家庭的主食費主要為大米費用, 佔到主食費用的 80 % 以上, 其次是蔬菜,然後是肉蛋魚消費較少。肉類品種主要有鮮豬肉、 鮮牛肉、 鹹豬肉等, 其中尤以鮮豬肉為多, 平均每戶年消費41斤,也就是20公斤左右。當然以上資料都是抗戰還沒開始的時候,在進入戰時時候,物價上漲已經超過了極限,每年物價上漲10倍都屬於正常,1945年的重慶,一般人已經完全見不到葷腥,甚至連政府開的招待會上,一般官員們見到豬肉都眼神發綠。陝甘寧邊區當時軍人能保證一個月兩斤豬肉供應,已經算很了不起的成績了。
《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民生問題研究》
《抗戰時期重慶城市工人生活水平的量化分析》
《建國前後上海工人工薪與生活狀況之考察》等
-
3 # 光頭梳歷史
民國時期作為中國歷史上一段必不可少的記憶,雖然有很多不堪入目的屈辱,但也有曇花一現的輝煌。1927——1937年全面抗日戰爆發時期,史學上有一種評價叫“黃金十年”,指國民政府在此期間,經濟取得高速的發展,工業成長高達9.3%成為奇蹟。
在民國經濟繁榮時期,按照現代學者對當時人均GDP的統計,平均每家每年有5斤左右的豬肉購買能力。“黃金十年”北京、廣州、上海按當時的經濟情況在整個亞洲都首屈一指。
戰爭爆發後,整個民族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金融崩潰工人失業民不聊生,更是沒有能力去消費肉食品了。再說炮火連天硝煙四起,養殖業基本沒有了,就算有點消費能力也不一定有購買門路。
總的來說不管在任何時期都存在貧富差距,而物價與國民收入之間的係數都會得到當時決策者的調控,所以就算在困難的民國時期有一定收入的民眾還是有很多機會吃到豬肉的。
-
4 # 開周說宋
1942年9月19日,在昆明教書的沈從文給弟弟寫信,提到昆明難民擁擠,物價暴漲:
雞蛋1.31元一枚,豬肉20元一斤,男短襪45元一雙,女長襪100元一雙。……日子過得緊些,惟不補充衣鞋,收入全用在過日子費用上。
沈從文說,豬肉每斤漲到20元,他指的是法幣。那時候,法幣已經嚴重貶值,教師和公務員的實際收入比抗戰前下降了十倍以上,他每月只有1300元工資和200元的房租補貼,加起來總共1500元,如果全部拿來買豬肉的話,只能買75斤。
同樣還是在1942年,在滿洲國治下的東三省,豬肉也在漲價,長春市政府釋出《新京日用品零售價目表》,豬肉每斤0.7元,雞蛋每個8分。這裡的元和分都是偽滿貨幣。當時在新京(即長春)國立第一中學教書的老師,月薪僅有偽滿幣20元,假設全部拿來買豬肉,一個月工資只夠買28斤,還不如在昆明教書的沈從文。
我手頭有一本《那些傷過痛過的往事:1946-1956中國最後一個秀才家庭的千封家書》,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10月,法幣繼續貶值,物價繼續飛漲,在江西贛州,豬肉每斤1200元,而贛州大公染織廠的經理,月薪只有7700元,僅夠買幾斤豬肉。
1947年2月9日,豬肉每斤漲到1萬元,大公染織廠經理的月薪則漲到5萬元,作為高階白領,一個月工資只夠買5斤豬肉!
整體來說,民國時代人民生活還不如清朝,民國後期的人民生活又不如民國前期。從1928年國民黨政府在名義上統一全國之後,到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之前,那十年間是民國老百姓生活較好的黃金十年,但是論生活水準,大約與清朝中葉相當。
1930年,德國漢學家斯特·復特在蘇北農村做過調查,236戶小農家庭,平均每戶在一年當中吃豬肉的機會不到10次,每次購買豬肉不到1斤。
不過在這個時期,教授和作家的收入普遍高於平均水準,吃豬肉的機會會多得多。例如1932年春節,北大教授吳虞在成都老家過年,一次性購買牛肉21斤、豬肉60斤、豬油24斤。當時吳虞月薪260元(大洋),他只需要拿出4元(大洋),就能買到這麼多東西。
-
5 # 曉峰嶺
1960年~1962年,按國家規定,一塊大洋換一元人民幣,黑市大米二元一斤,等於兩塊大洋!現在一塊大洋至少賣500元可換大米250斤!
1961年過春節每人限量憑票供應二兩豬肉、每人每月口糧21斤,油二兩!農民沒有!!1930年在上海,二元大洋可吃包飯一個月。
-
6 # 大成說法
我母親生前(如果健在今年94歲)告訴我,我姥姥家是北方農村一富農家庭,民國時期,除了家裡來客人或者老人過壽,一年吃肉日子如下:
第一,春節,自不必多言
第二,端午節,家裡燉肉
第三,拔麥子的時候,請幫工,燉肉,但是加粉條
第四,八月十五,像模像樣的燉肉一次
然後就是等春節了。平時,除了我姥爺喝酒偶爾自己吃幾塊豬頭肉外,家庭其他成員伙食不見肉腥。
-
7 # 藍天白雲61070563
謝邀。沒有經歷過民國時期,不知道。但聽經歷過的老人說過,一年五大頓。意思是過年、正月十五、三月廟會、五旦五,中秋節這五個日子能吃點肉,其餘時間見不到肉,每到春節青黃不接之時,要挖野菜,採樹葉,剝樹皮充飢。小孩出生後,常因餓、病得不到及時救治而死,每個村子旁邊都有亂喪崗子,都是埋死孩子的,沒有結婚的進不了自家墳地,就都埋在一個破爛地方,解放後,這樣的地方逐漸消失。我記得我嬸孃說過,那年月,別提吃肉了,我母親她們倆曾經歷了,一碗豬油,全家幾口人吃了一年的日子。我母親的還剩一點,壞掉了。所以我現在做飯,總記得母親和嬸孃一碗豬油吃一年的事,不敢多放油。現在就是油肉蛋魚吃得太多了,又大多在晚飯吃,體力活又少,都存在身上,消耗不掉,日久生出富貴病。
-
8 # 龍門許
我小時候(解放前)一般人家一月吃兩次肉,即初二、十六打牙祭。大約人平4兩豬肉(16兩一斤的舊稱,摺合125克)。逢年過節另計,肉還要多一些。
-
9 # 東日暖陽26
要說在民國時期那時候的事,我也只是知道一點點。說到吃豬肉,一般人家一年到頭想都別想。記得我奶奶是大概1900年左右出生的,她八歲左右就做了童養媳,是她哥哥逃荒落難到的我爺爺家。其實在那個年代,南來北往逃荒的人還不少呢。要是能吃上一頓飽飯就已知足不過了。即使鄉下地主家一年到頭吃豬肉也是有數,只是逢年過節吃頓肉罷了,跟那些官宦人家是無法比的。還曾記得我小時候,有時會看到姥姥總是撓她的膝蓋,看著都很癢。問她才知道,為了能填飽肚子,她從小時候就開始到河裡摸田螺,打魚摸蝦的。嗯,想想那個年代的窮人老百姓豬肉還真是吃不起。但有些人靠自己的雙手逮老鼠,蛇,刺蝟,野兔,野雞,野鴨,魚,蝦等野味……。能吃上這些肉也算是不錯的了。還有太多的人連飯都吃不上,更何況是吃豬肉呢。
-
10 # 騎驢冒雪過小橋
我十幾歲的時候,聽我村一個老人講過,他說他父親去的早,家裡很窮。成年吃不到一次肉,後來一個玩伴家是開皮鋪的,他們就去這個玩伴家從收的皮子上刮那些沒有刮乾淨,在皮子上殘存的肉,刮下來烤著吃。另一個老頭講,他母親三年吃了一斤油,還要漬紡花的車子,肉是看不見的。當然我村也有地主,估計地主家是能吃到肉的。但解放前我村五十多戶,僅有一個大地主,約有地五百畝,四五家屬於富戶,約有地百畝左右,二三十畝地的居多,窮家10畝地以下的也不少。
-
11 # 100追夢人
一些所謂的公知和所謂的民國粉們,把民國說的是大師輩出,才子佳人,黃金十年,文化正統,自由公正,只恨生不逢時,殊不知只是一些吃飽了撐的,信口就來,肆意遐想,你隨便去翻翻某個地方縣誌,可能看到的淨是兵荒馬亂、災荒不斷,土匪攻寨、百姓跑反,除了極少數所謂的上層人士,有幾個能過上安生日子,有幾個能吃飽飯的,什麼叫家徒四壁,什麼叫衣不折遮體
-
12 # 蔣山老徐
民國至今只有107年,其中民國只有37年,雖說民間找不到詳實的資料,作為在民國度過孩童的我略知一二,現將民國,改革開放前以及現在農村居民吃豬肉的真實情況舉例說,我要說明的所例舉是本地的真實情況,可能與其它地區不符。
一,民國時期以本自然村為依據,全村23戶,地主,富農為9戶,小土地出租丨戶,上中農及中農13戶,在當時農村算富裕的村看看他們人年均吃豬肉多少斤,還要說明他們的水準不能代表所有農村的生活水準。
1,本村23戶含地主富農在並非天天有豬肉吃,除了家裡有紅白喜事外,平時根據本地的習俗只有九次豬肉進門,如傳統節日,端午,中秋,祭祖等,每次1斤一3斤不等,按3斤計算全年為27斤,過年〈春節〉醃臘肉和鮮肉8一15斤按15斤計算,全年共計42斤,當年的家庭人口最少有6,7人最多的10幾個人按6人計算,人均吃豬肉7斤,其中包括招待親友,請人幫忙。
2,以我爺爺為例,他不是地主,繼承了父輩幾十畝田,他是當地最捨得吃,又開明的人,不僅平時買肉比別人多,每年進了臘月宰二頭,當年豬不大毛重只有150斤左右,先宰一頭請賞夥計,臘月二十四夥計散工後殺一頭自已吃,現在算一下二頭豬,折肉為210斤,平時與別人一樣9次,每次按5斤計算是45斤,自家13人,夥計4人共計17人,人均年食豬肉15斤。
3,實際上改革開放前與民國時農村生活改變不是很大,吃豬肉仍是比較困難,許多家庭豬肉一年難進幾次門,在我村劉村生產隊,一位吳姓老黨員,他當年調查本隊吃豬肉情況,全隊大多數家庭一年豬肉只4次進家門,即,春節,端午節,七月半祭祖,中秋節,而且每次都只象症性割斤把肉,春節稍多一點。
4,今天以我老倆口吃肉為例,我不愛吃大塊肥肉,喜歡廋肉串湯,現在10元錢吃三天,每天約2兩半肉,每個月為7斤半,按10個月計算是75斤,人均37,5斤,因為冬天吃湯少,不含排骨,大骨頭之內的。
二,豬肉民間稱之江南的小人參,村民食豬肉的多少,不僅能瞭解生活水平的好,也能瞭解農村經濟發展如何,在一個世紀多的時間內國民吃肉問題一直到國家推行了改革開放才得以解決,現在不僅隨時想吃,隨時去買,而且由過去想吃肉,成了怕吃肉,過去吃肥肉,現在吃廋肉,過去豬骨頭不值錢,現在高於肉價的新現象,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會越來越好。
-
13 # 柏拉圖4799
民國我不會說,我說說八十年代,雖然離題但有興趣的也看看。八十年代社會開始穩定下來,改革開放讓副產品多起來。吃肉也比民國和建國後三十年多起來。比較富裕的農村家庭不算紅白喜事和年節就五天吃一次肉因為五天一次趕集,普通家庭大約半個月吃一次,貧窮的也只有年節和紅白喜事能吃上肉。
-
14 # GJCR
我是60年代生的 在改革開放前 我一家7口人一年最多吃20斤豬肉 至於羊肉啊牛肉啊就別想 我們是農村的可以說一年四季就沒吃過飽飯
-
15 # 12343150567
我是六零後,民國誕生於1912年,事實上消亡於1949年,那時候還沒我。只說說我童年吃肉吧,第一,一般的日子沒有肉。第二,不一般的日子肉不夠吃。我說的不一般的日子不包括家人的生日,只算重要的節日,春節,中秋,冬至,以及重要的客人來家。所以我那時很期盼有人來家做客。第三,肉的品種少,主要是豬肉,很少羊肉,基本沒有魚和牛肉。
都說新中國成立人民當家做主,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吃肉猶如此,推斷暗無天日的民國,老百姓根本就吃不到肉。
-
16 # 博浪的水手
呵呵,民國一家人一年吃多少肉?這個還真不清楚。我是六零後,我媽媽在肉聯廠,爺爺在當塗大橋鎮水產食品站,所以小時候家裡經常吃肉。每次吃肉,富農家庭出生的外公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 過去地主家除掉過年也吃不上幾回肉啊。看來解放前肉不是誰家都能經常吃的吧。民國是動盪的年代,聽老人說的最多的就是,鬼子來的時候,共產黨要渡江的時候,都是些什麼情況。 老百姓都是愛好和平的,有產階層更是這樣,基本要打仗了,就只能跑。
-
17 # 又名羅遠揚
我父親在民國時是當時中央農民銀行的工作人員,由於沒有關係被調到條件堅苦的邊區上班,須然條件堅苦,但待遇很好,我的爺爺奶奶和五個姑姑及一個叔叔還有留在家中的我全靠父親匯款回家維持生活,如果我父親的匯款全部作為生活費一家人應該過得很好,但我爺爺很節約,每月只有初一十五兩次吃肉,剩下一點錢放銀行存利息,隨著國民黨貿幣扁值最後存的這些錢變成一堆廢紙。不管怎麼講在當時一個月能吃兩次肉平均每人一個月近一斤肉應該是能算條件比效好的家庭了。
-
18 # 四個小孫的爺爺
民國不知道,大集體時我知道,當時叫公社,我們社一萬一千多人,一個食品站,每天最多(節日除外)殺兩頭豬,有時一頭,少數天還無豬殺,公社下六個大隊,發肉票,除了幹部,還有多少肉賣給群眾?
-
19 # 方法57501806
中國人過去食豬肉很少,主要的肉食是魚,雞、鴨、鵝,和野生動物,我爸說他小時候到外面食了一碗魚肉粥,一大碗全是魚,只有十八粒大米,罵老闆心太黑。豬肉和大米、油在民國算高階食財,窮人只能多吃魚、蝦、螃蟹。
-
20 # 衣食無憂愛生活
我覺得沒有可比性,當時豬和雞的生產能力遠小於現代流水線生產水平,如果按農村目前一隻土雞150到200一隻,是菜場雞的四到五倍左右,你自己算吧。
回覆列表
在解答問題時我們還必須要有一個假設,就是每個家庭的人數。根據1947年7月國民政府內政部公佈的數字,平均每戶5.34人,所以我們的計算以每戶五人為標準。然後我們可以根據各階層月收入和豬肉價格確定每戶豬肉消費量。
民國時期各階層收入
官員是比較有錢的,國務總理月俸為1500 元,各部總長1000 元。省縣地方行政官員的俸給也有詳細的規定從800元到科員、技士等最低等級的官員的50元。
知識分子群體的收入水平,大學教員收入也很高,參考下圖,月收入從600元到50元。
大學薪酬
中小學教員的收入則要少很多。1922 年以前一般為每小時5 角至2 元。1922 年實行學制改革後,初中一般每小時1元至一元2 角5 分,高中一般每小時1 元7 角5 分或2 元。以直隸省(河北省)的小學教員收入為例,據統計,初高等小學教員最多月薪36 元,最少者6 元,平均21 元;初等小學教員月薪最高21 元,最低5 元,平均13 元;鄉村小學教員,每月不過四五元而已。
除了教師階層還有其他知識分子,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白領。戈公振在《中國報學史》一書中曾對民國初年報界編輯、記者等群體的收入做過系統總結:報館總理月薪約在300 元左右,總編輯(總主筆)在150 至300 元之間,編輯長約150 元,編輯長之下有要聞編輯、地方新聞編輯和本埠編輯等,均為80 元左右,副刊編輯則在60 元左右。普通訪員則在10 至30 元之間;此外,繕譯人員50 至80 元,校對、譯電人員在20 元左右。
然後還有工人階級。1920 年5 月1 日,《新青年》推出勞動節紀念號,詳細記載了對各地各行業工人的調查情況。一般來說,高階技工每月收入為數十元,工頭為20 元左右,而普通工人基本處於日入三四角,月入10 元左右的收入水平。
至於農村,據浙江大學農學院在上世紀30年代初的調查,皋塘、會堡一帶的農村,每個農戶每年平均支出393. 44 元,其中飲食佔62%,穿著佔22%,交租佔8%,肥料佔5%,其他佔3%。每個農戶花在吃上要240 多元,保守估計,每個農戶五口人,每人每月4 元錢,除了糧食而外,幾乎沒有其他食物。夏衍在《懶尋舊夢錄》中記載,出身於一個日趨破落的富戶家庭,年幼的夏衍住在杭州城外的嚴家弄,兒時杭州城外難得吃到肉。看來地主家也真沒有餘糧。舊中國的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住在鄉下是很難吃到肉的,所以平均起來,全國每戶家庭,每年平均吃豬肉的數量應該極低,甚至可能要用兩來計算。
城裡人每年能吃多少豬肉?
根據1921 年《約翰年刊》的《曹家渡調查》,一個五口之家每月最低消費21.34元(參考表2),必須雙職工家庭才能供養這麼一家。和農村一樣,平均每人每月4 元錢,除了糧食而外,幾乎沒有其他食物,一年難得吃一次肉。一般底層民眾的家庭收入不高,僅能維持溫飽生活,難有結餘。
五口之家消費組成
北上廣也沒有多少人吃得起肉
即便是大城市如北上廣,豬肉也不是一般人飯桌的首選。
民國十四年北京的除了中產階級的官員,老師技工們,普通市民家庭月收入15元,汽車司機20元,紡織女工16元,人力車伕旺季15元。讓二師兄感覺高興的是,按表2的支出分配比例,1元雖然可買8斤豬肉,普通家庭還是很難吃得起豬肉。
二師兄
而上海則是豬的樂園,民國時期上海,初提升的工匠,每月工資不過20多元,工齡長、技術好的每月可得40 — 5 0元,至於小工和臨時工,從八九元—十一二元不等。陳明遠透過對大量資料的蒐集,梳理出民國初年上海地區豬肉每斤平均1 角2 分至1 角3 分錢,1 銀元可以買8 斤豬肉,價格雖然和北京一樣,但部分人的工資更低,吃得起豬肉的人更少。
不過豬的天堂其實在廣東。以民國二十年為例,廣州市政府各局的第一科科長月薪在50 — 70元之間,普通的二等科員月薪在20—30元之間,等級最低的收發員月薪在16元上下。公辦學校教師的收入則稍高於普通公務員,最低階教員每月30元工資,最高階教員每月125元工資。雖然高薪階層比北上高薪,但是豬肉的絕對價格則比北上貴。民國元年,廣州每斤豬肉平均售價是0.28元,一元只能買不到四斤豬肉。相對而言羊肉每斤0.25元,牛肉每斤0. 15元。牛羊肉比豬肉還便宜,可以肯定大家吃牛羊肉的機率比較多,廣州確實是二師兄的福地。
參考資料:
張慶軍. 民國時期都市人口結構分析[J]. 民國檔案, 1992(1):130-137.
陳明遠. 二三十年代北京的生活水平[J]. 百姓, 2003(12).
陳曉慧. 100元人民幣回到過去[J]. 青年博覽, 2012(1):39-39.
何宏. 民國時期杭州人的餐桌[J]. 美食研究, 2013, 30(2):12-16.
肖第. 民國時期京滬粵的工資和物價[J]. 上海商業, 2013(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