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閱美好

    那些用“我是為你好”來對你的人,其實是“為他好”,無論對你對他,長此以往都不是好的相處之道!

    我是為你好,是一種自私的表現

    世界知名領袖訓練師、心理治療師、演說家克里斯多福·孟,在他的作品《親密關係》中談到:獲得幸福的親密關係,就要百分百付出,但是付出也要拿捏分寸,千萬不要走另一個極端,那就是“我是為你好”

    那個為你好的人,他的思維模式是有繼承的,也就是說,他的父母應該也會這樣對他,他呢也用這樣的“死忠家庭”的方式對你。

    找個合適機會告訴他:不要再說“我是為你好”了,這樣的方法或許本身就是錯的,想一想你的先輩們,他們是否獲得了真正的親密關係,而你延續他們的老路,又能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呢?

    做好你自己,不用太在意別人怎麼說

    為你好的人,也許是你的長輩,也許是你的親人,無論是誰都不要直接表示反感,但是可以對他說出你的不快,或者痛苦。

    如果真的為你好,他也會願意傾聽你內心的聲音和想法的,所以找個合適的機會,單獨聊聊,或者你也用同樣的方式,讓他換位體會一下你的感受。

    既然你在意他,他也為你著想,那就沒有什麼是不可以溝通的。

    從現在起,別糾結了,也別痛苦了。如果他知道你不開心,他會改變;如果他不知道你不開心,那更沒有意義了。

    按你的方式生活,按正確的方式生活,相信你會把快樂找回來的!

  • 22 # 婦產科小豬姐

    因為他為你做的都不一定是你想要的,被感情綁架的好,是心理無法承受之重。

    這時候我突然想起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現在很多人都會這樣說上一句,我是為你好,但他們並不管你是不是需要,一句“為你好”綁架了多少人的幸福。

    生活中處處充滿這樣的善意的綁架,有的時候能讓人崩潰,我身邊發生過因為“為你好”而最終卻讓當事人選擇絕路的事兒。

    孩子高考後,想自己選專業(新聞編輯類的),可是父親認為在現在這樣的社會里學醫更好就業,孩子抗爭,父親不為所動,因為父親說:“我是為你好,這樣好就業”孩子抗爭無效,父親強迫將孩子的志願改成某醫學院,在接到通知書那一天,孩子從5樓跳下。

    兩夫妻準備離婚,本來是和平分離,被好事者的幾個朋友知道了,輪流來轟炸,勸說:“我是為你們好,好好過日子多好。”最終聽了勸說的夫妻兩繼續忍受對方,繼續生活,可是卻帶來更大的痛苦。最後還是離了,也整整浪費了更多的時間。

    不管是親戚還是好友,在想勸說的情況下或者做出某個決定,應該先了解一下,你們的意向真的是人家想要的嗎?把你們的想法強加於人不過是更加加深傷害罷了。

    真正地去了解你想幫助的那個人,給他他想要的,如果你給不了,那麼也請不要強加你的思想,不要讓你想幫助的人徒加痛苦。

  • 23 # 滄浪有話說

    滄浪觀點:我感覺這個這個提問有些表述不清

    如果是你的至親給你說,那麼你的痛苦何來?

    如果是你知己如此說,你的痛苦從何來?

    讓你感到痛苦的應該不是這句話,而是說這句話的人!

    人生路上,有愛的人不孤獨。有知己、有愛人,對我們的每一步,他們都看在眼裡,當覺得我們邁錯了,他們會及時給指出來!

    這樣的“都是為了你好”是發自內心的!

    讓人痛苦的“都是為了你好”

    這樣的話,除了至親、愛人和知己,也會經常有人說!他們說的時候,往往還一副高高在上的先知嘴臉!左一句你應該這樣,右一句你應該那樣!都是事後諸葛亮!

    如果真為了他人好,那麼,請事先指出!別事後往他人的傷口撒鹽!

    如果真為他人好,那麼,請拿出你的誠意幫他人擺脫困境,助一臂之力!

    至於幸災樂禍式的,請記住:教人以善勿太高,使其可以堪為;懲人之惡勿太嚴,使其可以堪受!

    對那些玩嘴炮的,直接懟他兩個字:玩去!

    滄浪觀點總結

    如果真幫人,就請拿出乾貨!否則,請讓人安靜!

    站著說話的不腰疼的,請收起你所謂的好!你的“柔情”他人沒興趣懂!你的好讓人噁心!

  • 24 # 我的枝枝蔓蔓

    一般來說,“我全都是為了你”這句話大多發生在父母對子女、或者親密愛人之間,普通人之間很少會用這樣的話來“道德綁架”對方。當然有些情況下,上司對下屬也會說這句話,目的是讓下屬領情、乖乖服從自己的領導。

    雖說“我全都是為了你”這話充滿了“道德綁架”的意味,讓人感覺非常不舒服,但實際上,說這話的人想表達的觀點無非就是兩個:一是“我超級關心你”,二是“我希望你生活的更好”。

    那為什麼聽這話的人會非常不爽呢?我認為原因有幾個:

    第一,父母並不是自己,他並不能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場思考。比如:孩子想要報自己喜歡的專業,父母不同意,要求他報考更實用更好就業的專業。這個時候孩子如果堅持自己的想法,父母就會說:我都是為了你好!

    但實際上,父母並非就業專家或者預言家,未必能夠對未來社會發展做出合理判斷;對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如果不能充分尊重或者理解,很可能做出錯誤判斷。

    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既不是強迫孩子聽從自己的意見,也不是讓孩子隨便選一個專業,而是應該跟孩子一起找專業人士諮詢,提出雙方都信服、都認可的方案。

    第二,父母做的事情也不是完全正確,卻要求孩子事事都做好。比如:爸媽在管孩子的時候,不讓他玩手機、不讓他看電視、不讓他打遊戲……,而且爸媽的理由就是:我都是為了你好!

    但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他會覺得:你們每天除了看手機、看電視,就是娛樂和休閒,而我卻必須像苦行僧一樣每天埋在作業堆裡,這根本就是不公平的。

    所以,作為父母要想孩子更好的配合,必須要站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溝通。比如手機,怎麼玩、玩多久、玩什麼?這些大家都可以坐下來商量一下,拿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所以說,問題不是關鍵,如何解決問題才是關鍵。解決問題的方式決定了最後的結果。作為親人,當然都是希望對方更好,但這個“為你好”一定是建立在對方能夠接受的基礎上。所以,親人之間的溝通要更加註重方式方法,才能得到更好的結果。

  • 25 # Eryun121121

    透過問題描述,感覺出在“一切為了我好!”的關係中相對雙方不是一般的關係。但不管是哪層關係都是相對熟絡的人。如果你感覺不到對方真的對你好,說明你不能完全接納這種不被認可的“關心”。

    或許,“對你好”的人真的對你好,而你出於不接納,所以,感覺到痛苦。這種情況,就需要你靜下心來,重新審視,感知這份愛,即使現在你做不到這一點,遲早會有那麼一天,你會感激“為你好”這個人。

    或許,“為你好”這個人,出於自己的私利,以愛的名義對你進行“道德綁架”,那樣的話,你的痛苦我完全理解。要做到的是,從自己的心出發,做到真正的為自己而活,他(她)的好意我領了,但如何做就是自己的事了。

    因人而異,因問題而異,捫心自問,那個真的對你好的人,某句話,某件事,是不是觸及到了你的痛點,你才痛苦?

    有些人的某些行為,我們需要重視,有些人的某些行為,我們必須忽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學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