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七說an
-
2 # 孤單的啄木鳥
這是封建社會對女人的變態審美,滋生了小腳文化,鞏固了男權地位,是對女人的身心毒害。
1、限制了女人的自由。讓女人走不動,跑不快,從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成為男人的附庸,只能在家裡相夫教子,未嫁從父,已嫁從夫,夫亡從子,不能參加社會活動,迎合男權社會的需要。
2、滿足了封建士大夫對女性的變態審美。由於裹腳,女人走起路來顫顫巍巍,如弱柳扶風,更顯嬌弱性感。當一種習慣成為流行風,就逐步形成賞蓮、品蓮,賽蓮、嗅蓮、玩蓮的一整套腐朽變態性文化。
3、毒害女人的身心。女孩子從五六歲就得裹腳,硬生生的把腳骨折斷,變形,讓腳停止發育,期間出血、流膿、結痂,所受的罪男人是無法想象的。從生理的戕害導致女人心理不健全,自我定位為弱者。
總之,女人裹腳是腐朽的封建文化,因此被歷史拋棄,不過研究裹腳的歷程演變,對探討宋明清理學有側面幫助。
-
3 # 君子交淡若水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傳統,這是中華民族值得驕傲的。我們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應當的。但傳統文化中既有精華,也不可否定有糟粕。“三寸金蓮”且是古代沿襲已久的封建專制制度下迫害婦女的產物。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以剝削女權、迫害婦女而致的審美觀早已為人們所唾棄。所以在古代人們以“三寸金蓮”為美,在現在,如果還崇尚這種畸形的美,那就不可取了。
回答完畢。不喜勿噴!
-
4 # 蕭風踏浪
三寸金蓮是古人對於女性的一種畸形變態的審美觀體現,帶有濃厚的封建文化色彩。它體現的是封建社會里女性社會地位的低下,是男性的附屬品,它反映了封建社會的黑暗。作為新時代的人,我們要堅決摒棄這種極端殘忍而不人道的思想觀念和現實做派。
-
5 # 心如蓮花173349538
我們的同齡人都知道“三寸金蓮”是對女人的小腳的一種“美稱”。舊社會女孩子從4,5歲起開始裹腳,因為這個階段女孩子的骨骼柔軟不易折碎。裹腳大多數都是由母親執行,首先母親會用言語說服女兒,讓女兒心甘情願的接受裹腳的事實,再開始裹腳。
母親會將女兒的腳板強行壓成弓狀,擠成尖形。為了順利的進行,不讓女兒太對抗,起初用布條輕輕的纏住,幾天後逐漸縮緊,以控制腳掌縮小變形,這個過程疼痛難忍,還要被母親逼著走路,以適用裹腳後的正常行走。
大概到十三歲足部已經定型,母親由為女兒裹腳改為監護女兒護腳。過去女人的小腳與女人的貞操直接掛鉤,腳不能外露,更不能讓外人觸碰。有好色的男人引誘女人時,第一步就是找機會以觸碰女人的足部來試探女人的反應。當時的人們普遍將小腳當成是美的標準,腳越小越美:三寸為金蓮,四寸為銀蓮,五寸為鐵蓮。
裹腳時代的小腳女人經受了身體的摧殘,度過了畸形的少年時代,經受著一生的桎梏,她們的人生是悲催的。而裹腳時代的大腳女人,是很難嫁得出去的,要受人歧視一輩子,她們的命運也是多舛的。我孩提時看到小腳的奶奶們,走路搖搖晃晃,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看著都讓人心裡難受。
裹腳始於南宋時期,終於辛亥革命的新時代。“三寸金蓮”是古代限制壓迫女人的產物,也是新時代女人當家做主的參照物。如今老話重提,我們瞭解了“三寸金蓮”的痛苦,更能體會出我們新時代女人的無比幸福。
-
6 # 婉兒1020
我奶奶就是三寸金蓮,從6歲開始裹足,骨頭硬生生折斷,痛苦和辛苦了一輩子。三寸金蓮就是封建社會畸形審美觀對女人的殘害。
-
7 # 陳小超
三寸金蓮應該是古代的那種裹腳,古代男尊女卑,我記得我回老家農村的時候,有一個90多歲的老太太,他還是裹腳的,整個腳都是變形的,也就是以前舊社會男尊女卑,然後才導致這樣的,咱現在的社會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嗯,即使有這樣的情況,也早被抓起來了,現在這種情況,可是不再有了,幾乎家裡的女孩都被當公主一樣寵起來,自己的老婆也是說什麼是什麼?不會再有這樣的情況了,現在有點女尊男卑的的情況了哦~
-
8 # 一憶一
古時候,人們的審美觀念與現在是完全不同的。古代人認為,女性的美就要體現出她們的嬌小、柔弱、賢惠柔和等等,例如所謂的櫻桃小嘴、瓜子臉、還有就是細腰。當然古人把這一點也是做到了極致,以至於纏足的出現。
纏足最早出現在宋代,之後久經發展,愈演愈烈。一直髮展到近代,這一陋習才被打破。纏足這一行為不僅僅是對女性的不尊重,更是對女性身體的一種摧殘。纏足一般從幼年開始,期間經歷常人難以忍受的折磨。不僅對女性的心理造成傷害也對女性的身體造成摧殘。所謂三寸金蓮,不過是古代人一種極致變態的社會風俗吧!這與統治者的統治思想有關。在宋朝,宋朝公主普遍纏足。這也說明了皇帝和官員認為小腳是美麗的,愚昧的民間也就視小腳為美,乃至把小腳喚作“三寸金蓮”。這樣一種審美觀真讓人無法理解!
其實所謂的“三寸金蓮”能一直髮展,與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傳統思想不無關係,在古時候,一旦把女子的腳纏成了“三寸金蓮”,女性在勞動和交往方面必定會大受制約,只有困守家中,甚至站立、行走都要扶牆靠壁。這樣一來,女性如有什麼不滿、反抗、私奔之類的舉動,就更是難上加難,唯有忍氣吞聲,聽任擺佈。
所謂“三寸金蓮”不過是古代人一種極致變態的社會風俗吧!
-
9 # 尚美1972
這跟時代審美標準有很大的關係。無所謂對或錯。只是對於女性的身體有極大的損害而已。當時的人民的審美標準就是腳小為美,順大流的家庭都會要求自己的女兒裹腳。可並沒有律法層面的要求,最多隻能算是類似於道德綁架。朱元璋的老婆不也沒裹腳嘛,還美其名曰“大腳馬皇后”不是?現在的審美標準變了,又多少女性為了別人眼中的美而各種豐胸整容?有句話說得好,男人為啥愛說謊?因為女人喜歡聽甜言蜜語。對錯,本來就沒有很明確的分水嶺。只是別人都說對,自己也覺得對。別人都說錯,自己好像也覺得錯了。存在即是合理。女為悅己者容。古代的裹腳也好,現在的豐胸整容也罷。親者願意,看者喜歡就好。
-
10 # 野生大學士
“三寸金蓮”是對女性身體的一種極大摧殘!
為了所謂的“美”,將正常女性的腳裹到三寸大小,痛苦可想而知!這種極不人道的“整形”手段,從女性幼年開始,一直持續到老年,痛苦伴隨終生,骨骼畸形到令人咋舌,肉體摧殘到難以忍受,腐爛、惡臭見怪不鮮,其痛苦程度參考四十碼腳穿三十碼膠鞋之十倍,並且給行走帶來極大的不便。
這樣做帶來的“美”,讓人極度不舒適,即使隔著鞋,也讓人感覺怪異之極,如若果脫掉鞋,簡直可以說是極度駭人!
總之“三寸金蓮”是中國古典文化中無可爭辯的糟粕,封建禮教的典型代表,應當毫不猶豫地予以批判!
-
11 # 李好Laya
記得,小時候聽外婆說以前的女人小時候要裹腳,腳裹得越小就漂亮,三寸金蓮的姑娘那是十里八鄉都出名,反之若是個大腳姑娘,嫁人可就困難了,所以女孩的父母長輩在女孩大約六七歲就給裹腳,因為希望姑娘大了可以有個好歸宿。可憐天下父母心。
我自己第一次知道“三寸金蓮”這個詞,大概應該是看水滸傳。
然後從各種書籍上知道三寸金蓮裹小腳是封建迷信社會對女性的身心毒害,裹小腳就是腐朽沒落的封建文化,是絕對男權統治下的畸形變態心理和審美……
我也是認同批判。
但是慢慢長大後,我發覺,其實三寸金蓮也沒什麼值得批判的,這現象只不過是某個歷史發展階段的產物而已,沒什麼大驚小怪,這個階段的歷史過去了它也會隨著慢慢走遠消失。當然過程中可能會顯得很頑固。
每個年代每個歷史時期都會有這個時代的畸形變態心理和審美,也就是所謂的三寸金蓮,在我們此刻所謂的新時代,我個人以為對於女性此刻被認為極為女性標誌之一的“高跟鞋”,幾百上千年後,或許就是後來人眼中的極其需批判的腐朽變態審美。
-
12 # 媽媽的思維
三寸金蓮,這種變態的審美,竟然在中國盛行千年,背後包含了中國婦女無數的心酸血淚,早已受到歷史的批判和唾棄。纏足對女子有著嚴重的身心摧殘,期間忍受的腳足腐爛之痛漫長難捱,她們承受的精神壓力更難以想象,幼小而迷茫的心靈負荷著沉重的,未知的家族命運。俗語說的“小腳一雙,眼淚一缸”,絕非虛言。這樣的變態,為什還會成為封建社會的審美之趣呢?歸根結底,纏足,就是封建社會的畸形產物。在男權社會中,男性占主導地位,自然的,男性的審美觀成為佔主導的審美價值標準,女性是從屬地位,依附男性,所以,一旦男性的審美觀產生變異扭曲,女性的審美觀甚至全社會的審美觀都受到影響,纏足的變態美其實是男性霸權,歧視女性的最有力的說明,小腳,可以給男人帶來感官上的愉悅,輕可意淫,重可褻玩,小腳,不便於行走,可以防止女子紅杏出牆。更有男人認為,雙足裹纏之後,腳部發育萎縮,重力迫使身體彎成弓狀,特殊的行走姿勢讓臀部以及骨盆增進發育,其目的不言而喻,這也是男性心理及其自私隱晦的一環。而舊時的女人,無法擺脫愚昧無知的封建思想,為了取悅男人,必然難以逃脫屈辱的命運。
如今,社會的發展已經不允許男人輕視女性,女人也是天,她們獨立,自強,自尊,散發著迷人的魅力和耀眼的光芒。但不可迴避的是,在社會的某些陰暗之處,小部分女子還在重蹈舊時封建殘念,為一指權利,為一點名氣,為一毛鈔票,為所謂“悅己者容”,放棄尊嚴,降低人格,重複著類似纏足的變態之美,且引以為榮,樂此不疲。睿智的墨寶說:“而今,最大的畸形變態,是心理價值和人性的扭曲,斯世,又盛行別樣的討歡諂媚。”是啊,自視為尤物,以色伺人,焉能長久......
-
13 # 王瑞之H
這是每個時期人們的審美觀不同所造成的,如果唐朝的人們看見我們現在的美體瘦身所,看到健身房他們會認為我們很殘忍!就像我們認為三寸金蓮是對女性的殘忍不公平一樣一樣的![摳鼻][摳鼻][摳鼻][摳鼻]
-
14 # 德馨先生
“三寸金蓮”是中國古代的女子纏足,客觀講,這是一種封建社會的陋習,是對封建社會女性的壓迫,久而久之,中國百姓不但適應了纏足這種陋習,反而覺得這是一種美,這牽扯到中國傳統審美的四個層次:
一、豔俗。多數人的審美層次都會停留在這個階段,有代表性的比如流行歌曲,漂亮的大花裙子等。
二、含蓄。比如唐詩宋詞,交響曲音樂會等,達到這個層次的審美,相對來說會少一些。
三、矯情。比如古代的儒生,文人,畫家等,張口閉口之乎者也、喜歡半開不開的枯枝梅花等……達到這個層次的審美,少之又少。
四、病態。比如“三寸金蓮”纏足,就是一種病態的審美,當審美到達病態層次時,就會成“倒金字塔”突然釋放,成為全民普及的事。
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古代社會的“三寸金蓮”纏足了。
-
15 # 歲月饒過誰Q
小時候,不知道隔壁家的奶奶,為什麼天天坐在門口,我奶奶,每天揹著妹妹,還下地幹活,我在上學的路上就會去看看老奶奶,有一天天氣挺好的,我放學回家,看到那個奶奶在拆她的裹腳布,我好奇,走過去看了看,看到他的腳,我很震驚,為什麼腳那麼小,那個奶奶就講了她小時候她的母親讓她裹腳的事,原來,那個時候的人,相親時不看臉,大家閨秀,不可以見外面的人,在四五歲的時候就開始用一塊布緊緊的包裹住,把腳趾頭全部疊起來,然後穿上鞋子,由於痛,也會大哭,可是那個時期的人思想迂腐,很多禁忌,幹粗重活的丫環和婆子,都是不裹腳的,有提親的來也是看一下腳,小腳也是一個標誌吧,標誌著這個是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因為腳小,走不了路,所以,婚後也都是在家裡待著,聽完她的話,回到家後,我告訴我媽,給我做鞋的時候不要做那麼小了,那個奶奶好可憐,不要讓我的腳像她一樣,所以,每當我的鞋有點擠腳時,我就要我媽給我換一雙大點的,我媽說你的腳太大了,長大嫁不出去,我說寧願不嫁,直到後來我的腳長到穿39碼的鞋,有個阿姨說,腳大的人,會走很遠的路,我算是走的夠遠的,從河南走到東北,有走到廣西,
-
16 # 未能與時間和解
我認為這是封建社會陋習,是一種對女性的摧殘,是一種變態的審美。
在古代,女子以小腳為美,“三寸金蓮”就是用來形容女子小腳的,“三寸金蓮”也叫纏足,古代女子用布將雙腳緊緊纏裹,使其腳畸形變小,以為美觀。一般女子從四、五歲起便開始纏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後方將布帶解開,也有終身纏裹者。
纏足是始於宋朝,宋朝在我國的歷史上被許多人認為是最懦弱的朝代,但是在壓迫女子方面卻頗有建樹,讓纏足這個陋習殘害了古代無數的女子,並且這個陋習傳承了幾百年後才被廢止。
在當時如果女子一雙天足或腳纏得不夠小(超過了三寸),就會被人恥笑,並且嫁不出去。男性把把摧殘人體、行動不便拋在一邊,認為纏小的腳小巧玲瓏,精緻美觀,能夠賞心悅目,我認為這就是當時社會的一種病態。
-
17 # 老酒mm
所“三寸金蓮”只是一個時代的名詞。它是封建社會對女人纏足後小腳的比喻。五四運動後提倡婦女解放,開展放足,上世紀二十年代生人就不纏足了,現在能看到真實小腳的恐怕沒有了。
-
18 # 華4402
“三寸金蓮”是解放前封建社會摧殘女孩、婦女的真實寫照的縮影!是舊時代男尊女卑,男權主義附加予中國婦女的精神枷鎖!
曾記得~有一雙資格“三寸金蓮”小腳的我阿婆(奶奶),六十多歲就得依靠柺杖走路,否則就會如原地踏步般搖搖晃晃站不穩。對於一般女孩四、五歲就得纏腳,否則嫁不出去。我阿婆擁有“三寸金蓮”真的是人生災難。心靈手巧的阿婆,既要為家庭生活奔波勞作,又飽受“三寸金蓮”小腳的折磨的苦痛,真的是無奈又悲摧!
新中國的建立,早就廢除了”三寸金蓮”這個摧殘女孩和折磨婦女的封建制度!讓今天的女性擁有一雙平常自由自在的腳。享受男女平等,共同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鬥!
-
19 # 浮雲198495957
古時女人被社會視為見不得世面的人丶只能在家裡生孩子侍候男人為了男人對女人審美觀認為女人腳小才好看、因此形成了(三寸金蓮)。
-
20 # 諾諾Luna
纏足是中國古代一種陋習。是指女性用布將雙腳緊緊纏裹,使之畸形變小,以為美觀。一般女性從四、五歲起便開始纏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後方將布帶解開,也有終身纏裹者。
三寸金蓮的性別色彩特別濃厚:尖尖翹翹、細瘦如錐的弓鞋(通常還要繡上各種花樣圖案)是女性特有之物;裹有一雙“纖妙說應難”的小腳兒,更是非女性莫屬,非男性可以輕易偽裝者。也是男扮女裝無法逾越的鴻溝。所以,三寸金蓮自然就成了性別特徵。
這也是民俗文化中特有的現象。
但是社會這種宏觀的思想的代代傳承具體到微觀是由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所實現的,程朱理學的延續不衰說到底是一代代的一個個有靈性的人所作出的選擇的綜合的結果,這是一個多麼大人為的悲劇。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隨著國際形勢的發展,國內外交流的頻繁,西方的文明之風在國內逐漸刮大,知識分子率先覺醒,並開始積極宣傳西方的各種流派的思想,反思我們的傳統文化的某些弊病,這種思考逐漸蔓延到整個社會。在這種多元的文化氛圍薰陶之下,當時的社會思想非常活躍,人們開始真正的理性的去審視自己的那些為禮教所束縛的非理性的風俗習慣,所以,水到渠成的,男人的長辮子給剪了,女人放足了。但是,中國女人的千年裹足的疼痛與屈辱實在是不能這樣輕輕的一筆就從我們的歷史中勾去,只有對歷史的深刻反思才能讓我們克服矇昧,踏者歷史的足跡繼續前進。
回覆列表
三寸金蓮就是我們說的纏足,是中國古代最令人痛恨的陋習之一。女性從四、五歲就開始使用布匹裹纏雙腳,使之畸形變小,來看起來美觀。
我還記得小時候,當鞋子小了,沒來的及買鞋時,那種體驗就讓人忍受不了。每走一步,就是一種痛苦。裹腳的女子遭受的摧殘太大了,裹著腳,腳趾頭會受到壓迫,扭曲變形。但是還需要活動,不然血液不流動,腳可能會壞死。這足以顯示出古代女子地位之地。
並且最讓人心痛的一點就是。女孩的裹腳都是由母親來勸說的,會告訴孩子這是非常的正常,小腳是女子的一種美麗和榮譽。讓女孩心甘情願的接受毒害。
那時人們只覺得這是一種傳統。卻不會想從來便有的東西便是對的嗎?或許只是沒有能力抵抗吧。
起源:纏足起源於北宋後期,最初是宋朝上層社會開始的。《鶴林玉露》記載著,宋朝有人自稱是柔福帝姬(公主),因為自己腳大而被懷疑是冒充公主。 宋朝公主普遍纏足,這也象徵著上層社會。
不過,規定必須纏三寸是從明朝朱元璋開始的。纏足也成為了社會地位,貴賤等級的標誌。
王鴻漸在《西樓樂府》中寫到“狸紅軟鞋三寸整”、朱有燉在《元宮詞》寫“廉前三寸弓鞋露”。
纏足廢除是清朝立國之後,也就是順治十七年:如果讓女子纏足,她的丈夫或者父親要被杖打八十次,流放三千里。
那時候人們以腳小為美,覺得這樣的女子弱不禁風,看起來惹人憐惜。
纏足不過就是當時上層人的惡趣味。經歷過纏足的女性,腳都會變形。難以理解當時人們的審美。
我覺得我們現在真的很幸福,男女平等。每個人有著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的權利。
我是@女俠七安 ,分享走心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