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悅兒見

    這個看你公婆意見了,如果你婆婆想要你公公跟著你就讓他跟著,俗話說得好,公不離婆嘛!

    按理說,你公婆也是想一起來的,只是有一些老人怕一起來會讓你們經濟壓力加大,自己委屈自己罷了。

  • 22 # 高天行123

    我老婆子給兩女兒看孩子,從月子開始,現在大的孩子上幼兒園了,女兒說得看到小學畢業哪,六七年了,春節時老伴回家呆幾天,我自己習慣了,啥菜都會做了,洗衣服收拾屋都來得,不能抱怨,也不能提要求,就當自己是老鰥夫唄,四年前自己回老家買了個小院,把舊房扒了蓋三間房,一畝地,栽果樹,養花,種菜,養一條笨狗,樂趣多多,多想好的方面,就不那麼苦了,今年我的果樹大部分都結果了,桃李杏梨棗會結很多,櫻桃山楂海棠今年結不多少的,桑椹蘋果核桃明年能結,葡萄草莓能結不少,有人說快樂在自己尾巴上,有道理,就是天天做飯著實煩惱,農村又沒飯店,我就等到實在是餓了再做飯,就忘記了苦惱了,還有個好處是省錢,使勁花有三千就足夠了,抽菸七八百,加油三百,米麵油肉魚有八百夠了,別的也沒啥花的,鄰居老頭說人一輩子就兩字,活著,有道理,

  • 23 # 朱明白

    這種情況不能一概而論。一,公公也不想和你們住起,生活太不方便。二,如果歲數大了,身體健康也不太好,特別是在農村,的確需要人看一下。三,上了歲數的老人,為了你們的生活需要,而被迫分開,精神上也產生相互掛念。四,最好徵求他們意見,不要約束他們,來去自由。

  • 24 # 3249865181988

    我不知道別人是怎樣做的,反正我帶孫子是帶著老公一起去兒子家的,我可不放心把老公自己放家裡。現在回家也是帶著老公,孫子一起。

  • 25 # 誠信的人

    這樣的事情很多,個人認為,要根據家庭情況而論,如果公公自已不會做飯怎麼辦?必須要同往,互相照顧,習慣是漫漫養成的,千萬不要煩老人,再說,兩人同往,也省得兒子惦記了,如果是年紀不算太老,又能生活自理,在農村的老人,一般都有不願意去城裡生活的心理,因為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去城裡生活不習慣,也有的家中有事需照料,無論如何,不要把老人當負擔,用時方恨少,無用方恨多,這種思想不可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子五歲很愛哭,性格急,有什麼辦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