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不用他們花錢,想上一個條件稍微好點的,可是爺奶說沒必要,學習好上哪都一樣,不好哪裡也白搭,該怎麼勸說他們
7
回覆列表
  • 1 # 宜賓食府滇菌王

    首先尊重父母,看看孩子是自己接送還是父母,父母接送就讓孩子離家近一點,正規的學校,還有重要一點有些所謂的貴族收費太高,自己家庭收入成不了正比,所以父母也是基於這個因素

  • 2 # GGM10

    跟我們家老人一樣一樣的! 爺爺奶奶都80多了,一年住3,4次醫院,一次就得半個月出不來。孩子爸乾脆沒法上班,只能照顧老人,現在孩子上一年級,剛好爺爺奶奶家旁邊是一所重點小學,我們順理成章搬過去一起住順便照顧老人方便接送孩子。結果收拾房子吧,老人又不讓動這個不讓碰那個,這個東西不能扔那個東西必須留著。我一生氣馬上去報名私立,別在一起住,省了學費多了矛盾,對孩子心理發育都有陰影。而且關鍵爺爺奶奶歲數大,病病歪歪的,天天咳嗽還高血壓,恨不得吃藥比飯多,這樣的房子的空氣也不好,即使天天開著窗戶也沒什麼太大幫助。反正家裡就是病毒的滋生地,所以我想來想去婉轉的讓孩子爸告訴他們不一起住,也不去那邊上學,不給他們添麻煩。不行! 爺爺奶奶不答應,說我們有錢沒地花,說人家想去這個學校去不了,我們還不知道珍惜。反正我已經定了私立學校,不管他們反對與否。就是去了家旁邊的重點小學,天天他們倆是鐵定接送不了的。再說孩子長大了,越來越會氣人,要是真的哪天給他們倆老人氣著了,那罪過就大了! 為了家庭幸福美滿和睦融洽,最好就是各幹各的,各過各的。

  • 3 # 零197987394

    如果有條件就一年級甚至幼兒園開始就上好一點的,普通公辦學校教出來的都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沒有深度,以後很難和那些好的學校孩子比,從一開始基礎差了以後跟上只會更辛苦,要上早點上,不要讀了才後悔,到時候補課都來不及,要麼就在普通公辦學校讀,要求不要太高,壓力也小,這種出人才的也有。自己的孩子自己接送還要聽老人意見嘛?只有經歷過才知道,老人都圖省時省力,這個還真不能聽,按照自己條件來。

    我家孩子上小學三年級,小學在我們這一塊算好的,但是根本不能和重點學校比,現在尷尬了,初中去重點根本跟不上,人家重點學校抓得緊,好的學生都在補課,這種普通公辦學校完全不能比的,就算搞關係進去也跟不上,打擊孩子信心,所以初中也只能退一步,只能去相對好點的學校,然後一退再退,後悔來不及了,畢竟現在自覺學習的孩子不多,都要靠父母逼一逼。所以考慮好吧,想要去好的學校,壓力不會少,去普通的學校就準備好一直普通下去,對孩子要求不要太高,開心就好。

  • 4 # 手機使用者72976172461

    花自己的錢,不用徵求別人意見!孩子的教育問題,能給好的條件,為什麼不給!有些事,本來就是你們做父母的自己決定的,為什麼要徵求別人意見!

  • 5 # 賀蘭不媚

    對孩子的教育,我覺得量力而為。如果有條件,當然希望孩子能上更好的學校。

    如果需要爺爺奶奶接送或者經濟上給予資助,我覺得應該要聽取下他們的意見。既然不需要,隔代了,個人覺得沒必要徵求他們的同意。

    爺爺奶奶的孩子,他們怎麼管教,都是他們的權利。但現在,是你的孩子,決定權在你手中。

    我媽也是個強勢的老人,每天習慣對我的孩子指手劃腳,有的想法非常荒謬。不聽她的,她馬上就沉了臉表示不高興。但是孩子有什麼問題呢,她馬上就會推卸責任,罵我自己沒照顧好。

    如果聽老人的,作者很可能會面臨我一樣的境況。所以請記住,孩子是你的,不是爺爺奶奶的。

    最後有個建議,好學校固然好,如果距家太遠,接送麻煩,還是多多權衡吧。把太多時間花路上,大人孩子都辛苦,也增加了風險。

  • 6 # 遊向天際的魚

    老人的思維,或者說很多人的邏輯其實是有問題的。孩子如果能養成比較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再加上進了一所好學校或者遇到了好老師,才能得到學習好的結果,而不是學習好才有資格進好學校。“學習好,上哪兒都一樣,學習學習不好,上什麼都白搭”,其實是某些家長為自己的消極不作為,或是無能為力束手無策找的藉口。

  • 7 # MaeRen

    我爸也是這麼說,我為了孩子上學買了學位房,他埋怨我好長時間,說我得瑟。我不聽他的,自己的孩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什麼不能給孩子選個好學校呢?

  • 8 # 碩哥和菘哥

    孩子是你們的,錢也不用老的出,你給孩子報名上就行了這有什麼好糾結的呢?難道孩子上學之後爺爺奶奶還會要死要活嗎?

  • 9 # whatever117

    我婆婆 外孫子 花她的錢上的國際幼兒園 這該上小學了 花了比較高的贊助費 安排到了好學校 輪到我們孩子要上幼兒園了 我們都不用她花錢 她天天 一口一個 上哪也一樣 不用花錢上好的 就是哄孩子 花那錢沒用 我就呵呵噠了

  • 10 # 裡西記憶

    又不用他們的錢,想上哪裡還要徵求他們意見?那種理解你的人你不用解釋都理解你,不理解你的人你什麼道理都講他也不會理解的。值得你煩惱嗎?錢不是他們的,兒子不是他們的,讓他們靠邊兒去。

  • 11 # 月光精靈

    爺爺奶奶死活不同意,哈哈我想問上學跟爺爺奶奶

    有關係嘛?如果有比如接送孩子,交學費,買學區房是要考慮一下老人意見。如果沒關係,我想說的是你們都是孩子的父母了,該長大了,該自己拿主意就自己拿主意

  • 12 # 小白小包

    誰出錢誰給意見。我們家老大那時候要上小學時爺爺奶奶也這樣,一分錢不出還要做主,奇了怪了,孩子我們生的,我們自己帶大的,錢也我們出的,憑什麼要受爺爺奶奶指揮。我愛上哪個就上哪個,管不著!

  • 13 # 北漂糰子媽媽

    自己有條件當然要讓孩子上好點的學校,每個父母都希望給予孩子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最好的,再說自己的孩子自己做主,老人的意見僅供參考,但是如果自己沒條件需要靠老人金錢人力支援那就不能一意孤行,手心向上哪來的底氣?

  • 14 # 葡萄說劇

    我覺得家長有那個能力,為什麼不上好學校呢?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應該是父母決定的,父母擁有決定權。爺爺奶奶他們老一輩的思想也許不適合現在的社會。所以家長想送哪就送啊!

  • 15 # lll好學好學

    那要看看爺爺奶奶為什麼不肯,有時候老人家 想法比較簡單明瞭!不像父母就算壓力大點,辛苦點都要把孩子送到好的學校!這個也是得看老人家理由來解決事情!

  • 16 # April低低

    自己孩子上學關爺爺奶奶什麼事,自己有能力就讓孩子上,誰囉嗦愛死不死,但是沒能力就不要死撐讓孩子上,能力跟不上計劃,自找苦吃。

  • 17 # 蘭姐在蘇州

    自己的孩子自己做主。儘量做通老人的工作。做不通那隻好不孝了。因為孩子現在還小。父母是他的監護人法律賦予監護人,有義務幫助孩子做出對孩子有益的選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沒有這個權利。

  • 18 # 快樂庭院

    孩子上學的開支需要爺爺奶奶贊助嗎?

    不需要。

    誰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

    爸爸媽媽。

    如果父母為了孩子考慮、為全家考慮,就把爺爺奶奶的話當做參考意見,但是決定權不在爺爺奶奶那裡。

    很多事情不能兩全,做為父母的就要考慮長遠。

    老人的認識有一定道理,但和現在的現實情況已經有很多不符的,他們的思想也不能說不對,但是是基於他們年輕時的社會現狀形成的。

    孩子是生活在未來的一個社會人,他以後的生活是要適應未來的社會和生活的。做為父母為子女選擇學校是為他創造一個更適宜於他以後發展的一個環境,所以,我們對老人要孝,但不一定要順。

    孝和順不是一回兒事。

    儘可能地去說服爺爺奶奶,如果實在無法說服,那就選擇對他們表示尊重,但忽視他們的意見內容,父母決定了吧。

    有一次老人很認真地告訴我:“我要給你提個意見,你得讓孩子吃好,晚上早點睡!‘’

    老人的意見也是我的心聲,不過我能達成老人的要求嗎?真的很難!我就笑對老人說:“媽,我完全接受你的意見,可是我做不到啊!現在不是我要他怎麼做的事情,而是他怎麼做的事情。”

    老人對我的回答不滿意,可不滿意又能怎麼樣呢?這是事實。

    對於孩子上學的事情,沒必要每一件事都要把老人的意見考慮在先。如果是老人的事情,一定把老人考慮在先;如果是孩子的事情,一定要把孩子的成長考慮在先。

    如果想讓老人更容易接受,不妨從以下兩個個方面去努力:

    1,先帶老人去感受以下優質學校的氛圍,包括校園風貌和學校的宣傳。

    優質學校從軟硬環境一般都優於普通學校。尤其是小學畢業生的去向,等好的方面多向老人介紹。

    再帶老人去普通學校做個對比。

    誰家的老人和父母都一樣,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有出息,而孩子進一所相對優質的學校等於給孩子的成長加了一定的保險。

  • 19 # 風鈴許願者

    不請自來。

    家裡經濟條件好,能供孩子上好的學校肯定要上。一個好的環境對孩子教育來說很重要,要麼也不會有古時孟母三遷的故事。

    爺爺奶奶反對上好的學校,父母可以自問一下是不是自己平常對孩子太嚴格了,爺爺奶奶有意見了。大多老輩人是很心疼孫輩孩子,最見不得是孫輩受苦,也許他們心裡清楚,但總覺得是孩子父母的錯。

    父母與爺爺奶奶聊聊,瞭解一下他們反對的原因,並說明自己讓孩子上好的學校原因,相信爺爺奶奶是過來人會理解的。

    其實還有一個很大原因是我們忽視的,無論孩子上什麼學校,對於爺爺奶奶來說,是家庭的大事。父母未與他們商量直接說讓孩子上哪個學校,爺爺奶奶覺得自己成了外人,不能參與家庭決定,失落中選擇反對意見。

    “老小孩”很多時候也是頭疼,所以家裡有大事時還是商量下比較好,家庭和睦有利於孩子成長。“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或許與當代育兒觀念不同,但他們經歷多,有些意見真的是可取的。

    所以題主還是瞭解下原因,為了孩子,家庭大事還是商量些來好些。

  • 20 # 喜205409161

    "家裡就一個孩子該上一年級了......可是爺爺奶奶死活不讓上"?這樣的家庭矛盾或者"家庭糾葛"是很多年輕人面對的"老小"難有"平衡"的棘手問題,特別是現在的一部分爺爺奶奶"隔代操心",痴迷不悟,思想僵化,"片面之詞"。總是以"功勞牽絆",以"愛護"執意,以"我說了算"為"長輩妥協"。殊不知這是一種"愛心過頭",貽誤孩子成長養育的"不應該操勞"。作為兒女有很多為難與無奈,也有牽扯"孝敬父母"順從長輩的左右為難情感,更是一種難為情"不捨下"的糾結與"順心"。但是,不論爺爺奶奶怎樣的執拗與"錯位偏愛",自己的孩子要用"主人翁"態度盡心盡力,爸媽的"堅持"是過錯的"延誤",誠心誠意地與父母溝通坦言,"該放手時就放手",該做的事情是兒女的"不擔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希特勒為什麼首先攻擊波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