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苔飯糰
-
2 # 人活得就是個心態
這些情況說明你沒有安全感,心理壓力大,內心缺乏被溫暖和關懷(需要被人關愛)。
1安全感來身父母或者老公的關愛,需要有個溫暖安全的和睦家庭。需要實現自身財務自由和精神.人身自由。2生活壓力大,需要和你的親人多溝通共同面對,共同解決。3你的內心缺乏被溫暖和關懷,缺乏被親人關愛,建議你找自己的父母.姐妹或老人多關心你,多愛你。
祝你早日走出心理陰影,充滿Sunny和自信,擁抱美好人生!
-
3 # 5分鐘心理
這是你在受到別人情緒影響的同時,常對自己做出的評價,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也可以說自己沒有定力而不能自我肯定,只有消除自我評價,建立自信心,才有可能減少或消除受到別人的情緒影響。
自信心的缺乏造成自我定力的缺失經常把別人的情緒帶到自己身上來,而自我信心不足,也就很難對一些事物的對與錯,好與壞作出一定的判定,一般情況下這種現象都出自於具有很強的依賴性人格的人身上,這也是由於對他人長期的依賴,而形成的一種習慣性的心理演變過程。
相對於他人情緒的釋放,對自己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特定的環境或特定的人群當中,長期依賴他人,或在自己的某些觀點或建議經常受到他人否定的前提下,而形成了自我退縮的習慣,造成缺乏自信,而產生自我定力缺失。
其實這一心理的演變過程,多數是自我信心不足而造成的,當你他人形成對立的觀念時候,由於不自信,就會經常自我否定自己的觀點或建議,也就是經常給自己在問題上形成消極的評價,而這種評價似乎是受到外界環境或他人的情緒而影響的。
而現實中也並非如此,由於自我信心所造成的定力不足,對於自己所遇到的任何事情,包括自己隱私的事情,可能都不會做出自我的定論,甚至會主動的爭取他人給自己拿主意,也就形成了在很多事物上都需要他人幫忙的依賴心理。
當然別人在任何問題上的情緒釋放也就是觀點和建議,對自我的影響也是很大的,這也主要是自己適應了這一習慣的產生而造成的一種趨向,每當形成這種情況的時候,自我心裡就非常自然的去接納別人的情緒,而無法自主決定。
所以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自信心的缺乏和對他人的否定,已經形成了習得性的心理接納,造成了自信心缺乏而產生定力缺失,無法自己拿出主意來為自己做主,如果事情得以很好的解決還算順利,如果出現任何阻礙性的力量,這樣的人將會受到很大的打擊,容易形成失落感或孤獨感,而產生心理疾病,其主要原因就是自我負面的評價造成的。
不想受到別人情緒的影響,又該怎麼辦?首先要逐漸的擺脫對他人的依賴,自己要嘗試的為自己做主,也就是有些事情自己去拿主意,去辦理或者解決這些事情,當需要他人幫助的時候,再求助於他人,那麼前提是自己先去嘗試,而非直接求助於他人,要改掉這種習慣。
對自己解決問題,不論是好是壞,只要適合自己就行,也可以說當這個問題解決以後,自己感覺到很滿意,就已經達到目的了,不要去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可以去考慮別人的建議或者觀點是為輔助性的而非主動性的。
對待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要以正向的思維去給予評價,千萬不要否定自己的能力和行為的體現,信心也是這樣逐步的建立起來,當你能夠自我感覺到信心的力量在支撐你的時候,那麼你的定力也就逐漸的生成了。
而定力也就是你能夠獨立自主的為自己的事情或他人的事情做出你的觀點或建議性的判斷,你只有透過這樣不斷的去嘗試,才能把自己的定力維持到穩定狀態,這樣你也就會逐步消除對他人的依賴,因為自己能夠為自己做主的事情,都由你自己來解決,從中你一定能夠體驗到自我能力的體現。
結語一個人,當逐漸的不去依賴他人的時候,肯定會遇到一定的困難,當然是因人而異,有些感覺到困難很大,還會去依從他人,但是有的人會迎難而上,逐漸的體驗到這些困難,而鍛鍊自己。
這實際上是一個適應的過程,更是一個歷練自己的過程,當自己遇到任何問題的時候,都能夠獨立自主的去論斷這些事情的因果關係的時候,你的自身價值也就體驗出來了,一個人的獨立不光是他身體上的獨立,更是他意識思維上的獨立,如果能夠形成了獨立的見解,這就是創新。
其實,每一個人從內心裡都不願意接受別人不符合自己意願的觀點和建議,那麼完全可以從這一刻開始,去鍛鍊自己的意志,建立自己的信心,完善自己的定力,只要你勇敢的完成這一過程,你一定感覺到你活出的是真實的自己,是一個有信心、有定力、有價值的自我,自然快樂也就在其中。
-
4 # 大妮子cyyynn
不要想太多!不要把自己想的那麼重要,別人有什麼事不會總是因為你!同時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不然太累!過好自己的!
-
5 # 小治姐姐
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從小就是這樣。
凡事都想著別人怎麼怎麼樣,好好學習為了讓父母高興,好好表現為了讓老師喜歡自己。
如果有人在說悄悄話,或者說了什麼不好的現象,第一反應就是“他們是不是在說我”。
為什麼我們總是想討好別人,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哪裡都不夠好?
想要轉變這種現象,靠外力沒有什麼效果,只有讓自己強大起來。唯有自己的內心足夠強大,才不會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才能真正做自己。
-
6 # 朱姐日記
老實說,我曾經也是這樣子的。但隨著年紀增長,已學會了閒看雲起雲落,一切榮辱皆是屁的心態。所以自己心不亂,一切皆是浮雲!
-
7 # 心善姐姐PP
這是很多人都會犯的通病,看到別人不開心,首先就想是不是自己哪裡做錯了,其實很多時候別人並不是因為自己而不高興,對於這種情況,首先可以去問別人發生什麼事了為什麼不舒服,這種問候一來可以表示關心再則可以弄清原因,避免自己胡亂猜測,其次就是調整自己心態,自己覺得問心無愧就不用管那麼多了。
-
8 # 不做癮君子
你說的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這是我們這自己不自信的一種表現,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想法往往把自己放在最卑微的角度。
-
9 # 自駕遊2025
這種自責,實際上是一個心理問題,而這個心理的形成與兒時的成長環境有關,要想徹底的克服這個問題,最好去看心理醫生,然後讓心理醫生制定一個方案,直到治癒為止 ,不要擔心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其實我們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心理疾病,及時醫治就是了,沒什麼大不了的,正確認知就好了……
-
10 # 蟹小魚
總是把別人的情緒帶到自己身上來,老是想我是不是又做錯了什麼?該怎麼辦?
首先你這麼想:是不是你又做錯了什麼?這樣的想法沒有錯,[弟子規]說: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看見別人的缺點或不良的行為要反躬自省!檢討自己是否也有這些缺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管什麼,先從自己身上找問題。
人生活在世界是五彩繽紛的,豐富複雜的。人人各異,決定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於你的學習能力和不斷進取。
還有一點,很重要!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
11 # 向媽媽
謝謝邀請我來回答這個回答,我覺得這有是優點又是缺點,說明你不是一個推卸責任的人,首先檢討自已,這是好的品德,對你以後是有好處的,不過做人也不能太卑微,以後多鍛鍊自己的各種能力,你就自然的內心強大了,自信了,你就會做情緒的主人,會有更好的人生。
-
12 # 樂學有方
這也是一種自我審視,從某種方面說明你是一個很認真有責任心的人。因為你首先檢查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從自身方面找原因。這一點在現在的社會是一種十分難得可貴的品質哦。
想一想身邊有很的多人,做錯事情了,說了一大堆的理由和藉口,結果都是別人的錯,而與自己無關。這樣的人往往是沒有同理心的,人際關係也不會好的。
所以,從這點說,你也是一個謙虛而懂得自省的人
如果你自省過後發現不是自己的問題,那就不用擔心什麼啦,因為與你無關,何必庸人自擾呢?
在生活中一定不要受別人的情緒影響,因為是別人的事與你無關;也不要把自己的不好的情緒傳染給別人。
要知道,人的情緒是可以傳染的,試著去接受好的情緒,擯棄不好的情緒吧,讓自己變成一個快樂之源,總比讓自己變成痛苦之源好的多。
要知道,每一個人都喜歡與開心Sunny快樂充滿正能量的人交往的。
-
13 # 薩茹拉老師
生命裡很多的情緒還是自己的問題 你怎麼看待生活裡發生的一切 他人和自己 其實還是自己的觀象 造成了你生命裡的種種呈現
要堅持美好 善良和成長 你心裡想什麼 你就會見到什麼
-
14 # 親子育兒之道
太在意別人怎麼看你了,這樣會很累。身心都會疲累,我有時候也會有這種感覺,會覺得自己哪些話說的不好,哪些事情做得不完美,然後,出現自責的情況。這樣只會讓自己的心情變得糟糕,覺得自己不好,總是有這種心情對身體也不好。
有時候,應該想想,人哪有完美的呢。每個人都會犯錯和說錯話,只要你的本心不壞,做善良的人,偶爾的情商不線上都不是問題。
在以前我總覺得說的多,錯的多,多說無益,不如保持沉默,靜靜的聽,這是一種心態,但同樣也會讓別人覺得你不好接觸,不善表達,在工作中確實不是一件好事情。有的時候不怕你說的多,說的錯,就怕討論的時候你沉默靜悄悄的聽,這樣顯得你工作態度不積極,不重視。
所以,不妨多看看書,聽聽別人怎麼表達,看看語言的魅力,做一個自信的人,哪怕說錯了,勇於去接受和改正就好啦。
-
15 # 努力的鄉村阿杰
不要為了取悅別人而活,這樣會很累
一句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一輩子生活無憂無慮,簡簡單單,開開心心,也稱得上人生最高境界
心態好的人,能控制好情緒的人,有修養的人,往往都是成大事的人
-
16 # 安讀時光
首先我想說的是,你缺乏自信了。別人是別人,你是你。你做好你自己就成。生活在一個集體中,那麼多不同的個體。你總這樣想,自己有多累,還沒有任何益處,累心的也只有自己。何苦呢?其次,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做錯的事情,你就胡亂的想。那就涉及心理問題了。我不是心理醫生 ,可我一直對我周邊的朋友說:做自己,無關他人。讓別人說去吧,說到底,生活是自己的。和旁人有何關係呢?不解釋,因為對不懂你的人,解釋就是虛偽。對懂你的人而言,根本就無需解釋相互一笑罷了。反之,別人的情緒又和你有什麼關係呢?所以我覺得只要自己做好自己就成。至於旁人 ——風輕雲淡!
-
17 # 生活2003
不要讓別人的情緒或評價影響自己的工作,不要想得太多,想得越多顧慮越多,你就越無所適從。你必須從裡到外的自信,裝也要裝出來,你就把它當成一場戲,你就是一個演員,你在扮演一個角色,你一定要演好。就以這樣的心態,你就會丟下包袱的。
如果你糾結,那是因為你什麼都想要;如果你彷徨,那是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你不是,你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你只是缺乏勇氣,勇氣就來自你強大的內心,每個人都是有潛力的,你一定要自信要發揮。
-
18 # 薰衣霞客
在生活中不論做什麼,我們只要做到問心無愧就好了,每個人的生活觀個態度觀都不一樣,如果我去在乎各種人的情緒,就好比我們把人家的垃圾撿回來一樣,無處安放,影響心情。鬧愉快乾嘛?如果別人的情緒矛頭直接指向我們,那我們也應該婉轉的去化解。不論身邊的親人,朋友確少溝通就會產生誤解,所以沒事的時候多關注一下她們,你對別人的態度決定於別人對你的態度。不論身處何地都要處理好身邊的關係,大家也就相安無事,何樂而不為呢。
-
19 # 生活在新疆的小莉
如果你想在情感上變得更強,你需要一個情感鍛鍊。
“我不想受制於我的情緒。我想利用它們,享受它們,並主宰它們。“———奧斯卡·王爾德
我們知道,為了變得更強壯,實現我們的健身目標,我們需要鍛鍊我們的身體。
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情感力量也需要練習。
把接下來的幾個步驟想象成一種強有力的情緒鍛鍊,你可以每天在家裡練習。
就像去健身房一樣,你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結果。然而,如果你堅持實踐,它們將不可避免地顯現出來。
在激烈的爭論中,你會完全控制自己所說的話,而不是說出傷人的話,以後你會後悔的。
收到同事的負面反饋不會再讓你處於防禦狀態,也不會損害你的自尊。
當你感到焦慮時,你將不再需要吸菸,檢視社交媒體,或咬指甲,因為你的肌肉將足夠強壯和靈活,以處理任何情緒的重量。
1.停止試圖控制你的情緒
2.說出你的感受
3.利用你的注意力技能
4.用你的日記記錄你的情緒
5.寫下你的夢想
6.戴上你的“長頸鹿耳朵”
7.使用健康的應對機制
8.實踐漏洞
掌控
1.停止試圖控制你的情緒
想象一下,你正以每小時100英里的速度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突然你聽到一種非常響亮的聲音從你的汽車引擎中傳來。
你會戴上耳塞再也聽不見了嗎?當然不是。這隻會使問題變得更糟,並可能將您置於危險之中。
就像我們的汽車引擎發出的奇怪的聲音,我們的情緒不是問題本身-它們是一種症狀,是我們生活中需要修復的東西的跡象。
然而,我們經常堅持戴上隱喻耳塞,透過食物、社交媒體或Netflix馬拉松來麻木我們的情緒。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開始傾聽病因而不是試圖修復症狀呢?
這裡有一個練習,你可以每天做一次,或者當你感覺到一種特定的情緒浮現時:
1.閉上眼睛,把你的注意力引向內心。
2.與其試圖逃避你的情緒,不如靜靜地面對它。觀察它,就好像它不是你的一樣-就像科學家檢查一個新的標本一樣。
3.問自己一些問題。它在你身體的什麼地方?你有多強烈的感覺?你以前有過這種感覺嗎?
接近你的情緒。停止對它們的恐懼,開始好奇地研究它們-最終你將能夠看到模式,得出結論,並提出解決方案。
2.說出你的感受
研究表明,給自己的情緒起名字實際上會讓你感覺更少。
“為了減少喚醒,你只需要用幾個詞來描述一種情緒,理想情況下使用象徵性語言,這意味著使用間接的隱喻、度量和簡化你的經驗。這需要你啟用你的前額葉皮質,這會減少邊緣系統的喚醒。底線是:用一兩個詞描述一種情緒,這有助於減少情緒。“
-大衛·洛克(David Rock)在“你的大腦在工作:克服分心、重新獲得注意力和全天更聰明地工作的策略”中
養成問自己的習慣“我的感覺如何?”(為了幫助你記憶,建立一個觸發器,比如每次你檢視手機時,或者每次你關門,或者喝一口水的時候,都會問這個問題)。
3.利用你的注意力技能
為了深入傾聽你的情緒,你需要能夠控制你的注意力。
否則,當你試圖集中注意力時,你會發現你的大腦在不斷地思考晚餐做什麼或者在迴圈中回顧隨機的哈利波特場景。
培養穩定注意力的一個很好的方法是透過冥想。
關於冥想有一個很大的誤解,那就是你應該一直保持頭腦空虛。這是荒謬的,因為這是不可能的(由於這種期望,很多人最終會感到沮喪,完全放棄冥想)。
冥想的目標之一是培養穩定的注意力。你不是透過試圖清理你的頭腦來做到這一點的。您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完成:
1.將注意力鎖定在冥想物件上(對於初學者來說,最好的物件是呼吸,由於它的易訪問性和簡單性);
2.觀察其他事情/分心(工作相關的擔憂,外部噪音,伏地魔殺死塞德里克·迪戈裡等)不參與其中好的。這意味著你在他們來的時候看到他們,然後你讓他們走,不會迷失在他們身上,也不會忘記冥想的物件。
從專注於你的呼吸開始。然後,當你發展你的注意力技能時,你將能夠把它們應用到更抽象的東西上,比如你的情緒。
隨著你的冥想練習的發展,你將逐漸獲得對你的情緒的更高的理解。
你將放棄與他們產生共鳴的傾向(“我太不耐煩了!”),並開始接受它們作為中立的臨時條件(“我現在感到有點不耐煩。多有趣啊!“)
你將學會如何使用你的情緒作為你的思想和行動的燃料,而不是讓它們控制你的思想。
你將開始區分不同情緒如何影響你的思維運作的細微差別,並最終發現它們的更深層次的原因(有時,這將作為舊的童年記憶浮出水面,或者是一系列全新的更可愛、更有趣的情緒)。
4.用你的日記記錄你的情緒
徹底改變我的情緒健康的習慣之一就是開始跟蹤我的情緒。
透過每天在日記中寫下我的情緒,我養成了一種習慣,把它們帶入有意識的意識中,這讓我對它們感到更自在。
-
20 # 嵩陽劍無名
1、患得患失,活在別人的陰影下,很難走出自己的一片天;2、做事不拘小節,不顧細謹。這是豁達的心態,如果要獨立,要成功,必須擁有這種豁達;3、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是一種善;患得患失,引物懲己-就是一種傻;總之,益事-積極向上-坦蕩;傻事-於事無補-矛盾,不要主動用別人來懲罰自己,而要用環境暗示自己,坦蕩真誠。
回覆列表
題主應該是個敏感的人。
敏感是一把雙刃劍,使用的好則可以讓我們更好的去了解別人的感受,成為一名情緒傾聽者;使用的不好可能就會導致自己像驚弓之鳥。
我相信很多人都帶著原生家庭的影響來到社會上,相當於二次重生,像一個初生的嬰兒一樣重新學習,離開了學校的庇護。當我們在開始人際交往時有部分人會經常敏銳的感知其他的人想法和感受,並且會自然而然揹負在自己身上,想象是否是自己的問題造成了別人的某些舉措。
彷彿好像別人的情緒能輕易的感同身受,其實是因為這類人的自卑和敏感造成的。聽到這兩個詞,很多人都會產生共鳴,因為他們並不能將這種多思多慮的情緒輕易的表達出來,只能默默的承受,去思考,造成自己身心俱疲。
其實,這種能輕易捕捉別人情緒感受並不算一件壞事,這是因為這類人的同理心很強,感知能力讓他們能瞭解別人的想法,自卑又讓他們把別人的想法與自己緊緊聯絡起來,而這種聯絡大多數都是負面消極的。
那我們換個角度想,第一點:是否有事實依據你判斷對方的想法是正確的?第二點:靜下心來想一想,你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是否無可挑剔?一旦追溯的齒輪開始轉動,在你堅信自己在事物處理以及人際交往中做到了問心無愧,那麼別人的揣測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打消你的疑慮。
最後最重要的就是使用你的察覺能力,想象一下,你的一個朋友心情十分不好,狀態不佳,Ta在向你吐露心聲的時候,你可以很快的get到對方的感受、想法,並且能精準的做出安慰,告訴Ta:你真的很懂Ta,Ta不是孤單前行。是否就利用了你的能力幫助了別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