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三國中,論謀臣、論武將,蜀國都是佼佼者,但其卻先於魏、吳滅亡,原因是什麼?
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591021

    蜀漢在劉備時實力達到頂峰,文臣武將人才鼎盛。但是劉備過於迷信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用川漢兵主力北伐,荊襄兵側應!這個戰略本身有侍商榷!從漢中北伐不僅要面對曹魏涼州最精銳的騎兵軍團,更要命的是將糧草補給拖至千里!劉備在取得漢中後,可以將戰略中心移至荊襄一線,陳重兵於南郡,虎視襄樊!這樣一來可以防止東吳覬覦荊州,又可避免和曹魏騎兵硬碰,放手讓諸葛亮冶理川蜀,五年後可以出師北伐!個人認為戰略中心的失誤,也是蜀漢第一個滅國的重要推手!

  • 2 # 五力哇阿里嘎都卡雜役馬斯

    漢末魏晉南北朝時期,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北方黃河流域經濟實力大於南方,南方經濟實力大於西南,眾所周知,國家實力是以經濟實力為根本,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如何養的起百萬大軍?所以三國時期北方曹魏政權軍力大於江東孫吳,孫吳大於蜀漢,蜀漢的優勢是佔據巴蜀天然地理優勢,易守難攻,諸葛亮隆中對都闡明的清楚,曹魏實力最強,聯吳抗曹,巴蜀地理位置好,但

    經濟是短板,所以要佔領荊州和益州這樣的富地,才和魏吳三分天下,但後來荊州丟了,諸葛亮等一批老將士都死了,和吳國又鬧僵了,蜀漢政權就沒得救了。都說是蜀漢人才少,我真笑了,左右一個國家命運的從來不是個吧兩個人,那是歷史唯心主義,千年前商鞅就說過:強國何需借代而生?更何況是一個國家的滅亡!蜀漢從來不缺人才,劉備手下的人才不比劉邦手下的人才少,經濟實力才是跟本,蜀漢太弱了,相比於戰國時期的秦國,沒有覺對壓倒性的政治制度優勢,相比於劉邦,劉邦面對的是一盤散沙的天下,只有政治才能平庸但是武力值強大的項羽難打,劉備的蜀漢面對的是鐵桶一般的曹魏和孫權,當時普通人民群眾沒有戰國時期和楚漢時期那樣迫切的想統一,三國時期雖然戰爭不斷,但是作為3個政權的人民還沒到過不下去的地步,魏蜀吳政權都比較注意人民群眾的農業生產生活,記得曹操的軍隊有一次無意間踐踏了農田,曹操就割發自裁,所以在人民群眾在政治意識上沒有統一的迫切願望,3個國家生活都差不多,都一樣,沒有一個是殘暴的暴君,也沒有一個是標準的道德聖人,為什麼要讓你統一?自然是弱的被強的消滅,人民群眾沒有一個人可憐更沒有一個人幫忙

  • 3 # 獨孤29262905

    我的感覺是:

    第一、劉禪本人不行,這個人身上缺乏創業之君該有的本領,智謀和氣度,估計已他的才能,做一個太平天子也許勉強可以撐下去,在三國那個環境下,他不是人主之才;

    第二,諸葛亮本來不擅長軍事,又不注意放權,導致軍事人才缺乏,加上劉禪水平不行,如韓信那樣的軍事人才我估計他駕馭不了,所以真的有才的人得不到提拔,朝堂之上,第一代人才一個一個故去之後,諸葛亮不肯放權,劉禪也駕馭不住人才,所以都是一般的大臣;

    第三、由於劉禪沒有把控朝堂能力,所以導致信任宦官黃浩,宦官專權是每一個朝代滅亡的風向標;

    第四,兩川計程車族對漢政權不是一條心;

    第五,劉備的團隊從一開始就有缺陷,最後劉備駕崩,留下的攤子太爛;

    第五,諸葛亮死後劉禪還能統治三十年都是奇蹟。

    總之,誰也不能怪,要怪就怪劉禪水平不行,康熙可以殺鰲拜,並且一生大戰無數,三藩叛亂,臺灣問題,蒙古問題,俄羅斯問題,康熙朝也是很兇險的,不比明末崇禎朝強,但是崇禎亡國,而康熙將清朝做穩了,這就是康熙比崇禎個人能力強太多的原因,劉禪的水平還比崇禎低了不知道多少檔次,他不亡,誰亡?

  • 4 # 感覺3427201

    東吳內部幫派鬥爭一直存在,而且孫家奉行的還是守著自己的長江南,這點從現在南方人的性格也能有共同之處。曹操不拘一格用人,所以才能一直壯大到一定程度,賬下能人太多有不老實的這是另一回事。劉備入巴蜀以後,尤其劉備死後,諸葛亮這人小心眼一直排斥巴蜀地區本地派系,多重用舊部,巴蜀名望人士政治上沒地位,經濟上財路被斷,整個社會對諸葛亮都是恨意滿滿。魏人入川,本地人都去幫忙帶路送糧食。這就是我的理解。

  • 5 # 手機使用者4629645251

    諸葛亮的隆中對因關羽的剛愎自用和劉備強徵孫權而失去了全部意義,也就是說蜀國在那時就是以前的劉璋,張魯了,(謀臣多而主子無能)就註定了先滅亡。

  • 6 # 文史經典碎讀

    小說裡的確是的, 但在現實正史的三國裡諸葛亮治國有道,帶兵還是不太行的,關羽雖勇但心小, 趙雲的本領更是小說裡吹出來的,劉備無能,終其一生沒有打過一次勝仗,最後還被陸遜來個《火燒連營七百里》,死傷幾十萬人,傷了蜀國元氣。

    縱觀蜀國風雲,除了第一代人才濟濟,如五虎將、魏延、諸葛亮之輩,而卻後繼無人。

    再者蜀中是多山、無肥沃的平原。雖能駐兵,卻難兵。諸葛亮6次北伐無功而返,更是勞民傷財。

    扶不起的阿斗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龍無頭不行。上下不能一心開拓,周邊環伺群狼,焉能不滅!

  • 7 # 身如柳絮隨風擺

    其實很簡單!蜀國太過於依賴諸葛亮的戰略方針了,兩頭出兵宛洛的戰略是很好,只是過於紙上談兵了,諸葛亮的聯吳抗曹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其一諸葛當時想過東吳當時面臨的處境嗎?荊州屬於東吳腹地,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首先東吳在沒完全掌控荊州之前會放心跟你聯盟共辱?其二劉備的欲伐魏先以速滅東吳的戰略是最好的!可諸葛卻不能與劉備一心,仍然妄想著他的聯吳抗曹的理念!劉備又在夷陵之戰太過於輕敵,被陸遜一把火給慘敗,導致蜀國軍力從此一蹶不振!總而言之蜀最先亡的原因眾多!一時難以說得清楚!

  • 8 # 1只黑手

    論滅亡,貌似魏國第一個玩完的。

    其次,你也不看看三家都什麼出身。

    曹丕、孫權都是廕襲前人。孫家世代為官,孫堅時就是一方諸侯。江東十二虎臣有多少是孫堅時留下的部將?曹家和夏侯家都是世家大族,門下子弟就撐起曹魏半邊天。再看劉備,破落戶,所有人都是自己一點點拉來的,最後還不是成一方諸侯。

    只能說,孫曹兩家根基深,摔了還能爬起來。蜀漢根基淺,不經摔。

    備若有基業,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

  • 9 # 一腳之下

    前期比的是武力和謀略,但是穩定僵持的時候拼的就是經濟,政治和資源,這是底蘊和大勢所趨,蜀國首先考慮的是復國和統一,反觀魏國,為北方打擊土地兼併,發展生產,實力積累雄厚,文臣武將和老百姓真心擁戴這樣能夠帶來實惠的政府,再看蜀國,窮兵黷武,連年發動戰爭,過度透支蜀國國力,靠一個虛無縹緲的復國夢想來支撐統治,時間短還能有效,但時間長必然不會不得民心,想想當年沒分裂的漢朝都滅亡了,即使復國,沒有先進的政治制度最後必然還是滅亡

  • 10 # 初心26377665

    蜀國,感覺就是特種兵部隊,東吳 感覺是地方游擊隊,魏晉,卻是正規軍。區域性戰爭,特種兵能制勝,游擊隊也能牽制,但沒有正規軍做依託,一切努力白搭

  • 11 # 張成波77435322

    成也蕭和。敗也蕭和。用此話來形容諸葛亮最恰當不過。前期人才濟濟。但用人不當。失誤戰機。後期兵枯糧缺。大權獨斷。嫉才度能

  • 12 # 我行我素2222

    蜀國從開始就是,什麼都是諸葛亮一個人在出謀劃策,唯一的馬謖也被諸葛亮揮淚斬了,蜀國除了諸葛亮,連一個文臣都沒有,其他都是擺設,看看曹操手下的人,人家每次要打仗了,都有很多人提意見,再看看孫權,周瑜死了,魯肅上,魯肅死了,陸迅上,蜀國五虎上將死完了都沒有人頂,諸葛亮死了更沒有人能頂

  • 13 # 雪兔子66200462

    這事得去問孔明先生,六出祁山哪次不是失敗而歸,哪次不是耗費大量的資源,如果不是五丈原歸天后邊可能還有七出八出……蜀國早亡早在情理之中了。

  • 14 # 哦你個大頭鬼

    說到底,還是將相自古難和,兩個都拿到一定的權利,就不會再去聽從另一人的指揮,關羽當時是五虎之首,蜀國武將第一人,諸葛亮是文臣第一人,二人政見不一,導致後期的發展策略不能統一完成實現,劉備有荊州西川后,愈發膨脹,總想用一場大戰來威懾其他2國,外加吳國得知劉備勢力大漲,難免心裡慌張,嫉妒,為求自保當然要想當前最強的保護,如果得不到就會變成敵人,這時蜀國就不在是2打1變成是1敵2的局面,蜀國政權剛剛承建,後方根基不穩,前方戰事告急,不能完成吳蜀合作,共抵曹魏,就導致政策需要立即更改,外加古時交通不便,通訊問題大,容易造成,將在外王命有所不受,此時驕傲的關羽是拿蜀國的半個資產在賭,一旦打輸了,蜀國將掉下三國大哥的位置,可以肯定的是劉備不可能讓關羽送死,因為用人之際,憑關羽的能力,武力,威望都是天下無雙的,所以可以確定的是,政策不一,導致蜀國不能順利發展,後期蜀國連年征戰,卻不能取得重大勝利,消耗國力,人力不僅沒有幫助蜀國獲得有意義的事情,反而使自身百害無一利,劉嬋不傻,只是新君上位沒有足夠的微信,外加幾大集團明爭暗鬥,無法獲取足夠的權利,後期的蜀國可以說是千瘡百孔的,再也沒有力量去對抗其他國家了。

  • 15 # 普渡慈航大國師

    關鍵還是怪關羽,傲慢自大,如果他不傲慢自大,就不會被呂蒙給殺了,也不會因為報仇傾國之力造成張飛劉備死亡,然後蜀國一蹶不振

  • 16 # Notbadboy

    共患難時是很厲害的!強大後分散在各地就散了!關羽張飛沒人管教惹了禍,劉備腦熱,舉全國之力出兵,後被火燒,元氣大傷!也因此病逝白帝城!蜀國幾大巨頭從此只剩諸葛亮,已無力迴天,蜀國從此慢慢衰退,直到被滅忙!!!!你覺得呢?

  • 17 # 美術寶1對1專業顧問

    我認為,其實諸葛亮亮死後不久,魏國大權已落入司馬家族手中。魏就已經亡了!所以最先滅亡的是最強大的魏國。可見,從內到外的滅亡才是最為致命的!

  • 18 # 議事論事

    蜀國先滅體現三個方面:一是用人;二是培訓;三是觀念,也是當今的企業文化。首先說用人,諸葛亮不如劉備,更不如孫權,比起曹操更望塵莫及!其次人才等系列培訓,沒有人才戰略眼光,從六出祈山到失街亭,無處不體現出人才斷層。再就是觀念,諸葛亮那種用人唯親,在後蜀無不體現,僅街亭選帥就一個更好的例證。人才,是國之興亡大事,沒有人才,什麼也談不上!諸葛亮在前蜀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取勝利,這主要歸功於劉備,源源不斷地為他提供人才。因此,蜀國滅亡,好大程度責歸諸葛亮!

  • 19 # quietlife103324841

    1.劉備新敗,諸葛亮迴天乏力,西蜀窮困,張飛為關羽批麻,軍隊麻衣都裝備不齊,生產力底下。經濟決定軍事,曹操的地盤多富庶之地,人口多,兵員充足。

    2.諸葛亮用人不行,還剛愎自用,劉備託孤後蜀國有陳到,馬超,法正,魏延等人才,諸葛亮不用,也不聽他們的建議。

    3.地理位置上,守土有餘,進取不足

    4.劉禪昏庸,魏國君主比較明智

  • 20 # 無名一生只求平安

    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魏延,法正,黃忠,陳到以及後面的姜維,傅儉,羅憲,霍弋,蔣碗,夏侯霸等都是人才。但是,首先國力的差距已經決定了蜀國是最先滅亡的事實。再者,魏國的人才更多,且綜合實力應該在蜀漢之上。特別是在後期,魏國有鄧艾,鍾會,賈充,文鴛,司馬昭,郭淮等而蜀國方面能夠和這些人相比的恐怕只有姜維一個了。另一方面,蜀國內部自然問題多多,蜀地的原著人對於外來人口依舊存在拍他性,這使得蜀國無法完全發揮自己的國力。東吳方面有長江天險,加上又很少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國力還算雄厚,又要陸抗,丁奉等人。但是無奈,蜀國滅亡了,三國鼎立的形勢被打破,國土面積有限,實在難以超越魏國,加上孫權在繼承人上的選擇出現了問題,使得吳國內部發生多次混亂,國力自然大打折扣。而魏國儘管出現了一系列政變,但是司馬家族能夠將破壞降至最低,都能夠進一步把握政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鉅鹿之戰韓信白起來指揮,他們敢打嗎?能打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