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21 # 京媽說

    其實,這麼小的孩子出現腹瀉一般是“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兩種。

    感染性腹瀉 主要是由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感染腸道後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 主要是由於餵養不當、飲食失調、天氣變化、腸道內雙糖酶缺乏所致。

    寶寶腹瀉在季節交換的時候特別容易出現,我家兒子3歲之前也有過腹瀉的情況,而且他多次腹瀉還伴有嘔吐的表現,嚴重的時候我就帶去看醫生拿藥吃,要是孩子精神比較好,腹瀉次數較少,我就讓他在家裡多喝溫水,多休息,一般1-2天就痊癒了。

    一歲寶寶這幾天腹瀉,家長應該如何照顧?

    ✔ 遇上寶寶腹瀉,家長可以這樣做

    造成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很多種,一般家長可以按這樣的流程來做:

    首先,家長不能隨便給寶寶用藥,最好帶寶寶去醫院做個檢查,看看是感染性腹瀉還是非感染腹瀉;

    然後,飲食方面儘量不給寶寶吃乾飯,應該以稀飯為宜,儘量多喝水,偶爾在水中加點鹽。

    最後,大人在照顧寶寶的時候要記得隨時洗手,防止病菌擴大傳播,還要學會觀察寶寶腹瀉時的表現,有助於家長以最快的速度找出導致腹瀉的原因,以方便更好的照顧寶寶。

    ✔ 寶寶腹瀉時,主要“主要觀察”哪些方面?

    1. 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

    如果寶寶只是偶爾拉肚子,沒有其他異常變化,在精神狀態良好的情況下,寶寶照樣愛說愛笑,願意和大人一起玩,那就沒什麼大問題,家長就不用擔心,讓寶寶在家裡休息就好;

    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不佳,總是賴著沙發或者床上要睡覺,甚至還抽搐、驚厥等,那就必須馬上去醫院就診。

    2. 觀察寶寶的“體溫變化”

    聽一個兒科醫生說,寶寶感染性腹瀉中,食物不乾淨造成的腹瀉佔有85%左右,這種寶寶腹瀉時,寶寶的 體溫 容易出現異常,在腹瀉出現之前或者腹瀉一開始的時候會有點發熱,體溫在38℃左右,而且寶寶還會表現出精神萎靡、食慾低下、愛哭鬧等症狀;

    如果寶寶在腹瀉之前體溫就高達39℃,那就要及時就醫,防止病情加重。

    所以,家長們平時一定要注意寶寶的“飲食衛生”,保證食材新鮮乾淨,對寶寶的餐具一定要嚴格消毒,畢竟寶寶腸胃弱,很容易受到細菌侵害的。

    3. 觀察寶寶的“大便性狀”

    正常腹瀉: 大便會比較稀,呈水樣、蛋花樣、黃綠色、少量黏液,每天腹瀉在5-7次,大便的量不多,就是次數有點多,而且寶寶也沒有脫水現象。

    異常腹瀉: 如果寶寶的便便中還帶有血絲或者血水樣、膿血樣,而且每次大便的量比較少,但是寶寶坐到便盆以後就不願意起來,那就有可能是比較嚴重的感染性腹瀉或者是大腸桿菌腹瀉,必須馬上就醫。

    如果寶寶腹瀉次數多,排便量也比較大的話,就容易出現脫水的症狀,需要家長們帶寶寶到醫院去輸液,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以防酸中毒。

    4. 觀察“有無併發症”

    寶寶在腹瀉的過程中還出現了 呼吸不暢、高熱、頭痛、噴射狀嘔吐、四肢無力、尿量減少、面板出現皮疹 等症狀時,往往是比較嚴重的腹瀉的初期表現,家長應該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5. 觀察“藥物反應”

    如果寶寶在吃了治療腹瀉的藥物兩天內還沒有起效的話,那麼家長就要重新帶孩子去醫院諮詢醫生,根據情況遵醫囑治療;

    如果孩子在吃藥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良反應,那就要立刻停止用藥,重新諮詢醫生。

    6.觀察“寶寶胃口”

    多數寶寶在腹瀉階段胃口都非常差的,如果寶寶不想吃東西的話,家長就不要勉強,孩子一天不吃不會有什麼危害的,反而吃的多還影響腸道恢復。

    在寶寶腹瀉時,家長們可以熬點鹹白粥給寶寶喝,或者泡點 檸檬水、稀釋過的橙汁 給寶寶喝,這樣可以促進食慾;也可以給寶寶 喝點酸奶、根據醫囑吃點有益菌等,以調節腸道。

    【寫在最後】

    這麼寶寶寶,要做好腹瀉預防,因而一定要保護好寶寶的小肚子不受涼;另外,鑑於一歲寶寶還沒戒尿不溼,家長們要注意寶寶小屁屁的衛生情況,尿布溼要勤更換,便後清洗臀部,擦上護臀膏,要不然容易發生紅屁股,寶寶又要遭罪,尤其是發生了腹瀉的寶寶,一定更要重視護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生如戲,我們在為誰而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