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精典小電影

    看到這個話題,讓我的回憶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細想起來已經二十多年沒有陪爸媽一起趕集了。

    那時候還小,家裡經濟條件一般,最喜歡陪爸媽趕集。到了集上,先吃個早餐,那時候最喜歡的早餐就是胡辣湯、羊肉湯了。然後陪爸媽在集上逛逛,看有什麼喜歡吃的菜,讓爸媽買回來。總之,就是為了嘴上滿足。

    回首,二十多年來,上學、服役、參加工作、結婚。到現在的天天圍著孩子轉,感覺真正陪爸媽的時間太少了,趕集就幾乎沒有去過了。靜下心想想,最近幾年有了孩子後,跟父母的交流也少了,也沒有靜心的陪父母聊聊天,虧欠父母的真是太多太多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願天下父母安康,願天下能多陪父母。

  • 22 # 無聊社群

    我家離集市有些遠,交通不怎麼方便。小時候經濟都不怎麼樣,一年去集市不過10次。現在經濟好點了,幾乎每家有代步車,去集市的頻率起來。

    是小時候喜歡跟著爸媽逛街,因為可以買些好吃的。

    後來借住在學校,每週父母都給些零花錢,或者多給些讓去多備點吃的,逛街就不在去父母帶了,而是自己去了。

    再後來高中了,有了自己的審美觀,甚至不喜歡和父母一起逛了,因為他們要買的東西,我全覺得沒意思。

    再後來多大學,一年回去2次,說來慚愧,這時是懶得去集市。有時要去辦點自己的事了才會去到,但是就算是和父母一起去到了,也不會一起去逛街了。或者就是在路過的馬路邊,父母買些菜,自己在一邊等著,要是一起去逛的話是不可能的。

  • 23 # 卷天追

    各位大大的回答,連我給看落淚了。有時間是要多陪陪父母,多陪陪家人孩子。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家人一生健健康康,快快樂樂。

  • 24 # 愛是吃吃是愛

    趕集這件事,我每年回家過年都要跟爸媽一起去,但是每年的感覺不一樣。

    長大後趕集,就比較不耐煩了,覺得大包小包的揹著挎著提著很醜很不自在,然後看到其她穿的很漂亮的女孩子也很不自在,覺得自己就像個醜小鴨一樣,其實現在回過頭來想,就是攀比心理,虛榮心作祟。

    結婚後趕集,就會覺得能這樣陪著爸媽,帶著妹妹,帶著老公,這樣一家人走走逛逛真好,遇到好吃的,都想帶爸媽去吃,遇到商場,就想給爸媽買衣服買鞋子,買護膚品等等,想把一切我認為好的,都給爸媽(對婆婆也是一樣的),可能現在就意識到了,每年,只有過年這一次機會來好好陪伴下父母,我們還能這樣陪伴父母多久呢!特別是近幾年,身邊的親朋好友都一個個突然離去,這種想緊緊抓住這種平淡幸福的念頭更加強烈。

    人生無常,不要計較過去不要規劃太多的未來,未來是什麼樣的誰都不知道,過好每一天,在能陪伴的日子裡好好陪陪父母過好每一天,我覺得這才是我們必然要做的。

  • 25 # 西瓜甜甜啦

    這輩子,我再也沒機會陪父母趕集了,我只陪父親趕過一次集。

    1997年暑假,第一次來到這裡,就經常聽到一個鄰居們掛在嘴邊的詞“趕集”——“等趕集(這裡叫赴墟)去買好了”“等趕集時候再說吧。”

    那時候,我對“趕集”充滿了好奇:什麼是“趕集”?趕集是一件事還是一種東西呢?

    幾次詢問以後,才知道,原來趕集只是一個日子,這裡是農曆逢一和七的日子,大家都在這一天做好了準備,去買的,去賣的,然後聚集到鄉鎮上。

    於是,我就經常吵著叫男友(現在的老公)帶我去見識一下什麼是“趕集”。

    但第一次遇到集市的日子,因為我們太遲出來等車,錯過了當天的龍馬車,就不能再去幾公里外的集市了。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等到趕集了,我終於站到了集市上。到處都是人滿為患,買的,賣的,琳琅滿目。

    後來,我也慢慢喜歡上了趕集,因為集市上的東西多且全,尤其是菜,都是很新鮮的,鄉親們剛剛從地裡摘回來的,特別水靈、鮮嫩。

    02

    但我沒想到,有人會比我更喜歡趕集,那個人就是我父親,我們那已經69歲的老父親。

    1998年暑假,父親帶著10來歲的小外甥來我們家玩。

    人稱老頑童的父親一聽說這裡有趕集,居然也天天吵著要去趕集,比小外甥更著急。

    為了不讓父親失望,那天我們早早就帶著父親坐車,來到了集市上。

    一到集市上,我就發現自己做了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真不該帶父親來趕集。

    03

    一下車還沒走幾步,父親就挪不開腳步了,他非要買燈盞,而且還要買倆。

    “爸,現在誰家還用燈盞啊?我們不是都有電燈了嗎?”

    “可以留著過年時候點啊,多好玩。”

    “過年您不是都點汽燈了嗎?那多亮堂啊,這燈盞多暗呀,一點兒也不亮呢,爸爸。”

    “不,我要買,我很多年沒見過燈盞了,而且還這麼便宜,我就要買一對回家,讓大傢伙也看看稀奇。”

    “爸,要買一個也就足夠了,幹嘛非要一對啊,您老人家多難帶回家呀?”

    好說歹說,好說歹說,父親總算答應只買一個幾乎沒有用處的燈盞了。

    我付錢的時候,聽到店主用本地話說:“這老叔真好玩,像孩子一樣,真逗。”

    原來,這老頑童的稱呼,還真不是蓋的。

    04

    “阿清,阿清,看,那是竹篙叉(用來曬衣服的,固定竹槓的一種東西)耶,你們這裡真好,連這樣的東西也有賣。阿清,你買一對回家曬衣服吧?你看,多好的東西呀!”

    “爸,這竹篙叉,我們家裡多的是呢,他媽媽自己都會做呢,比這好多了。”

    “可是,我想買了帶回老家用,現在我們曬衣服都沒用竹篙叉了,真的很不好。”

    一直都沒說話的老公,這時候說話了:“爸,爸,這東西您還真不能買。這麼長,您怎麼帶回老家,您到時候打算把它放哪裡呀?要是您真喜歡,我們等下回家,我就去山上砍來竹子,做了給您看,但現在我們不買,好嗎?”

    “不買就不買,這也不讓買,那也不讓買,這樣趕集還有意思嗎?”

    “哎呦喂,爸爸,敢情您老趕集,是要把集市上的東西都搬回霞浦老家嗎?您就是有錢買,您也帶不回家呀。”

    05

    一路走,一路看稀奇,年近七旬的父親,真的恨不得買下集市所有他看好的東西。

    但除了吃的,我們原則上都不讓買,因為很多都是根本用不上的東西,買了真的是糟蹋錢。

    一路上都是父親叫“買買買”,我們就說“不要不要不要”,因為我們說著本地話,不斷有人紛紛側目,但我們依然招搖過市,說話之間我們就來到了衣服市場。

    其實,父親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人了,雖然父親只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

    因為父親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過去北京、上海,成都、溫州、福州等大城市,連飛機都坐過了呢,但他就是像孩子一樣,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

    也許正是父親的率真無邪,幽默風趣,凡事都看得開,才讓父親受到那麼多人的尊重與愛戴,他老人家不僅是我們子女們的為人楷模,更是五里八鄉老鄉們嘴裡的“老王先生”。

    以至於父親離開人世快9年,我離開家鄉近20年,一旦提起父親的名字,鄉親們依然肅然起敬“您就是老王先生的么女啊?老王先生真的是個難得的好人!”

    父親,1998年是我第一次陪你趕集,也是這輩子我們唯一的一次趕集。

    阿清我多想和您再趕集一次,多想再聽您說一句:“阿清,買、買、買!”

    因為就是那次趕集我才真正知道,您對生活,對一切都充滿了熱愛,是您教會我們始終熱氣騰騰地生活,始終對生活充滿積極樂觀的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戒菸很容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