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術程老師
-
2 # 天邊的雲y
從小培養孩子獨立性很重要!建議不只是獨立睡覺,從各個方面入手,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逐漸培養孩子獨立性,一切都將迎刃而解!
-
3 # 鄉村老梁說教育
注意小孩的心理狀態,及早分房,應該可以處理得好。
其他我就說一下:
1、孩子年紀大了,還不能獨立睡,容易養成脆弱、依賴性強的性格特徵。
2、小孩子年紀大,還不分房,要注意性意識處理,一般會有不同程度的戀父、戀母,其他親近人依戀。要在發育前,循序漸進進行分房,孩子可能不會鬧,但這樣可能更可怕,他把恐懼藏在心裡,容易內積成心病。所以要適當地去疏導。小孩子不會什麼事都說出來的。,大人這時要主動。尤其是關於性的問題,小孩不懂也害怕,大人更要主動去疏導。
3、根據小孩的性情,進行不同程度地調節他的心理狀態。實際上,10歲大的孩子,慢慢有自己的意識,有關於“我”的概念,小孩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不要硬生生否定,有很多是他無法避免產生的。如果是分房前帶來的,比如怕黑、膽小。都要慢慢去鼓勵,而非奚落。
最後,我可能說得不是很清楚的,樓主可以自行百度搜索“孩子分房,就找酷漫居”,有個網易家居的專題,專門說這個,我前段時間也經歷分房的事,我找了很久,才找到的專題。希望對樓主有用。祝生活愉快!
-
4 # 中都一客
沒有問題的,隨著年齡的增加,心智的成熟,慢慢的就學會獨立的生活。兒童就適合無為而治,主要成長路線不錯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放鬆兒童的成長環境,讓他們快樂的成長。
-
5 # 資深囧媽
我覺得應該綜合看孩子的狀態,再來選擇是否需要特別去解決分床睡問題。
如果孩子平時生活中沒有不安、易怒以及其他顯著的行為問題,就不用太緊張。分床睡的時間並不是一條劃出來的標準線,每個小孩的差異很大。如果在孩子還沒準備好的情況下,強行讓他自己一個人睡,反而會造成傷害。獨立是在愛和包容中滋生出來的,太過刻板嚴厲的劃各種標準線——幾歲該具備什麼能力,有時會迫使孩子製造一層自我保護的盔甲,看似獨立,其實內心是深深的不安全感,這會延續到成年後與別人的相處,處理問題的模式……
我自己也碰到過類似的問題。孩子在某個階段出現一些問題就急得不得了,對照育兒書,對照別的孩子,怎麼看怎麼不正常。可是過一段時間,很多問題慢慢就不成問題了。結果才知道前面都是白著急,還把孩子訓得好委屈。這種情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小孩大腦發育不足,我們大人覺得很容易的事,他們做起來就是好睏難,可我們總是忘了自己跟他們一般大時也許更多事兒呢。
當然並不是所有問題到時間都會自行改善,這需要父母細緻觀察。既要學習權威的育兒知識,又不能被死標準綁架,自己家孩子的特點要了解,真有問題及早干預,如果只是成長必經的困難,就放鬆心情,孩子才能放心地犯錯,安心地長大。
“愛和自由”大多數時候被誤解和濫用了,其實看了《愛和自由》這本書才知道根本不是那樣膚淺的理解,而是對兒童、對人整個生命發展規律的探尋和尊重。建議看一看,心裡就不慌了。
-
6 # 焦糖凍
這個分幾方面來看
1 如果單從獨立睡覺來講的話,隨著年齡的增大孩子會具備這個能力的
2 如果想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那麼10已經是一個節點了,所以從日常的一些生活習慣上,要著重培養。
3 10歲這個年紀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講,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兩性知識,適當的啟蒙是比較好的
-
7 # lyl千江月
對於身體和心理正常的孩子來說,這並不是難事,只是個習慣的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自然而然的會要求獨自睡覺,即使現在沒有養成這個習慣,經過短期的鍛鍊也可以實現!
-
8 # 筱阮老師
可以的,相信孩子!
單獨睡覺對孩子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獨睡是他成長的階段性標誌。讓孩子獨睡有很多好處。首先是大人孩子睡得都會比較舒服、舒展,而且能夠互不打擾,保證睡眠質量。其次是能夠讓雙方都擁有獨立的空間。內心能否獨立是嬰幼兒能否正確認識自我的一項重要指標。研究表明,孩子的獨立是從形式到內容的,所謂形式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孩子行為方式,而內容則是孩子的內心。讓孩子到了適當年齡與父母分床,有助於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的培養,並可促進其心智成熟。
讓孩子適應獨自睡覺,家長可以參考下面的建議:
1、提前做好他的思想工作,讓他知道大了都要自己睡的,而且語氣一定要溫柔堅定。還可以帶孩子到已經獨睡的小朋友家串門,特意當著孩子的面稱讚對方,隨後帶著孩子一起參觀小主人的床,誇小床柔軟、漂亮、乾淨、整潔。這時候,孩子會因羨慕而產生“ 我也想擁有自己的床”的願望,此時,父母則可趁熱打鐵鼓勵孩子單獨睡一張小床。這個方式,能讓孩子從容地接受成人的建議。
2、和孩子-起來佈置房間。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來佈置他的小房間。房間的床、傢俱、擺設、小裝飾,都可以按照孩子的想法來佈置。房間裡可以貼上孩子喜歡的卡通人物、明星圖案,讓孩子知道,它們都是孩子的好夥伴,會一直陪伴著他。 這樣做的好處有二,一則讓孩子有自主的感覺,感到自己長大了;二則自己設計的房間肯定合自己的心意,孩子對自己新的窩會比較滿意和喜歡,他就會容易接受在新的環境裡獨自睡覺了。
3、給孩子買一個絨毛玩具,或者把他自己喜愛的一個小枕頭給他,讓孩子可以藉著擁抱自己的這些安慰物安然進入夢鄉。不久之後,你就會發現,即使你不在孩子的身邊,他也能安靜地睡覺了。
5、正確處理孩子獨自睡覺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比如,孩子雖然答應了一個人睡,卻遲遲不願意上床,這時可以跟孩子一起躺在床上,給他講故事、唱歌或者聊一聊今天發生了些什麼事,多讓孩子在自己的小床上聽故事、聽歌..-.然後,等孩子睡著後,再起來。當然,剛讓孩子自己睡大人會累一點,但是這是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6、分散對父母的依戀。不妨讓孩子比較親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阿姨、姑媽來家生活幾天,也可以讓孩子到他們家中去住住,適當離開母親,消除他的依賴性。鼓勵孩子和同齡人交朋友,使他逐漸地體會到生活中不僅有母子之情,父子之親,親人之愛,還有友情。可能的話,你還可以帶孩子和小朋友-起到公園或其他場所玩玩,增加孩子間的感情。
7、化解孩子怕黑的心理。人們小時候幾乎都有過怕鬼、怕黑的經歷,要改變孩子,得一步一步來,講究方法。可多講些“勇.敢”的故事,鼓勵孩子向主人公學習;給孩子打頭陣,自己先去黑暗的房間,然後再讓孩子進去;可以在黑暗中和孩子-起玩些遊戲,讓孩子在黑暗中觸控某個物品,熟悉黑暗中的感覺。還可以買個小節能壁燈始終開著,並且在開始睡的幾天可以和孩子做伴直到他睡著。
獨自一個人睡覺,是孩子邁向獨立的第一步。向舊的習慣告別,需要孩子的勇氣和大人的智慧。如果孩子第一次勇 敢地在夜裡獨睡,別忘記給他一個小禮物作為獎勵哦!慢慢的,孩子就會喜歡上一個人睡覺的感覺,到那時,你要跟他一起睡他還不願意呢!
-
9 # 逐夢高考領航未來
由於從小缺乏獨立鍛鍊,有不少孩子都10來歲上小學三四年級,甚至上五六年級準備上初中了,都不敢自己獨立睡覺,需要陪睡,這讓父母很是頭大。讓孩子自己睡吧,擔心孩子睡不好影響第二天上學;繼續陪睡又恐怕孩子長此以往學不會自己睡覺。在此提點建議供參考:
(一)找原因。孩子不肯自己睡覺,往往都是從小養成的依賴習慣。有的孩子確實是膽小,不敢自己睡;有的孩子其實膽大包天,不肯自己睡只是依賴,粘父母,不願獨立。父母為了順從孩子,只好一直陪睡,孩子有得依賴就依賴,這是孩子的天性,怪不得孩子,要怪就怪父母。
(二)有意識有計劃給孩子安排獨立學習生活空間。一般來說,孩子到了學前班準備上小學階段,可以給孩子安排獨立的房間自己獨立睡覺了,這樣孩子在上學階段可以有自獨立學習生活的空間,看書學習、做作業、睡覺休息,都在自己的獨立房間內,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三)給孩子營造舒適安靜的休息環境。一些家庭,在孩子該睡覺的時間,在家裡大聲放電視,有的甚至在家裡長期進行一些影響孩子學習和正常休息的活動。如打麻將、打牌、喝酒聚會猜碼,甚至互相爭吵,連孩子也不得安寧,嚴重影響孩子培養良好習慣。
(四)逐步讓孩子擺脫對父母或家人的過份依賴。對膽小的孩子,有針對性鍛鍊孩子的膽量,平時多給孩子講些英雄故事,鼓勵孩子向英雄學習,學會勇敢學會獨立,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勵孩子自己睡覺。
對於膽大的孩子,結合孩子的性格一特點,主要用激將法激勵辦法,孩子獨立睡覺可適當給予獎勵。讓孩子慢慢擺脫對大人的依賴,逐步適應自己獨立睡覺。
總之,孩子的獨立性格和良好習慣是從小養成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後過程,不可操之過急。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和家庭的實際,逐步引導孩子擺脫對大人的過份依賴,改正嬌生慣養的毛病。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大有益處。
-
10 # 姐兒頭上帶著杜鵑花
我覺得這是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在孩子小的時候分床,一是孩子安全感會降低,當然會增強獨立意識。二是不便於觀察孩子夜裡情況,其實小孩子晚上睡眠情況能反應身體狀況。
-
11 # 米樂媽陪娃
肯定會獨立睡覺的,我們小時候也都有個年齡過渡,多提升孩子的自律能力,剛開跟父母分床,可能會出現反覆的現象,我外甥女9歲了,也是半夜悄悄回到父母房間去睡,說自己睡不著。這時家長一定要堅持住,耐心把孩子勸回自己的床,可以先陪伴一會,多鼓勵孩子這樣,隨著年齡增長,他自己就會有這種意識。
-
12 # 辰媽育兒觀
應該要先和孩子溝通,看看孩子對於獨立分房睡是否排斥,如果排斥需要先給孩子建立心理安全感~其次在初期的獨立分房睡得過程中需要先建立一個固定的睡前秩序,比如洗澡上床聽音樂講睡前故事等,能讓孩子感受到溫馨平靜的睡前氛圍的一些活動,慢慢讓孩子習慣後就可以獨立自主的獨自睡覺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
13 # 健康自我學習
我覺得小孩在懂事後就應該教獨立睡,可是有的小孩依賴習慣了,睡前要大人倍著睡著才行,這可能是小孩心裡的一種壓抑因素,比如白天玩什麼可怕的遊戲,或是看了可怕電視,晚上就會做惡夢,所以就害怕不敢入睡,就要大人倍著。
想要改變不敢獨立睡覺的因素,就要找出不敢入睡的原因,然後解釋不敢獨立睡覺。父母的解釋,父母給小孩壯膽,何況慢慢長大,同學會笑話。
小孩也是從身邊的人的生活改變的,不會一直不敢獨立睡覺的。
-
14 # 淡淡雲淡淡風
每個孩子都會因為個人或家庭教育問題,存在著千差萬別。小時候,孩子流口水,長大了還留嗎?小時候尿床,長大了還尿嗎?當然,如果長大了還存在這個問題,那就是病了,需要治。
-
15 # 花小姐女裝定製
樹立孩子單獨睡的好習慣,10歲左右的孩子會有自己一定的想法,要去激勵鼓勵他們的想法做法~
創立單獨睡得想法肯定是沒問題得
-
16 # 莫雲葳
如果連10歲前獨自睡覺這一點小事父母都不能放手嘗試著鍛鍊子女的獨立性,你確定10歲以後他們會給予子女成長的自由嗎?
-
17 # 亦夫
感謝悟空的邀請!有位教育家曾經說過:“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對孩子愛得適當,愛得合理,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我們不能一輩子守護孩子,總有一天會老去,孩子也總有一天會長大,不溺愛不嬌慣,是為了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精彩的人生。
一、如何培養孩子獨睡的習慣呢
找出孩子不願意自己睡覺的原因。當夜幕降臨時,他會害怕什麼東西出現嗎?他是想以此獲得家長的關注嗎?是不是有你沒注意過的噪音影響他睡眠?是不是他的臥室太暗了?他是不是不喜歡自己的床或者其他床上用品?發現問題後,及時找到對策,就能進行下面的步驟了。
給孩子一些上床前的程式或者“儀式”。比如上床前,你可以給孩子洗個澡,給他講一個故事或唱一首歌。做這些事情可以讓他明白睡覺的時間到了,他們的思維就會習慣於此。
給一些“保護”幫助他們度過黑夜。有些孩子如果知道有可以依賴的保護時,會表現得更好一些。比如,你可以給他一個大娃娃,作為他睡覺時的朋友,告訴他娃娃可以在晚上守護他。
給臥室加盞小夜燈。有些孩子特別怕黑,不妨在他們的臥室裡多加一盞小夜燈。
多點耐心。或許在開始的前幾夜,你的努力不會有成效。在孩子真正可以安心地獨自睡覺之前,要堅持之前的努力,千萬不要中斷。
二、孩子獨睡的好處有哪些呢
1:有利於從小培養內心獨立。讓孩子適齡與父母分床,有助於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的培養,並可促進心理成熟。寶貝在自己一個人待著或在沒有大人協助時能夠做很多事,例如自己跟自己玩耍,和自己說話等。可以防止長大後對父母過度依賴,並在日後感到孤獨寂寞時,兒時的獨處經歷會幫助他們很快適應周圍環境。
2:有利於促進夫婦關係。家裡增添了寶貝,家庭生活的重心就都轉移到了寶貝身上,好多都是圍繞著寶貝的。由此,夫妻之間溝通、交流及相互關心比起以前少了許多。經常是媽媽一到晚上,就要哄寶貝入睡,遇到難纏的寶貝還要哄好長時間。待寶貝入睡後夫婦都已睏倦不已,長期下去勢必會影響感情。
3:避免形成戀父或戀母情結。寶貝到了3歲左右已經能分清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了,他們有了最初的性別意識,心理處於一個重要發育階段。如果長時間不和父母分床睡覺,有可能滋生戀母或戀父情結,導致寶貝日後缺乏自愛、自律,甚至形成性識別障礙。
4:讓寶寶呼吸到更多新鮮空氣。獨睡有利於寶寶的身體健康。因為夾在兩個大人中間的寶寶就如同生活在夾縫中,爸媽呼吸的是上層新鮮的空氣,而留給中間寶寶的,更多是爸媽撥出的空氣。沒有新鮮、充足的空氣,寶寶就無法健康成長。
三、培養孩子獨立入睡需要注意什麼呢
1:睡覺不宜把尿。夜間喚醒寶寶進行把尿或頻繁檢查更換紙尿褲都會打擾寶寶睡眠,影響寶寶健康成長。建議選用能保證整夜乾爽的紙尿褲,確保寶寶的睡眠不被尿溼打擾。一般情況下,當孩子有明確的表達排尿要求時,才可以考慮逐漸停用紙尿褲。
2:助睡不宜留玩具。如果寶寶每次夜裡吵鬧,都要依靠安撫奶嘴、玩具等“安慰物”或“安慰行為”才能重新入睡,這些“幫助”已經干擾了晝夜節律的正常發展。一開始就應該放棄安撫奶嘴助眠。在睡前安排適宜的睡前活動,這將有助於寶寶自己入睡。剛開始糾正時,若寶寶哭鬧,媽媽雖然需要安撫,但可以採取延遲安撫的方法,即等待一定時間後,再去撫摸寶寶或進行語言交流,但是不要採取哄抱的方式,因為這也屬於“安慰行為”。
3:室內溫溼要適宜。寒冷、高溫、潮溼、乾燥都會使孩子難於入睡,睡著了也似睡非睡,易被驚醒,理想的臥室溫度在20℃~25℃之間,相對溼度60%~70%。
4:準時上床要稱讚。堅持每天讓寶寶同一時間入睡。睡太晚不利於入睡,即便睡了足夠長的時間,但大部分時間處於淺睡眠,也不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此外,如果寶寶抗拒自己睡覺,媽媽可以先陪陪寶寶,唱首搖籃曲讓寶寶安心入睡後才離開。實踐證明單調和慢節拍的聲音,如雨水聲、催眠曲都具有一定的催眠作用。如果寶寶怕黑,可以開盞小夜燈,但也須在寶寶睡著後關閉。另外,一般6個月以後的寶寶無需夜間餵養,夜間餵養不再是生理需要,更多的是一種習慣性的需求,父母應該逐漸減少至杜絕夜間餵食。
四、寶寶幾歲開始獨立睡覺
很多孩子不敢一個人睡覺,甚至到十幾歲還不能獨睡。孩子的依賴性太強,而作為父母又一味的“心疼”孩子,助長了這種依賴性。孩子對童年的記憶就是透過一件件小事積累起來的。對於孩子而言,他在兩三歲甚至是一歲發生的事對他大腦發育影響是非常大的。透過“一個人睡”可以以點帶面讓孩子在各方面都得到獨立。
目前的現狀是,有國外背景的父母往往非常理解分床、分房,執行得早,一般在兩歲以前就能做到。那時孩子還沒有充分的自我意識,比較容易。但很多家庭是到四五歲,孩子對睡眠的環境已經非常習慣,習慣了睡覺時父母在身邊的“安全感”,那時候再要獨睡就比較困難。
十幾歲的女孩,不能自己獨睡。她甚至晚上不敢一個人在家。最開始培養她獨睡的時候,要把全家的燈都開著,慢慢過渡到開客廳的燈,開著門,後來是臥室開夜燈,這樣一年後才能夠獨睡。所以分房和分床都是越早越好。
對於3~6歲的幼兒園小孩,這個年齡他希望成為人群中最好的,所以要多誇他,比如說,你看你如果能自己睡一個房間,就和動畫片中的某某都一樣棒了。對這個年齡的孩子,他開始獨睡之後,第二天一定要問他睡得怎麼樣,好不好,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有限,自己的感覺可能說不出來,所以父母要先問,然後給予鼓勵。
對於更小的孩子,一般只要培養好睡覺的常規就好了。但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在睡前看過於激烈的電視,不要覺得“他看不懂”,也不要在睡前陪他玩的過於激烈。要製造一種安寧的氣氛,這樣能讓孩子更好地安睡。
最後送給家長朋友的話:
-
18 # 二妹記生活
可以的,但最好是5歲的時候就分房睡,這樣對大人和孩子都好,小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也需要自己獨立的空間了
-
19 # 使用者7011908041
可以學會獨立睡覺的!這需要家長的誘導!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讓孩子知道,懂事情了,大人有大人的事情,孩子有孩子的事情,互不影響才能做好!獨立自主,從獨立睡覺開始吧!
-
20 # 我家湛江
一般的孩子在正常的情況下是在七、八歲的時候就能獨立自己睡覺了。因為存在有個體差異的現象,有些早些,有些遲點不奇怪。不過怎麼說,10歲之前都不會獨立單睡的話就有點遲了。如果經過正規的醫療檢查,孩子發育正常的話,那麼10歲之前不能獨立單睡,那麼,10歲之後會能夠單獨睡覺的,只是時間的問題。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不要著急,孩子隨著年齡的長大,內心一樣渴望成長與獨立,渴望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所謂瓜熟蒂落。
孩子的心智不同,有很早就要自己睡的,有晚些的,都屬於正常。
不要在孩子害怕自己睡的時候勉強他,那樣孩子會延遲獨立,造成緊張心理。
我女兒是在五年級的時候抱著小枕頭開始自己獨立睡覺的,在這之前每年都說要自己睡,然後跑回來對我說等明年再自己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