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濰坊安丘厚德載物

    朋友!說實在的!我真沒有來的及看流浪地球的影片!但是我對這部影片很有好感!因為我很喜歡太空科技幻想大片!美國的很多!也很震撼我的!到有機會我會親眼目睹這部影片!而為你解答!對不起了!願和你做朋友!

  • 2 # 夢逝魂去

    中國電影的驕傲,特效完全不輸好萊塢大片,我過有了屬於自己的科幻大片,電影的主題也很正能量,正如韓朵朵說的講述了什麼是希望,所有人的努力和犧牲之下才能堅持成功,劉培強開著空間站撞向木星的時候真的淚目了,這不正是我們所缺少的精神嗎

  • 3 # 東方笑笑

    我剛看完這部電影,我來說兩句吧。首先,網上把它捧得太高了,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但可以肯定的是,片中的特效是我們國內的電影中望塵莫及的,但比好萊塢的還差個層次,特效有了,如果再加上個好劇本就十全十美了,但這方面《流浪地球》做的差強人意,先不說讓地球去流浪這個主意是多麼的不切實際,就片中的故事情節都很缺乏邏輯,讓人看完胸口發悶,說不出的不舒服

  • 4 # 染景蕁

    這部中國所拍的科幻電影從特效上來講說實話有確實給人一種震撼感,相比於以前的拍的科幻片是一次巨大的飛躍。但這部電影的連貫性上的處理就十分不足了,相比原版刪除了半個小時的片長雖然這樣會使劇情和排擋緊湊但會讓觀影者帶來一中不知所云的感覺。不過從大體上來說這部電影的還是成功的,在某些劇情上能煽動觀影者的情感。這部電影的還是值得一覽的。

  • 5 # 山水有相一

    流浪地球開啟了一種非好萊塢科幻思維模式,一種非個人英雄主義的科幻模式。美國的超級英雄,日本的奧特曼都可以在地球範圍內拯救世界,但讓一個超級個體再去(個體透過黑洞,跨越恆星,跨越幾十幾百光年的距離)拯救宇宙,就有點不自量力了。流浪地球開啟了東方的科幻,透過一種群體的集合力量拯救地球(比方流浪地球中的飽和式救援),有別於西方科幻。流浪地球提供了一種東方科幻模式吧。 當然,流浪地球在場景轉換及大場景呈現方面,畫面動態感不足,感覺就像是一幅幅畫拼接的,主線及敘事也顯不老煉…缺點不少,但瑕不掩瑜,相信流浪地球能成功帶動東方科幻啟航

  • 6 # sxzykldf

    優點就是硬科幻,特效不錯。缺點就是劇情亂,特別是韓朵朵救援那段話,我看的都想用槍崩了她,太囉嗦了,不講重點。

  • 7 # 佟豐羽

    1、特效、場景已經世界一流,具備了拍攝國際大片的“硬體”基礎。2、劇情邏輯太差,缺乏推敲,屬於愚弄觀眾級。我說的邏輯還不是科學內容,對這個咱不吹毛求疵。只說裡面的情節安排。這個是中國電影電視劇的通病,抗日神劇是極端表現。在這方面國產片要努力加油

  • 8 # 幣圈永恆

    優點,大眾從這部電影中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這就是最大的優勢,無論他有沒有做到,別人看到了希望就是他最大的成功,

    缺點就是

    放在了春節檔,別問為什麼,因為給別人思考的時間不夠多

  • 9 # 壹斤

    不吹不黑,理性評價!

    首先說一下它的缺點

    NO.1演員水平

    男一號劉啟,性格設定過於勉強,在影片中,劉啟直呼其姥爺韓子昂(吳孟達飾演)“老東西”,尤其是在韓子昂被埋沒時,男一號劉啟連喊五六聲“老東西”說真的,真的有點尬,一點都不討喜,甚至觀眾還有點討厭,

    其次再說一下它的優點,當然《流浪地球》這部影片中的優點有很多,

    NO.1,特效精湛,不再是五毛錢特效,並沒有把資金全部用在演員片酬上面,這也是《流浪地球》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NO.2、飽和式救援,非常符合我們家園的情況,等等

    說真的,我們也能拍出堪比好萊塢的科幻片真的挺驕傲的

  • 10 # 影視神君

    《流浪地球》原著的小說格局設定的很龐大,史詩氣質,有很多奇異腦洞,導致拍攝的難度極大。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電影成功的將小說中的宏大背景以及天馬行空的腦洞,完完整整的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這一點我認為是值得我們所肯定的!

    但是它真的如我們想象的那麼完美嗎?不是的。

    它也有幾點不可否認的缺點,儘管它是一部科幻片,但是敘述的並不太符合邏輯思維,主角們太過於個人主義,很多臺詞顯得過於煽情聽起來以至於感到一股尷味,並不自然。

    更多的還是主角過於的衝動,彷彿在告訴我們想幹嘛就幹嘛,還有老爹姥爺幫我擦屁股。

    讓我感到不舒服的地方,那便是原著小說裡的悲慘氣息,那近似冷酷的理性,可能是因為春節的緣故,被淡化處理後變成了一股濃烈的正能量。

    原著中,有這樣一個謎語: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是死亡!

    可以說原著中瀰漫這那近乎絕望的氣氛,如此才能更加凸顯出人類不放棄,不認輸的堅強與豪邁。

    因此,電影前半部分對於絕望所刻畫的並不夠深刻,從而也導致了後半段希望來的並不夠震撼。

    作為一名中國觀眾,我能理解團隊創作團隊所遇到的困難。能將這次宏大的主題搬上大銀幕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儘管有諸多的瑕疵,但它卻是我們中國邁向高質量科幻電影的第一步!

    以上僅是我個人觀點。

  • 11 # 大漠長風4

    這幾年的電影娛樂有一個小特點,無論是2012,後天,還是荒野獵人都是很大膽的重投資大製作。還有貝爺的荒野求生,也是非常的賣座。所以紅海行動還是流浪地球也是都能夠非常成功。最重要的特點就是這樣的電影背景已經完全脫離了現實生活,然後把人置身於另外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這個環境擺脫了大眾心裡一直糾結的愛情不如意和工作不順利,職場的勾心鬥角也是完全擯棄。完全可以放棄自我和心中的糾結憤懣。大開大合的強力對抗故事,讓人們享受制止破壞匡扶正義的酣暢。是生活中難能有過的放鬆。在故事中實現另外一個正義順利的自我。

  • 12 # 淵停嶽執

    流浪地球被新浪財經浪了一下,結果新浪拍流浪,後浪更比前浪浪,一浪還比一浪浪,神助攻下流浪登頂,也是情有可原的。。。

  • 13 # 罐頭52

    流浪地球與木星的問題,應該按原著的思維,因為反對派的破壞導致地球飛行軌道改變,才會出現被木星俘獲出現險情會更好看。流浪地球計劃的實施應該是太陽出現多次對地球災難性的影響之後。這個要有所交代。

  • 14 # 用心用腦說話

    《流浪地球》是我在這個春節看的最驚喜的電影了。看之前我完全沒看過任何預告片,花絮,介紹之類的,只聽說是把劉慈欣的流浪地球拍成電影了,然後看到海報上有吳京,覺得吳京現在拍的片子都不差,所以就買了票去看。看完發現完全是滿滿的驚喜和意料之外的精彩,真的想不到國產科幻片能拍得這麼好了。講真,我沒有看過原著,只是在很久之前看過介紹劉慈欣這本書的大概內容,所以我不知道電影跟原著內容上的差別。我只是單純從電影的角度看,覺得電影所表述的整個故事是完整的,有很強的故事性以及人性的。給我最驚喜的是電影特效做得很好,可以說是好萊塢大片質量了。導演把錢投在特效而非請什麼大腕兒流量小鮮肉上,實在是太明智了。然後是片中幾個重要角色,都演繹出了各自人物的鮮明性格和人性,使人物在大災大難的背景中立體起來。片中被有些觀眾吐槽說多餘的中國心混血兒的角色,其實是有點借鑑好萊塢電影的手法,在氣氛緊張的片中安插一個活潑犯二的角色以帶動片子的氣氛和調動觀眾情緒。片子唯一讓我稍微有點吐槽的是,片中的煽情點的表達稍微有點硬和刻意,但是瑕不掩瑜,作為一出中國科幻片,拍出這樣的效果是讓人很驚喜且滿意的了。希望中國的科幻片以後都能以此為基準更上一層樓吧!

  • 15 # 阿炳影視

    看完首先是驚歎,它是一部夠格的科幻大片。

    優點相當明顯——它的對於場景的表現和細節。相關的細節很多影評都說了,這裡不詳細講述。只需要知道它的細節和場景能足夠讓人相信它的故事背景,就夠了。對於國產電影,這一點非常難得。看完原著後,覺得這個故事很難拍好,原著沒有什麼情節和人物形象,想用空洞的場景去填補電影的空白很明顯不夠,所以導演聰明的採用了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情節,而只把原著作為一個故事背景,他就符合一部電影的要求了。

    電影本身的敘事節奏一般,但是沒有某些影評說的那麼不堪。中半段顯得拖沓而節奏疲軟是不可迴避的硬傷,一些橋段確實讓人感到刻意的煽情。但是!它保持在了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能夠清楚地把一個故事講完,同時讓觀眾感同身受,我覺得《流浪地球》做到了。除去幾段敘事節奏上的毛病,再看它的高潮鏡頭,你會發現節奏控制的相當不錯,基本能做到全劇無尿點。有些影評說裡面的人物為死而死,只為煽情服務,而死的毫無價值。這其實是有失偏頗的說法,恰恰是因為不像其他電影裡,每一個主要角色的死都能換來什麼這樣的套路,才更能表現出人類在災難面前無能為力的真實感。

    人物塑造上看,比較單薄,但是較之原著,已經脫離了平板化,臉譜化的問題。作為一個看過劉慈欣幾乎所有作品的人,我可以很直白的告訴你,大劉的作品中沒有一個有血有肉的形象。很多人批判他“缺乏人文關懷”,但是真正的科幻小說從來不關注人的感情,人類在宇宙中只是一個很渺小的存在。想在一部硬核科幻片中抒寫人性的溫情是一件很難的事,所以刻意的煽情就顯得情有可原了,不然我實在想不通怎樣用理性來構建東方式的家園情懷,因為這種溫情可能對西方人是不可理解的,所以我們沒有任何優秀的科幻電影可以借鑑,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出一條道路,道走的有點偏,但是大方向,對了。

    接下來說說遺憾的地方。很可惜,這部電影雖然在敘事上大體講清楚了,但是反而是最應該反映作品核心的背景故事出了問題。有很多事沒有交代。首先,有很多人批評流浪地球的主設定——為什麼要帶著地球逃跑?這個問題其實不能算問題,因為原著中講的很清楚,一個生態系統再大也不能支援人類兩千五百年,只有地球這樣磅礴的運轉,能讓人類活下去。而且原著中有飛船派和地球派的爭執,這個本來我最希望在電影中看到的情節,卻沒有拍,確實讓人痛心,他本可以在片頭用幾句話交代一下,太可惜了。如果這樣交代了,就可以解釋很多疑點,譬如說火種計劃為什麼被輕易的放棄(很多人批判吳京為了一個小機率事件放棄了全部的希望),實際上按照原著,火種計劃是根本不可行的。其次,還有人物的動機不明確,彷彿是純粹為劇情服務,據說這部分情節是拍了的,只是為了適應時長才進行刪減。最後,把流浪地球這件事單獨作為背景是不合適的,應該出現對流浪地球合理性的探討和全球人民的意見。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片尾人群的遊行?他們喊著太陽沒有氦閃,這真是讓人十分激動的鏡頭,難道預示著流浪地球還有續集?在原著中正是堅持太陽不變的反叛軍毀滅了聯合政府,造成了小說中戲劇性的結尾。如果流浪地球再拍第二部,把這段劇情搬上熒幕,那麼它就有機會把以上所述沒有講清楚的情節和背景補充完整,非常期待!

  • 16 # heaven9131

    感謝邀請,雖然目前還沒去影院看這部片子,但這個題材一點都不陌生。喜歡這種題材已經很久了,也曾設想過那樣的場景,但他只是停留在腦海中,是一個說不出來的夢。所幸的是劉先生的書把我對科幻的夢都完美的呈現出來了,而作為第一部國產科幻電影就能獲得眾多的好評實屬不易,讓人看到了國產的希望。不過成功以後該總結的東西還是有不少,該總結的人也是不少。

    1.我們的演員的表演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夠勁。我並不是指這部電影的演員,我是覺得中國演員和外國演員在表演上或者是拍攝技巧等等細節方面有不同,使最後展示在觀眾面前時還是與國外製作的優秀的作品有比較大的效果上的差異。我對比了一下現在可以看到的作品,歐美的不說了,優秀的咱們真是有差距,就像荒野獵人,那個跟熊遭遇的長鏡頭如果是拍的那咱們真是做不出來,也演不出來。咱就從亞洲來看,韓國的倫理,戰爭,警匪片從編劇到拍攝真讓人感受到不一樣的風格,泰國,恐怖,武打片也是有這自己獨特的與眾不同的味道,為什麼咱們的作品總是覺得差點意思呢?我不是專業人士,希望專業的從業者能總結一下,尤其是高等學府的專家教授們能來研究這是什麼原因。

    2.我覺得咱們的劇本還需要打磨的更精緻一點,這就要求對寫劇本的人有更高的要求,他們的思維要更具創新,還需要對咱們中國人的情感世界有很深刻剖析才能寫出不一樣的情景和對白,才能牢牢的打上中國的符號,當然這難度不亞於火箭上天。人的思想世界和表現是最難的,再受到一致認可更是難上加難。我同樣不是專業人士,希望咱們的編劇們該加把勁了。

    3.我看過某些對於這部電影的討論,他們說過這樣的話,“怎麼不出英語版的呢?”對某些人來說似乎只有了英文對白的電影才是高大上的,才能稱做好電影,而甭管你拍的多好,只要說的是中國話他們就不買賬。從中折射出作為觀眾的大眾的對自己文化多麼的不自信啊,對國產的任何東西不信任啊,這些真的是悲哀啊。作為觀眾的人們是不是也該反思一下了。

  • 17 # 奔騰系列之狂奔的蝸牛

    世間事物都是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體,《流浪地球》也不例外,單以一個科幻愛好者的角度來說說這部影片的優缺點。

    優點:

    2.規模場景很廣闊。地球上的一萬座發動機同時開動時的震撼感,運送火石的車輛川流不息,地球與空間站並行時那種護航式的風雨同舟,地球接近木星時令人窒息的大紅斑,地球大氣被木星引力吸引的絕望感……

    3.硬科幻元素很多。電影裡提到的等離子體、轉向發動機、重元素核聚變、引力彈弓效應、太陽氦閃等等,這些都是基礎物理學裡大家耳熟能詳的術語,也是大劉科幻題材的獨家標識。國外大部分科幻電影裡很少提到基礎物理學詞彙甚至是自創一些看似高科技的詞彙,對此類軟科幻人們易於接受,但對生命與宇宙探索的啟發意義不大。科幻文學如果依照現代科學的邏輯來創作,使知識在實用的基礎上做出一些合理的推理與想象,一定會更有意義。這一點大劉真的做的非常好,可以說是世界科幻小說界第一人。

    4.適度的煽情情節(可能我只是站在中國人的人文情感上來解讀的,外國人不一定會有這樣的感受)

    第一處,老韓開著運載車經過上海的時候那一段話,說當年老伴只會做蔥花面條,無論多鹹他也吃得乾乾淨淨,這是一段中國式的家庭溫情,讓我們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裡時刻懂得夫妻相伴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大家都好好珍惜眼前人吧!

    第二處,還是老韓。臨死時不斷重複著讓劉啟照顧好妹妹。在我們中國,一個四口之家,父母百年之後,這世上就只有兩個孩子相互之間最親了。總覺得無論兄弟、姐妹或是姐弟,都比不上兄妹之間那樣的親情,也許我說的有些片面了,大家勿噴哈~

    第三處,朵朵在蘇拉威西三號轉向發動機控制中心含著淚請求支援的那一段話,聽著聽著我眼淚就出來了,扮演朵朵的這個演員我不熟悉,但在這段裡的表現的確非常突出,那段話無論從語調、語速還是情感流露方面都能讓人產生強烈的共鳴。在蘇拉威西三號裡的每一個人都是那麼的無助與絕望,那一刻,她把這些感受透過一段話全表達出來了。

    第四處,劉培強控制著空間站動力艙撞向木星時與劉啟的那段對話,這也許是整部影片中最安靜的場景了,鏡頭走的很慢,吳京在這段裡也演繹的很深情——這次我真的會變成一顆星星,你只要抬起頭,就能看到我。

    5.正能量表現方式多樣化,比如詞彙使用方面:希望是比鑽石還要寶貴的東西,回家,媽媽這兩個詞的重複率非常高,王磊臨死前僅有的三個字“活下去”,就連軟骨頭的蒂姆也為了救劉啟敢於縱身一跳。正能量,是這世界一直需要的東西,只要有辦法,我們都有義務將它努力傳遞下去,人類才能富於精神食糧從而生生不息。

    6.體現了強烈的集體英雄主義而非個人英雄主義,這也給了歐美影片一些提醒。我們看到美國大片裡無論戰爭片還是科幻片,總是一個人救了全世界。而《流浪地球》,則是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一群人共同努力之下救了更大一群人,這才是大格局。同時也借鑑了歐美片中的一些冷幽默,比如電腦程式設計師李一一的詼諧,緊張中快速自信的語調卻讓人稍感放鬆。

    缺點:

    1.地面背景色彩有些單一。雖然影片架設的背景是冰天雪地,但展現在影片中的色彩還是應該再做一些渲染,對比度稍稍再提一下,讓主體部分更清楚地展現給觀眾。不曉得別人怎樣,反正我看的時候很多地表的設施與冰雪幾乎是一個色兒的。

    2.拍攝節奏有點快且情節過於緊湊,有些想看得仔細點的畫面卻一閃而過,比如劉啟一行人接近地球發動機時,此時的鏡頭應該稍作停留,把展現發動機這個鏡頭慢放一下,讓觀眾對這個發動機有一個外觀上的認知。反正我是特別想把發動機從底層到第11公里處的整體外觀看一下的,結果沒看到,也不知道是我看的不仔細還是鏡頭太快。

    3.鏡頭搖晃太厲害,幾乎全程都在搖晃,眼暈啊有木有!這種鏡頭的使用方式應該輕重緩急才對吧,比如高空墜物時就用鏡頭隨著墜落物一下均勻往下拉,或者對著上方直攝墜落物體的下落動作。而在咱們這部片裡,在看到高空墜落時因為鏡頭的晃動而讓人看不清,反而少了震撼感。

    4.劉啟這個人物性格刻畫的有些極端,過於叛逆,這種人在現實社會中是比較容易引起人們反感的,這個真沒必要沿用歐美那套手法,有些負能量,尤其不應該朝外公叫老東西,朝父親叫混蛋,真不明白編劇為什麼要這樣編。

    這部電影絕對是我國科幻電影史上鼻祖般的存在,之後一定會有更多更精彩的國產科幻電影出現。這還要感謝國家廣電總局,在限制了演員的薪酬之後我們能以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實際拍攝中,再也不是五毛特效了。還要感謝京哥@吳京 @郭帆 的零片酬出演,不然天知道會因資金問題拍成啥樣。

  • 18 # 淘氣面試官

    節日期間看了《流浪地球》,確實可謂國產科幻片的巔峰代表之作。

    電影,能讓人有視覺感受、情緒觸動,就算成功了。電影是娛樂,不是教育,無法認清這一點就只配做個鍵盤俠了。

    不廢話,《流浪地球》的優點:

    1、國產突飛猛進的視覺效果。如果美國科幻大片效果100分的話,小球球可以打85分;

    2、人物飽滿。(剪輯掉的要補上一起評價)

    3、開始有國際感(各國語言薈萃,體現帶頭大國氣質)

    4、情節和邏輯較順

    5、地球為主要玩具有新意

    缺點:

    1、情節剪輯的有些差。部分人物關係和情緒處理弱。比如劉戶口長大後對父親直接是怨氣。為什麼李光潔要趕去杭州

    2、宇宙大場景不夠震撼

    3、我預期全中文,帶小朋友看的,結果在吳京部分很多外文,小朋友直呼聽不懂。這一點不是核心缺點。

  • 19 # 喵姐情感諮詢

    但是這部電影的製作卻是跌宕起伏,從一開始想找國外大導演拍攝,但是慘遭拒絕。國內的知名導演大部分也是婉拒,認為科幻電影不好拍,也不值得費心力拍。國產科幻沒有前車之鑑,而且票房不保證,拍成爛片還會被觀眾罵,所以乾脆不如不拍。在這種情況下,中影製片找到了名不經傳的導演郭帆。中影製片高層面對這樣高風險的投資,為了降低風險找到了萬達和另一家公司共同投資。

    在聯合萬達後,三家投資公司共投資一個億多的資金,這樣《流浪地球》才開機成功。在開機名單上是有萬達公司的名字的,而且萬達官網上還為電影開機做了新聞宣傳。這與現在萬達方面矢口否認曾經投資的說法有點啪啪打臉。網傳萬達撤資《流浪地球》的資金拿去投資吳秀波主演的《情聖2》,不知道萬達現在看到《流浪地球》大火,而《情聖2》夭折,會不會氣的跺腳腸子悔青。

    而《流浪地球》的主演角色也是一波三折,一開始的主演並不是吳京。吳京憑藉《戰狼》大火,郭帆原來意思是想請吳京過來客串角色,本來吳京過來客串也是和郭帆兄弟義氣,後來郭帆說影片拍不下去了,前期投資的錢全部都花完了,投資方雪上加霜還撤資,電影難以堅持拍下去。吳京一聽直接自掏腰包投資6000萬,這才成了《流浪地球》的主演加出品人。聽起來有點像段子,一個客串的明星演成了主演,因為劇組沒錢就投錢成了出品。

    對於《流浪地球》電影的評價,相信看過的觀眾應該都有體會,不用小編過多評斷。這部國內首部真正意義上的硬科幻電影,在技術上彌補了國內科幻電影的不足,中國也能進軍科幻大片行列,真的是給國人長足了面子。這部電影雖然拍攝過程異常艱辛,最後結果真的讓所有參與拍攝的人員倍感欣慰,畢竟付出和收穫是相當的。電影的製作方在主演沒大牌,資金不足,投資方撤資,客串臨時替補主演的情況下,異軍突起成為春節檔當之無愧的票房黑馬,這一切都歸功於製作團隊的不輕言放棄,堅持到底。

    小編對吳京的有膽識也是非常敬佩,在採訪裡記者問吳京為什麼能在零片酬的前提下出演,還在片子並不是很被看好的情況下,毅然投資郭帆支援他繼續。吳京說是被郭帆的精神感動,吳京從導演郭帆身上看到了當年執著追夢的影子,吳京更是對郭帆說“今天我幫助你,以後你遇到執著追求電影藝術的人,你也要幫助他。”所以喜歡吳京,喜歡這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

    有夢想的追逐才能被上天恩賜,你認為呢?

  • 20 # 呼呼

    優點就是打破國內無科幻大片既視感。缺點就是bug多,空間站沒了怎麼後續導航!變形金剛一樣的卡車,後面送完火石後車輪看來像電動玩具!木星點燃了,天空背景怎麼還有!地下幾百米,沒陽光,動植物怎麼存活兩千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現在使用的是iphone7P,想換手機,8P,X,XR哪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