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5
回覆列表
  • 21 # 博睿迪

    家庭暴力是個老話題了,如果一個人長期的遭遇家暴,通常人們給出的策略要麼是對抗,要麼是感化,再有就是離婚或者是逃避躲起來。

    如果說被家暴了,要是說沒有對抗,幾乎是不可能的。反抗會遭到家暴的升級,才能行成長期的家暴。如果說沒有想過離婚也是不可能的,離婚了,就不存在長期家暴的事件了,就是離不掉嘛,各種的威脅,各種的手段。用愛去暖化?有成功的案例,但是大多數被家暴的人都無法做到,神仙可以。

    那怎麼辦呢?很多的案例告訴我們大多數是忍受了,還有一些拼死抗爭,離婚了。也有極少的一些人選擇了同歸於盡。

    看這些方法,幾乎都是悲慘的結局。沒有更好的方法了嗎?

    有一些很技巧的方法,咱們大部分的人是學習不會的。同時也會對這樣的思維模式唾棄,甚至會罵你神經病。在工作實踐中,會經常遇到這樣的案例,被家暴的一方有以下的觀念:

    1.對方不可能改變的,無論我付出多麼大的努力。既然是這樣,我就和他死磕到底。這樣我們就看到,一方面被家暴的人很痛苦來求助。另一方面,她只相信自己的方法才能解決問題。完全就沒有去思考,正是當下她的人際關係應對模式出了問題,才導致兩個人的關係出了問題。

    有這女士聽我這樣說會很不服氣啊,照你這麼說,我被打是活該,他打我是對的?

    如果,有一個人打你,你是不是會反抗?會的,對嗎?如果是泰森在打你,你會不會硬抗。抗下去的結果是你肯定贏不了,所以他才會輕鬆愉快的打你。如果你說,打不過也要打,爭這一口氣。那麼你是把家庭當戰場了,這是因為蠢而導致的後果。

    2.離婚。很多人都是帶著這樣的心情來求助的,你幫我想個辦法怎麼離婚。這樣的女人找錯地方了,應該是找法院。否則的話,你都被打了十幾年了,都沒有離婚,怎麼給你一個辦法他就能爽快地和你離婚呢?

    3.實在不行離家出走,很多人的確也是這麼做的。一個人背景離鄉,逃離是非地。

    但是,這些如果是辦法的話,也是最後的辦法。那麼被家暴了,怎麼辦?

    1.首先就是要暫時不對抗,然後積極尋求幫助,把暴力消滅在萌芽狀態。這一點,被吐槽的最多。他都打我了,我還不還手?你真的是很強,那麼就是別人怕你了嘛,怎麼會是你被家暴呢?

    2.家暴的人多半是因為心理問題引發的情緒失控狀態,幾乎沒有哪個人說,我天生就是喜歡打人,那他就活不到現在嘛。大部分家暴的人,對外人都很客氣。你就知道他不是喜歡見誰打誰,那是神經病了。所以,發現有家暴的苗頭就要積極的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找朋友,家屬是不行的。社群居委會大媽多的很,能解決問題的話,社會和諧的很了就。

    3. 長期家暴的情況,只說明瞭一點,兩個人的心理問題都很嚴重,必須要接受專業的心理疏導。

    結論:家暴,被長期家暴的人,都有嚴重的心理問題,需要積極地尋求幫助。

  • 22 # 坤哥livkvn

    習慣了吧,唯一的出路就是開始反抗,報著魚死網破的心裡,家暴的男人都是膽小怕事,家暴的男人都是女人針尖對麥芒,要想平等只有自己爭取,因為他打完你沒有事,所以你捱打後就不和他完,奮起直追,把他追累了他下次就不敢了。但是你得學會保護自己,喊別人拉架,然後拿好刀和剪刀✂️

  • 23 # 李建學心理諮詢

    看到題目時,我以為又是一個普通的分手故事,

    但點開看完才知道,他們的故事,一點兒也不簡單。

    故事的女主人公名叫阿乃,她的先生叫明龍。

    在周圍的人看來,這是一對恩愛的小夫妻,他們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阿乃的身上卻時不時地出現各種各樣的傷痕,親近的朋友都知道這些事,但從來沒有問過阿乃。

    慢慢地,阿乃的好朋友對阿乃和明龍的感情產生了質疑,並旁敲側擊地提醒著阿乃。

    阿乃也曾想過反抗,在一天晚上,她偷偷往明龍嘴裡塞了安眠藥,但最後還是一顆顆取了出來,選擇繼續容忍。

    然而,阿乃容忍的結果卻是:一次小型朋友聚會後,明龍再次施暴,並錯手將她殺害。

    這部影片其實是一部公益片,所關注的主題就是“家庭暴力”。

    它透過受害者女主的角度向我們講述了一個逐漸邁向深淵的虐戀故事。

    影片所用的手法很隱晦,完全隱去了所有家暴畫面,以至於很多人看第一遍的時候都沒太明白講的是什麼,等看多幾遍,才發現其中隱含的各種深意。

    我記得很多人在彈幕中發表了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阿乃不選擇離開?為什麼她依然待在明龍的身邊?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阿乃和明龍的關係就是一種受虐和施虐的關係。

    心理學家勒諾·沃克說過:“沒有離開家暴的人,往往都與施虐者陷入一種被稱作‘暴力迴圈’的反覆關係模式中。”

    暴力迴圈包括了幾個階段:緊張的壓力→急性暴力→和解與蜜月期→平靜期。

    如果說這個迴圈只包括“緊張的壓力”和“急性暴力”的話,那受虐者想要逃離的意願就會強很多,並且會更有執行力,畢竟面對的是一個純粹的施暴者,誰又能容忍得了?

    但要命的點就在於它有一個“和解與蜜月期”的階段。有的施虐者在實施暴力後會為自己的暴力行為感到後悔且愧疚,在一段時期內會贖罪似地對對方疼愛有加,甚至比以前好很多倍,“打一巴掌,給一罐子糖”,受虐者沉浸在愛河之中,傷痛被弱化,記住了“糖”,忘記了“打”。

    這樣的行為強化了受虐者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他們的關係還是很美好的,施虐者只是偶爾帶著惡魔面具的天使,本身還是天使,總有一天他會脫下面具。

    影片中阿乃知道這段關係會導致她的死亡,甚至預感到自己很有可能會死在明龍手上。

    她意識上擔心自己會在睡夢中死去,並嚮明龍“交代後事”。

    但情感上,她依然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對明龍抱有病態的期待:

    “也許有一天,他會幡然醒悟,不再打我,我們就可以好好生活。”

    看到類似的情節,我們常常不理解家暴受害者為什麼多數是忍了好幾年才報警。

    這部影片恰好能引起我們的深思:因為這背後隱藏的是病態的期待。受虐者之所以能持續承受痛苦,不逃離,是因為他們總是有意無意地希望事情變得更好。

    不管是多麼糟糕的戀愛關係中,往往也曾擁有過一些美好的生活片斷,就像電影裡,阿乃和明龍也有過甜蜜的時刻。但正是這些溫情的、幸福的、美好的生活片段,讓受虐者心懷期待。這種期待一天不死,受虐者就一天無法真正的離開施虐者。

    除了病態的期待,內在的恐懼也是阻止受害者逃離的原因之一。

    有心理專家指出,“這是每一個家暴受害者都知道而大眾卻不知道的原因,離開施虐者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在家暴的關係中,很有可能會發生殺害事件。在受虐者結束受虐關係之後,謀殺暴力事件有近80%的可能性會出現。”

    而且,很多受虐者由於早年的“被虐”經歷與體驗,會在成年後的兩性關係中,表面上看似追求美好、幸福,但潛意識會尋找這種“熟悉感”,越熟悉,感到越安全。這也是很多受虐者明明很痛苦,卻不斷沉浸其中欲罷不能的緣故。

    結語:

    現實中這樣的虐戀並不少見,只是大部分受害者總等到事情無法挽回的地步才去尋求幫助。

    我們也不能去指責受害者的軟弱,因為他們並非不想逃離,只是在這段關係中已深深地陷了進去,無法認清自己,甚至無法認清這段感情的真面目,甚至在不斷升級的暴力中失去了逃離與反抗的本能。

    所以如果你處於這樣的困境時,務必及時求助於心理諮詢師和專業機構,透過專業的幫助,早日將自己從深淵中解救出來,阻止暴力的升級,不至於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正一品和從一品是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