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墨落留香

    這話說的有一定道理,當今社會大家都在忙,真正想聽你訴苦的人,除了父母和幾個至親外,不會有人聽,所以有苦最好往自己肚裡咽,社交中帶給大家的應該是你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 22 # 槐愉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感同身受這回事,有句老話叫做“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我們的思想由認知所決定,與他人訴說時,當對方與你的思維方式不一樣,思想不同步的時候,說再苦的經歷也只是再扒一次自己的傷口,或許還會因為對方不認同的回語而再一次受傷。

    有些朋友是真朋友,也有些只是熟人,大多數人能同甘不一定能共苦。成年人的世界都不容易,每一個人都是一邊忍受著生活這個“暴君”的鞭策,一邊奮力往前奔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你有你的苦難,對方有對方的難言。

    當我們成長到一定年紀,就學會了一樣本領叫做“沉默”。英國有句諺語“生活是銀,沉默是金”。長大成熟後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你說出去的很多話都成了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你認為的艱難生活可能變成了他人生活的比較物件。

    所以,把自己的苦楚化作力量,助推自己前行,當有一天,你發現自己變得無比堅強的時候,哪些曾今的痛苦都不算什麼了,而那些沒興趣聽得人也不會再影響你的情緒。

  • 23 # iseisei愛誰誰

    贊同!

    社交中,習慣性訴苦,用前段時間非常流行的詞兒來總結,叫“倒垃圾”,翻譯的文雅一點,叫“傾倒負面情緒”。

    在社交中,適當的排解壓力和情緒,本身不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也是人之常情。但前提是,適當適度,也就是說,首先,傾訴物件要找對,可以是自己的親人,可以是非常親密的朋友,可以是信賴的長者;其次,要在合適的場合適度的傾訴。比如在對方關切的詢問下,比如彼此坦誠交心的情況下,總之要判斷對方不會介意你的傾訴,或者對方樂於接受你的傾訴的前提下,那麼,對方自然有興趣聽,並且不會造成不舒服的感覺。

    但是如果是題中所指的“見人就訴苦”,意思是經常性的不分場合不分物件的進行訴苦,那麼就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而且別人也確實沒興趣沒義務聽。

    第一,向別人“傾倒負面情緒”,本身就是件不禮貌、缺少修養的事,也是社交中的大忌。

    因為,你在訴苦的時候,實際上是在傳遞和宣洩一種負面情緒,破壞了談話的氣氛,影響了別人的情緒。而且在沒有得到對方的默許的情況下,隨意的向別人訴苦,別人沒有幫你解決問題的義務,更沒有浪費時間來全盤接受你的“負面情緒”垃圾的義務,所以,自然沒有興趣也沒有義務聽。

    第二、隨意的訴苦,實際是一種變相的乞討,想得到別人的同情或者是幫助,反而會引起別人的厭惡,自然沒有興趣聽。

    社交中,見人就訴苦的人,就好比一個四肢健全的乞丐,不管是什麼人,都要拉住強行乞討,乞討得到共情,得到憐憫甚至是出手相助。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一個健全的人四處乞討,本身就是一件可恥的事,或許是你的思想出了問題,或許是你的心態出現了問題,總之是你自己的問題,你首先要正視自己,首先要自救,而不是求助他人。一味地訴苦,充滿負面情緒,傾倒負面情緒的人,本身是一種病態。別人有什麼興趣和一個健康的乞丐、思想病態的人交談呢。

    所以,無論是和同事,還是和家人朋友,千萬不要不分場合、不分輕重見人就訴苦,別人真的沒有興趣聽。而且這是一種病,多學習多看書,要自省自救,

  • 24 # 淡泊寧靜vlog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人生在世,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惱。可有時候你自己看起來楚楚動人的傷口,在別人眼裡也許只是一個笑話。人們不喜歡別人訴苦,實際上是不喜歡別人一直在訴苦,總是在訴苦。那些對你沒興趣的人,才不會喜歡聽你訴苦。當訴苦過了頭,別人的同情就會變成漠然,進而轉變成厭惡,人人避之不及,而自己就變成了祥林嫂講訴阿毛的故事了。

    很多人在遭受委屈後,總會想在第一時間找人傾訴,傾訴完是舒服了,但實際問題真能解決嗎?並未解決,它不僅會讓你陷入到更深的悲傷中,解脫的時間也會延續得更長久。這不僅不能拯救你,還會讓你變得墮落。所以,身處困苦時,切忌不耐悽苦,叫苦連天,因為,整天有一肚子苦水要倒的人,一輩子也贏得不了別人的尊重。

    遇到苦惱,和一兩個最好的知己傾訴一下也未嘗不可,他們會給你最真誠的幫助。切記逢人就說,他們沒義務成為你的垃圾桶。其實,遇到苦惱最好還是自我排解。“沒辦法改變天氣,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天不會塌下來,地球還沒到爆炸那一天”。這樣想想,你還有什麼苦惱排解不掉呢!

  • 25 # 亞亞美文

    人的一生,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是非曲直,數不勝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易。

    如果我們每遇見一個人,就訴說自己的苦難和不幸,接自己的傷疤,說實話,說多了別人真的沒興趣,誰也不願意成為誰的垃圾桶。說不定,別人也有一肚子的苦裝在心裡,只不過,他不願意去說,強忍在心裡自己消化。久而久之,你的苦就成了別人的笑話,就成了祥林嫂訴說阿毛的故事。別人會心生厭煩,避之不及。

    當然,如果有一兩個值得信賴的好朋友是可以在一起訴說。親密的朋友會幫你分析,排憂解難,在你遭遇瓶頸找不到出路的時候,朋友會幫你剝繭抽絲出那一縷光,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遇事我們要學會自己扛,心裡要裝得下話。特別是在社交場上,每個人都是抱著自己的利益,也許在你的言語得失之間,稍不留神,就出賣了自己。

    最後祝每一位朋友開開心心,快快樂樂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哪一刻你忽然感受到了一個小孩子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