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6962858486
-
2 # 上官清菡
寶貝是誰帶和誰親,寶貝是很聰明的,以後你有時間了自己帶,也會和你親的,況且黏的是外婆,又不是外人對吧!至於要不要辭職帶娃,也要看你的具體情況,並不是說你辭職了回來一切都好或不好,從實際情況出發[祈禱]
-
3 # 小月牙愛吃肉
生了孩子才知道人類的護犢子心態其實和動物沒什麼區別,當有媽媽以外的人不管是誰對寶寶太好,寶寶也表現的更喜歡她們時,媽媽就有種寶寶被搶走的感覺。我覺得這種情況要學會自己調節。至於要不要辭職,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要是家裡經濟條件還可以,建議辭職帶寶寶,寶寶三歲以前,媽媽親自帶有利於寶寶培養好的習慣。畢竟老人帶孩子還是比較溺愛的,並且寶寶長的很快,這三年的陪伴也是讓自己以後不後悔。要是不得不上班,就建議下班後多花點時間在寶寶身上,休息時間也儘量多陪寶寶。
-
4 # 梁伴一生
辭職回家帶孩倒沒必要,要儘量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小寶寶倒是真的,這樣才會跟孩子建立起感情,否則會越來越陌生,這樣對小孩的成長不利!
-
5 # 李先森vlog
你好, 老家兒帶孩子這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是歷代傳承下來的,可以說老一輩帶孩子確實有一些嬌慣的成份,不願意讓孩子受屈,更不願意讓孩子哭鬧,有的老人甚至還會有一些不健康的方式,比如說把東西 嚼碎了給孩子吃,但現在這種現象很少了。上輩帶下輩都是這麼一輩一輩的傳下來的。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你們可能有你們的主見,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人做什麼、說什麼孩子是學的很快的。比如你告訴孩子不要隨地扔垃圾,要扔到垃圾桶裡,而你確隨手把垃圾扔在了地上,這要是教育不好孩子的。 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不對的請多加原諒!
-
6 # 梅花喑香
孩子是媽媽的心肝寶貝,你曾經也是你媽媽的心肝寶貝,你的孩子在你媽媽眼中更是寶貝的不行了!說明你媽媽對孩子好,寵愛孩子,會帶小孩,你小孩才會粘著她。有個這麼好的媽媽你知足吧,你更應該安心的好好努力工作了!女人結婚了不能一天到晚圍著孩子老公轉,要有自己的事業你才會不依賴任何人。人靠誰都靠不住,唯獨自已才可靠的。你正直一奮鬥的年齡,加油努力吧,別辭職浪費大好青春年華,人活著該平嘛的時候該幹嘛,千萬別惜過了大好時光啊!
當然工作之餘有時候多回來陪陪孩子,陪陪親人,多些互動,血濃於水,親情是無可替代的。該奮鬥的年齡好好的奮鬥吧![呲牙]
-
7 # 燃燒vlog
1.家庭條件允許,班可上也可不上,那麼當然孩子還是自己帶的好。無論從生活上起食飲居還是學習教育,孩子都能得到更貼心的照顧和輔導。
3.孩子越來越黏他外婆,是因為孩子跟外婆相處久了在感情和安全感上產生了依賴。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是這樣,像我妹妹在外工作孩子由他爺爺奶奶帶。春節我妹妹回家了,孩子還跟他奶奶一起睡,不跟我妹妹,不過在家多呆幾天孩子就跟他爸爸媽媽了,所以不必擔心自己跟孩子的感情疏遠。
4.孩子現在不是外婆在照顧,是孩子黏著外婆想讓外婆的帶的話,那麼就要考慮孩子的外婆身體怎麼樣方不方便等因素。假如孩子的外婆能照顧孩子固然好,你也就不用辭職了。如果因為其它方面原因外婆不能帶孩子,你又不想讓孩子黏著外婆那麼你就不要考慮太多,辭職在家帶娃吧。
海峰在這裡祝所有人:工作順利、幸福快樂!
-
8 # Grace媽咪成長筆記
孩子如果在3歲以內,想要辭職帶娃綜合考慮以下幾點:
1、家庭經濟情況,你辭職後對家中收入影響程度;
2、愛人是否支援;
3、如果辭職,辭多久,辭職帶孩子期間對自我成長是否有計劃。
孩子如果在3歲以上,不建議辭職,可以調整工作狀態和提升陪伴質量。
-
9 # 青銅的努力人生
不贊成辭職,原因有3,希望幫到你!
1、母親在寶寶心中重要地位被動搖,一時的焦慮不安實屬正常。過來人的經驗告訴我:嬰兒初期的確更加依賴長期照顧他的人,誰陪伴他越多,誰給予他更多的安全感,他就與這個人建立親密的依賴關係,他就越與這個人形影不離。所以,孩子越黏外婆,說明外婆為你的孩子付出了不少,你應該感到欣慰才是。
2、隨著年齡的增長,黏人的現象會有所轉變。隨著寶寶智力的快速發育,寶寶會更加地明事理,會主動接納家裡其他人的關愛,好像懂得了雨露均霑的道理。特別時孩子上學了之後,媽媽如果多與寶寶交流,引導他多說話多回憶,他一定會越來越喜歡與媽媽分享學校發生的小故事。所以,要相信自己的寶寶,多留些時間給寶寶。
3、草率離職,易引發家庭矛盾,可能追悔莫及。如果因為一段時間的母子關係變淡而醋意大發,草率離職,迴歸家庭,反而加重家庭經濟負擔,引爆更多的家庭矛盾。疫情期間,和父母宅在一起兩個多月,兩代育兒觀念差異,婆媳矛盾加劇,夫妻各執己見等等,家庭關係都惡化到快讓人窒息了。心心念念出去工作多麼幸福啊,家庭成員每人各自追求,體現自我價值,完全能夠有效避開一些矛盾導火索,為孩子營造一個家庭和睦的成長環境。
-
10 # 辰子小短腿
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我現在是一個寶媽,也是一個二胎媽媽。我認為孩子粘外婆,跟你辭不辭職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首先你覺得他粘外婆了,你是吃醋了呢?還是說你覺得這樣外婆很辛苦?如果你覺得外婆很辛苦,你完全可以幫忙分擔的,比如白天沒時間,晚上可以幫忙照顧的,休息的時候也可以幫忙的,這個得看你自己了,如果你吃覺得他粘外婆,而不喜歡你,你吃醋了,這個是沒辦法的,因為孩子肯定小時候誰帶跟誰親的,肯定是比較粘那個天天在他身邊的人啊!長大就好了,畢竟是親生的,長大了就喜歡媽媽了,這個不必擔心的。
我自己小的時候就是爺爺帶大的,但是我的心裡面還是最愛我的爸媽,可能是因為我是十歲才給爺爺帶的吧!所以爸媽已經印在了我的心裡,以至於爺爺不管怎麼對我,我還是希望我媽媽能在我身邊陪著我,記得那時天天晚上躲在被子裡哭啊!現在想想覺得自己還挺可憐的,所以我現在就把我自己的孩子帶在身邊,不希望他們成為留守兒童,因為我有這個經歷,我知道小孩子內心的孤獨,沒有人能代替爸爸媽媽。錢可以慢慢掙,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儘量不要錯過。
說了這麼多,總結下來就是,一定不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有條件的一定要親自帶。
-
11 # BLUE小柒
其實,你並不是忙的沒時間陪娃,是你也過於依賴外婆了,但凡你有對孩子的責任感,對自己媽媽的心疼,你其實可以兼顧的,你會抽出一切可利用的時間陪娃,讓自己媽媽多休息一會兒,可能會有些辛苦,但這是為人父母必須經歷的,痛並快樂的過程!希望可以幫到你!
-
12 # 我在佘山
如你家庭經濟實力足夠,你完全可以辭職回家自己帶。爸爸媽媽教育孩子,和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還是有區別的,可能我們中國傳統就是老人溺愛小孩,吃好的,穿好的,啥活也不讓她幹,寶貝的不行不行。從小養成驕橫自私的不好習慣!
如果只是孩子粘外婆,您大可放心,我媽媽就帶了三個孫子,孫女,因為兒媳婦都出去打,一年只回來一次,兩次。很,平常都是跟著奶奶爺爺生活活,也是很連爺爺奶奶的,只要他媽媽爸爸回來,有點陌生感,一般過一會或者隔一晚上。孩子就會跟爸爸媽媽很親很親,我老媽經常說,哎呦,還還是帶不帶不親!
-
13 # 悠悠閒雲
看自己的情況,不過孩子還是自己親自帶的好。長大了感覺各有利弊,就如我和弟弟,我是跟著外婆長大的,12歲和父母真正一起生活時還有很多的不適應,但是我的自力能力感覺比弟弟好。現在黏外婆沒關係,主要是做父母的要和孩子多交流。孩子大了一樣和父母很親密。
-
14 # MISS張牙舞爪
你好,我是張牙舞爪,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作為一個寶媽,最好不要辭職全職帶娃。
遇到問題,先找原因,再來解決它。為什麼孩子越來越黏外婆。外婆帶大,其實黏外婆是人之常情,但是,注意一點,是不是隻要外婆,不要你,對你沒有感情。咱們可以先來分析這個原因:
白天寶媽上班,下班後有沒有主動陪小孩聊天玩樂,引導他跟你互動。解決方法:下班後,我偶爾會帶一些新玩具給小孩,吃完晚飯,引起他對玩具的興趣,陪他一起研究新玩具的玩法。透過玩耍多多互動。多跟小孩溝通互動說話,既然孩子對媽媽感情不深,咱們就要多做,多說。孩子懂禮貌做對事,我會誇張的給他抱抱,言語誇讚他,主動多跟孩子肢體接觸。孩子大多天生好動,雖然寶媽每次下班回來,身心疲憊。回到家裡,多帶寶寶到樓下超市,小區逛逛。看到路過的新鮮人,事物,教小孩辨別。帶他學習生活常識。可以吃晚飯,陪他在小區散步,一起陪他跟小區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儘量陪孩子晚上睡覺,在小孩子還沒有分床的年紀,讓他跟媽媽睡,可以增加他對媽媽的依戀,給他安全感。為什麼不建議寶媽辭職:
擁有一份工作,可以聯絡跟外界的關係,讓自己不被社會淘汰,更可以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人生理想,讓孩子看到一個積極向上努力拼搏的的媽媽。跟老公與時俱進,共同進步,除了孩子以外的共同話題,愛好,促進夫妻感情。經濟地位有一部分決定了家庭地位,不用跟老公伸手要錢,家庭地位平等。這個時代最不缺全職寶媽,不到最艱難的一步,不要辭職。平時努力多跟孩子溝通陪伴,休息時跟他一起玩耍。堅持下來,總有更意想不到的美好。加油!
-
15 # 噢特慢的媽媽
關於這個問題,我最近看了一個帖子,我覺得蠻有道理,你可以參詳一下,希望可以幫到你!
小麗的老公是倒插門,所以他們結婚後,就一直住在孃家。本來小麗住得很舒心,可是自從有了孩子,小麗就和父母衝突不斷,弄得一身疲憊。
有朋友勸她說:“你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現在養孩子多難了!我是沒人幫,不得不一個人大包大攬。你有人幫,樂得一身輕鬆,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呀?”
小麗說:“輕鬆?你來試試!再這樣下去,我沒病也要被他們氣出病來!”
說完,小麗還舉了幾個例子。
在家裡,小麗的父母總是毫無原則地溺愛孩子。無論孩子是要吃零食,還是要玩手機,他們都立刻滿足;孩子調皮搗蛋,他們也一笑置之,眼裡全是寵溺。
朋友不解地說:“你怎麼不攔著點啊?”
小麗無奈了:“我當然攔了,可是攔不住啊!”
老人溺愛孩子:我們太難了
我非常理解小麗的處境。在很多家庭裡,都有類似的問題。
當家裡有老人溺愛孩子時,隨時都能輕易摧毀我們的教育成果,想反對,太難了!而且,反對也無效。
通常我們一反對,就暴露了勢單力薄的弱勢:在孩子眼裡,我們成了不愛他的壞人;在老人眼裡,我們成了苛刻的家長。
比較強勢的老人,可能會理直氣壯地和我們唱反調,公然維護孩子的不當行為——“吃一點零食沒關係的,讓他吃又怎麼啦?你不也特別愛吃零食嗎?”
有的老人雖然會勸說孩子放棄,但是話裡卻充滿了諷刺——“快把零食放下吧,你媽不讓吃,我也沒辦法。”
還有一些老人陽奉陰違,背地裡讓孩子吃零食,而且告訴孩子——“今天給你吃零食的事情,一定不要告訴媽媽。”
在這種局勢下,不管我們怎麼努力,成果都不明顯。要怎麼辦呢?
方法可能只有一個,找到老人溺愛孩子的內在需求,然後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策略,個個擊破。
溺愛孩子,讓老人付出愛、感受愛
理論說明:
比如,老人需要被愛的感覺,如果我們平時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和老人缺少溝通交流,缺少關注,那麼他們就很容易把目光集中到孫子孫女或者外孫子外孫女身上。
尤其是負責帶孩子的老人,他們平時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比較多,透過對孩子的各種“教育”和付出,可以體會到愛與被愛的喜悅。而溺愛,更是增加了這份喜悅。
解決方法:
作為兒女,我們要儘可能地抽出一點時間給老人,向老人表達關心與愛。就算白天見不到,也可以電話溝通溝通。在瞭解孩子情況的同時,還能讓老人知道,子女在牽掛自己。
同時,還可以偶爾給老人買點東西,可以根據自家老人的需要去買,也可以買一些實用的東西,比如衣服、補品等,也能讓老人心裡暖暖的。
另外,雖說都是親人,可以避免一些客套,但是必要的尊重還是要有的。如果我們都輕視老人,老人又怎麼可能配合我們呢?
溺愛孩子,讓老人被需要,找到自我價值感
理論說明:
上了年齡以後,老人的身體逐漸衰老,很多能力也都在退化,所以很容易產生“老了就不中用了”的想法。
但是,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老人感受到,自己還是可以為家庭發揮價值的。當老人滿足了孩子的需要,孩子一臉幸福時,老人也會感受到自己的被需要,感受到一種自我價值感。
所以,老人會更加積極地滿足孩子的各項要求。而在這樣做的過程中,可能也就不知不覺地會做出一些溺愛行為。
解決方法:
老人溺愛孩子,實際是滿足自己“被需要”的需要,只是方法錯了。雖說讓老人照顧孩子也能體現自我價值,但是這樣做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老人的目光只在孩子身上,容易溺愛,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而且孩子也會逐漸長大,可能會讓老人再一次陷入失落。
所以我們可以鼓勵老人,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可以幫他們報老年大學,創造機會幫助老人結識一些志氣相投的朋友,鼓勵老人經常和朋友一起聚會等。
當老人的目光不再只集中在孩子身上時,溺愛的情況就會減少,而且在相對固定的群體中,老人也更容易找到自我價值感。
溺愛孩子,是因為可以立刻解決眼前的問題
理論說明:
照顧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帶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精力和體力上很容易吃不消。老人精力有限,面對精力旺盛的孩子,更容易感到疲勞。
當老人感覺力不從心時,零食、手機、電視等,可以瞬間讓孩子安靜下來。至於是不是對孩子不好,也顧不上考慮了。
偶爾一次,對於孩子的教育影響不大,可是問題在於,很多老人除了順著孩子,就沒有別的辦法了,這才是致命的問題。
時間一長,除了有求必應,老人拿孩子毫無辦法。如果我們阻止老人,不准他們給孩子吃零食、玩手機,他們就沒有辦法繼續帶孩子了。
解決方法:
先讓彼此對孩子的教育標準保持一致,對於一些無傷大雅的問題,有些衝突也沒有關係,大的原則保持一致即可。
而在和老人溝通育兒方法時,也要注意說話的語氣與措辭。很多老人雖然育兒理念過時,但動機也是為孩子好,指責只會讓問題更糟。
我們可以想一下,如果你對老人說:“媽,我都和你說過多少遍了,醫生說了,孩子不能吃甜食,只能吃清淡的……”老人是何感受?
很有可能,老人會感覺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認為你不理解他們的一片苦心。於是,情緒失控,為自己辯解,導致溝通無效。
我們可以換一種方法,先肯定老人對孩子的好,肯定老人錯誤做法下隱藏的期望。比如,可以說:“媽,我知道你看著孩子吃飯沒胃口心疼,所以才讓他吃甜食,想讓他多吃點飯,身體好得快。可是是不是吃得有點多了?”
這樣說,容易讓老人反思自己的做法,也能激發老人一起加入科學育兒的行列中來,對孩子的成長會更有意義。
如果家裡老人很固執,根本聽不進別人的話。那我想,還是放棄溝通吧,要不只會惹得自己一肚子氣,還解決不了問題。
如果一時沒忍住,再和老人吵起來,吵贏了,老人也不會按照我們說的做。再把老人氣病了,更是得不償失。
好的方法是,自己帶娃,儘量減少老人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全職帶娃的,可以為孩子選擇比較好的幼兒園,早點送進去。在集體中,孩子也能建立一定的規則意識。
與此同時,我們在家時,也要儘可能多花一些時間陪孩子。當孩子一點點遠離了溺愛的環境時,也能變得理智起來。
家有老人無限制地溺愛孩子,確實是件讓人頭疼的事情,要如何不傷和氣地和老人鬥智鬥勇,達成一致,也是我們亟需解決的問題。
在面對老人時,我們需要多些關心與支援,少些對抗與責備。畢竟,老人對孩子的愛,不比我們少,一起讓孩子健康成長,不是更好嗎?
-
16 # 藍手鍊d育兒叨
小朋友越來越黏外婆,可能有2個方面的原因:
1-外婆帶孩子的時間佔用了很多,比如連晚上睡覺都是跟外婆一起睡的。
2-外婆的帶養方式跟媽媽有很大差異,比如媽媽比較喜歡給孩子樹立規矩,但是外婆特別寵著小孩,什麼都滿足孩子。
從上面兩點原因來看,其實沒有一點跟媽媽上班有衝突的,除非媽媽的工作是在外地,幾個月都不能回家一次的這種特殊情況。所以,如果媽媽只是平常意義上朝九晚五偶有加班的情況,媽媽在下班回家以後,好好利用好時間給到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多一些親吻和擁抱,晚上睡覺要麼是跟媽媽一起睡或者在自己的房間睡,不能跟著外婆睡,越小的孩子跟誰睡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她對對方的依賴程度。
外婆跟媽媽的養育理念不說完全一致,但至少大方向要一致,比如媽媽認為孩子不能吃糖,外婆卻在媽媽不在的時候會給孩子吃很多糖,那麼這種養育衝突一定會帶來,孩子跟那個願意無條件滿足她的人更親近
-
17 # 馨瑤媽媽
如果你的孩子越來越黏奶奶,你心裡覺得不舒服有想要辭職帶娃的想法我覺得會更能理解一些。但是你的孩子黏的是你的媽媽,這在我看來是一件挺好的事。所以不建議你辭職帶娃。
首先孩子之所以黏外婆,大概是外婆從小一直帶他的緣故吧。因為孩子小的時候只對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的人更加依賴,這個時候的他們並沒有太多對人物的認識,誰在自己身邊待的時間久,自然就跟他們更親近。所以這種現象只能說明你的媽媽陪在你孩子身邊的時候更多,並不代表他跟你不親。因為你們之間的血緣關係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
其次你的孩子喜歡黏外婆,也代表了外婆對他付出的心血。外婆細心的呵護讓孩子覺得很舒服很享受,說明他們平時的相處很融洽,外婆很愛孩子孩子很黏外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對孩子不用心付出,雖然整天待在孩子身邊,但卻冷冰冰的甚至很兇,孩子會喜歡嗎,會黏她嗎?答案肯定是不會。所以我覺得你有一個對你的孩子這麼用心的媽媽來替你分擔生活的壓力幫你照顧孩子,這是多大的福氣啊。真是我們這些沒有人幫忙帶孩子的人羨慕不來的。更何況她是你自己的媽媽,肯定會在孩子面前時常提起你,說起你的好。
再者說你現在有穩定的工作,有穩定的收入,有自己的社交也有自己的空間,這是很多全職寶媽們做不到的。就算現在辭職帶娃,你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跟孩子培養起讓孩子非常黏你的感情。可能在沒有工作之後隨之失去的東西會比你想象中更多,得到的回報也沒有想象中那麼熱烈,這難免會對你自己當初的決定產生懷疑,進而打擊到自己的信心,到時候可能工作和孩子兩邊都沒顧好。所以不建議你辭職。
如果你是因為擔心孩子跟你不親近,可以透過一些方法改變這個局面,而不一定非要辭職才可以。
比如你可以在上班的時候趁中午吃飯時間給孩子開個影片,讓孩子知道你心裡裝著他,時刻想著他。
晚上下班回家處理完工作上的事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身上,問問他白天都吃了什麼好吃的,到哪裡去玩了,有沒有遇到別的小朋友等等這些。這些話雖然簡單但也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你的無微不至。
陪孩子玩遊戲,給他講故事,哄他睡覺。孩子小的話讓他跟你睡,不要安排給老人。因為除了白天,晚上他才是最需要安全感的時候,這個時候能感受到媽媽在身邊,肯定睡得特別踏實。
這樣的話你和你的媽媽陪在孩子身邊的時間就是差不多的,就會跟你更加親近。這樣也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有利於良好性格的養成。
-
18 # 美麗玲瓏2
1、你的老公如果很愛你,很愛孩子,愛這個家,而他的收入又很高,足以輕鬆滿足家庭所有開銷還有富餘,他也尊重你帶孩子,那你就可以辭職全職帶娃。
2、你的老公收入一般,你就最好是不要辭職,每天下班回來多跟孩子互動,陪他做遊戲,講故事,偶爾給他帶玩具回來陪他一起玩,休息日的時候帶孩子出去逛公園,去遊樂場玩等都可以增進感情。
3、發展一份副業,可以做到全職帶娃還能有收入。
-
19 # 破繭華蝶
孩子誰帶誰親,這事再正常不過了哦,媽媽不必擔心孩子會因此疏遠自己給自己帶來的心裡落差哦!媽媽努力工作,讓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好,媽媽更有力量營造出有愛的家庭哦!
-
20 # 餅乾育兒記
相信每個媽媽都希望孩子跟自己親,同為三歲孩子的我非常能理解你的心情。但不用過多擔心,因為媽媽要工作沒辦法時時刻刻和孩子在一起,所以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孩子很黏老人,不理媽媽。這時候就會覺得特別失落,其實你完全沒必要辭職在家帶孩子,只要做好高效親子陪伴,就算白天見不到媽媽,一旦回家,孩子會不顧一切的跟你黏在一起。
高效親子陪伴不分孩子年齡大小,首先父母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去擁抱孩子,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非常愛我,讓他有一定的安全感。
最後多跟孩子聊天,迴應他每一個問題,告訴他他想知道的一切,這樣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父母特別厲害,什麼都懂,那以後在教孩子家庭禮儀和知識的時候,孩子也很願意聽取,因為他得到了尊重,他也從中懂了如何尊重父母。
早知道老人帶孩子,大多數都是以衣食起居為主,而我們作為父母就要走入孩子的心裡,這是孩子依賴父母的最佳武器哦!
希望您與孩子親子關係會越來越好,也希望每個寶貝都開心快樂每一天!
回覆列表
首先要考慮一下自己的家庭條件,如果你辭職帶娃會不會影響到當前的生活質量。如果感覺有影響建議不要辭職,不然會有很多矛盾在柴米油鹽中產生。況且孩子跟外婆親並不是不好的現象,況且那還是你親媽[捂臉]也不要擔心他會不會就不跟你親了,血緣裡的關係真的很神奇,現在哪一個孩子不都是跟自己媽媽最親。如果只是因為這個要辭職真的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