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生隨談

    暖冬相比正常年景氣溫高一些,對農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冬季的低溫作物生長不利,會縮短生長期,提前老苗開花。二是不容易殺死作物和土壤中的病菌、蟲害。冬季寒冷,會殺死作物和土壤中的部分蟲及蟲卵、病菌,可以有效減少來年農作物的病蟲害。暖冬就不一樣了 ,容易滋生病菌和害蟲,對來年農作物的生長有很大的影響。病菌對養殖業也是一樣有副作用的。遭遇暖冬,一定要提前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避免對農業生產造成危害,影響生產效益。

  • 2 # 廣西農村酸筍戶

    該冷的時候不冷,冬天地裡作物都收完。土地裡還有細菌,蟲卵。雜草。暖冬這些東西都凍不死。來年春天,在種植物會受影響。。病蟲害會比較多。

  • 3 # 鼓山老馬

    當老一輩農民漸漸退出農業耕作後,很多新生代的農民就只能依靠理論知識來推斷暖冬對農業的影響了。

    我答這題也是如此:

    首先,暖冬會影響木質類經濟作物的正常越冬。比如果樹類,會造成葉芽和花芽的提前催發,一旦遭遇過強冷空氣,不但會影響來年的果樹產量,還會嚴重的給果樹帶來巨大的傷害,甚至枯死。

    其次,是病蟲害和有害雜菌。暖冬會誘發有害菌的滋生,不但會影響畜禽養殖的防禦成本,也會對人類產生不可控疾病誘發。而很多有害昆蟲類,也會因為暖冬而安全過冬,同時對農作業的來年防治造成較大影響。

    除以上是兩個主要的方面外,暖冬還會對過冬農作物的影響也會造成過度徒長而影響農作物的正長髮育從而影響到後期的整體產量。主要會對冬小麥、大蒜、油菜…等造成徒長危害,建議必要的時候透過專業人員指導增加可控葉面肥,進行合理控長。

  • 4 # 晨哥說蜂蜜

      今天已經是冬至,小雪節氣過後,我國很多地區受到冷空氣的來襲,氣溫下降了很多。我們這裡的白天的氣溫從前幾天的零上十一二度下降到五六度,晚上溫度也降到了0度以下。隨著氣溫的下降,很多人都在猜測今年可能是冷冬,其實早在幾個月前就有氣象專家指出,今年的冬天並不是冷冬,而是暖冬,並且今年冬季的降水要比往年少很多,那麼幹旱的暖冬對農業有哪些影響呢?

      影響一,越冬作物會繼續生長。我們這裡主要最主要的農作物便是冬小麥,每年的十月份正是冬小麥的種植的時間,冬小麥有很強的耐寒性,即便是到了數九寒冬,依然不會影響到小麥生長。小麥在進入冬天后,植株內的養分為向根部輸送,根部養分充分積累,等到第二年的春天,小麥才有足夠的養分返青、旺盛生長。小麥植株內的養分要想向根部輸送,只有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如果到了冬季氣溫依然很高,那麼小麥並不會進入休眠期,而是繼續旺盛生長,這樣生長的小麥很容易出現植株細弱、分櫱能力差、易倒伏等情況。暖冬除了會使冬小麥繼續生長以外,還會使越冬的油菜提早抽薹開花。 

      影響二,容易發生病蟲害。眾所周知,很多威脅農作物生長的害蟲和病菌到了冬天便會潛伏在土壤中越冬,如果當年的冬季特別暖和,降雪還特別少,那麼這些潛伏在土壤中的害蟲便會安然無恙的過完整個冬天,並且會在第二年春季天氣變暖後開始啃食農作物,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相反如果當年的冬季很冷,降雪次數也很多,那麼潛伏在地下的害蟲便會被凍死,農作物沒有了害蟲和病菌的影響,收成肯定也會有所增高。 

      影響三,農作物易發生旱災。冬季的降水雖然比其他三個季節少很多,但是冬季天氣寒冷,土壤中的水分蒸發也比其他三個季節小了很多,再加上很多農作物在休眠期依然會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所以如果冬季天氣暖和,降水還特別的少,那麼便會影響到農作物在休眠期對水分的需求,到了第二年春季農作物開始返青時,還會因為土壤中含有的水分少影響農作物旺盛生長。 

      影響四,容易引起倒春寒。經過農民的仔細觀察,往往在暖冬時,出現倒春寒的機率要比正常年份多了很多。倒春寒多發生在氣溫回暖的4-5月份,此時農作物發芽開花,但是受到暖冬的影響,農作物在發芽開花後的長勢並不是很旺盛,如果此時在突然出現倒春寒,很有可能會發生農作物凍害,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 5 # 成142769372

    俗話說"不冷不熱,五穀不結"。暖冬導致氣溫高,不能有效殺死病蟲害,對農作物生長不利,人們說冬天下大雪來年蟲害少就是這個道理。

  • 6 # 三農問題探討者

    有經驗的老農民都知道,暖冬對所有農作物的危害是巨大的!理由如下:

    一,暖冬的氣候適宜病蟲害的生長與發展,使得來年的農作物的病蟲害呈高發態勢,造成了農民的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的巨大投資和消耗。

    二,暖冬對本該休眠的農作物造成提前生長髮芽和抽苔開花,由於旺長所使得農作物變得弱不經風霜,等到遇到真正嚴寒的到來,農作物就會被霜凍和大雪等打折,等到來年需要生長的時候,因農作物的主莖已經被打折,它們只能從根基部位重新發出幼小的芽苗來繼續生長,從而達到大面積的減產甚至絕收!

    三,那麼農民們怎樣才能提前預防暖冬對農作物瘋長的態勢呢?

    記得在生產隊時期,如果遇到暖冬所造成的麥苗瘋長,農民就會用耕牛拉著石碾子去碾壓麥苗,來阻止麥苗繼續瘋長。而油菜遇到曖冬提前抽苔,那隻能利用藥物來控制,比如:婑壯素。來促使油菜苗的根部發達,從而達到限制油菜苗瘋長!等到來年開春之後才能正常的生長,從而達到保產穩產的目的!

    如果現在遇上暖冬,耕牛在我們這裡已經消失,農民們可以利用機械化來代替耕牛!但要切實做好預防措施,已阻止農作物在不該生長的時候,出現瘋長態勢,從而達到來年穩產的目的!

    本人觀點!

  • 7 # 孟剛園林園藝921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春發夏長秋收冬藏,冬天的季節就是寒風刺骨,就是冷凍,就是冰凍三尺,因為寒冬可以讓凍死一些地下害蟲,因為冬雪,可以可以緩解旱情,凍才是冬天來了,暖冬對農作物有影響,暖冬就是第二年春天病蟲害多起來。

  • 8 # 獼農瑞果

    暖冬對農民朋友家鄉的農業生產有哪些不好的影響?

    俗話說:大雪瑞豐年,要下雪,就要天氣冷,又說:莊稼蓋雪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這都天冷對農業的好處。但暖冬給人們帶來的可是損失!

    原因1.暖冬會讓植物減少越冬的時間,讓植物的休眠時間減短的傷害,樹木會提前發芽。早些年,我看到出現暖冬後,田裡的麥苗生長過旺,不休眠,這時有經驗的老農會用牛拉著碾子把麥苗全部壓倒,以防生長過快,影響來年的產量。

    原因2,冬季也是各種病蟲害的休眠期,暖冬會讓這些病蟲害安全過冬,第二年有可能大規模發生蟲害,而寒冷的冬天會凍死一部分病蟲害使其規模縮小,減少防治成本。

    原因3.各種越冬蔬菜是正常冬季,停止生長,為來年生長積蓄能量,暖冬會造成菠菜起杆,蒜苗抽苔,油菜起壟開花等等全部生長混亂但並不會生長成熟,造成損失。

    所以說暖冬對農業並不好,一切生物都有自己與生俱來的基因,什麼時間生長,什麼時間休眠都烙了基因裡,偶爾打破這個規律只有一種結果:減少產量,自我修復。

  • 9 # 九江輝哥

    不好`區域性的危害主要是病蟲害可能爆發,現在沒有多大影響。農民也是高科技。科學管理這要感謝我們大中國。背後那些研究人

  • 10 # 大家長92389

    一是會導致病蟲害越冬增加病蟲防治難度。

    二是不利於越冬農作物"春化"鍛鍊,作物未能得到強身健體。

    三是暖冬往往伴隨冬幹,作物會因得不到有效灌溉而減產。

  • 11 # 農村小同

    感謝邀請:首先暖冬相比正常年景氣溫高一些,對農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冬季的低溫作物生長不利,會縮短生長期,提前老苗開花。尤其是冬小麥危害是最大的,小麥會旺長,到過完年的話老人們會說可能會到春寒,會把小麥葉子凍壞,不理小麥高產。二是不容易殺死作物和土壤中的病菌、蟲害。冬季寒冷,會殺死作物和土壤中的部分蟲及蟲卵、病菌,可以有效減少來年農作物的病蟲害。暖冬就不一樣了 ,容易滋生病菌和害蟲,對來年農作物的生長有很大的影響。病菌對養殖業也是一樣有副作用的。遭遇暖冬,一定要提前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避免對農業生產造成危害,影響生產效益。三是年裡面有條件的話可以把小麥壓一下,拖拉機就可以壓,這樣小麥不會旺長,有理於過完年的二次反清,這樣小麥就可以高產了。歡迎點贊,謝謝評論!感謝關注!

  • 12 # 朝歌似霞

    北方農村有個俗語:‘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可見寒冬對農民朋友的重要性。

    曖冬會使冬眠中的農作物,養分得不到積累,過分利用生長。蟲卵凍不死,來年禍害農作物,減產。

  • 13 # 李文彬531

    首先說暖冬造成的原因,純屬人為!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記得那時候到哪兒都幾乎是藍天白雲,雨說來就來,遍山溝都有清澈的山泉,我家居兩大河川的最上源頭,十幾年前的半山腰還在出水。由於近十幾年的亂挖亂採,地下水資源嚴重被破壞,山林大面積被銷燬,大量耕地被亂佔亂毀。加上全球性錯誤的發展,什麼城市化生活集中,大量建築群搶佔了都是好的地理位置,公路鐵路網路的佈置,棚式種養植造成大量溫室效應和熱量排放,大量工業汙染廢水廢氣垃圾鋪天蓋地的車輛尾氣排放,這都才正是導致自然氣候大變的根本性原因。城市建築得有一半以上是浪費資源加連帶反應。車量生產使用得有三分之二純屬故意浪費,隨意一條路上可以隨時抽一百量車,可以說真正實際必須的連二十量都沒有,其他完全就是玩浪費。其他暫略!其實國家這類根本就不能生產,與前十年相比,以單位時間計算死亡人數,交通一項已接近正常死亡。簡單說,某人為了只買一瓶醬油也要開車去十幾裡外的商店跑一趟,可見……

  • 14 # 老金242868780

    我認為暖冬對北方的不利影響基本沒有,因為北方沒有越冬作物,那裡種的是春小麥。而非北方地區有一些影響,特別是種有冬小麥的地方,農諺說: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說明寒冬對小麥生長有利,可以凍死害蟲和部分病毒,減少病蟲害發生,雪下得多還可以為小麥提供水分,緩解旱情。如果是暖冬,麥苗和油菜就會瘋長,油菜提前抽苔開花,遇到倒春寒,那就慘了,油菜和小麥都會減產。

  • 15 # 毛躍成

    暖冬對南方農民朋友家鄉的農業生產影響極大。

    這幾年,北方的蔬菜供應靠南方供給,如果南方暖冬,喜冷的冬季作物要麼瘋長要麼死亡,既影響了產量又沒了質量,給很民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可是暖冬又給哪些高山氣侯農民帶來爆發性的收益,物以稀為貴,比如正常年份,甜脆豌豆2元1斤,暖冬年賣到10元1斤,翻了5個倍,畝產達2萬多元,平均農戶收10多萬元;蒜也是同樣道理。

  • 16 # JYZ拾遺生活

    正好農民的我,生在農村,種過地。知道暖冬對農民種地的不利。家鄉在長江以南,暖冬對農業生產有以下三個方面的不利。

    一,暖冬時節,氣溫比較高,對土壤中水分蒸發較快,使得土壤板硬起來,土質容易變僵硬。非常不利於來年的春耕播種。若是寒冬,土壤會被凍成鬆軟型,來年土質疏鬆,會非常有利於農作的耕種。

    二,暖冬會讓農作物過快的生長。民諺道“麥無兩旺”,小麥在暖冬下,生長過快,如果遇到倒春寒,會影響麥子的收成。另外在春天來臨時,必須追施一次肥,否則又影響收成。把握的不好,會造成麥子成熟時會倒伏在地裡。又是影響收成。

    油菜,遇到暖冬會瘋長,會過早的起苔,開花,違背了自然規律。遇到倒春寒,會嚴重影響油菜結籽的量和質。只有瘋長的油菜杆子,而產量會受到很大影視。

  • 17 # 陳傑自媒體

    將直接影響農作物的出苗率和正常生長,可抗寒能力降低,溫度高,目前採取的主要是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如何避免暖冬對農業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使蟲卵能夠更容易越冬生存暖冬現象對於農業生產的不利方面主要體現在暖冬對土壤墒情的影響很大,氣溫偏高,這對越冬作物的生長和春耕;溫暖的冬天,如暖冬對於節約能源、交通運輸,還有利於大棚作物的生長,以保持土壤墒情,因為暖冬形成的較高氣溫,一旦出現“倒春寒”現象,嚴重的還會影響全年的農業收成,將會產生很大危害,暖冬使農作物旺長,並在春天大量繁殖,如在播種時進行積極有效的殺蟲處理和及時灌溉措施、春播不利;在暖冬過後的春天3月末4月初時,存在著有利於農業生產的一面,正是農作物出苗期,這樣土壤中水分蒸發就比較嚴重,暖冬時往往降水量減少、農田水利建設以及人們的戶外作業都非常有利。 同時暖冬還會使農業病蟲害加重,容易出現大面積蟲災,造成糧食大幅度減產。 暖冬現象如果在短期內看,保證農作物的生長需求、日照足

  • 18 # 農場小強

    經驗的老農民都知道,暖冬對所有農作物的危害是巨大的!理由如下:

    一,暖冬的氣候適宜病蟲害的生長與發展,使得來年的農作物的病蟲害呈高發態勢,造成了農民的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的巨大投資和消耗。

    二,暖冬對本該休眠的農作物造成提前生長髮芽和抽苔開花,由於旺長所使得農作物變得弱不經風霜,等到遇到真正嚴寒的到來,農作物就會被霜凍和大雪等打折,等到來年需要生長的時候,因農作物的主莖已經被打折,它們只能從根基部位重新發出幼小的芽苗來繼續生長,從而達到大面積的減產甚至絕收!

    三,那麼農民們怎樣才能提前預防暖冬對農作物瘋長的態勢呢?

    記得在生產隊時期,如果遇到暖冬所造成的麥苗瘋長,農民就會用耕牛拉著石碾子去碾壓麥苗,來阻止麥苗繼續瘋長。而油菜遇到曖冬提前抽苔,那隻能利用藥物來控制,比如:婑壯素。來促使油菜苗的根部發達,從而達到限制油菜苗瘋長!等到來年開春之後才能正常的生長,從而達到保產穩產的目的!

    如果現在遇上暖冬,耕牛在我們這裡已經消失,農民們可以利用機械化來代替耕牛!但要切實做好預防措施,已阻止農作物在不該生長的時候,出現瘋長態勢,從而達到來年穩產的目的!

  • 19 # 鹿塬農事

    導讀: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暖冬的氣候環境對於農業生產的影響已經是越來越嚴重,尤其對於冬小麥的影響更大。土壤缺墒、病蟲害頻發及莊稼的營養需求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受到影響,針對暖冬氣候現象應及時的採取補救措施,確保糧食生產的大豐收。

    暖冬氣候現象今年是特別明顯

    從全國普遍的氣候來講,今年的暖冬現象在大部分地區都有存在。“數九”已經是“二九”將要結束,這數九寒天到現在也難看到結冰現象。

    在我們西安當地是多少年來少有的現象,截止目前為止,入冬以來沒有一次有效的降水,霧霾天氣到是一天接著一天。

    再將目光轉向郊區的麥田裡,本應蟄伏的麥苗也受高溫的誘惑拔節生長,嫩綠的麥葉被夜晚短暫的低溫渣斬去頭梢,滿地枯黃的麥苗讓老農們心寒。

    暖冬對於農作物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影響冬小麥的正常生長:農諺講“麥無二旺”,意思是冬小麥在冬季的生根儲養很關鍵,正常的冬季氣候能讓麥苗控制生長,踏踏實實的養精蓄銳,以便開春之後精神飽滿的創造豐收。

    而暖冬氣候讓小麥提前生長,不但浪費營養還難以抵擋嚴寒侵襲,導致生命力減弱,最後產出的果實在質量上、產量上都會下降,給農民帶來經濟損失。

    暖冬反而成為小麥害蟲的“溫床”

    一個寒冬對於小麥害蟲的蟲卵越冬能起到一定的殺滅作用,有利用小麥病蟲害的防治。而暖冬則會讓這些害蟲卵欣喜過冬,反而為它們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比如 :蚜蟲 、小麥吸漿蟲 、麥蜘蛛 、黏蟲 、小麥葉蜂 、麥黑潛蠅 、赤須盲蝽 、小麥管薊馬 、麥稈蠅 、瑞典麥稈蠅 、麥田棉鈴蟲 、螻蛄 、蠐螬 、金針蟲等等,這些蟲卵都會潛伏在麥苗或土壤中,在暖冬的環境下快速繁殖,給農民的田間管理造成很大麻煩。

    暖冬也是病菌猖獗的有利條件

    小麥全蝕病 、小麥根腐病 、小麥雪黴病 、小麥稈枯病 、小麥稈黑粉病 、小麥鏽病 、小麥白粉病 、小麥葉枯病 、小麥霜黴病 、小麥紋枯病 、小麥細菌性條斑病 、小麥散黑穗病 、小麥腥黑穗病 、小麥赤黴病 、小麥粒線蟲病 、小麥胞囊線蟲病 、小麥黃矮病 、小麥叢矮病 、小麥紅矮病 、小麥土傳花葉病 、小麥乾熱風 ,等等,這些病菌一部分屬於土壤本身攜帶的,但有很大一部分是暖冬氣候條件下滋生的。暖冬的氣溫讓它們更加活躍、更加猖獗,直接造成糧食減產,是農業生產中危害最大的環節。

    對於暖冬對小麥種植影響應及時採取補救措施

    根據土壤墒情及時進行小麥冬灌。冬季氣候乾燥,土壤水份揮發較快,加之雨雪減少,不利於小麥根部發育,極易因缺墒造成麥苗乾枯。在條件允許的條件下應及時進行冬灌,以保證小麥成長的水分需要。

    暖冬是小麥病蟲害的“罪魁禍首”,及時有效的進行病蟲害防治很有必要。注意觀察小麥長勢,“防患於未然”,預防比治療更為重要。做好“初冬、深冬和開春”這三個節點的病蟲害防治。

    藥物防治方法:對於害蟲的防治一般用2.5%天達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或用2%天達阿維菌素2000~3000倍液,或用48%天達毒死蜱長效緩釋乳油1000倍液,或用40%殺螟松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3000倍液,或用3%天達啶蟲脒乳油1500倍液加天達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等噴霧。

    對於病毒、病菌的防治一般採用的50%多菌靈,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1200倍液噴霧,每畝100千克,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害流行。一般用藥1~2次。用多福合劑(含25%多菌靈、15%福美雙)500倍液噴霧,或用40%滅菌丹可溼性粉劑200~300倍液噴霧,都能有效防治病菌的發生。

    總結:暖冬氣候是普遍己經存在,做為農業從業者只能是在特殊環境下,採取好應對措施,儘量讓損失降低到最低,同時能儘可能的保證糧食豐產豐收,為人類安全保守住糧食安全的板塊。

  • 20 # 航奇2019

    在我們地區暖冬對農業生產影響不大,但相對來說,對人的身體健康不利,益患感冒及流感,所以,提醒大家冬季一定要提高預防,防止感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尾寒羊和湖羊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