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方科幻谷
-
2 # 夜貓子222859756
數學對點的定義(“點"是不確定的,與比對物相對時是可以忽略的形)。
那麼把“原點"無限放大後,由於形不確定,那隻要是“原點"內的任意一個點都可以是它的中心點。是由無數點組成的“原點"
而單點只有以自己為參照的旋轉運動。
點直接的對應就是圓。
圓是建立在點的基礎上的。
圓是點的幾何屬性。
沒有真正存在的圓,但它是運動的背景目標方向參照。
順便說一下,當完美的圓形成時,就會變成不確定的點,被分化。
而圓是可以無限分割的。(圓周率π)
-
3 # 臆想天開
宇宙實在是太大了,無論怎樣想象以及解釋都不能反應出宇宙的真實形態。現在人類的觀測能力還遠遠沒有達到宇宙邊界,即便有一天能夠探測到有虛空存在的時候,也不能斷定是宇宙邊界,因為它很可能只是類似銀河系懸臂之間的空隙區域。當然我們透過太陽系、銀河系以及所知的河外星系的形狀容易聯想到宇宙也是平面的形狀,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就會認為宇宙對於空間就太浪費了,甚至會聯想到還會有一層層的多重宇宙存在。總之宇宙究竟長啥樣誰也說不準,只能是閒著沒事瞎猜,蝦扯蛋。
-
4 # 語境思維
▲電腦虛構的膜宇宙模型
宇宙,與任何天體沒有可比性,不存在也無法勾勒什麼具體形態。
▲電腦虛構的平行宇宙模型
諸如“有界無限”、“宇宙爆脹”、“平行宇宙”、“膜宇宙”,之類的任何“宇宙模型”,都是偽命題,都是主觀臆斷、胡思亂想!
▲電腦虛構的宇宙爆脹模型
人類不可能也不必要認知宇宙的全部真相。人類若能知道足夠數量的星系的基本情況,那就謝天謝地了!
-
5 # 夢雲山人1
宇宙是一個“雞蛋”,宇宙有宇宙壁,這宇宙壁就是“雞蛋殼”;“蛋白和蛋黃”是太陽、月亮、地球和所有的星體。
宇宙應該是圓形的,一個“大圓”的空間有許多“小圓”在運動著、變化著,然而這個[大圓宇宇]是固定不動的。宇宙壁的磁力是強大的斥力,圓形旋轉的斥力導致宇宙空間的所有物質都在旋轉著,同時也使宇宙中間的所有物質無法走近宇宙壁。
宇宙壁的磁力與宇宙空間的物質中的磁力演譯了星體運動的規律性與變化性,所以宇宙中的星體由於變化中的原因,它們從來都不能擁有永恆不變,它們在宇宙中[成形,解體,然後又成形,不久又解體,如此周而復始,永無休止]。
只有旋轉才可以使物體成為圓形,也只有旋轉才能使宇宙中的物體具有一定的規律,也只有旋轉才能導致物質在變化,只有圓形的物體才適合旋轉。
圓形的宇宙壁的斥力導致宇宙中的物質都在旋轉式的運動之中,這是無法推翻的真正力學。所以,宇宙無疑是一個大雞蛋!
-
6 # 超級科學大師
有人說宇宙是平面,有人說宇宙是幾何圖形,宇宙最可能是什麼形狀呢。
楊春華先生認為宇宙最可能是球形。因為引力作用的結果是球形。
宇宙中的星球已經發現的都是球形。目前還沒有發現其他形狀的星球。
宇宙的星系結構是一層一層的,是有無窮次的。
楊春華先生認為,我們這個宇宙是一階無窮大。這麼多的恆星與行星,在引力的作用下只能是球形的。
-
7 # Chinsong
我一直納悶的是,為什麼太陽系的8大行星與太陽☀基本都執行在一個平面,銀河系為什麼更像箇中間厚邊緣薄的圓盤,而不是更接近一個球狀,按照宇宙起源大爆炸的說法,如果各向同性,那麼宇宙就應該像個不斷吹漲的氣球
-
8 # 物原愛牛毛1
謝邀,我來回答一下,最近有一篇叫《現代科學越來越證明:我們認知的宇宙是一個平面》的文章,我看了一下:內容空洞,既沒有根據,又缺乏邏輯思維。不知所云。他把平坦當平面,還說現在宇宙年齡138億年,距離也就是138億光年,這是原則性錯誤。現在可觀測宇宙範圍已經達到930億光年了。還有人說英國物理學家伯姆提出了一個更“腦洞”的觀點:宇宙可能只是一個巨大的幻影,宇宙萬物都不是真實存在的,宇宙中的事物完全只是被投影的幻象!我們所處的宇宙很可能也是高階文明在宇宙空間內留下的全息影像而已,身邊的事物看似真實,但其實都是幻象!
實際上宇宙不是平面也不是幾何圖形。我認為宇宙無形。宇宙的無形表現在它是四維時空,並不是二維球面或三維球體。它還有一維時間,宇宙一直在變。在閔可夫斯基時空中,時間和空間是一回事兒,時空都具有相對性。宇宙絕不是你想象的是個運動的三維球體,它是個超出三維動物――人類想象力的四維“怪物”。對於我們來說宇宙就是無形的。在有物質和引力場的時空中,時空是彎曲的。根據現在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有三種可能性:開放、臨界和閉合。目前宇宙正在加速膨脹,人們傾向於開放,宇宙是一個馬鞍形曲面。不要誤會,這只是宇宙學家為了讓三維人類明白而把宇宙描繪成三維圖形,實際上宇宙是四維的。馬鞍形曲面的延伸表示星系的膨脹退行,隨著退行速度超越光速,這些互為光速的星系就從有形變為了“無形”。宇宙是個相對的量,它的大小、質量、年齡、形狀都是相對的,動態變化的。宇宙沒有中心,形狀不是絕對的。
至於英國物理學家伯姆提出的宇宙是投影幻像的觀點純粹是無稽之談,是量子力學把他害了,如果宇宙真存在高階文明的話,那他們生存在哪裡?他們總不會是投影吧?他們的宇宙說到底和我們是一個宇宙。
-
9 # 老堪69294438688
宇宙是一個膨脹著的球。這球有多大呢,不好說,因為它始終在膨脹著,但我們可以透過猜測它膨脹的狀態而大致地理解它有多大。我們猜測它膨脹的速度是無限大的。當然了,我們無法站到宇宙外面去觀察它以證明這個猜測,一是我們根本就到不了宇宙的外面去,二是即便我們幸運地沿著某個方向加速並真的“到了”宇宙的外邊,放心吧,那也將即時地被膨脹的宇宙所“吞沒”。如此一來,我們所猜測的宇宙便是一個以無限大的的速度膨脹著的無限大的球了。
我們到不了宇宙的外面,那麼,我們在這個“球“的裡面透過觀測能否證實上述猜測呢?這首先要說說裡面是什麼樣子。可以肯定地說,基於宇宙無限大,我們所能觀測到宇宙的樣子肯定不是整個宇宙的全部樣子,也就不是“真實”的樣子。我們若說,我們所能觀測到的“宇宙全部樣子”其實只是那個以無限大的速度向外膨脹著的無限大的球型宇宙中的一個“物理點”,從邏輯上說還是符合那個猜測的。
我們可以接下來說說這個“點“的狀態:首先,這個點處於那個“球”的裡面,由於球內部的能量是處處相等的,也就是說,宇宙內部的能量是均勻的(這些能量得自於那次“大爆炸”)。但是,由於宇宙是一個膨脹著的球體,那麼處處均勻的能量卻不能表現為處處一致的速度(宇宙“外皮“的速度無窮大,向內速沒依次遞減,而宇宙“中心”的速度為零)。這是一對矛盾。而自然自有解決這矛盾的“辦法“:依照那個著名的“能-質公式”,我們把它放到更廣闊宇宙中去觀察這個“物理點”(也可以叫“我們的宇宙”),我們會發現並很容易理解,我們的宇宙是由於沒能達到無窮大速度,以致E/m的比值減小,從而質量增加所致,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宇宙看起來有那麼多的星系的道理。當然我們宇宙的E/m的減小,不單單反映在質量的增加上,還反映在星系的旋轉、恆星的光和熱以及各類天體的各種運動(如公轉和自轉)上。我們的精典物理學知識主要適用於這後幾方面的運動(光和熱也是一種運動),而那個著名公式除了在微觀的高能物理上有不錯的表現以外,在宏觀宇宙中尚無更佳表現,也就是說還沒有剛才我說的——由於我們的宇宙未能達到它應有的無窮大速度,將富餘的能量(主要以質量的形式)“儲存“下來而形成我們的宇宙——這一說法。如果這個說法成立,那麼,我們的宇宙就可以被視為宇宙中這樣的一個點:它是一個正在沿著以宇宙中心與這個點連成的射線向“外”以低於無窮大的速度做著勻速直線運動的有質量的一個點。
那麼所謂“低於無窮大“的速度是個什麼速度呢?我以為是光速。就是說我們的宇宙(那個點)正在以光速和剛才提到的模式運動著。於是乎,在我們的宇宙內部是沒有高於光速的東西就能夠理解了,因為即便有,也早就飛到她之外去了。
另外,“我們的宇宙”其實就在宇宙的"中心”附近,因為光速與靜止之間的速度差,要遠遠地小於它與於無窮大之間的速度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於是,有人說我們的宇宙(那個“物理點”)就在宇宙的中心,這樣的說法也沒有太大問題的,問題在於他有沒有必要去站在球以外的那麼一個遙不可及角度與我們談論這個問題,而不在於他說的對不對。
好了,透過以上論述,我們的猜測似乎得到了證實,證實了宇宙是一個球。細說起來這種猜測本身沒有什麼意義,猜測的對與不對也沒什麼意義。但是,上述論證及方法或許能夠對諸如“我們的宇宙為什麼是我們所看到的這個樣子”的問題的解答得到些啟發。
-
10 # 荊山雲飛揚
宇宙是什麼形態?地球在宇宙中形態怎麼樣?對於這樣的問題,只要能夠腦洞開得足夠大,那麼就越有可能接近宇宙的真相!
人類目前能夠接觸到的真實世界是三維的,也就是說宇宙在人類眼睛裡是立體的。那麼,如果有四維甚至五維、六維的世界,那又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以我們的認知道真是無法想象。
四維的世界需要新增時間軸,那麼在這個軸線三維世界就是一幅幅映象。假設時間的流逝是可控的,銀河系外宇宙的光速如果流逝得比我們慢,那麼人類觀察到的宇宙就是一個無限膨脹的宇宙,這與宇宙大爆炸理論的猜想是契合的。但是,果真如此的話,我們所處的三維宇宙,就是四維宇宙文明掌控者所圈養的牧場。
猜想結果:光速是人類無法突破的壁壘,三維宇宙是高階宇宙的映象投影,地球就是一個大的牧場或是實驗室。
-
11 # 晴天260393433
我有個模型可以很好解釋大爆炸,可以解釋宇宙的加速膨脹,可以解釋宇宙的過去和預測宇宙的將來,可以不要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假設。前提是有無限多個我們現在界定的宇宙。打字太麻煩了,懶得寫。
-
12 # 公路旅人FOX
宇宙是什麼形狀和宇宙的大小問題息息相關,宇宙是否有邊緣?目前來看,大部分宇宙物理學家傾向於認為宇宙應該是有限而無邊的。
我們的可見宇宙(Observable Universe)和整個宇宙——這裡有個轉有名詞,為全域性宇宙(Global Universe)的區別。可見宇宙是全域性宇宙的一小部分,因為宇宙年齡和光速限制使得我們只能看到一個半徑為138億光年的“小”球。因此我們也只能拿可見宇宙所得到的資料去研究全域性宇宙。也就是說研究可見宇宙實際上研究的是局域幾何,從可見宇宙的局域幾何推匯出全域性宇宙可能的全域幾何形狀。
假設我們的三維宇宙的形狀如同一個四維球的表面,那有什麼方法去驗證?很多人都想到了一個點子:如果你在地球上朝一個方向一直走下去,那麼結果最終你將會回到原點。那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宇宙飛船朝一個方向一直飛下去,我們也將回到原點。然而這個思路沒錯,卻無法實現。上期已經說過宇宙之大,遠大於哈勃半徑138億光年的尺度,就算我們的宇宙這麼巧剛好只比哈勃半徑大一點,暴漲效應沒我們想象得那麼強大,我們用光子火箭繞一圈也得276億年,而這還沒考慮宇宙膨脹效應,實際上即使宇宙停止膨脹也得幾千億年的時間,這個驗證方法毫無可行性。
這時,我們就要搬出幾何學了。一些基本的幾何知識相信大家應該還沒忘,比如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之和必定是180°。不過,我們學到的這些幾何知識是基於歐幾里得的平面幾何、或基於歐幾里得平面幾何的歐式立體幾何。是基於空間是平坦的前提條件。而一個球面的三角形的內和是大於180°的。這就需要用到非歐幾里得幾何,比如黎曼幾何去處理彎曲空間中的幾何形狀了。
▲研究地球表面的幾何就是球面幾何。三角形三個內角和應是180°。但在球面上並非如此。若在赤道作兩個垂直於赤道的直角,直角延伸出的射線在北極點相交,形成一個三角形,其內角和遠高於180°。我們的宇宙也可能如此。
如果宇宙不是扁平的,那麼三角形的內角和就不會等於180°了。科學家設想過三種可能:
一種自然是我們的宇宙是扁平的,三角形內角和為180°;
還有一種情況下,我們的宇宙類似一個球面,那我們的宇宙空間是正彎(Positively curved)的,三角形內角和大於180°;
如果三角形內角和低於180°,說明我們的空間是負彎(Negatively curved)的,我們的宇宙就是一個雙曲面形(Hyperbolic,具體來說這種結構大概就有點像那個什麼巾的形狀……)的。
可能有人會馬上畫一個三角形驗證看看是不是180°了。不要徒勞了,對於如此龐大的宇宙來說,即使空間真的有彎曲,也不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事物能感覺出來的。你尚且無法輕易感覺到地球表面是彎曲的,更別說整個宇宙了。於是,我們需要用到偉大的愛因斯坦發明的廣義相對論。
根據廣義相對論,時空的拓撲結構會被質能所彎曲。大質量天體,比如地球就會彎曲周圍的時空,光在經過地球旁邊時都會被輕微改變前進線路就是這個原理。根據廣義相對論,科學家用一種稱為密度參量(Density Parameter)的數值去測量空間的曲率,這個數值用希臘字母Ω表示。密度參量Ω用宇宙的平均密度除以臨界密度得出。若:
Ω=1,宇宙是扁平的:宇宙就如同一張平整的紙張一樣
Ω>1,宇宙是正彎的:宇宙應該就是球形的
Ω<1,宇宙是負彎的:宇宙應該長得像一張**巾……囧
接下來就是測量啊、計算啊,這些過程這裡我就不羅嗦了。最近透過最精密的WMAP衛星、普朗克衛星的測量,得出可見宇宙中所有的質能,包括普通物質、暗物質、能量子(光子、中微子這些)還有暗能量……最後得出這樣一個數:
Ω=1.00±0.02
測量結果無限趨近於1,也就是說我們的宇宙基本是扁平、平坦的。
……
本喵知道希望宇宙有邊緣的朋友們要出來說我廢話了那麼半天原來還不是說明宇宙根本不是球形或**巾形,既然宇宙是平坦的,勢必會向各個方向一直延展下去,而有限的宇宙無法無限延展下去,那當然應該有邊緣!
別急著下結論,我們的宇宙還可以是別的形狀的。順帶一說,如果我們的宇宙是**巾形的,那實際上也會有個邊界才對。現在主流的觀點認為宇宙很可能是一個圓環形,或者可以說甜甜圈形。這種宇宙模型稱之為三維圓環模型(Three-torus model),或者可以直接叫做甜甜圈理論(doughnut theory)。這種模型同樣滿足扁平宇宙、或Ω=1的觀測結果。目前WMAP的探測結果也基本和甜甜圈理論吻合。
▲我們的宇宙很可能像一個甜甜圈。甜甜圈理論亦符合目前宇宙扁平、Ω=1的觀測結果。幾何結構上看,這種三維圓環和球形有密切關係。如果三維環內側的中心環縮成一點,三維圓環就會變成球形,而收縮的點就是球心。你們姑且腦補一下吧。
還有一種可能是宇宙是一個克萊因瓶(Klein bottle)的形狀……這形狀實在有點扭曲,有點牽強附會,我覺得多半還是數學家的YY吧……
▲這就是克萊因瓶的形狀,部分科學家推測我們的宇宙也可能是這個樣子……形狀太美不忍直視。我覺得我們的宇宙應該不會是這麼獵奇的形狀吧……
再者,畢竟觀測結果還是有一定的誤差,±0.02的結果不能完全忽略。實際上目前的觀測精度最多隻能達到小數點後四位。全域性宇宙是如此龐大,可見宇宙是如此有限,我們的觀測結果都基於我們的可見宇宙得出。對於巨大的全域性宇宙來說,可見宇宙的曲率不值一提。就好像你在地面上畫一個三角形,是根本量不出三角形內角和大於180°從而得出地球表面是彎曲的結論的。而可見宇宙相對於全域性宇宙來說,很可能遠遠小於這個地面上的三角形相對於整個地球表面。所以目前的觀測結果也並不能絕對否認宇宙有可能是球面形或是別的形狀的可能。
總的來看,我們的全域性宇宙應該是一片有著奇特幾何拓撲結構組成的有限而無邊的質能空間。
當然,這樣的結論是基於理論和宇宙觀測結果的結合得出的,要說100%準確證明宇宙是有限無邊的證據那還真沒有。
另外,宇宙也或許真的有一個無法逾越的邊緣。
這涉及到另一種宇宙創生模型,稱之為永恆暴漲(Eternal Inflation)模型。永恆暴漲理論是大爆炸宇宙論的延展。上期我們說到過,宇宙的大爆炸論認為宇宙是從一個奇點暴漲而來。而永恆暴漲理論則有所不同,認為暴漲一直在進行著,只是某處的能量較低而停止了暴漲形成我們如今的宇宙。
這個由俄羅斯物理學家維連金提出的模型可謂異常彪悍,也就是說在某處,宇宙一直還在發生暴漲。這確實很難想象,我們的宇宙僅僅一眨眼時間就暴漲到那麼大,那些一直在持續暴漲的區域基本等於是無限的空間了。不過,本喵也一直沒否認過我們宇宙之外是無限的這個可能性。總之,永恆暴漲論下的宇宙有點像一塊瑞士乳酪,中間停止暴漲的地方就像瑞士乳酪的洞,我們的宇宙就是其中一個洞。
或許有這麼一丁點可能,朝著宇宙某個方向一直走下去,就能接近那些還在持續暴漲的地方,大概可以想象成乳酪洞的洞壁。這些地方大概也許可以算作我們宇宙的、真正物理意義上的邊緣了。當然這也是永遠無法逾越的邊緣,暴漲區域的能量之大無法想象,當前的物理法則也無法適用,一旦接近定會灰飛煙滅化作純粹的能量。比掉進黑洞裡好不了多少。
▲這看著讓人有點密集恐懼症的圖展示的就是永恆暴漲宇宙論的景觀。整個宇宙都在持續暴漲著(黃色區域),能量低的地方暴漲結束,形成了宇宙空間。看著有點像瑞士乳酪。我們的宇宙或許就是其中一個孔洞。孔洞的邊界上暴漲還在持續著,那些地方或許就是宇宙的邊緣。一旦接近就將灰飛煙滅。
我基本認為:
1、宇宙更大的可能性是有限的。
2、宇宙從目前觀測結果來看是扁平的。
3、從數學和哲學角度看,宇宙是有限而無邊的。
4、我們這有限而無邊的宇宙或許是球面、甜甜圈或是別的什麼怪異形狀的三維空間拓撲結構,空間與空間終究是相連的。
5、大概不會像一張衛*巾吧……
6、也有這麼一點可能,宇宙的邊緣是那些還在不停暴漲的區域,相當狂暴。
7、總的來說,本喵強烈認為,我們的全域性宇宙是有限而無邊的。
-
13 # 醉花音
怎樣理解宇宙的形狀,我可以給你一個數學模型,雖然這個模型有點難理解,但是它能解釋宇宙從誕生到現在的形狀變化,這個模型最初是用來解釋暗物質的,但同樣也能解釋非暗物質,模型解釋如下。
1:根據大爆炸宇宙學,整個宇宙的幾何性質是由其質量-能量密度決定的。基於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均勻及各向同性的基本認識,宇宙的幾何空間結構由羅伯遜-沃爾克度規來描述。根據宇宙物質密度的不同有以下三種基本模型。設宇宙的密度為P,存在一個臨界密度Pc,其數值為3Ho^2/8πG。(1)當宇宙物質密度高於臨界密度Pc,宇宙的空間曲率為正,宇宙幾何是球形的,是封閉的;(2)當宇宙物質密度等於臨界密度,宇宙的空間曲率為零,宇宙是平直的;(3)當宇宙物質密度小於臨界密度,宇宙空間曲率為負,宇宙是開放的,呈馬鞍形。如果用Ω表示宇宙物質密度與臨界密度之比,以上三種情況分別對應Ω>1,Ω=1,Ω<1。
2:Ω滿足以下式子(Ω-1)/(Ωo-1)=(R/Ro^αR是描述宇宙尺度的物理量;α是正的指數值,其數值取決於宇宙中輻射與物質的主導地位,宇宙早期以輻射為主導,則α=2,當前的宇宙以物質為主導,則α=1。有關係不難看出,初始宇宙尺度越小,Ω就越接近1。天文學家以今天宇宙的尺度10^26次方m推算出在宇宙極早期(10^-35次方m)的Ω-1約為10^-60次方或更小,也就是說宇宙極早期的Ω約為Ω=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這表明極早期的宇宙的Ω值非常接近1。
3:很難想象為什麼在宇宙的初始條件中會出現Ω如此接近於1,或者說為什麼我們宇宙的初始空間曲率會如此地接近於零?經過觀測顯示,可見物質的密度遠遠小於臨界密度。這麼大的差距從哪裡來?因此天文學家懷疑是暗物質在作怪。
4:以上的內容就是解釋過程,可以看出宇宙在初期時,空間曲率為零,宇宙是平直的;經過演化後,成了現在的封閉宇宙,即球形宇宙。
-
14 # 塔河胡楊4
宇宙實際上就像一個爆炸的煙花,成放射狀。但是他不是因為爆炸形成,他是因為萬有引力使宇宙膨脹產生的。萬有引力為什麼會使宇宙膨脹?是因為萬有引力使得天體之間存在勢能和動能。如果沒有萬有引力,天體之間就不會存在勢能。這種能量也叫引力能。由於一些星體之間會相互吸引到一塊,這樣他們之間的引力能就會消失而轉移到別的星體上。這樣由於一部分星體的勢能消失,另一部分星體會獲得更大的動能。時間久了個別星體獲得的動能會越來越大。因此宇宙就會發生膨脹。
-
15 # _頂級夶娚亼
大家知道離子加速器吧?電子對撞機知道不?其實我們的宇宙就是環形的,在我們的時空對於操控實驗的人來說就是一瞬間。科學家說什麼多維空間,其實只是時空不同。
-
16 # 村子裡來的皇叔
討論宇宙是什麼形狀也許沒有看出這個問題的矛盾處,我們可以看到足球是圓的,金字塔是錐形的,那是因為我們站在被觀察物的外面,也就是說,我們討論宇宙形狀,必須站在宇宙外面!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然而事實上,宇宙就是一切,所以不可能立身於宇宙之外!
那麼這樣子,我們假設我們能立身於宇宙內並得以全域性觀看宇宙形狀,然而仍然有個問題,宇宙在不停膨脹,我們把時間停住,定格在一個畫面,然而定格住的只是我媽自己,因為宇宙走黑洞,黑洞裡沒走時間,也就是宇宙仍然繼續增長,即使我們能以光速追隨,然而視力有限,因此在我們目光之內,宇宙早已又十萬八千里!打個通俗點的比方,從a點到b點我們可以直線也可以無規則曲線連線!因此無法說明宇宙形狀,除非有一種力量能定格宇宙,然後人又能長生不老,然後這個人還得做到一絲不苟,不然無法測量!
-
17 # 萬物未解之謎
關於宇宙的形狀到底是什麼樣的,真的很難猜測,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很多科學家認為宇宙是一個扁平橢圓形,但你也不否認,它是一個球體嗎?圓環?它是開放的還是封閉的,還是平坦的?
想想一下,如果我們可以從外部看它,我們會看到什麼?浩瀚的黑暗?泡泡之海?雪球?迷宮?一個大尺寸外星人手中的玩具?印度教的文字將宇宙描述為蛋,耆那教徒認為它是人形的。希臘斯多葛派認為宇宙是一個浮在其他無限空間的單個島嶼,而亞里士多德則認為它是由一系列有限的同心球構成的。
目前科學家們考慮三種形狀:正彎曲,負彎曲和平坦。
而我們的宇宙正在擴大。今天它的擴張速度超過了昨天的速度。宇宙的身體進一步深入地進入虛空,因此自20世紀30年代哈勃發現以來,宇宙的體積不斷增加。質量傾向於曲線空間。質量越重,曲率越大。我們看到的宇宙只佔宇宙總感知質量的5%。其他空間被我們稱為暗物質和黑暗能量。質量或能量曲線空間的存在。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我們的宇宙是彎曲的。
那麼這個彎曲有很多形狀概念,比如圓球形,條形,水流形等等。
儘管宇宙的形狀至今未解,但我個人覺得,宇宙的形狀及其可能是圓球形的,為何這麼說?我覺得這可能是宇宙的定律,要知道基本上的恆星,行星,天然衛星,都是呈現圓球形的,那麼孕育這些星球的宇宙,也很有可能就是圓球形的,你們覺得呢?
-
18 # 科學黑洞
涉及到宇宙形狀或者是時間形狀的問題都是基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該定義認為有質量的物體可以使時空發生彎曲,像太陽系天體系統、太陽也繞銀心在做轉動。那麼從整個宇宙的角度出發,所有的能量與質量是否會彎曲整個宇宙?科學家就提出了宇宙質能密度(所有質量能量平均分佈在整個空間)的概念:
當質能密度大於臨界值,空間曲率為正,也就是說宇宙的形狀從整體概念上來說是閉合的球形狀,宇宙空間的大三角形內角和會大於180度;當質能密度等於臨界值,空間曲率為零,宇宙中的質量和能量並不足以使宇宙發生彎曲成閉合,那麼空間就是平坦的無限的,宇宙空間的大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度;當質能密度小於臨界值,空間曲率為負值,宇宙的形狀就是馬鞍的形狀,宇宙空間的大三角形內角和小於180度。但是根據目前的研究,天文學家和宇宙學家推測宇宙整體空間曲率為零,也就是從大尺度來看宇宙是平坦無限的。
-
19 # 趣味說
光學望遠鏡可以讓我們在可見光譜範圍內觀察物體,但它們是相對較弱的工具。其他裝置可以測量波長在可見光譜之外的波長。近年來宇宙學的許多研究都集中在宇宙微波背景(CMB)上。CMB是宇宙在它只有380000歲時產生的輻射。透過對這種輻射的研究,宇宙學家可以得出宇宙開始後不久的樣子的結論。
利用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科學家們對CMB有了一個有趣的發現。他們發現CMB輻射波長的變化在某一點停止。在無限無界的宇宙中,波長的大小是沒有限制的。我們期望看到各種大小的變化和頻率。只有在有限的宇宙或非常特殊的無限宇宙中,我們才能看到一個確定的波長上限。
至於膨脹,宇宙學家稱宇宙中物質數量和停止膨脹所需的量之比為密度引數。密度引數大於1將意味著一個封閉的宇宙,宇宙中有更多的物質需要用來逆轉膨脹。密度引數為1將意味著一個平坦的宇宙,在這個宇宙中膨脹減慢,但永遠不會真正停止。密度引數介於0到1之間意味著一個開放的宇宙將永遠繼續膨脹。
但我們不知道宇宙中到底有多少物質。我們能探測到的數量相對較小,只有5%的物質需要反向擴張。但似乎有我們根本看不到的物質。宇宙學家已經注意到恆星以一種奇怪的方式運動,它們的行為就好像有更多的物質對它們產生了引力的影響,而我們無法探測到。一些宇宙學家認為,這意味著有一種我們根本看不見的物質,叫做暗物質。
但是否有足夠的暗物質導致大坍縮?也就是說,宇宙中是否有足夠的物質來彌補平衡並將比率推到1或更高?雖然宇宙學家認為宇宙中的暗物質比可觀測到的物質多得多,但他們估計,可見物質和暗物質的結合仍然只達到逆轉膨脹所需數量的30%左右。
雖然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太空的最終形狀是什麼,但研究每天都在給我們帶來新的資訊。如果空間是有邊界的,那麼超越邊界的是什麼呢?我們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知道。
-
20 # 科學船塢
我認為宇宙的形狀應該是平坦的,在大尺度上。
現在關於宇宙的形狀是什麼?主要有三種答案,一種是平坦的、一種是馬鞍形狀的,最後就是封閉的形狀球形。
可以這麼來看,觀測古老的光線,看看光線是否仍舊平行,這樣可以判斷宇宙是否是平坦的,但我們知道,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物質的質量可以彎曲空間,所以光線也會發生偏折。
科學家發現,宇宙存在著臨界密度,如果平均的密度小於臨界密度,宇宙就會一直的膨脹下去,這就是開放的宇宙。如果平均密度大於臨界密度,宇宙在經過膨脹期後,會進行收縮,這就是封閉宇宙。然而,現代人們根據觀測現象來看,我們的宇宙很可能是開放的宇宙。
但知道這些仍舊不知道宇宙是什麼形狀的啊,畢竟開放的宇宙可以是任何形狀,比如馬鞍形,或者就像是一張A4紙。
NASA利用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觀測到的資料繪製出了更高精度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透過研究大尺度上的宇宙結構與差異,大部分科學家認為宇宙應該是平坦的,宇宙會一直的膨脹下去。
回覆列表
浩瀚宇宙,繁星點點。從地球眺望,宇宙的無限總是會引起人類的無限遐想。關於宇宙裡面究竟有什麼,宇宙之外還有什麼?宇宙是怎麼來的,宇宙距離毀滅還會有多久?
幾千年來,人類對於宇宙的各種猜想從沒有停止過,得益於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雖然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越來越深入,但對於宇宙的起源等一系列問題仍然沒有找到解答。不過,對於目前對於宇宙形狀的猜想,有以下三種可能:
1.類似馬鞍狀的負彎曲形狀
該理論源於宇宙大爆炸理論,整個宇宙的外形如同一個吹起的氣球,我們則生活在宇宙的“表面”。
2.宇宙是平坦的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調查,宇宙可能是平坦的,2013年的調查發現如果宇宙是平坦的,那麼誤差只有0.4%。
3.難以置信的幾何圖形
斯蒂芬·霍金表示,我們宇宙的形狀可能是一種難以置信的幾何圖形,更接近於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如同荷蘭藝術家摩裡茨·科奈里斯·埃舍爾創作的圖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