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芸龍導師
-
2 # 哈爾濱新區教師宋鵬程
高三是值得你拼盡全力的時候,你可以每天晚上只睡四五個小時,如果感覺身體吃不消可以午睡,或者週日抽時間睡一會,這樣完全不會有影響,同時要注意在高三鍛鍊身體,提高身體免疫力,這是保證學習的前提條件。
高三有了大把的時間,要做好規劃,把大塊時間儘量用來學習理科學習上,英語和語文背誦可以利用課間或零碎時間去學,學會充分利用好點滴時間。自習課和晚上時間是最多的,要規劃好做作業、預習新課、整理錯題本、刷題等時間,合理佈局,每天安排學習哪一科的知識,對弱科要重點加強。
另外,對於自己學不會的科目或知識點,要特別注意,花大塊時間重大突破,不要在意時間長短,要以會為目的,尤其是理科,思路很重要。如果你能達到忘我的狀態,說明你真的學進去了。人的努力程度是無可限量的,人的潛能是激發出來的,不逼自己一把,你什麼時候都不會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優秀,可以有多努力。
2高三學霸是如何努力的
規律
1、長計劃,短安排。在制定一個相對較長期目標的同時,一定要制定一個短期學習目標,這個目標要切合自己的實際,透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達到了一個目標後,再製定下一個目標,確保一個目標一個目標的實現。
2、擠時間,講效率。重要的是進行時間上的通盤計劃,制定較為詳細的課後時間安排計劃表,課後時間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嚴格遵守,堅持下去,形成習慣。計劃表要按照時間和內容順序,把放學回家後自己的吃飯、休息、學習時間安排一下,學習時間以45分鐘為一節,中間休息10分鐘,下午第四節若為自習課也列入計劃表內。
爭主動
1、讀:每科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通讀教材,對不理解的內容記錄下來,這是你明天上課要重點聽的內容。預習的目的是要形成問題,帶著問題聽課,當你的問題在腦中形成後,第二天聽課就會集中精力聽教師講這個地方。所以,發現不明白之處你要寫在預習本上。
2、寫:預習時將模糊的、有障礙的、思維上的斷點(不明白之處)書寫下來。
3、練:預習的最高層次是練習,預習要體現在練習上,就是做課後能體現雙基要求的練習題1到2道。做題時若你會做了,說明你的自學能力在提高,若不會做,沒關係,很正常,因為老師沒講。
3衡水中學到底有多努力
2015年高考,衡水中學一本上線率88.6%,二本上線率98.97%,119人被清華北大錄取,17人被香港大學等港校錄取,包攬全省文科、理科狀元。在一本上線率僅僅8.5%的河北省,她卻創造了88.6%的奇蹟。不錯,這個城市叫衡水市,這個中學叫衡水中學。更可怕的是,在衡水,從來不只是僅有衡水中學,還有衡水二中、武邑中學、冀州中學、棗強中學、鄭口中學,等等。
“不能退步,不能生病,不能頂撞,不能心情不好,不能慢,不能笑,不能和同學說太多話,不能走神,不能咬筆,不能總跑廁所,不能啊都不能……”
曾經,我也是在與同學一起,指責衡水中學,厭惡衡水中學。未曾見識過真正的衡水中學的學生,展開著豐富的想象:
在衡水中學,所有學生都毫無表情,面黃肌瘦,把頭埋在書中幾乎將自己窒息;學生沒有娛樂,沒有休息,甚至沒有午睡,晚上宿舍燈火通明,他們都在熬夜苦讀;異性同學被嚴格分開,甚至必須保持0.5米以上距離。
老師蓬頭散發,歇斯底里,拼了命在用銳利的目光搜尋違紀的學生,用高壓政策壓制少年,像是冷酷無情的獄卒,以懲罰學生為樂;學生沒有自由,他們的座位、班級、待遇等完全由教師掌握,領導想分班就分班,只要有利於高考,就不惜犧牲學生的青春與權利……這種學校,完全無異於魔鬼訓練營!
-
3 # 阿武隨記
高中的時候應該是整個學生生涯裡最刻苦的時光了。卻也是很值得回憶的時光!
我有多努力談不上,因為比我努力的人太多了。可是對於我自己來說,除了高考的結果不盡如人意,其他的,我無愧於心,我覺得就挺好的。
當時很簡單,每天都一樣了都,所以可以分享給你。就是,三點一線,教師,宿舍,食堂。每天早上五點半出發,中午休息一個小時,晚上十點熄燈,有時,還拿個小手電在被窩下面去看書。週而復始,從不間斷。
很多人都說,現在把自己丟到高三,還不去打了他呢!雖為笑談,可見一斑。我一直覺得,人在什麼時候就應該做什麼事,自己不要後悔就行。
-
4 # 矯瑜蓉
學習這項技能需要天賦,高中的我超努力,但是逃不脫二本,即使這一路不停的學,終究是解決了生存解決不了生活。總結一句—這都是命,但是保持一顆純淨的心努力下去…
-
5 # 兔子卡門了
高一剛進校第一次考試就考的很差,班級中間。後來我在哪科差就在哪科多下一些功夫,別人玩就在學,你會做我也要會做,你考得到我也考得到!我有一個習慣,我喜歡超過我不喜歡的人。
第二次考試就考到了班級第三名。後來就分文理了,選了理科,可是我的物理真的很差。之後每天早上我準時6點起,早早去教室開門,拿起五三做例題,寫著公式在小本本上,隨身攜帶,排隊、等候的時候就摸出來看看。每天如此,看題做題,努力是不會騙人的從三十多分到七十分,雖然不高但是我自己是非常滿意的。
我養成了每天早起去教室看書的習慣,我用碎片時間拉起我的弱勢科目,在每次正式考試時找出自己還存在哪些問題。我不喜歡主動問別人題,因為我要自己做出來享受別人問我的過程。所以說,像下課10分鐘、大課間都在整錯題,獨立思考。
自己把題解出來是一種享受,這可能就是理科的魅力吧!
我最大的建議就是,不求題多,但求每題都懂。不要盲目的刷題,只求多而不求質量,這樣是在敷衍自己,搞得別人覺得你那麼努力卻沒有效果來嘲諷你!
而且,這個過程是要靠自己,不要遇到點什麼就問,問別人只會讓會的人更加熟練而你還是記不住,會做了才是自己的,聽懂了還是別人的。
還記得,我那些中午沒有睡過的午覺,只要對手沒睡我就不敢睡,和你講話而我在聽,我買習題悄悄做,考試時只會說不知道,答對了都說是猜的,乾坤未定你我介是黑馬。
2020,高考加油!
-
6 # 廖的小丸子
高中的我感覺很努力的在學習,可成績還是提高不了多少。上了大學之後,才知道了有“假裝努力”這麼一說,到頭來,只感動了自己…
-
7 # Gemini瑞
我的高中是一座私立學校,所謂私立學校就是個人所辦的學校。學校屬於全封閉式的管理,要求比較嚴格。對於學習的要求就更為嚴格,下面就談一談我高中那會的學習程度。
學習時間
早上6點10分到教室,晚上11點下晚自習,每天除了睡覺吃飯其他時間都用在學習上,那時候爭分奪秒的進行學習。早上5點半起床洗漱,基本要在10分鐘之內搞定,然後去食堂吃過飯立馬趕到教室,剛休息好就要進入學習狀態。晚上晚自習上完之後回到宿舍洗漱完,因為那時候學校統一關燈,所以就是打著手電筒在被窩裡看書,真的是爭分奪秒。
學習資料
我們那時候學習資料加課本一起桌子都放不下,所以全部擺在地上,每天的作業都是做不完的那種,沒有一天能夠做完的,因為我學的是理科嘛,每天就不停的刷題,一遍又一遍,資料換了一遍又一遍。
考試
我們學校那時候考試太多了,在高三之前,是每週一小考,每月一大考。到了高三,就是每天都在考試,甚至一天可以考好幾門,試卷多的堆起來都比人高了。
-
8 # 牛油果奶昔
高中的時候,讀的理科。然而我又喜歡文學。
高中生活印象最深的就是,刷理綜題,刷理綜題,然後緊接著就是理綜選擇題對了多少道?基本上都是這樣的重複。當然我覺得這個比較形象。
要說多努力?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中午吃了午飯,回教室,刷理綜。從12點40到22:00,一直沒有動過一下。晚上回到寢室,發現腿浮腫了。
缺覺。每天兩杯咖啡。因為晚上11點開始到凌晨1點還要複習知識。所以現在基本不喝咖啡,除了需要學習上課寫稿子才會選擇喝咖啡。
成績不上不下。這種狀態就是一旦鬆懈就完了,拼一拼可能就上去了。所以對於每次考試,基礎知識,總是希望全部做對。所以熟悉教材,吃透物化生的教材幾乎可以背下來了。英語一直都沒怎麼擔心,但是每天一篇完型,一篇閱讀。保持到高考結束。
以上是我對於學習印象最深的。
當然還有老師,對於物理老師最深刻的口頭禪就是:這道題答案一看就出來了。
奮鬥的滋味,太美妙。
-
9 # 風雨彩虹quXdk
進入高中人生就有理想和追求,所以要認真學習,分析自己存的不足,有針對性的學習和補習,提高,達到想要的結果。
-
10 # 思君如文
我的母校黃梅四中,在我們高三畢業後就撤校了,被一所私立高中收購取代,早已荒廢了。每年回老家還是會約上三五好友去校園裡轉轉,感嘆似水流年光陰荏苒。
這是一所位置偏僻的普通中學,宿舍簡陋不堪,整個年紀一百多名女生擠在一個漏雨的空置會議室裡。
高低鋪擺的滿滿當當,兩個人合睡一張床,一個帶鋪蓋一個帶墊絮,冬天刺骨寒風從牆角,瓦縫裡像鋼針似的扎人,夏天悶熱得不得了。最怕下大雨,睡在上鋪的人最遭殃,被子都打溼了,地面上泥濘不堪,走路都打滑。
那時候吃得起食堂新鮮菜的同學也不多,我們都是每個週末回家背一小袋米拿回學校換飯票,還要帶上一個星期的鹹菜下飯。最受歡迎的鹹菜有豆腐乳,辣醬蒸小魚,酸菜,既下飯還不容易壞。我至今記得最心酸的是一位同學家中有四個人上學,連鹹菜都沒有,她就帶一瓶幹炒黃豆,放點開水嚼幾顆黃豆就是一頓飯,而且要吃整整一個星期20頓飯,腮幫子都酸了吧。
整個校園裡唯一的高層建築是三層樓的教學樓。
每天5點起床鈴就響了,5.30-7.30早讀課,書聲琅琅不絕於耳,上午四節課,下午四節課,晚上三節晚自習,熄燈鈴是23.00。尤其高三那年,正是2003年,非典在北京,廣州肆虐,我們也要每天量體溫上報,而且正是從那年高考提前一個月開考,湖北高考開始“3+x”模式,一切都是挑戰。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絕非易事,對我們農村孩子來說尤其重要甚至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所在,到了五月,複習已經白熱化,全天不停歇地做黃岡密卷,收集錯題集。嗯,反正畢業時做過的卷子壘起來有我高了。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我還是很懷念那時候,如果讓我選擇,我還是會選它,那裡有我最純真最美好的年華。
-
11 # Cell702
高考是個萬人過獨木橋的場景,要想在高考中取得驕人成績,進入好的大學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對於資質一般的人,肯定要每天早5.30--晚12.00的且有效率的學習。本人屬於不叫愚鈍的,家裡條件也不允許請課外輔導老師,全靠自己一個人一點一點消化總結知識,記得當年高考前一個多月體檢體重110多,高考結束後體重90多。今天的汗水,明天的甘露。奮鬥吧,只有奮鬥過,回過頭才能笑著挺胸前進。
-
12 # 情懷陝西
上了高中,記得在第一次班會上,我班一位姓淮的同學說——咱們將來,笑到最後的同學,將笑得最好。
同樣,在高中的第一次全校師生大會上,學校教導處一王姓老師也說過一句“名言”——大學畢業證,是通向上流社會的通行證!
說句心裡話,這兩句“諍言”一直刻在我的腦海裡,時刻提醒我自己:努力再努力,加油再加油。要把“跳出農門”作為人生的第一要務。
故而,我們同學每天不到6點起床,晚上學到11點(有時12點甚至1點)才休息,幾乎天天如此。“三點一線”,教室——宿舍——飯堂,看似枯燥,其實“累”並快樂著。午飯後偶爾打打乒乓球、籃球。除此,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因為我們班99%的同學都是農家子弟,大家目標都很一致——考個好大學!
有耕耘,就有收穫。這世界本不公平,但又很公平。你得到的,其實都是應得的,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別。明白這個道理,才能發自內心的去奮鬥、去追求;才能悟出當下的辛苦,究竟是為了什麼。最後我班60名同學,55個都考取了大專以上院校。
-
13 # 蘆芽之巔
我是個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老高中生了,我記得我們那一代人是辛苦的!
我們每天生活艱苦,早上一個小窩頭,一碗清湯稀飯,一小勺鹹菜。中午胡蘿蔔或者白蘿蔔才,土豆菜很少見的,晚飯又是玉米窩頭和稀飯,天天如此,高中兩年如此。
我們學習是刻苦認真的,黎明即起跑步早操,上課和自學,晚上有時候點著蠟燭或者油燈。同桌同班的同學互相關心和幫助。老師們也孜孜不倦,今生難忘老師們的恩情。
-
14 # 奔跑的行者
晚自習第一階段:知識複習
1)閱讀白天老師講解的教材內容,包括課本里面的定義、概念、例題等,根據課上老師的講解,重新把思路理一遍。
2)整理、補充、完善自己的課堂筆記,對於課堂上簡寫的筆記,要根據自己當天的課堂學習補充完整,既可以複習一遍重要內容,又可以方便以後再次複習。
3)解決聽課過程中遺留的問題。課堂上難免有些內容聽不懂或者對某些知識點理解有些模糊,在進行了以上兩步之後,再看看課堂上聽不懂的點是不是都懂了,如果還是不懂,最好用本子記下來,課下去問老師或者同學。
晚自習第二階段:知識鞏固,即完成作業
在完成當天的課本內容複習之後,及時檢查學習和複習成果是最好的知識鞏固行為。
1)挑自己不擅長科目的作業先做,讓自己精力最好的時候去攻克不擅長的科目,對於提高弱科有顯著效果。
2)作業中努力嘗試過依然不會的題目,先放到一邊,找其他時間去問老師和同學。
3)作業量如果太大的話,那些重複次數多、抄寫性的作業可以先緩一緩,等做完其他的作業感到頭腦沉重,思考東西比較費勁的時候再做,當做放鬆大腦。
4)識記性的作業和推算性的作業交叉進行。
晚自習第三階段:課文預習
每天的晚自習時間都要有意識的留一點時間來預習明天將要學的內容,對即將到來的新知識做到心中有數。
1)閱讀教材,瞭解明天要學的知識,重點看看自己哪些點感覺特別難,做好記號,在聽課的時候,重視這些點的聽課。
2)閱讀完後,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嘗試去看看課後的練習(不會的題目,如果透過翻閱參考書也解決不了,就做好標識,明天在課堂或課後解決)
3)對照前面所學內容以及預習的內容,看看有哪些知識是與明天所學內容有關聯的知識,抽點時間回看一下舊知識。
晚自習的第四階段:總結與規劃
每天反思自己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才能持續的改進,尤其是一些重要考試之後,還要重點反思一下哪些科目要列入補弱的行列。
1)總結一下今天完成了什麼任務?學到了什麼?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困惑沒有解決……並反思自己今天學習活動的得與失。
2)規劃明天的學習活動,包括學習時間、學習內容的安排,要解決哪些問題,達到什麼目的……
-
15 # 恆媽微生活
高中的我不算很努力,經常會在教室裡與一幫同樣不是很愛學習的女孩子打鬧、瘋跑,有時也挺後悔的,也覺得很對不起父母,白白浪費了很多時間,可惜青春不能重來。
但是我班上有很努力的同學:記得班上的一個女同學,為了抓緊時間學習,冬天可以半個月不洗澡,夏天可以一個星期不洗澡,這樣可以節省排隊接水、排隊洗澡、排隊洗衣服的時間,吃飯也是非常迅速,通常不在人多的時候打飯,等別的同學吃完了才去打飯,不然就叫同學幫忙帶飯。
我很佩服我這個同學,能夠頂得住別人的流言蜚語,我行我素,我卻做不到,擔心同學背後指指點點,說這個同學不洗澡,不愛衛生,後來想想:自己的想法很可笑。
也是時運不濟,那麼努力,那個同學還是沒考上,也怪不得她,當時錄取率不像現在這麼高,一個學校難考取一個。
如果現在還有在讀高中同學看到這篇文章,一定要努力,省得日後後悔。
-
16 # A今天你科普了嗎
至今,我聽過關於學習最有道理的一句話就是,學習是不會累的,只有厭倦,我們很多人不想去學習,就是因為厭倦了這樣的狀態。我現在是一名大一學生,在一所普通的本科學校,但是我高中是在我們市裡最好的一中上學,所以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超級的努力。我記得高三的時候班級後面的橫幅上寫著“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不知道你們是否有同款橫幅,當時看到這句話心裡確實有有一股熱流翻湧,告訴自己這一年拼了,但實際上我們可能很難做到那樣的境界,在遇到難題以後可能會退縮,輕易的把它放過,我們會給自己找休息的理由。
一個學校的學習氛圍還是很重要的,我在高中的時候自習都是鴉雀無聲,很多人課間都在做題,中午、晚上放學多在教室留一會,甚至晚上回到宿舍仍有很多人挑燈夜戰。我自己不是聰明的學生,也只能靠笨方法不斷的學,就一點點的積累,總會有成功的一天,不過我跟我們年級大佬相比差的也是十萬八千里。
那些大佬們的境界對於努力可能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們覺得不斷學習不是努力,只是他們順其自然的事情;沒有此刻的努力,只有下一刻的更努力。
-
17 # 桀桀laughing
一直來說高三是自身知識儲備最高的時期,因為不知道畢業了後會不會在繼續深造,或者進入其他企事業單位進行學習。高中的我不算很努力,中規中矩,
-
18 # 鼠跨命年
現在的一些高中生,吃飯去食堂都是爭分奪秒以百米衝刺的速度,高三的學習很緊張。能熬過高中的學生一般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較強。因為你一不努力,就意味著你要落後他人一大截。
-
19 # 情鴻殘雪
高中時候:高一的時候還是很輕鬆的,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可以自由支配時間。到了高二時候分了科時間一下少了很多像體育、計算課減少了,個種試卷多了學習氣氛好了很多感覺每個人都像上了發條。上了高三壓力好大每天都是題海戰術完全沒有自由了,每天睡覺五小時那是正常的!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那個時候上知天文地理下知有機曲線、求的了函式解得時政。雖然很累但也很快樂
-
20 # 江家梅子
第一,按照課程要求和學校教學要求去進行學習,確保自己的學習進度不掉隊。
第二,每次老師上新課之前,自己都會進行課前預習。
第三,按質按量完成各門課程的作業。
第四,認真做習題和做筆記,鞏固知識。
第五,自習時間儘量安排好,做到不浪費時間。
第六,儘量利用好課餘時間進行學習。
第七,經常虛心地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回覆列表
記得高中的我,己經分了文科,理科班,當時雖然自己的語文、英語都很好,但由於受到“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影響,還是選擇了理科班,由於邏輯推理基本功太差,學習物理感到有點吃力,同時主觀上又太愛面子,看重得失,儘管學習很努力,早上六點就起床,晚上12點才睡,有時,由於思想太緊張,晩上還失眠!我要告訴你的是:學習不光要努力,還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學習,不光是要保證學習時間,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習效率,培養自己良好的心態,注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