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吃不胖的小明明
-
2 # 寶媽的美味人生
麵粉和水量的比例對發麵很重要,水少面多面團就發硬, 水多面少發出來的麵糰就相對軟一些,麵粉500克,水量不能低於250毫升,即相當於麵粉和水量的比例是2:1,還有不同的麵粉吸溼性是不同的,所以用水量還要靈活運用
和麵的整個製作流程:和麵時把麵粉倒在面盆裡,中間扒出一個凹堂,將水徐徐倒進去,不能一次加水家族用筷子慢慢攪動,等水被面粉吸乾時,用手反覆揉搓拌麵,使麵粉成許許多多小面片,這樣既不會因麵粉來不及吸收水而淌的,到處是也不會粘的,滿手滿盆都是麵糊,然後再朝面上灑些水,攪拌,使之成為一團團的疙瘩狀,小麵糰此時麵粉上為吸足水分硬度較大,可將麵糰勒成塊,將麵粉和麵板上的麵糊用力擦掉,再灑些水,揉成光滑的麵糰就可以了,和麵時間要短,揉麵的手真要大,不然時間拖得越久,因水分蒸發,使麵糰會變乾硬。
-
3 # 麵食小子
水餃面:一斤面加五兩五的水
手擀麵:一斤面加五兩左右
餅面:一斤面加六兩五(餅面需要軟點)
包子:一斤面六兩左右就好
饅頭面:一斤面五兩二左右
麵粉的品牌不同,吸水性也不同,我的這個也不是適合所有的麵粉,但是大多數麵粉都沒問題
-
4 # 堯堯小曾
第1點面活的太硬了,水放的少了。
第2點麵粉選擇的是高筋麵粉比較筋道,不容易擀開。
第3點。面活好以後軟硬適中,需要醒面,30分鐘以後再開始製作,就容易擀開了。
第4點,擀麵杖不能太小太短太小太短,也不容易把麵粉趕開。需要使用粗一點,長一點的擀麵杖比較容易用得上力。
第5點,案板要選擇光滑乾燥無水分,可以適當的撒一些麵粉,然後把麵糰放在上面,這樣的話就容易擀開面團。
-
5 # 家天下美食
和麵麵糰硬了,加水是最好的辦法,先少加一點就行,然後繼續和麵,讓軟硬均勻,如果感覺還不夠軟,那就繼續加水,必須每次都是少量的,加太多的水會導致麵糰過軟。
要使勁揉麵團,若麵糰依舊很硬,則可重複上述工序,然後再不停的揉,直到你需要的軟硬度為止,就是醒面了。
冷水面團就是是30度以下溫度的水拌合調制的水調麵糰,俗稱冷水面。由於用冷水或溫度較低的水和麵,麵粉中的蛋白質不能發生熱變性,從而形成較多和較強的麵筋。澱粉在低溫下不會發生膨脹糊化,因此所形成麵糰結實,韌性強,拉力大,呆板,又稱“死麵”。
麵粉、水量的比例對發麵很重要。不少朋友總是說發不起來,可能是因為麵糰太硬了。水少面多,麵糰就硬,這樣的麵糰適合做手擀麵。
-
6 # 曉曉夢想
1.盆中倒入麵粉,加少許鹽增加韌性,用溫水涼水均可,一邊倒水一邊用筷子攪,水要少量多次新增,全部成面絮狀,然後用手和成麵糰,蓋住醒20分鐘,很多人會問,麵條還要醒面嗎?對,不醒面,不好擀,而且擀的易斷。
2.把醒好的面,多揉揉,揉成光滑麵糰,揉圓按扁,撒上面粉卷在擀麵杖上擀,擀一會換個角度,撒點乾麵防粘,直到擀到你想要的厚薄程度,疊好切成自己喜歡的寬度,寬細均可。
按自己喜好可做成各種美味麵食,如蒸麵,炒麵,湯麵,幹拌麵,涼麵等等。
-
7 # 張家口莜麵哥
首先不知道你做發麵還是做麵條,我分享一下我做麵條和麵過程,
第一面粉500克,水150克,加適量的鹹鹽
第二,要是中午吃,提前半個小時活面,活面的時候要把面和光滑了,擀的時候就不要揉麵了,在揉就不好擀,這要活出面又好擀又勁道,在加上愛吃的醬,美味營養
-
8 # 廚子傑
關於和麵為什麼總是硬擀不開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面和水的比例不對
2、和好的面沒有醒到位(醒面一般要20分鐘)
3、水餃面:1:0.55
手擀麵:1:0.55
餅 面:1:0.65
包 子:1:0.6
饅頭面:1:0.55
4、同樣的麵粉在不同地區面和水的比例是有差別的,冬天和夏天面和水的比例也是有差別的不過差別不大希。望能幫助你
-
9 # 小蝸牛VLOG
你好。和麵最重要的就是加水這方面,要把握好面的軟硬度就看加的水多少,和麵的加水的時候一定要一遍加水一邊攪拌麵。和好後揉到一起在接著揉10分鐘左右就放在袋子裡面給它醒。過二十分鐘左右在揉五分鐘,來回揉三遍就可以了,面就軟了也有柔韌性。
-
10 # Tiffany6609
家庭中我們吃飯離不開面食,做麵食,和麵是關鍵。面和的太硬擀不開,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1.加水少。和麵說到底就是水分的問題,要藉助多種方法讓面更好的吸收水分。
2.冷水和的面,一般溫水和麵效果好。如果是新增酵母粉想要發麵,注意不要用太燙的水,容易把酵母粉中活性菌燙死導致發麵失敗。
3.前期倒水的時候一次性倒很多,這樣和出來的面,外面硬裡面又粘,不易擀開。要分多次倒,多次攪拌,攪拌至絮狀成型,上手反覆摁壓。
4.沒有醒發。不管是烙餅還是包餃子,面都要充分醒發的。可以藉助溼布幫助麵糰醒發。
小貼士:可以加個雞蛋,多放點水,少量白糖,少量鹽,對和麵也有幫助。
-
11 # 食味小愛
好,我是小愛, 為什麼和麵總是太硬擀不開呢?要到兩點就是我們要注意面和水的比例,和麵時的血一般要用溫水,這樣就可以節省醒面的時間,我來舉個例子詳細的說一下嘛。
比如我們平時蒸饅頭的比例是:水500克:面1000克:酵母5克
要是做麵條水要多加一點,再加一點鹽,增加面的筋性。
還詳細的說一下怎樣做手擀麵吧。
1.和麵,500面:260溫水:3克鹽,揉成光滑的麵糰蓋上保鮮膜醒面30分鐘。
2.醒好面以後,我們直接用擀麵杖擀成厚度兩毫米厚的麵皮。
3.在麵皮上不抹一層熟油,再鬆弛十分鐘。
4.面切成1cm寬的長條如果喜歡吃細面,也可以切細一點。
5.燒水,水開下入麵條,把麵條煮熟過一遍涼水備用。
6.那喜歡吃的青菜焯一遍水。
7.煮麵條上,然後加入一勺生抽,半勺老抽,半勺蠔油,香油,米醋,辣椒麵,切一點蔥花,蒜末乾點兒花椒油澆到上面。
碗香噴噴的油潑手擀麵就做好了。
-
12 # 浩媽愛美食
面總是和的太硬了怎麼辦?
1.和麵最好用溫水,這樣有利於醒面。
2.和麵時先用手或者筷子攪拌,成大面絮裝,沒有乾粉時下手揉麵,這個時候得到的麵糰會是中等偏軟一點的,攪拌成小點的面絮,揉出的麵糰就會偏硬一些。
三,揉麵時如果你覺得還是硬的話,手上可以粘水來揉,知道滿意
總之多做幾次就好了。
總結三點
1,和麵最好用溫水
2,和麵時先攪拌,再下手揉。
3,根據自己需要,覺得還硬,可以粘水揉麵。
-
13 # 馬路牙子邊邊
和麵軟硬程度是和加入水的比例、溫度有關。
看似簡單的和麵還是有很高的技術含量的。
想要和的面軟一些,下次多加點水(溫水,冷水就會硬)試試,如果還有些硬那就多柔上一會(200次),在把麵糰放入盆中蓋上蓋子省20分鐘左右就會軟些而且很細膩。
面和的軟硬還和你要做什麼食物相關,例如:烙餅和麵就得軟些、做手擀麵和麵就得硬些……
總之,多和幾次面就感覺出來了。實在感覺不好就準備個烘焙小秤,水和麵按比例加入,這樣就萬事大吉了
-
14 # 復刻美食東傑
水少面多,就會硬,擀麵的話和麵時候在面里加點鹽,可以分次加水,活到需要的軟硬度就停止加水,面活好,醒一會再次揉光
-
15 # 道滅集苦
擀不開不是因為面硬,而是沒醒好。和麵講究三光一醒:盆光、面光、手光,醒足。把和好的面放在面盆用溼巾蓋好,至少得醒一個小時以上,使面充分均勻地吸收水分。如此,你和好的面再硬也能擀開。不信,請君實踐。
-
16 # 心裡美食研習小蟲
首先
麵粉是強性材料中最常見,應用也是最廣泛的材料之一,因為多分子的蛋白質,尤其是麵粉中的麵筋,而蛋白質具有形成及強化製品結構的作用。說白了就是骨架的作用。那麼綜合這個原因,我來給你解釋你和的面太硬了擀不開的原因:
其一是麵筋(烤麵筋就是麵筋的實物體現):
麵筋作為一種植物蛋白質,具有很強的伸展能力從而保證麵點的可塑性(參考各種形狀的麵點)以及延展性(參考蘭州拉麵),其原理是在水或者其它液體與麵粉結合時,蛋白質中較短的麵筋會首先形成,緊接著產生面筋蛋白鏈。形成長鏈後,透過在力擠壓即可形成各種各樣的造型。
所以,你在和麵時沒有使麵粉和液體充分反應或者水加少了,會導致麵筋蛋白鍊形成不夠,於是麵糰太硬擀不開。
其二是鹽:
適量鹽的作用是改善麵筋的物理性質,使麵糰麵筋網路的韌性加強, 使麵糰更加容易擴充套件。如果加鹽加多呢,又會使麵筋的韌性過強,導致麵糰回彈,無法趕開。
迴歸本質就能化繁從簡,使烹飪變成一種享受,烹飪美食和品味美食一直都是我們人類最重要的一件事!
最後,總結下:
1.麵粉混合的液體過少,麵筋蛋白鏈不夠
2.未加入少許適量的鹽增強麵筋網路韌性,或者鹽加入過量導致韌性過強(澱粉中無麵筋結構,於是無法成團)
烹飪其實是一門科學,我們要掌握和理解食材的各種本質,才能烹飪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
17 # 婉兒廚房
和麵硬總是擀麵擀不開,其實這是和麵技巧問題。如果和麵的時候加的水少或者是涼水就容易出現這個問題。還有就是醒發的時間短。過去我沒有經驗,也常出現這種問題。
和麵的時候要根據你所做的麵食進行加水。如果你自己擀麵條和麵的時候,要加一些鹽,雞蛋和溫水。不能一次把水加多,要一點一點的攪拌,把面都拌成絮狀了,開始揉麵團兒。然後醒發半個小時左右。
如果是說烙餅的面。那就要適當的比麵條的面多加一些水。稍微軟一點。然後醒發半小時。做飯的次數多了,慢慢也就有經驗了。
疫情在家沒事兒幹,你也可以試著把一些蔬菜打成汁去和麵做麵條,包餃子或者烙餅,都挺好的你也可以把土豆蒸熟了,做成泥兒和麵烙餅。這種土豆泥烙餅不能加水太少,要適當讓它軟一點,醒發半小時。
-
18 # 悲寂寥
溫水中摻酵母,再放點白糖,,熱地方醒後二倍大,放點鹼面開始盤面,記住少放生面粉,少盤會,不是揉的越久越好,那樣就發不起來了。一切就緒涼水做饃……這是讓他二次醒一會。切記不要水開放饃,按這放法蒸不出白胖饃饃找我來。上圖昨天剛蒸的。
-
19 # 葉子美食666
你可以試一下,下次和麵的時候,如果感覺面硬,就稍微手上沾點水,繼續揉麵,揉成麵糰以後再醒發30分鐘以後再揉麵,就軟和了
-
20 # 牛姐做美食
以我的經驗,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如果你和麵做麵條的話,我建議你選用中筋粉比較合適,高筋粉強度大,和麵太硬的話筋度大,會不好擀。
二、和好的麵糰跟溫度也有一定的關係,即熱脹冷縮的原理。我建議你夏天用冷水和麵,冬天要用溫水和麵。
三、和麵時,為了掌握新增的水分多少,使和出來的麵糰軟硬合適,要少量多次加入水分,不要一次性的加入,防止水分過多,麵糰和的太軟,如果煮麵條的話易斷,沒嚼勁。和的太硬也不行。
四、和好面以後,要讓面充分的醒發,醒面時間長一些,這樣醒發後的面容易擀開。
下面是我和麵擀麵條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借鑑一下。
1、準備500克的中筋麵粉,200克的溫水,溫水中加入5克左右的食鹽,使麵條更加勁道。
2、和麵:把溫水少量多次的加入麵粉中,用筷子不停地攪拌,直到麵粉被攪拌成絮狀,開始揉麵,揉成光滑的麵糰,揉的時間越長,越筋道。
3、醒面:(這一步很關鍵)把麵糰表面揉至光滑,面光、手光、盆光後,蓋一層保鮮膜醒發一小時。
4、擀麵:把醒發好的面用擀麵杖壓扁,直到把麵糰捲到擀麵杖上,用手推動麵糰,推的時候雙手同時往兩端移動,再往後拉,如此反覆數次,擀成厚度大約0、5毫米的簿厚,把面片像摺扇子一樣摺疊起來,切成你想要的寬度即可。
回覆列表
不硬的方法是:和麵的時候將麵粉分為兩半,其中一半用80度的開水燙一下,再和另一半的面和在一起,這樣的話,就會軟一些了,烙發麵餅也會更軟的了。
烙餅的做法:
1、首先把麵粉分成等量的兩份,分別加入涼水和熱水,分別揉成麵糰,再揉一起,揉至麵糰光滑,醒發30分鐘。
2、然後把醒好的麵糰,分成均等的五份兒。
3、在把每份擀成薄的面片,表面刷熟豬油,灑適量的鹽。
4、然後從兩邊分別捲起,呈雙卷,再將其抻長。
5、把長條分別從兩邊向中間捲起,卷好的兩個圓餅重疊,用擀麵杖將其擀成餅狀。
6、最後在鍋裡添少量的油,待油6成熱後,放入餅,烙至兩面金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