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天雄氙氣燈廠家羅
-
22 # 劉旭Allennnn
那應當屬《赤伶》吧。
早先就聽說過,《赤伶》被譽為當代中國網路最有價值的古風歌曲之一,但你又是否知道,何為“赤伶”?
民國26年,也就是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開始全面侵略中國。
地處江西省南部的安遠縣原本靜謐而安詳,但隨著日軍的包圍,縣城內原本祥和的氣氛瞬間被恐怖和黑暗所籠罩。
日軍頭領帶著一眾小弟進入縣城內原本最為熱鬧,但此時早已悄無人煙的劇院,要求裴宴之出場,為他們單獨演出,來慰問“浴血奮戰的”日本士兵。
演出當日,裴宴之選擇了一曲《桃花扇》,飾演其中敢愛敢恨、血染桃花的李香君。
那夜,隨著臺上陣陣的鑼鼓的敲響,整個縣城似乎都恢復了以往的喧囂熱鬧、只不過這些熱鬧只是屬於戲院內喝酒、吃肉的日本士兵。
臺上唱的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臺下坐的是豺狼虎豹、惡鬼當道。
隨著鼓聲的愈發急切、唱腔的愈發悲涼,臺下那些豺狼虎豹們似乎也被震住,就在此時,
裴宴之大喊一聲:“點火!”
火勢瞬時蔓延開來,就在日軍準備四處奔逃時,所有的門窗早已被堵的嚴嚴實實。
面對熊熊的火勢,四處奔逃的日本鬼子的鬼哭狼嚎,臺上卻戲腔不止,婉轉悠揚。
那是每一位“最是無情戲子”的祖訓:嗓一開,畢唱完!
而故事的最後:樓已塌、人已死、戲卻未終。
正如歌詞中所唱道的那樣:位卑未敢忘憂國,哪怕無人知我。
至今我們都不知道裴宴之其人是真是假,但他的故事卻以一首古風歌曲紅遍了大江南北,其中感情至深、戲腔之美、氣魄宏大。
沒錯,情字難落墨,她唱須以血來和。這以生命染紅的鮮血,才是“赤伶”真正愛國情懷的悽美詮釋!
《醉蘭亭》作詞曲 周柏君
“書法”風格,把書法入畫入詩入史入音樂,詞意滂沱、詞風灑脫,其中以《醉蘭亭》最為代表,作詞作曲周柏君。
比如其中有一句歌詞:“絳白衣盡千帆,誰在圈點萬里河山”,血染赤紅了白衣,毀盡千帆後的悲愴一問“誰在圈點萬里河山”?而後又輕輕的一句“玉樹臨風入畫,洗淨沉浪中的鉛華”,一位玉樹臨風羽扇綸巾的翩翩書生,在河邊細細的、輕輕的洗著一支纖毫。勢如海嘯石破天驚的一問,然後卻立即風平浪靜,不能不感嘆詞人的收放自如。
非常喜歡這首詞的意境和背後詞人的灑脫,在最後一句展現出來了:
“今宵酒醒,一揮毫,又多少個千年。”同樣是“今宵酒醒”柳三變是“酒醒何處”的悲涼漂泊,而詞人則是“一揮毫,又多少個千年”,給人眼前的畫面是“千年的歷史和故事,就在一揮毫之間流走了”,妙哉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