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21 # 震旦講武堂

    今天的故事從2016北京榜樣·最美警察評選活動的候選人之一,段星的工作地--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看守所開始。

    看守所是羈押觸犯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場所,收押人員在拿到法院判決書之前都會在此度過。段星是看守所女子監區的管教民警,她的日常工作就是管理所內女在押人員。

    朝陽看守所

    第一次走進看守所,近距離地接觸了這位女管教民警。段星給我的第一印象:清瘦、爽朗,做事雷厲風行。家住北京西五環石景山的段星每天乘坐地鐵,單程要2個小時才能到達位於東五環的單位。她的日常工作就是管理看守所女監室中的三個監室,每個監室大約關押30人左右。段星要在每個在押人員進所24小時內,完成首次單獨談話。同時建立三級分類管理模式,結合風險等級管控將在押人員分成好中差三級,抓兩頭帶中間,推動監室整體穩定。

    段星工作的第九監區

    生活上,像是親人。

    段星在管教工作中一直秉持感化教育,“她們都是因為觸犯了法律才被關進來,等待接受處理。既然已經失去自由,就不能再失去尊嚴”。經常有在押人員被送進監區時穿得衣服很狼狽,趕上被提審或出庭時經常沒有得體的衣服穿。段星會根據情況把自己的衣服給她們穿,甚至有些在押人員刑滿出所時沒有合適的當季衣服穿,段星也會把自己的衣服拿給對方穿。

    段星組織在押人員剪指甲,管理員在幫忙清點指甲刀

    管理上,像是班主任。

    她的工作就是每天和在押人員打交道,不僅要對監室進行集體教育,還要針對一些情緒波動以及出現各種情況的人員進行單獨談話與觀察。

    監室管理中,段星做到了公平公正、一視同仁。決不允許監室記憶體在特權行為。每個監室都要有一名“管理員”,民警不在時,她就要起到管理與組織等工作。在人員的選擇上,段星採取與監室行為操守較好的在押人員合作。和我們在影視劇中常見的“頭板兒”不同,段星在監室“管理員”的選擇上更多的是看重人品。從每日餐中盛飯這件小事抓起,段星要求首先要給新入所與身體不適的人多盛,“管理員”嚴禁有特權。一次盛飯的在押人員因自作主張為“管理員”多盛了飯菜,被段星發現後警告並接受處罰。

    段星在值班室盯看監室內監控影片

    與在押人員談話

    工作上,將心比心。

    相處都是互相改變的過程,在監管工作中,還有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心靈感化、深挖犯罪。部分在押人員在被公安機關處理後,往往還有其他未交代的犯罪行為或其他犯罪線索。某年初春,一名18歲女孩因販賣毒品被抓入所。從女孩身上的零散特徵,段星認為她背後應該掌握一些涉毒人員資訊。透過主動關心她的日常生活,經過一段時間,女孩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溫暖,主動向段星提供了自己透過“陌陌”群所認識吸販毒人員,先後提供了40餘條線索。最終抓獲吸販毒人員36名,其中刑事拘留20人,行政拘留16人。

    在押人員在監室內排練節目

    天氣好時,段星安排服刑人員在院內放風

    在段星看來,與在押人員相處本來就是互相改變的一個過程。她的工作不僅要替法律看管這些犯了錯誤的人,更要透過教育工作去感化和改變她們。過去的段星辦事風風火火,想到的事情就一定立竿見影、追求完美。不僅自己辛苦,在押人員完成起來也很困難。慢慢地她學會了事緩則圓,這樣一來工作反而得心應手,與在押人員相處也更加融洽。

    她就是段星,一個暖心融融的“女漢子”。一個日日夜夜地與她們生活在一起,願在高牆內做她們的指路明燈。

  • 22 # 泰山一顆松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安全是命,身體力行,

    抑鬱不輕,長久患病,

    水火無情,無期徒刑,

    監控監聽,眼睛緊盯,

    親人難敬,怕響警鈴,

    善惡分清,擅變人性,

    與狼論情,鬥智拼命,

    多思多聽,警鐘長鳴。

  • 23 # 大兵大兵大

    看守所民警一樣的青春,不一樣的精彩

    堅守平安的“真亮劍”

    人物:崔寶瑩,男,36歲,濰坊市看守所四大隊三中隊中隊長

    2004年,崔寶瑩從濰城公安分局望留派出所調到看守所工作,剛到看守所,有人告訴他:“看守所不好乾,熬夜、壓力大,快想辦法調出去吧。”崔寶瑩說:“既然組織上安排我來了,我就要好好幹,我年輕,苦一點不算什麼,就當是對我的一種鍛鍊和磨礪。”但是,剛到看守所的前幾個月,崔寶瑩確實感到了工作的枯燥和單調----每隔4天值一次夜班,逐個監室、逐個人員排查隱患,每天要步行距離達三四十里路;值班監控、巡視、談話,整天面對犯罪嫌疑人,讓剛參加工作不久的他感到了乏味,也感到了茫然:看守所工作到底應該怎麼幹,在看守所崗位上到底要幹出一份什麼樣的成績呢?時間一天天過去,崔寶瑩對看守所工作的理解也在一點點加深,他對看守所工作逐漸產生了全新的認知,看守所裡關押的每一個嫌疑人身上都是一個典型案例,透過自己深入細緻的談話可以瞭解每起案件典型特徵、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點和犯罪軌跡,這些素材可以為從事公安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個優勢是其他崗位所不能比擬的。同時,看守所還是打擊犯罪的第二戰場,在這裡透過對在押人員進行教育,獲取各類犯罪線索,可以更好地打擊犯罪。

    甩掉了思想上的包袱,崔寶瑩開始了一步一個腳印的知識積累和素質提升。他在自學各類刑事法律法規和鑽研監管業務基礎上,自修了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等綜合範疇的學科,還特別對犯罪心理學進行了深入研究。他時時帶著“隨手記”筆記本,把重點時段、監室重點部位的重點人員的活動都詳細記錄,然後每隔一段時間就小結一下,竟然發現在押人員在不大的監室內也是有活動規律和行為特點的!經過長期的記錄、總結、分析,他大體上掌握了監室的整體動態。十多年來,崔寶瑩所寫的安全筆記,字數達到了130萬之多。市看守所所長張伯濤自豪地說:“現在經濟上使用大資料分析,小崔的這些筆記,就是我們監管工作的大資料,有了這些資料我們對在押人員的管理就更有‘數’了!”在看守所的這10年中,崔寶瑩給在押人員進行大課教育90餘次,找在押人員談話4000餘人次,撰寫談話記錄130餘萬字。他講的大課寓意長遠,振聾發聵,他的談話耐心細緻,春風化雨。在押人員都說:“崔警官的課我們是樂意聽、盼著聽,搶著聽”……正是由於崔寶瑩的一顆誠心和愛心換來了千百名在押人員的迷途知返。“十年磨一劍”,十餘年裡,他從一個“青澀學生”蛻變成了一個“監管老兵”,將自己的青春歲月無怨無悔獻給了公安監管事業。他以自己的堅守詮釋著“紮根監管、甘於奉獻、忠於職守、全心為民”的人生座右銘!詮釋著自己對監管事業的這份無悔追求!

    愛崗敬業的“好典範”

    人物:王曉倩,女,27歲,濰坊市看守所五大隊管教民警

    她是一名平凡的監管民警,2011年警校畢業以後,一直在濰坊市看守所從事監管工作,年輕的她在最美好的年紀來到了看守所,將自己的青春、熱情、活力以及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帶進了這高牆大院內並,用“心”抒寫著自己激揚的青春。

    管教工作具有特殊性,每天需要與形形色色的押員打交道,有生病需要照顧的,有情緒低落需要安撫的,有在監室內大錯不犯小錯不斷違反監規需要絞盡腦汁去管理的,也有精神異常無法溝通卻會危及監室安全需要去管控的……她始終以最真誠的態度去對待每一項細微繁瑣的工作。曾經有一名涉嫌故意殺人的押員已經七十多歲,在監室內情緒反覆無常,咆躁、哭泣、睡眠少。考慮到這些特殊因素,王曉倩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跟這名在押人員談談話、聊聊天,拿出時間聽她講講自己的陳年往事,下班前不忘叮囑她晚上好好吃飯、安心休息,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陪伴著她走完刑事訴訟程序,保證她的人身安全。

    管教工作還要求民警有極強的耐心。調和在押人員矛盾需要耐心,安撫情緒需要耐心,勸說服藥也需要耐心!曾經在王曉倩所管監室內有一位邪教習練者年齡近六十歲,入所體檢時查出患有高血壓,但因為自己是邪教修煉者,入所後聲稱不需要服藥治療就可以痊癒,而且態度非常堅決,拒不配合治療。王曉倩掌握情況後立即將其帶至醫務室量血壓,經測血壓高壓值競達190。王曉倩知道高血壓病不服藥的嚴重危害性,於是她從談話教育入手,勸其服藥。從家庭情況到案情、從管理工作到其目前的身體狀況,跟她談了3個多小時,最後竟然忘記了吃飯,但那名邪教習練者始終不為所動。期間王曉倩的內心有氣憤,有不解,有無奈,但她始終保持克制,告訴自己不能沒有耐心,不能放棄,如果這名在押人員有一點改變那她的工作也是值得的。最後雖然這名在押人員依舊堅持不吃藥,但是她對王管教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不再那麼有敵意,最後在王曉倩送她回監室的路上,她說:“雖然我不吃藥,但我知道警官你是好人,是在為我好,我都知道,我絕對不會在監室內惹什麼麻煩”。

    在濰坊市看守所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她”,用情,用愛,用暖,溫情感化著那一顆顆迷失的心靈,用真心,用熱血,用激情,默默地抒寫著不一樣的青春!

    無私奉獻的“康復院”

    團隊:濰坊市看守所一大隊 2015年度濰坊市公安局嘉獎集體

    在市看守所,你會發現有這樣一群“奇怪”的“白衣天使”:早晨七點就上班工作,為全所重點病號量血壓、測血糖、做心電圖,一個個“過篩子”,唯恐重點病號病情出現異常;監區巡視走廊上對在押人員噓寒問暖,為在押人員發放藥物,對在押人員的諮詢耐心解答;警務大廳裡被辦案單位民警圍在中間詢問犯罪嫌疑人身體健康狀況,他們卻伏案疾書,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身體檢查、問診,全面細緻,唯恐有一絲的遺漏和錯判、誤判;背上急救藥箱,腳上像蹬著“風火輪”,一路迅速跑至報警監室,對突發疾病進行先期處置;監區深處留觀病房裡有條不紊的查房、記錄病案,為留觀押員輸液、護理。他們的身影遍佈監區的各個角落,收押、巡診、接診、急救、治療、消毒防疫…

    他們就是監區的他們就是濰坊市看守所一大隊!一群特殊場所的特殊“白衣天使”。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類突發疾病也不斷增多,看守所醫療工作也面臨收押量大、任務重、在押人員病號多、突發疾病多的現狀,直接威脅看守所安全,對看守所醫療工作提出了更高地要求。“監所安全,醫療系一半”,這句話放在當前監管工作中一點也不為過。一大隊就像是一個“康復院”,一次次把在押人員從死亡的邊緣拉回現實生活,一次次用嫻熟的醫學技術治療在押人員身體的創傷,一次次用溫暖的話語撫平在押人員心理的不安。保障監所安全,他們一直都在!他們為監所安全奉獻著汗水,揮灑著青春!

    創先爭優的“服務員”

    團隊:濰坊市看守所三大隊警務大廳女警

    在市看守所,有這樣一群法治文明視窗建設的“服務員”:他們服務著公安辦案人員的送押、提審、訊問;服務著法律工作者的犯罪嫌疑人會見;服務著留所執行罪犯的家屬會見;服務著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服務著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他們就是市看守所警務大廳的女民警。

    她們每天面對的人員既有公、檢、法辦案人員,也有法律工作者,還有犯罪嫌疑人及罪犯的家屬。對待辦案人員他們提高效率,加快速度辦理業務;對待法律工作者他們服務熱情;面對犯罪嫌疑人他們細心教導,希望有一天他們能夠早日迴歸社會。依法行政是他們的宗旨,熱情服務是他們的準則,嘴角劃過的那一抹微笑解開了彼此的心中的猜忌,敞開心扉使大家不留心結。熱情的服務使他們贏得了法律工作者的讚譽,耐心的解釋使他們贏得了辦案單位的理解,專業的法律知識使他們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欣賞,善意的勸導使他們得到了在押人員的信任。

    時光飛逝,她們從懵懂的畢業青年已然成長為單位的業務骨幹,她們不忘初心、不改初衷,讓曾經的誓言時時迴盪在腦中。她們用爭先創優的實際行動書寫著自己的美麗青春。

    率先垂範的“領頭雁”

    團隊:濰坊市看守所五大隊四中隊

    在濰坊市看守所有這樣一群年輕的警花:她們熱情而充滿活力,她們積極而拼搏向上,她們踏實肯幹,廉潔自愛。她們像一株鏗鏘的玫瑰,在看守所的高牆大院內默默綻放著,譜寫著不一樣的青春。他們就是濰坊市看守所五大隊!這群年輕美麗的警花中,尤數四中隊綻放的格外美麗動人,中隊長趙磊磊與指導員于軍紅默契配合,帶領著這個年輕的團隊踏實工作、默默奉獻、兢兢業業,一路向前,業務能力快速成長,讓五大隊的“花香”飄滿整個監區,成為看守所巡控工作學習的典範。

    中隊長趙磊磊,別看年齡不大,但對於年輕的女子大隊而言,她是名符其實的老將、中流砥柱。她在巡控崗位已是第五個年頭,稱得上是職場老將,也是一名業務過硬的實幹家。她工作經驗豐富,業務過硬,多次發現安全隱患並妥善處置。在她值班期間,及時發現一名新收女性在押人員還未出哺乳期,並按規定進行了妥善處置,保護了在押人員的合法權益;值班巡視及安全大檢查過程中,多次發現危險物品並及時進行清理,保證了監區安全。四年多來,女子大隊的走廊上,留下了她無數次認真巡視的身影、堅定有力的步伐,她如運動場上揮灑汗水般,將自己的青春揮灑在這片藍天下,淋漓盡致,毫無保留。

    指導員于軍紅,警校畢業就來到濰坊市看守所,成為女子大隊的一員。四年多的工作生涯中,她先後從事過管教、巡控、深挖犯罪、內勤等多崗位歷練,工作能力得到領導和同事的充分肯定。她愛好心理學,透過自學取得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證書,並將所學運用於工作中。心理干預、心理疏導、引導在押人員種下希望之花......心理諮詢與監所管理教育的創新性實踐,使她逐漸成為解讀在押人員心靈的專業諮詢師,促進了監所安全。

    民警路男,2015年畢業的她,懷揣著一顆藏藍夢,來到了濰坊市看守所,成為一名監管新兵。初涉工作,她忐忑甚至害怕,該如何面對那些大多年紀比自己大的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呢?“學習、學習、學習,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她這樣對自己說,並作出了詳細的計劃:第一,從心理上迅速完成由學生到監管民警的角色定位和轉變;第二,惡補監管業務理論知識,做到心中有底,執法有理有據;第三,向老同志學習管理經驗,大膽投身實踐。她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已密密麻麻地記滿了重點押員的情況、老同志傳授的經驗、自己的工作心得等等,如今,在老民警的帶領下,她已日趨成熟,業務能力快速成長,能夠獨立從事巡控工作。

  • 24 # 公元二零一六年

    看守所裡面的工作有很多崗位,這就要看什麼崗位了。有所長、副所長、教導員、駐所檢察官、正式的民警、駐所醫院職工、外聘協警、外聘廚房員工、外聘電工等。本來我已經全部都打出來了,想想還是算了,所以就回刪了,少說為妙,以免禍從口出,省的給自己添麻煩,我還是去回答那些無關緊要的吧!偶爾去做一回噴子,沒事的時候看看網友們罵那鷹罵馬融。

  • 25 # 海歡志勇

    是一種高人一等的體驗。剛好我有兩個在看守所工作的朋友,他們每天凌駕於犯人頭上,每天面對的是對他們低聲下氣的犯人,所以他們很有高人一等的感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我家那閨女》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