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醫護多科普
-
22 # 湯圓寶媽咪
其實迷信藥物和迷信自愈可以說是同一種病。
很多人說以前在農村長大的人生病都扛著,不也長命百歲。
的確,在現在醫學出現前,我們是靠著自愈和各種病魔作鬥爭。結果是人類存活下來了。但是也付出了超高的嬰兒夭折率的代價。
結果很偉大,過程很恐怖。
所以,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分析問題,不是武斷決定必須吃藥或者必須不吃藥。
寶寶發燒了
這些情況請儘快去醫院三個月以下的嬰兒發燒超過38°
三個月到三歲的孩子,發燒超過39°
超過三歲的孩子。如有如下任一表現,請儘快就醫
反應遲緩,一直昏睡,吃飯喝水不正常。精神很差,心跳很快。
持續發燒(持續72小時),長時間間斷性的發燒
反覆嘔吐或者腹瀉
低於38.5° ,嘗試物理退燒 冷溼毛巾擦浴全身,尤其是大血管走行的位置,擦到皮膚髮紅為止洗溫水澡,洗後即時用毛巾抱好頭枕冷水袋 用冷水袋放在腋下,頸部兩側,腹股溝和額頭超過38.5° 正確使用退燒藥兒童用的退燒藥主要是,美林 ,泰諾,百服寧等 不管用哪種退燒藥,一定要根據體重選擇正常劑量。不要亂用抗生素。若是病毒性感冒,抗生素是沒用的,靠抵抗力自愈是最好的方法。細菌感冒可以用抗生素,但請先確認是細菌感冒後再使用。這都需要去醫院進行診斷。寶寶咳嗽了,可以嘗試以下兩個方法可以暫時緩解寶寶咳嗽不適
保持室內空氣清潔和溼潤。天氣好,可以多開窗通氣。天氣不好,可以用空氣清淨機改善室內空氣。若空氣乾燥,可用加溼器增加室內溼度(40%-50%的溼度最佳)。吸入水蒸氣保持呼吸道滋潤。睡前浴室放熱水,讓蒸汽充滿浴室,抱孩子進去呆一會。喝點蘋果汁或者蜂蜜。一歲以下嬰兒可以喝少量溫開水。對於有點小感冒發燒來說,在可以控制的情況下不吃藥,是會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的。
前提是必須有其他措施來讓病情好轉,但若發現小病不吃藥而導致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那就必須去醫院找醫生了。
家長要對寶寶負責,生病不吃藥具體要看什麼病,有病堅決不吃藥,不看病的是荒謬。
-
23 # 發財小姐姐
首先肯定得去醫院看下,大多數時候寶寶都是病毒感染,當然也有其他原因。如果你不願意寶寶吃藥,可以推薦你用物理降溫。除了用兵兵貼,還可以用毛巾裹著小冰塊,放在孩子胳肢窩、腿窩,每次10秒鐘左右,隔個半分鐘放一次。基本上可以降溫,我家寶寶上次發燒過了38度,用了這個方法。
至於咳嗽,你可以多喝水,特別是有痰 ,多喝水可以化痰,痰稀了,寶寶可以咳出來。還可以喝些梨子水什麼的。
如果你們那有小兒推拿,這個也可以配合著做幾次,也比較有效果。主人翁健康裡面有小兒推拿手法,你可以自己下載這個APP,自己在家給寶寶做,這個每天可以多做幾次,到痊癒為止。
-
24 # 媛媛媽媽說育兒
寶寶感冒、咳嗽、發燒是很正常的事,卻也是媽媽最頭痛的問題。對於藥物的抗拒,也是媽媽心中的一個痛點。為什麼?濫用藥物似乎已經是一種常態,多用抗生素免疫力會低下等。
但是要先弄清楚一點,寶寶感冒有很多種的,關係著年齡的不同,感冒程度不同,所以要先搞清楚寶寶感冒的情況再確定需不需要用藥。
一般輕微的感冒,是可以不用藥的,平時多喝白開水,注意清淡飲食,有一定程度是可以提高免疫力,提高體質的。但是情況嚴重不見好,還是建議去醫院看看的。
對於比嬰兒來說,一但感冒發燒超過38.5度就應該重視,去看醫生了,這個時候的寶寶不能吃藥打針,都是物理治療的多。
對於年長一點的寶寶,兒科醫生也是建議不用過於緊張,38-38.5度可以在家觀察下,過或者在醫生建議下用退燒貼,高於38.5度就要吃些藥,比如美林這些,再配合退燒貼,觀察寶寶情況變化,一般都很快好的。如果是高於39度了,而且高燒不退,就要考慮是不是病毒感染了,要立刻去醫院檢查了。
寶寶感冒、咳嗽、發燒是可以預防的。
寶寶生病了,不是一下子就病的,是有一個過程的,比如季節交替之季,寶寶衣服沒及時換,或者吹風著涼了沒留意等,都會讓寶寶感冒的。如果是流感季節,要注意其他已經生病的寶寶,不要靠太近了。
總結,照顧寶寶是件很用心的事情,也是很花心思的事。一不留神寶寶就可以會感冒了,所以寶媽平時也要多注意寶寶的情況哦!
-
25 # 大秦農脈
醫療是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生活的環境中,最佳化和缺失了一些基能。但是人們普遍壽命提高,那是因為醫療條件好了,所以小孩生病,如果你家沒有太上老君的靈丹妙藥,那就乖乖去醫院,專業的才是最好的。三歲以前的大部分孩子,因為體質不一樣,去醫院的頻次很高。我有個同事,98年的時候在我印象中,他每個季度掙的錢,都是回來給村裡的診所清賬,他那時候一天30塊錢,在西安幹水電工,孩子在家讓老婆帶著,他兒子瘦,抵抗力差,就媳婦一個人帶著,他回來就沒工資了,兩個人還是蠻辛苦。最後回來在我們縣上幹活,一天21塊,就是為了孩子生病時,他也能幫上忙。現在孩子已經長大,去年都已結婚,同事也有孫子了。
回覆列表
1、正確看待咳嗽
咳嗽有益
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活動,當身體裡的咳嗽感受器受到刺激,會將訊號傳遞給大腦裡的咳嗽中樞,大腦再向身體發出訊號,引發咳嗽。
咳嗽時產生的高速氣流可幫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異物。
咳嗽有害
儘管咳嗽對人體有益,但是如果咳嗽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睡眠、進食、日常生活等,則需要認真對待,應該尋求醫療幫助,查詢咳嗽原因,給予相應處理。
2、咳嗽的病因
人體很多部位有咳嗽感受器,最主要的是呼吸道,其它的包括耳、鼻、咽、胸膜等。
能引起咳嗽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痰液、異物、過敏、刺激性化學氣體、冷空氣等都可以引起咳嗽,某些藥物、心理因素作用也能引起咳嗽。
想找到咳嗽的原因,除了自己帶小孩時多觀察總結,還要藉助兒科醫生的幫助和指導,不能盲從非專業人士的建議。
3、咳嗽分類
根據是否伴有痰液可以分為:
溼咳(排痰性咳嗽)
乾咳(非排痰性咳嗽)
根據咳嗽持續的時間長短又分:
急性咳嗽(即病程<2周)
亞急性咳嗽(病程為2-4周)
慢性咳嗽(病程>4周)
不同型別的咳嗽具有不同的病因分佈特點。
臨床上,常見的慢性咳嗽包括反覆呼吸道感染、鼻涕倒流引起的咳嗽(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腺樣體肥大等鼻咽部原因引起鼻腔分泌物反覆刺激咽喉)、咳嗽變異性哮喘、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特殊病原引起(如百日咳桿菌、肺炎支原體、結核桿菌等);
其他還有藥物、心理因素、各種理化因素的刺激等,甚至還可以有異物、氣道狹窄、軟化、血管壓迫氣管等原因,需要由專業人士幫助判斷。
因此治療咳嗽的關鍵是找到引起咳嗽的原因,輔以對症處理,同時注意正確的護理理念(參見護理知識文章:三分飢和寒、四季保平安)。
4、什麼情況可在家護理?
√ 時間≤7~10天
√ 呼吸平穩
√ 咳嗽不影響吃東西和睡覺
5、居家護理原則?
少食多餐,避免因劇烈咳嗽發生嘔吐。
室內環境乾燥,建議使用加溼器,溼度保持40%-60%。
正確護理方法:三份飢和寒,四季保平安。
避免吸入二手菸,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
若存在過敏,應遠離過敏原。
當孩子不能透過鼻子呼吸(鼻腔不通暢)時,就可以進行鼻腔沖洗。
嬰幼兒由於本身咳嗽反射較弱,痰多時用適當手法給予拍背,也有助於痰液排出。
6、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年齡<3個月
拒奶拒食,煩躁不安或嗜睡難醒,精神狀態差
呼吸困難、咯血、面色青紫、同時高熱不退
咳嗽劇烈、頻繁、時間長
其它自己心裡沒底的情況,早點就醫不會有錯。
7、咳嗽常見誤區?
Q1:咳嗽需要吃止咳藥嗎?
A: 咳嗽是機體的一種保護反射,可幫助清除呼吸道內分泌物及異物。
止咳藥只是一種對症治療藥物,治標不治本,所以咳嗽不多可以不用止咳藥物。
頻繁咳嗽確實可能影響孩子休息和學習,適當的止咳可以緩解症狀,緩解孩子不適,而且也有助於睡眠,幫助孩子恢復體力。
Q2:咳久了,會咳成肺炎嗎?
A: 這是一個長久而廣泛的錯誤認識,如上所述,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反射,它有可能是疾病的一種症狀,而非疾病原因。
這些疾病是否發展為肺炎,更多的是和孩子自身身體條件、病毒的型別有關,而和咳嗽時間長短無關。
Q3:吃點抗生素好的快?
A: 不要亂用抗生素!咳嗽的病因很多,比如過敏、吸入異物、細菌或病毒感染等都可能引起咳嗽。抗生素只對細菌感染引起的咳嗽有效。
請不要相信任何非醫學人士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