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灑脫膠南人

    說到小時候,我分享一下我的暑假。

    我是來自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我小時候的暑假是最難忘的,我的老家一個一眼就能看到頭的小村莊,坐落在白馬河旁邊,一到暑假,微微的南風,我躺在鋪在樹下的涼蓆上,拿著一把當時覺得很牛的摺扇(塑膠制的)學者老者的樣子,炎炎夏日去河邊游泳是我暑假幾乎每天的課程,當時沒有手機電話,我們就跟說好了的一樣,一到點基本上都在河邊集合了,七八個男孩子脫光光,一個猛子就扎進清涼的河水中,那個感覺特別得勁兒,其實小時候只要有就不會去計較好與壞,幾個發小一玩就是一下午,手都泡的皺皺了,我們就等著大纖上奶奶的一聲喊,陽陽!回家吃飯了!然後我們幾個就你看我我看你的都自覺回家,現在想起來,這相互看是心想回家會不會捱罵,暑假的快樂總是短的,不知不覺暑假就剩下沒幾天了,可是暑假園地還沒寫完呢,最後的一段時間啊,我們就聚到一家寫作業,你抄抄我的,我看看你的,就這麼嘻嘻哈哈的,開學了。

    我是那麼懷念我的童年,我是那麼渴望回到那個時間,哪怕一天……

  • 2 # 小夕情感說

    我是89年出生的,小時候生活在北方的農村。小時候家裡沒有玩具,電視節目沒有現在這麼多,最幸福的是擁有一群小夥伴。

    那時候農村的孩子從小就懂得為家裡分擔家務,和我一起玩的小夥伴家裡都有牛,因為我的父母都有工作,家裡人沒空喂牛,所以我家裡沒有養任何動物。

    一到放暑假最高興的事情就是能跟著他們一起去放牛,放牛的地方有很多,當時最想去的是一個叫大閘的地方,因為那裡是個黃河干渠的放水點,我們都稱呼它叫大閘。

    農村比較重視水利的,因為莊稼要灌溉澆水,所以那個地方修建的挺好,在那個年代,在孩子眼裡,是比較好玩的地方了。有一層層的臺階通到河裡,我們都喜歡在那蹦蹦跳跳的跳臺階玩。

    一到夏天,到處都是花花綠綠的,野草野花特別的多,會把牛撒開,讓牛自由的吃草,我們就是採野花,會發現很多稀奇的野花和野果。還會用蒲草編東西玩。

    那時候的空氣真清新,天真藍,躺在草地上,空氣中瀰漫著草的清新味和野花的香味。和小夥伴們躺在一起暢想著長大以後的樣子,那時候真的很快樂。現在有時候做夢還會夢見當時的情景。

  • 3 # 梅花入壺煮冰倩

    最難忘的是一九七六年的暑假,七月二八日,那天吃完晚飯,我睡的很晚,因屋裡很悶熱,到院子裡找個木板鋪在石條桌上,院裡也沒風,回屋拿了把扇子搖著,夜深沉沉,風輕徐徐,花扇丟去,抱枕而睡,香甜不知醒,不知什麼時候,雨點把我驚醒了,我收拾了一下,跑回屋裡倒頭就又睡著了,在睡夢中就聽父親大聲喊:大家快出來,地震了,連喊帶拽把我們都弄出屋去,媽媽點孩子們的名子,只有我三妹沒應聲,只見爸爸又跑回屋裡找,從裡屋把三妹抱出來,這時大街小巷人喊馬叫,什麼樣窘困的人都有,有穿衣服的,也有沒穿衣服的,有圍被單的,也有頂被子的,千奇百怪,這時誰也不在呼誰怎麼樣了。媽媽把我們帶到街上,就看房屋在搖晃,門樓倒了。風在刮,雨在下,男人們在給自家的女人和孩子們搭窩棚,我父親也不例外。天亮了,我家的窩棚也搭好了,媽媽鋪好了床,只有一張雙人床。雨越下越大,一連三天大雨,可想而知的印象。呼天搶地的悲聲,秣馬厲兵的命令,直撲了唐山震區,祖國上下援唐山震災號角吹響……!至今難忘!

  • 4 # 一個農村小姑娘

    最快樂的時光還是小時候,無憂無慮不說,調皮搗蛋的開心。尤其是放假的日子,父母無暇顧及我們這些小屁孩,我們開始不拘形跡。三五個小夥伴把一串鞭炮用繩子系在鄰居家拴在外面的山羊尾巴上,用火柴點著,伴著一陣噼裡啪啦,山羊東一頭西一頭瘋了一樣的亂串,如果不被主人繩子拴住,估計早跑沒影了。站在邊上看熱鬧的我們肚皮都快笑破了,現在每當想起,還是忍俊不禁。

  • 5 # 簡單生活努力工作

    我小時候就是在北方農村長大的,那時候的農村生活簡單,枯燥乏味,唯有的就是和一群小夥伴在一起打鬧,寒暑假就是我們快樂的逍遙開始

    我家是工人家庭,爸媽在供銷社上班,感覺很是有優越感,看到他們家有牛,那小孩埋埋汰汰騎在牛背上,悠哉自得的樣子!煞氣人,為了能騎那牛,我得和他去放牛,在一起玩耍,想騎還有點害怕,那天我穿一條新褲子,和他一起就上山了,當然也是偷偷摸摸跑出去的,要到中午的時候,小夥伴說你來騎吧,我說有點怕,他說沒事,他把腰繩系在牛角上,就把我託了上去,看他騎得那麼自在,到我班就不是那麼回事了,那牛皮太打滑了!嚇得我使勁夾住不讓我左右搖晃,緊緊地抓住那繩子!他看我緊張就安慰我說沒事,我給你牽著,這時心情剛剛有點放鬆,也想要裝一下,也感覺騎牛的樂趣,正在竊喜的時候,剛才還好是平道,這時是下坡,山下是小河,那牛吃飽了要喝水,別的牛一下呼啦呼啦向山下跑去,我騎這個牛也受到了感染,牛頭一晃就把他摔一邊去,而我抓那繩也沒有啥用,牛皮打滑我也夾不住了,那牛就四踢登開牛頭朝下,開啟了渦流增壓模式,我順著那牛頭就翻滾下去了,太突然了!沒有反應時間,也不知我滾了幾個滾,那時候也耐摔,起來晃晃胳膊腿沒事,就是褲子變褲衩了!不捱打是不可能滴!!!

    夏天的河是孩子們的天堂,不僅僅是為了消暑,游泳,戲水,河邊生產隊地裡的柿子才是我們的目的!所有的小夥伴全部光腚,進攻那時叫(洋柿子)地,有首歌叫(青蘋果樂園)我們那時就是(洋柿子)樂園!摘得那個歡啊!挑好的,圓的,大的,熟的。

    這時候一個晴天霹靂!嘎哈呢,誰家小崽子,給我滾出去,只見一團白肉飛奔而來,那大娘大褲衩,跨欄背心,波濤洶湧,呼呼有聲,嚇的我們把柿子往河的上游扔,如同下水餃一樣,撲通撲通往下跳,當跳下去的時候,那柿子也洗好了就漂到跟前了!原生態,純天然的就是不一樣,特好吃!

    那大娘就是我現在的丈母孃,我家一做番茄炒雞蛋的時候,回憶就定格了!

  • 6 # 鄉村小西媽

    這個我來說說吧!我是八零後,小時候跟父母去江蘇的外婆家那邊生活了四年,小學也是在那上的。記得93年的暑假,外婆去附近村上幫私人作坊剪豬皮或者是牛皮,都是加工好的,就是有專人用油筆跟模板畫好模子,僱老人們拿專門的大剪刀剪下來。一打手套給多少錢我記不清楚了,那時候我十一歲,跟外婆她們一起,一坐就是大半天,認認真真的剪皮手套。一個月下來,我掙了三十塊錢。在就93年的時候,那可是不少的錢了,對於一個小學生而言。我開心極了,第二天就去鎮上買了一本漢語詞典,那本漢語詞典當時賣28塊錢,我用自己掙得第一桶金買了它。心裡感覺特別的驕傲,因為這本漢語詞典是我暑假打工掙得,我沒有向父母要錢!這件事對於我來說,是終身難忘的!

  • 7 # 聶梅花

    我小時候,有個暑假也是挺有趣的。那是在小學三年級的暑假。放假了,爸爸把我從城裡帶回老家,平時在城裡上學,爸爸在城裡教書,放假了就得都回家,幫著我媽乾點農活,割草喂牛和兔子,羊。

    剛下過雨,空氣還溼潤,倒是很清新。這場雨下得不小,村東的小河都下滿了,我和小夥伴割草回來就在小河邊玩,突然有個小朋友看到水裡“撲楞”一下,有魚躍動,就喊“快來,快來,這有魚。”我和小夥伴都很好奇都想去抓,可怎麼抓呀?這時,小夥伴把割草的框子翻過來,把草扣在地上,把褲腿挽到膝蓋,就下到水裡去抓魚。

    我一看她都下去了,我也下,也跟著下了去,拿著草框來回綽,能感覺到有魚從腳下滑過。小夥伴綽到了兩個黃鱔,還以為是蛇呢,嚇得大叫,我這時也綽到了一條大黏魚。這黏魚有長長的鬍鬚,頭是扁的,渾身都滑滑的,黑黑的,我也不知道這魚叫啥,後來聽大人說的,心裡想著,這下子可以美餐一頓了。

    正高興呢,哥哥從地裡回來了,看見我站在水裡,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打我幾下子,我還挺倔的,跟他吵“你幹嘛打我?我抓了一條大魚。”哥哥很生氣的說“你看水多深,掉到土井裡還能活不?”,我說“我在邊呢。”哥哥說“那也不行,趕緊回家。”哥哥不由分說把我拉著走了。這裡說的土井子,就是平時人們拉土挖的大坑。

    回家了,哥哥把魚做了,還再教訓我,“以後不要再下水了”。我撅著嘴說“知道了”。哥哥是怕我掉下去,丟了命,哥哥這是對我的關心。

    小時候的事記憶猶新,感謝哥哥圖片來於網路

  • 8 # 七哥窩

    小時候寒假 玩的最多的就是打彈珠 ,小時候家鄉基本都沒有水泥路,我們選擇一塊空地,挖個窩然後在窩前大概5米左右的距離畫條線,站在窩前往前面那條線扔彈珠,誰離線最近就是第一名,在然後就站線上旁往窩裡投,第一名就可以彈後面的人,就這樣直到最後一個進窩才算結束。

  • 9 # 婉婷流浪者

    我小時候是比較淘氣的,放暑假就天天在外邊抓蜻蜓,抓青蛙,跟個半大小子是的,一個假期下來臉曬得特別黑。

    原來我家是土坯的房子,後面有一個窗臺,那個窗臺就特別寬,夏天屋裡就特別熱,我就拿個被子在窗臺那睡覺,正好風吹在身上,特別涼快,有一次睡著了,從窗臺上滾下去了,窗臺下邊都是石頭,把我磕的呀,我媽趕緊給我抱起來了,當時哭的呀,好幾天後背還疼呢。

    冬天就去冰上抽冰壺,拿個鞭子,跟一幫孩子,特別開心,先玩然後回家寫作業,有一次跟大家在一起滑冰,沒站穩,頭重重的磕在了冰上,好幾天後腦勺都疼,那次以後嚇得我,再也不敢隨便滑冰了。

    反正每次到寒假暑假的時候就特別開心,一大幫孩子出去玩,這一趟那一趟的,喜歡小時候,現在長大了,沒有了那種樂趣,雖然再也回不去了,但那畢竟是美好的童年,值得回憶!

  • 10 # WuLi群

    很感謝能夠邀請我回答這樣的問題:我小時候的寒暑假,基本上都是在農村度過的,當時在農村的童年時光確實我非常的開心快樂,即使現在想起來,回憶當年的事情,也感覺很美好。,我小時候的周圍有很多的小朋友,小夥伴們,我們經常會在一起玩耍,做各種各樣的遊戲。在我們家附近有一座橋,每當放假或者是寒暑假的時候,我和很多小夥伴們都會到那座橋上面遊戲。可以說,那座橋承載了我很多童年的美好時光。在寒假的時候,我們會和很多小夥伴們在橋上面玩,在橋的斜坡處,有很多種紅薯的地方,我們就會偷偷的挖很多小紅薯,然後在橋底下找一個隱蔽的地方點起火,然後我們就會烤紅薯,一群小夥伴圍繞著更火烤紅薯的氛圍,可以說是非常讓人懷念啊!然後我們很多小夥伴還會做風箏,然後跑到橋上面,因為風會很大,可以將風箏刮起來,在當時感覺很好玩。在夏天暑假的時候,在那個橋的旁邊有一個湖,湖裡面有很多的棉花蓮藕,在當時我們夏季暑假的時候,屬於一道很亮麗的風景線,然後我們的很多小夥伴們就會偷偷的到那個湖裡面去摘蓮蓬,因為那個湖裡面的蓮蓬好像是私人種的,他們種的好像是要賣錢的,我們很多小夥伴們就會偷偷的去把那些蓮蓬摘下來。小時候感覺蓮蓬很好吃,甜甜的。現在長大了,回憶起小時候發生了一些事情,很是感慨,好想希望再回到那個時候

  • 11 # 角落裡的小女孩

    寒假意味著過春節,小孩子期盼著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有好玩的鞭炮放。暑假常常發大水,大水一旦淹了學校,學校就會動員學生幫忙排水,大家拿起拖把,掃把,簸箕,挽著褲腿去教室排水,說是排水,其實是去玩水,可開心了!

  • 12 # 菜五萬塊

    童年的記憶,總是鐫刻在一個人的大腦深處,不管日子過去多久,依舊曆久彌新,特別是童年的寒暑假,總有有趣好玩的事在等著你。

    1.童年山上烤地瓜

    記得,每到寒暑假,都會把家裡的地瓜偷偷帶到山上,如果是在自己的地裡,就就地取材挖地瓜,到了山上,挖坑,堆土,撿柴火,下地瓜生火,添柴,差不多的時候就把整個土推倒,直到把地瓜悶熟,最後挖出地瓜,皮焦肉香,比煮的地瓜都香,味道更好。其實,並不是有多喜歡吃地瓜,只是那個過程很享受,很有趣。

    2.院裡捕鳥

    在空曠的院子裡,長繩子綁住一根木棍,用木棍支起一個竹筐,撒上稻穀,然後牽著長繩躲在角落,接下去就等鳥雀上鉤了,等鳥雀走進竹筐吃稻穀時,突然拉走木棍,鳥雀就被罩住了,最多的一次我一個下午捉了六七隻,把我樂了下午!

  • 13 # 大黑貓寶寶檯曆

    我從讀初中開始,暑假都是先幫父親曬龍眼乾。

    還記得小時候的我,小臉白裡透紅,都說我是個超級可愛的小女孩。自從去幫忙父親去曬龍眼乾之後,就再也沒白過了。。我家是一個小小的雜貨店兼水果店,那時街上還沒有超市呢,小攤販們有時也會來我們店裡拿水果去賣。家裡沒有男孩,只有我和妹妹。我讓妹妹留在店裡幫母親的忙,我自告奮勇要去幫父親的忙。那時我剛上初中,父親承包了一片果園,裡面有好多水果樹,2棵柚子樹,1棵菠蘿蜜樹,1棵芒果樹,還有龍眼樹。。。到現在我還記得,當時我數過,一共有38棵龍眼樹。。夏天,每次父親都是天微微亮就騎著摩托車去摘龍眼,要不太晚去就會很熱的。龍眼樹長得很高,足有10米以上,兩層樓那麼高。父親帶著繩子爬上樹,然後把繩子的一端(帶著鉤子的一端)丟下來給我,我就把籮筐掛上去。等父親把龍眼裝滿了籮筐,慢慢的從樹上放下來,我就扶住,解下沉甸甸的籮筐,再掛上另一個空籮筐,再把剛才籮筐裡的龍眼放到旁邊更大的和我一般高,大約1米高的大竹筐裡。每次裝滿2個大竹框,父親就會把龍眼載去不遠處的曬龍眼的一個倉庫,我就留在龍眼樹下等著。反反覆覆,來來回回,等到太陽曬屁股了,已經裝滿了20個大竹筐。接下來,工人和小工人們就會陸續來上班啦。。咦?大家肯定會問,誰是小工人?是這樣的,工人都是住在附近的家庭婦女,加上放暑假了嘛,小工人自然就是這些家庭婦女的小孩啦。而我,自然而然成了孩子頭!大小工人們負責把大竹框裡帶著枝葉的龍眼用剪刀把龍眼好看的剪下來。然後父親就會把龍眼粒倒進已經熱氣騰騰的竹床上,再用棉被蓋住。竹床是用石頭搭建,圍成長方形,中間用竹片鋪好,底下留個放柴火的進出口(印象中好像有放硫磺)。每過一會就要掀開被子,用帶著手套的手,拿著竹子做的畚斗,鏟一鏟,翻一翻,就跟炒菜似的呢。溫度實在是很高很高,每次靠近那個烤床沒一會,我就感覺我快被烤乾了。是什麼讓我堅持下來呢?我小時候比較胖哦,然後每次一靠近烤床,我很快就會汗流浹背,我就想每天這樣烤著烤著,我會不會就這麼瘦了呀,就可以變苗條啦!於是雖然很辛苦,我還是堅持下來啦!但是烤龍眼乾並不是這樣就可以哦,每次大太陽的時候,就要把烤好的龍眼乾平鋪到倉庫樓上的大陽臺上,接受Sunny的炙烤,太陽越大越好,曬出來的龍眼乾的果肉才越香甜。。太陽下山後,還要放回烤床繼續烤。反正就是白天曬太陽,晚上和下雨天陰天都用用竹床烤。一直反覆,就可以烤出又香又甜的龍眼乾了。而我,第一次幫忙在陽臺上曬龍眼乾就變黑包公啦!我有帶著帽子,但小臉還是被太陽☀和陽臺地表的熱氣呼得紅紅的。。一看還挺美的!紅彤彤的小臉嘛!哪知道,到了晚上就成了黑臉了,母親邊責備父親邊給我抹潤膚霜。。同學們來我家玩,看我那黑樣,都安慰我,我無所謂的說“沒事啦,我覺得這樣更健康啊”“冬天就會白回來的啦”。。。。接下來來講講工人的工錢吧!等龍眼乾曬好了,一部分直接帶殼賣,剩下的那部分就要先把殼拿掉,再把果肉完整的剝下來,整齊的擺放在固定的盒子裡。工錢就是按工人剝好的果肉乾稱斤來算的哦。每次到了午飯時間,工人們回家吃午飯了。父親會買來快餐,我吃完後,就會到倉庫外面的一棵芒果樹那邊等那些小工人。到了暑假,樹上已經掛滿了香甜的芒果。其中有棵很好爬,我能很快就爬上樹去,我躺在樹上看書背課文,可是不敢睡著,我怕會掉下來。旁邊菠蘿蜜樹,很高很高很高,有三四層樓那麼高吧,樹上的菠蘿蜜好大好大。。有的一粒一粒的吊著,有的兩三粒一起。當時沒敢吃,現在倒是敢吃了。。。前幾天打電話問父親,那棵菠蘿蜜樹還在嗎,我想帶女兒去看看,結果,父親說,拆遷時剷掉了。。。連同倉庫,那片果林,都已經蓋成了商品房了。。我心裡唏噓不已。。我還記有次天微涼時我走在果園裡抬頭看到了流星,我還記得我在竹床看到了會叫的飛蛾,我還記得有次發大水,龍眼樹吸收的水分太多,樹上的龍眼大部分都撐裂了,丟掉太可惜,但又賣不出去,我坐在龍眼樹下的地上,吃那些裂掉的龍眼,吃到流鼻血。。。好懷戀啊。

  • 14 # 煩惱的老阿姨

    作為60後的我,當時有機會上學就是萬幸,寒暑假基本上做完作業,都是找同學玩。我們那個年代,是放養形式,父母忙著種莊稼,根本無暇管孩子,都是大的帶小的,到處跑,和同村的同學到處串聯,一起玩耍。踢毽子,跳皮筋,還有粘牆(就是利用牆壁倒立那種),然後學習毛主席語錄,‘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到處找豬糞,積攢起來開學交到學校。那時候,很渴望讀書,可是農村除了課本以外,根本沒地方讀書。

  • 15 # 雲淡風輕167551234

    小時候的寒暑假可真是印象深刻,感覺特別開心快樂。

    那時候家裡很窮,記得每年開春的時候,爸爸都要外出去購買糧食。媽媽自己動手做水豆腐,感覺特別好吃。由於父母都忙於勞動家務,學習極少過問,幾乎就是靠自覺。寒暑假早早地把作業寫完,一點負擔也沒有。

    男孩子玩滾鐵環、打尜、打piaji 、彈玻璃球,冬天時滑冰車;女孩子跳皮筋、跳房子、拍皮球(村裡唯一的一個廢棄的碾盤上,拍皮球的花樣特別多:衣服漏,頭髮漏,小皮球等,邊拍邊說兒歌。)欻嘎拉哈、翻繩,真是不亦樂乎。除了玩耍,還要幫家裡撿柴火、挖野菜、壓面,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皎潔的月光下,孩子們捉迷藏,星星打一下,編花籃,大水箱上玩悠悠……那叫一個開心、忘我、樂呵……

  • 16 # 半世朦朧半世醒

    寒假玩紙牌,滑冰,晚上掏麻雀!讓家長逼著寫寒假作業…。暑假天天在門前大溝裡最少洗一次澡,摸魚。抓鳥,抓青蛙,偷西爪,偷蘋果,偷杏子…寫作業

  • 17 # 迷途迷人

    記憶中的寒假就是帶著寒假作業回家,在家烤火,院裡掃雪,相邀小夥伴溜冰打雪仗。偶爾陪著媽媽去串門,每家都會端出來一盤瓜子和糖果,聽她們聊家長裡短、柴米油鹽……。臨近過年備年貨,蒸的白饅頭,菜包子,紅薯糰子,還有各種油炸美食。年後走親戚,小時候天天都想去走親戚,長大後卻不願出門了……。初四以後沒啥事,靜等元宵節的煙花,和庭院裡的紅燭。搖曳在紅燭裡的記憶充滿懷舊氣息。其實最痛苦和焦慮的時候就是開學前兩天,因為作業沒寫完……

  • 18 # 側身天地我蹉跎

    小學生時寒假玩冰刀,腳滑子,冰車子,打雪仗,推雪人。

    暑假上山摘李子,撿蘑菇,採山菜,晚上捉瑩火蟲。

  • 19 # 哈爾濱新區教師宋鵬程

    80後有了新的偶像,並唱起了流行歌,看起了港臺電影電視劇。果丹皮、小果凍、跳跳糖、無花果、蝦條、麥麗素、酒心糖、豬油膏、酸梅粉、小浣熊乾脆面、唐僧肉、麻辣泡麵……每一樣都能勾起你的青蔥歲月。一邊做作業、一邊啃零食的日子怎麼都美好。

    老鷹捉小雞、抓石子、打彈珠、扔沙包、跳皮筋、拍洋畫、丟手絹……是和夥伴們放學後一邊回家一邊玩的最好的遊戲,而在暑假更是整天玩樂,樂此不疲。

    80後的孩子,壓力漸漸大起來,暑假不再有過不完的日子,做完暑假作業還得去上奧數班、英語班……但總算還能有時間喘息,玩自己想玩的。

    80後的娛樂節目開始豐富起來,彩色電視基本進入每家每戶,動畫、電視劇是暑假裡每天吃過晚飯的節目。 每年暑假都要復播的《西遊記》、《新白娘子傳奇》、《還珠格格》,快要到了倒背如流的地步。

    90後、00後們的暑假——旁友,吃雞麼?

    90後、00後,是伴隨著網路成長一起來的一代,科技和通訊的進步,他們的童年一直伴隨著海量資訊,動漫、遊戲、社交媒體、他們的世界更加五彩繽紛。

    但90後、00後,也是壓力倍增的一代,越來越強的競爭,使得他們小小年紀就已經輾轉於輔導班、藝術特長班之間了。暑假總是與作業和練琴捆綁在一起。

  • 20 # 梨花園主

    我小時候的寒暑假是在山村度過的:那時學校和村無文化小廣場,和同齡小夥伴們主要交換玩自備的玩具:如裝糧食或裝沙土縫的沙包,用墊錢捆的布條毽子,用本頭底尖處鑲鋼珠的陀螺(俗語打不改),疊紙飛機,細繩線挷扎的布條風箏等,條件好的找人打做的鐵環,買的小皮球等。

    那時住的村南有條自東向西的小河流、順地勢淌的水匯聚在村西的橋兩側坑塘裡,等天干旱時,村民就能抽聚集的水澆地;在二年級暑假時和村夥伴們在積滿水坑塘邊,按順序玩跳入水塘輪流跳遊戲,不小心腳扎入淤泥中,身體傾斜倒入水中,在水中掙扎喝了不少塘水,被後跳的本家三哥發現,及時用手拉我,用力掙脫了挨淹的滋味,等把我拉上岸邊,用手拍我的後背,歐吐出了不少髒水,弄的喉嚨難受,眼淌淚;等恢復了平靜由我三哥送回家,說明情況後,媽媽就熬了濃紅糖薑湯水喝了一大碗說是去寒氣,並叮囑以後嚴加註意…這次的歷險,養成了以後不盲目用勁跳水的習慣,游泳也需講究有巧勁,先看好熟悉水性人的技巧、並加以改進了、學習掌握和提高…正是:

    少年童趣樂事多,懂得技巧和規則,

    不怕困難能吃苦,探討學習快掌握,

    夥伴團結互幫助,健康成長會知識,

    尊師敬老懂禮貌,成績合格當三好,

    終身學習不放鬆,明辯是非記心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近半年來,為什麼會不斷髮生出著太陽下著大雪的天氣?是怎麼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