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忍冬藤2019
-
2 # 駱慧娟堅持運動
方法論不同:中醫:天人一體;天人合一;有機自然觀;整體觀念;恆動;司外揣內;辯證思維等西醫視角:天人相分;原子論,結構論,實體論;數論;構造自然觀,還原分析論;診斷方法不同:中醫透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診斷疾病;而西醫透過體格檢查的同時更主要藉助醫療器械診斷。故其診斷方法優於中醫。中醫和西醫最大的區別也在思維方式上。西醫靠人類的醫藥技術來對抗疾病,把人體的自我防禦、自我修復能力放到次要的地位。中醫更多的依靠增強人體自身的能力來對付疾病,在“治”和“養”上更偏重於“養”。兩者可以結合。
-
3 # 積極心理學繪畫療愈
西醫作為現代科學正規化的學科,在科研的嚴謹性、操作的標準化方面有著非常強大的優勢。劣勢是分科太細之後,忽略人體的是個整體,每一種疾病都不止是單個器官本身的事。
醫學模式:生理-心理-社會的三位一體也說明,醫學不能是馬路警察各管一段,尤其是當一個人患有一種以上的疾病等時候,各自為政的治療會忽略藥物之間的協同作用、拮抗作用的統籌考慮。病人的疾病遷延難愈很多源於藥源性副作用。
中醫擅長整體辯證、因人施治、因時施治、因症施治等動態而個性化的統籌治療,著眼於人體的全面性、變化性以及與外界環境的互動作用下,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轉歸,自然療效不凡。很多西醫認為終身性疾病、各種疑難病在成熟中醫手裡可以藥到病除,甚至一劑而愈、飲藥而病止的令人歎為觀止的效果。
不過,中醫一直被黑的就是幾千年來,中醫一直都是民間醫生祖輩相傳、口耳相傳,缺乏統一的標準化的統計資料、對比實驗的證據。以及民間中醫很多就是家傳技能傳承,對於理論不求甚解就為解決具體問題而已。甚至不同的中醫高手對同一個病人會做出不同的診斷和治療方案,就更被受過現代科學訓練的西醫所詬病。
其實,中醫和西醫從哲學基礎和方法論來說都不在一套體系內,沒有辦法簡單機械地直接比較,也沒有必要比較。因為,對於醫學的目的而言,“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耗子就是好貓”的道理同樣可以用在這裡。誰治好病、多快好省地治好病,誰就是好醫生、好醫學。
因此,既然中醫、西醫各有優勢,抱著門戶之間而不取長補短地想辦法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案,首先就是去了“仁心仁術”“醫乃仁之術”的醫生天職天責了。
推薦大家看張錫純所著“醫學衷中參西錄”,一個清朝的醫生就開明地開展中西醫結合之路,我輩醫生今天又有何理由狹隘自己的思想和眼界?
-
4 # 地震賀
傳統的西醫和中醫可以說本質是大同小異的,與人類認知事物的尺度有關,就像天圓地方學說,到地心學說,到日心學說……,隨著視野的不斷擴大,邏輯三恰的核心是不斷演化的,中醫和西醫同樣是偉大的,本質的區別是西醫運用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實驗把不靠譜的東西逐漸剔除,這也是現代中醫急需吸取併發揚光大的,知識無國界,天下大同,這也是中醫的精神所在。
-
5 # 張立志醫生
中西醫的區別,這個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就區別來講,主要體現在下面幾點:
1、宏觀和微觀的區別。中醫和西醫是現存的僅有的兩個具有完整理論體系的醫學學科。但是它們的理論體系是完全不一樣的。甚至是兩個極端。中醫講整體觀念,宏觀把握,西醫講區域性,微觀研究。
2、所用藥物不一樣。西藥多為化學藥物,強調藥物有效成分,分子結構。可以直中病灶,但是因為沒有配合,可能會傷及機體其他部分,副作用比較明確,也較多。中藥多為天然藥物包括植物類,動物類,岩石類,也有部分天然化學成分。講究中藥藥性,根據性味歸經來選擇組方,中醫善用藥物配合,君、臣、佐、使,分清主次和互相幫助,互相降低副作用及毒性。但對藥物炮製和醫生水平要求較高,當今社會,某些患者服用中藥後出現肝腎毒性,更多的是由於藥物炮製不規範及庸醫太多有關係。
3、思維方式不一樣。西醫一般注重科學的分析引起疾病的病毒、細菌、病原微生物等,要求必須找出致病物,針對所查結果硬槓的方式治療。中醫強調整體,將醫學和文化融合在一起。注重身體與外部環境的關係,對情志的影響也比較重視,善於利用“整體觀念,辨證論治”,三因制宜,治病方式比較靈活。
4、診斷方式不一樣。中醫透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西醫需要藉助現代儀器檢查手段,根據檢查結果來對症治療。
5、治療方式不一樣。中醫採用中藥(內服、外用)、中醫外科手術、針灸、推拿正骨、拔罐、刮痧等手段選擇合適的方法治療。西醫則是透過口服或者靜脈滴注化學藥品、手術及其他儀器治療等手段治療。
關於中西醫結合,更多的應該理解為中西醫的互相配合,比如這次新冠肺炎的治療,更多的是進行了中醫和西醫的配合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我認為,中西醫更應該互相學習,互相借鑑,從對方的發展中先到自己的“靈感”,有利於自身的發展。無論用中醫得理論方法研究西醫還是西醫的理論方法研究中醫,都是彎路,都是不可取的。畢竟是兩個理論體系嘛。
-
6 # 婦科羅主任
這個問題有點大,從清末到現代,一直在爭論,至今沒有定論。我對中西醫都系統學習並臨床運用幾十年,個人認為中西醫是兩個不同的體系,都有科學性和實用性。不能互相對應套用。中醫是宏觀的整體的辨證思維為主,西醫更多是具象的細緻的、單一深入的研。各有所長。
-
7 # 粵北中醫吳東南
西醫治病,中醫治人。比如說一個感染,西醫就是針對這個感染把這個病菌殺死,透過這個方式來治病。而中醫是透過調整人的臟腑功能,調整人的氣血來恢復人的正氣,去抵抗這個感染。終於不是直接說去清除這個感染。
-
8 # 硯歸居
中西醫本質都是治病救人。西醫講究實效,中醫講究固本培源。西醫強調錶象,中醫標本兼治。西醫多利用機器裝置標準治療,中醫利用經驗累積一人一方。中醫可以利用裝置再次確認自己的判斷。
-
9 # 用生命感動生命
我不懂中醫,但透過自己的切身體會,中醫,全域性觀,西醫,區域性觀。
中醫看病,追根索源。
西醫看病,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其實,醫者仁心,當以解除患者病痛為己任。何必分它中醫,西醫。
-
10 # 晨曦30000
中醫和蒙醫藏醫苗醫一樣屬於民族醫學,當然能治病,需要去偽存真,往前發展。中醫和現代西醫是兩套完全不同的理論體系,中西醫結合當然好,但要完美整合就太難了,需要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全國這麼多中西醫結合醫院有哪家發展得特別好知名度特別高?
-
11 # 中醫健康筆記
中醫既講宏觀又講微觀,注重從整體的、生命有機的角度去看待身體和疾病,重在扶正祛邪,與萬物甚至病毒和諧共存,力求達到一種和諧平衡的狀態!西醫更著重於看得見的實際標準,其方法是與所有產生疾病的東西對抗,譬如你身上有腫瘤了,切掉,你某個器官有病變了,切掉,你癌症了,化療,直接殺死癌細胞,有病毒,直接幹掉……,總的來說,中醫也會有西醫的這些類似手段,但中醫更注意疾病背後得原因,從整體的角度來考量,而西醫重在區域性的治療。所以中醫、西醫各有所長,並無殊勝優劣之分,各有所長!嚴格說來,從中西醫結合的角度來看,中醫本身就涵蓋了西醫的理論和方法,只不過西醫把具象科學,微觀實際發展到了極致!所以要開放包容的看待所謂的中醫、西醫,其本身相互共生,完全可以取長補短。中醫西醫並非水火不容,只是兩方人馬都把自己侷限了,再加上今天醫療市場在很大程度上被利益集團綁架。所以今天水火不容的並非中西醫,而是兩方人馬的思維侷限,盼望大家放下成見!中醫西醫都是為了人類的健康!
-
12 # 執念清風
二者都是生命科學,各有各的長處,本不該有是非之爭,互助並行,同保健康。是名利思想非要讓他倆掙個高低。沒有名利摻雜在其中,中西醫會結合的很好。
-
13 # 曹圓浩
中醫本質是標本兩治,從而清除病根,再加以鞏固扶正抗邪。西醫本質是隻對主觀不考慮大局的感受而埋下病根,比如肝腹水,西醫定期抽水的方法導致患無法恢復,中醫用中藥恢復失調利水功能,讓臟腑正常代謝,正常運化達到根治。如果中西醫完美結合,唯一就是醫療器械。
-
14 # 使用者8563907151856
中西醫本質都是治病救人,不同的是理論體系方法不同,各有優勢。
如何達到中西醫結合呢?大醫院西醫大夫給人看病,開部分中醫方面中成藥和西醫西藥這是一。二是對一些病,大醫院組織中醫和西醫大夫臨床會診,形成統一治療方案。第三,病人自己根據病情決定,比如有了血壓高,糖尿病,依西醫吃藥要一直吃下去一輩子摘不了,找中醫調理二三月可恢復正常,又比如,西醫判死刑的病,無望之下去找中醫調理治療,往往有了轉機奇蹟。
-
15 # 會飛的魚230500835
中醫是對人的身體器官功能的全方位調理。西醫是區域性殺菌,消毒,手術,消除病原體,不能徹底改變器官功能。正確應,慢病中醫負責調理器官功能,大病西醫配合治療為上策。
-
16 # 兒科中醫楊東新
簡單地:
中醫是治病的人—宏觀西醫是治人的病—微觀中西醫,在理論上不可能結合,在方法上可以結合,在疾病不同的階段,發揮各自的優勢,取長補短,形成合力,這才是上策!
-
17 # 張立功16
西醫理論源於機械唯物論,是把人體看為一臺機器的。人體生病的原因是病原體的侵入,營養的缺乏引起的。
西醫治病必須找到病原,並殺滅它。找不到就不能確診。
中醫治病,要找到病邪的執行規律,不同時期引發的症狀,對症下藥。
西醫是同病同藥,中醫是同病因症狀不同而不同藥。
西醫視中醫的虛症為沒病。
中醫為虛而補之。(暫)
西醫的現況。
原本西醫也有許多與中醫相類的技能,如聽診,叩診不必議器就可以確診,有些如感冒之糞的病不但不必議器,化驗就可以診斷,確診,而且制療的方法與中醫相類。用汗法,吃撲熱息痛就可以退熱,解痛,達到治療感冒的作用。而如今要做CT,X光,B超,驗血驗尿,最近還是開中成藥完事。西醫已經離不開現代科學裝置了。離不開醫院了。西醫大夫己經沒有獨立的制病能力了,也沒有獨立開業的資格了。
說到中醫,就更糟心了。
現代新中醫,醫生耒自中醫學院,大多院校入學分數就不高,入學後課程中西各半,畢業後的學生自感沒有獨立行醫的能力,加上西醫的制約,幾手被邊緣化了。
我字意見,中醫學院要課程中醫化,教學強化中醫理論,強化中醫辨證施治,強化中醫診斷,強化中醫組方法、提倡治法是多樣性,反對治方的標準化模式。支接按中醫診斷方式進行科學化改造,合理吸收西藥並改造為中藥。
-
18 # 花菜種子
沒有什麼本質區別,都是民間摸索出來,自我完善比較科學的保健手段。西醫是近代發展壯大的,古代,西醫沒有深厚的基礎。中醫是傳統文化和技能的傳承,近代,受腐敗、戰亂影響,發展緩慢。新中國成立後,中醫和中華文化得到迅猛發展,已經開闊視野,博採眾長,承古啟今,脫胎換骨,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然而,醫學文化多數是個體發揮,參差不齊,必定有庸醫混雜,讓中醫飽受爭議。西醫藥也因為冒進,不良後果,讓少數人受害而後怕。所以,只能認為中醫和西醫,存在文化差異,主要有:
1,理論基礎不同,中醫理論比較古老,有許多瑕疵沒有剔除,成為某些中醫黑的把柄。而西醫又太注重表現,對解不開的病理,缺少開闊思維,走入無解的死衚衕。
中醫理論,在西醫面前,有點玄幻,西醫理論,在中醫面前,很薄弱。
2,治療方式不同,中醫強調預防為主,,標本兼治。西醫注重實際運用,不重視關聯度。
3,製藥方式不同,中醫藥傳統工藝,源遠流長,缺少開拓視野。西醫藥創新力度大,未知風險大,新藥驗方量不夠。
中醫和西醫,在理念認知上有差異,中醫包容性大,可以認可西醫藥、西醫理論以及其它醫學。西醫會排斥其它醫學,唯我獨尊,自大。
醫者文化,無本質區別,有差異,互相包容,世界大同。
-
19 # 鍾守榮
中醫講究整體治理,天人合一。西醫講究個細,分析越清,離的越遠。其實中醫和西醫都是科學的,只是現在一個在西走的太快,我們中醫在東發展受控制。在同一條線,西醫發展太快,中醫因各種原因所困而失去同步發展之勢,乃造成現今全人類身體健康乃至生存又受極危之中。望有仁,有德,有感恩,有悟性,有思想之人們,在經歷眼前之困局之時,澈底清醒,感恩感德,人類之發展再不能不清醒!
-
20 # 彪的人
西醫就像看圖識字,你有炎症用炎症的藥,你有心臟問題看心臟。中醫講究整體的平衡。所以西醫相對簡單,中醫就難了,所以要成為好中醫,不但是下苦功,而且要有悟性。
回覆列表
中醫和西醫本質區別是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區別,一個是研究人的病,一個研究病的人。西醫是基於人體解剖學的,死亡的,中醫基於人體生理學的,活體的。中西醫結合要在細胞生物學層面,以細胞生理病理為基礎結合,應該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