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青青草原上的放牛妹

    這個問題富有詩意,增添了許多對故鄉無可奈何的思念之情。家鄉的小人兒長大後,離開了生他養他的故鄉,漂泊在外時,總能忍不住思念故鄉的小路,故鄉的樹木,故鄉的小河,故鄉的人兒……思念故鄉的點點滴滴。

    我最想的是兒時的故鄉!

    離家多年的我就深有感觸,出門在外的生活,無論離家多遠離家多久,總會想起我的故鄉。故鄉不繁華,沒有車水馬龍,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沒有瀝青柏路,記憶猶新的是,雨後泥濘的小路,枝葉上的水珠,房簷下的水渦,雨後的彩虹,還有空氣中瀰漫著的清新的泥土味……

    小時候最喜歡雨後和小夥伴一起去小河裡淌水玩,在河套裡擋水壩,那時的小河有小魚有小蝌蚪,故鄉的河套,水都是從大山上留下來的,清涼且清澈,雨後的河套會有泥土的渾濁,但漸漸的就會恢復。以前記得媽媽會和村裡的嬸嬸大娘們一起在河套洗衣服,刷鞋,我在旁邊玩的不亦樂乎………

    兒時最幸福的時刻就是與大自然共舞,即便沒有富足的生活,但精神上是很歡樂的,那種歡樂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現在這樣的生活只能在回憶中慢慢浮現,好似老電影一樣的,在寂寥時一遍遍的在腦海中回放。

    我能回憶兒時的美好,但卻再不能從新經歷。故鄉還在那,人兒已走遠。現在故鄉的小村莊只剩幾間破敗的老房子,庭院裡長滿了雜草,街上再無聚集的鄉親,兒時的小河套也早已乾涸……我的故鄉早已變了模樣。

  • 22 # 莫須友

    什麼是鄉愁?鄉愁就是關於故鄉的童年記憶,鄉愁就是故鄉老街上的一塊塊石板,鄉愁就是故鄉清晨豆腐嬸那一聲聲叫賣聲,鄉愁就是故鄉河邊瀑水井的絲絲清涼。

    少小離家,雖然每年都回去一兩次,但是這幾十年間,卻感覺故鄉在一步步離我遠去,故鄉越來越不像故鄉了,或者說我自己越來越像外鄉人了!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當年初次離家謀生求學,總覺得自己終於自由了!逃脫了父母的嘮叨,在外面的世界想幹啥就幹啥,興奮極了!從故鄉那破舊的小地方來到大城市,感覺一切都是新的!我愜意地呼吸著城裡那充滿汽油香味的空氣,眼晴拼命捕捉著城裡大街上那五光十色的時髦風景。常常蹲在川流不息的大街邊賣呆,自卑又自感幸運地享受著城裡人的生活。誓言自己一定要努力發狠,爭取要做一個真正的城裡人,再也不回那落後的小鎮!

    然而理想與現實總有豐滿與骨感之分,幾十年行色匆匆的奔波,雖在外娶妻生子,物慾橫流的城市生活常使自己疲憊的心難感舒適。我這個兩鬢蒼蒼的“城裡人"卻一次次思念那灕江邊的小鎮,覺得自己就像是一隻飄泊的風箏,無論飛得多高多遠,繩子的另一端總在故鄉那裡,自己的心還在那灕江邊的小鎮那裡。但是故鄉還回得去嗎?故鄉的小河還在,發動機的轟鳴聲中竹排上乘坐著來遊覽的“城裡人”; 石板街不在了,取而代之是那毫無生氣的水泥路; 瀑水井還在,只不過那沁人心脾的清涼再也吸引不了已習慣冷飲的“00”後了。我自己呢?我每次回故鄉,也曾一次次駐足故鄉的涼亭裡、小橋邊,隔門觀望看曾經入讀過的小學校園,嘗試著尋找童年的記憶。可當我面對故鄉小孩那好奇的眼神,當我費力地向街上伯孃解釋自己是哪家哪家的時候,我終於明白了,我回不去了!我再也不屬於故鄉的了!

  • 23 # 小陶19639169

    成人長大走四方,華夏兒女情長在。在外思念是故鄉,酒是故鄉的醇,水是故鄉的甜。華夏兒女情長在,葉落歸根歲月長!

  • 24 # 清風流影

    故鄉就是你想回,卻又回不去的地方;彷彿是一種成長,一種依戀的情緒的回味,但是好像大家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心智的增長,本身的純真善良,或者是鄉愁的情緒,會被社會或者是自身的理性慢慢的割除,變得不再那麼糾結;小時候見到的家鄉場景,家鄉中的人,都慢慢的發生著變化或者是死亡,有些人家鄉中伴隨著你成長的人員結構,容顏,心態,人員結構也在慢慢的變化或者消亡,整體上自然也會影響到你的心態,價值觀和想法,或者是一種情緒,我個人感覺,鄉愁就像一種情緒一種記憶一樣的東西,就像你小時候記憶中吃過的媽媽長做的一種菜餚,可能每當你吃慣了其他的東西之後,總想改變或者是縱向回頭去找回記憶中味道的舒服點,但是必定再也回不去了,它具有唯一性,也許媽媽上年紀了,廚藝把握的不精準了,也有可能媽媽不在了,他只能留存成一種記憶中的符號,永存在你的心中;因此記得之前有個人說的很好,人生就是一場記憶,一場回味,成長,追尋,長存!!當然在當今的城鎮化的程序中,家鄉原有的巷道,記憶中的泥巴土牆,瓦片屋脊小獸早已不復存在,家家都搬離了原有的地方,家鄉的工廠越來越多,家鄉的水也不那麼甘甜了,空氣也不那麼清涼了,相鄰也變了那麼功利了,住的房子一樣了,空空如也,白茫茫一片真乾淨,記憶中的場景全變了!就像清華大學教授,作家格非小說《望春風》,那樣以鄉村裡各種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居民的故事為切入點,刻寫村莊由簡樸內斂逐漸衍變的複雜過程,透過個人命運、家庭和村莊的遭際變化,描寫江南鄉村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運動,展現它可能的未來,並藉此對逝去的故鄉和老去的故人做了告別。這正是《望春風》這部小說打動我的地方。而在我童年最為快樂,幸福,難忘的幾年裡,正式物質很是匱乏,但是我們精神生活很是滿足,那是的天藍,水清,雲白,霧朦卻不朧,陽光衝突,村口十九菜園子,村中的小學中午不睡覺,就去菜園裡偷大爺大媽們栽種的西紅柿,熟不熟的都吃了,讀了魯迅的《早》,我們就在雙人桌和板凳上面用小刀也刻上早子,讓後被老師打,著實是痛並快樂著,雖然當時並不這樣覺的,只能是某一天放寒暑假回村的時候,卻發現記憶中的小學被推倒了,上小學植樹節時栽種的樹木群不被砍斷了,一切都沒了,就像是一個遲早都要到來的一場告別;無能為力!!雖然說《望春風》講述的是建國前後到21世紀初的江南古村,敘述者“我”(趙伯渝)的故鄉儒裡趙村。但是某種程度上我的經歷和書中的描寫在一 定階段上是有著出奇的相像的。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總能回憶起一些童 年的往事來,這種共鳴一-直 牽著我讀下去。就是因為有那麼多無法割捨的童年往事讓我對鄉土文學有著自然而然的好感。(跟著感覺走了,寫的比較隨意,可能會有錯別字,但只是想表達一種“感覺”,隨性而作,就像"好讀書不求甚解”才是灑脫,不對之處勿噴!!)(一個懷念故鄉的影片,愛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

    故鄉:曾經熟悉的地方https://www.ixigua.com/i6695765236256866824/

  • 25 # 周延龍詩歌原創

    眼淚嘩嘩掉!

    故鄉的小路,又長又短,那裡有我童年的夢,故鄉的小河,影動波搖,那裡泊錠了我的纏綿。我是清晨飛出的鴿子,放飛於你的掌心,海角天涯是很好的客棧,天高任鳥飛這話不錯,可是我的腳步該落於何處?如今我回來了,但老屋坍塌、巢已落,不知那小燕子又棲息誰家?當年我是那樣的希冀探索山外面的世界,今天我又是這樣的痴望斂翅歸航,我並沒有棄你而去,更沒有說過再見的,你為何用物非人非來迎接我?

    那片樹林也不見了,那曾是兒時夢裡的桃源,我還曾在那裡載了棵樹,在鬱鬱蔥蔥的季節裡,在那棵樹上我刻寫下了自己的名字,與它相約我會有一天帶著兒子回來,一起瞻仰那段參天的文字,可為何你也違背了約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韓文既然是拼音文字,為什麼不用拉丁字母,而要自己發明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