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小蟲逍遙

    當然快了樂,小時候有小時候的快樂,長大有長大的快樂。有家人不管什麼時候都最快樂。沒有家人,人就像沒有根一樣。那就失去所有了,就算長生不老,沒有家人,看著熟悉的面孔都沒了,那就沒有快樂,珍惜當下,珍惜身邊人,感恩有你。感謝支援關注

  • 22 # 使用者1143162655340

    謝謝邀請。就本題目來說,題意模糊。懂事,何謂懂事?試問,你懂事嗎?再說,長輩對晚輩說,稱懂事。上級對下級說,稱懂事。官方對民間說,稱懂事。怎樣做叫懂事?做了多少,叫懂事?做的有多好,叫懂事?你懂事嗎?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嗎?你對國家和人民有貢獻嗎?你尊老愛幼嗎?你做了多少具有正能量的事?你真的懂事嗎!

  • 23 # 情長文短

    挺有深度的提問。不知道您對“懂事”二字是如何定義的?

    我對此的理解比較寬泛,識字明禮守規矩都是懂事。人生憂患識字始,無知者無畏,其實明白事理後的人是痛苦的,他會有顧忌,有畏懼,有牽掛,有不得已的苦衷。

    金庸先生為《倚天屠龍記》寫的後記有這樣一段話:張三丰見到張翠山自刎於面前的悲痛,謝遜聽聞張無忌死訊的傷心,書中寫得太膚淺了。真實的人生不是這樣的,但那時我還不明白。

    為什麼?因為之前他19歲的長子查傳俠在美國自殺了。青春期的長子自殺原因不明,也許有跟女朋友分手的傷痛,也許有剛去哥倫比亞大學唸書時的不適應,更可能的原因是當年52歲父親金庸正和元配、他的母親鬧離婚,要娶26歲的林樂怡。查傳俠從美國打電話給金庸,希望跟父親好好談談心事,金庸拒絕了他,說自己要寫稿。不久,查傳俠就在美國上吊身亡。訊息傳到香港時,金庸正在報館寫社評,他一邊寫一邊哭,堅持寫完後就關上燈,一個人在黑夜裡痛哭。

    半年後,金庸在《倚天屠龍記》後記裡寫了上述這段文字,因為他真正體會到現實裡的喪子之痛不是小說裡那樣寫的。可以說雖然已年過半百,金庸先生又懂了一件事兒,只是此事何其痛哉!

    魯迅先生留洋回來,已早於彼時的廣大國民接觸西學,換言之,他在西學方面是早“懂事”的。而當時的民眾在他眼裡基本是“愚弱”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所以錢玄同找他辦《新青年》時,他說了這麼一段話:“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吶喊》自序)

    所以“懂事”是很痛苦的,先知先覺更痛苦。往往不是自覺的,是生活把你捶痛捶“懂”的。意味著你接觸到了世間喜樂苦痛背後那個更深層的誘因;意味著你開始明白人類社會或明或暗的一些規則;意味著之後做事會衡量利弊而不再痛快率性。甚至越“懂事”越知道自己不懂的更多,行事開始謹慎,待人接物開始察顏觀色。

    那麼究竟“懂事”好不好?讓我選擇,即使“懂事”給我帶來痛苦,我也選擇要“懂事”而非傻樂的快感。這讓你的生命有了厚度與沉澱;這讓你知道人世走一遭即是修煉,最高境界是“從心所欲不逾矩”;你會學會悲憫,你的眼光能穿透歲月與塵世;你會問自己,這事兒對不對?如果不對我該不該去做點什麼改變它?

  • 24 # 天高雲淡131531411

    大多數時候,被思想負擔所壓制著,因為:懂事了,肯定是學生了,學生有學習壓力。成年人有自己的工作、養家的壓力。

  • 25 # 謝刀

    懂事,每天承受生活壓力,並不能讓人快樂。操心著柴米油鹽水電,操心著工作中各種壓力,操心著各種人際交往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課期間自律太差了,已經落下好多課程,看著別人遠去的背影,而我還在拖延,我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