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擎天柱8029
-
2 # 歷史燒錄
生活好了,過年講的吃好的,穿好的,現在只要有錢,幾乎天天過年。當然熱鬧的是鞭炮,現在禁止了,但在農村依然熱鬧,只是物資豐富了,再也不是計劃經濟年代了,所以大家覺得過年不熱鬧了,其實是熱鬧的。
-
3 # 旅行詩人若虛
以前我們那邊過年,年前15天就開始準備了,有個儀式叫“掃堂”,就是打掃房子,是過年前一個很重要的儀式,家家戶戶都會做。然後就是備年貨,我們那邊有趕集的風俗,年前農曆12月22是一年的最後一個趕集,所有人都會選擇這一天去辦年貨,買衣服,買糖果,香,炮等過年必備物品。再然後就是殺豬了,那時候村裡總有幾戶人家是養豬的(我家就養),沒到那時候,殺豬都很熱鬧,村裡人都來到家裡,現場買豬肉備年貨。到了除夕,家家戶戶貼春聯,除夕夜,每個人穿上新衣服,開始放煙花,走家串門,小孩子就放鞭炮。大年初一,我們那邊有“擺壽”的風俗,就是誰家有老人做壽,那家人就會在當天在大廳擺上三張桌子,然後擺滿各種吃的,全村人就會去給那家人拜壽,然後可以隨便吃,隨便拿,主人不僅不生氣,反而更高興,那時候家裡窮,平時根本吃不到,而那一天平時吃不到的東西可以隨便拿,隨便吃,那一天是小孩子最開心的一天,當時小孩子買衣服,不是要買好看的,而是都買口袋大、多的衣服,就因為那天可以多裝點吃的[大笑]。再然後就是連續幾天的慶祝活動,拜訪親戚,收拜年紅包,去哪都能吃糖果。元宵之前年味都非常足。
可是現在,這些都沒有了,都消失了,人變懶了,也不重視了,過了大年初一,年味就沒有了,很可悲,也很焦慮,或許再過幾年,我們的下一代連過年都不知道是什麼了。
在全世界都開始慢慢流行過中國年的時候,我們自己卻越來越不重視了。想象一下,如果以後那天,我們過中國年要去國外(比如韓國)才能過的時候,那將是我們的悲哀,而我們也將成為歷史的罪人,因為我們把本都給拋棄了。
-
4 # 我的孩子我的家庭
沒有哪些想著過年才能穿新衣服,買好吃的東西,也不在乎哪點壓歲錢了?也不想去走親戚,只想在家玩手機。還有好多,等等吧。
-
5 # 明樊樊
現在年味淡我認為有以下幾點,第一,現在提倡環保,很多地方都不讓放煙花,第二:過去的時候沒有智慧手機,電腦,所以一到過年都是聚在家裡看電視或者串門,現在基本都是在家刷手機,或者打遊戲,第三:現在出門拜年的人越來越少,多數都是打個電話或者發微信,第四:大家生活條件都好了,不像以前只有過年才吃好的,現在基本上過年吃的平時都能吃到沒啥新鮮感,所以現在年味越來越淡,估計等再過幾年連出門拜年的人都沒有了,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傳統習俗隨著時間都慢慢消失了,等到下一代或許過年和平時都沒啥區別了吧
-
6 # 我不是大丶V
僅限普通家庭 以前大魚大肉只有過年能吃到 現在emmmm 那還過年幹嘛? 莫非是嫌親戚朋友催物件催的少了?[摳鼻]
-
7 # 小陳的點點滴滴
小陳所見所聞:親朋好友經常會問你混好不好,賺錢多不多,很多人會以金錢來衡量你看待你,經常缺少真正親情和友情。
-
8 # 海豚音樂舞林小會
年味越來越淡了?原因竟是……
1、蒸饅頭,炸油條
VS以前:臘月二十四就開始發麵,做饅頭,包各種菜包、肉包,常見的就是胡蘿蔔粉條包,超級好吃,雞蛋地皮包,那時候的地皮是野生的,大朵大朵的,提前用水泡開,和雞蛋炒熟後包成包子,那種味道想著就流口水。炸各種的丸子和熟菜,過年招待親戚,一般做一次饅頭從初一吃到十五,可以想象一下,用成堆形容也不為過。
VS現在:饅頭包子都是買的,鬆鬆軟軟的,遠不及自己做的勁道,味道都是偏向清淡,請客吃飯都是去飯館,圖的就是省事兒
2、殺年豬
VS以前:現在還能想起當時豬肉的味道,那可是野菜和玉米麵餵了整整一年的純天然綠色農家豬啊,現在的孩子估計是沒有這個口福了。
VS現在:2019年受豬瘟疫的影響,豬肉大漲,過去的掛成排的臘肉、臘腸估計看不到了。
3、貼對聯
VS以前:我們家小時候的對聯都是自己寫的,買回幾張大紅紙,裁成長條的形狀,父親每年都會購買一本叫《曆書》的小冊子,上面有最新的春聯,等我和哥哥上初中的時候,就由我哥寫了,過年的時候親戚們聚在一起評點春聯,呵呵
VS現在:春聯是春節傳統依然延續,但很少自己寫了,賣的春聯顏色豔麗,燙金的,立體的,樣式甚是好看,讓挑的人眼花繚亂。
4。架大火煮大肉
VS現在:最饞的就是臘月二十八,二十九的,把風乾了半個月的臘肉,臘腸,大骨頭都放在一個大鍋裡煮上三五個小時,那香味三五里路都能聞到,母親邊生火邊用筷子扎一下,看下有沒有煮透,順便從鍋裡撈出幾個大骨頭,讓我和哥哥抱著啃,啃得我經常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鬧牙疼,哈哈
VS現在:現在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健康意識也在提高,都不吃這種高鹽高碘的醃製品了,以少葷多素為主。
5、看春晚
VS以前:上面這張圖是84年的春晚,離現在已經30多年了,但我還是清楚記得裡面的那些笑料,而如果你問我今年春晚有哪些小品和相聲搞笑的話,我一時還真想不起來。
VS現在:春晚每年的收視率都在下降,儘管節目越來越精彩,總感覺少了老一輩的春晚不足於抓住人心了。
6、穿新衣
VS以前:小時候因為家裡窮,所以一年都難能穿上一件新衣。所以臨睡前,媽媽總會把給我們準備的新衣服拿出來,還有媽媽親手做的新鞋,也都一一放到床頭,一再的叮囑我們,等第二天早上起的時候再穿。
VS現在:解決了溫飽問題,已經奔小康了,衣服自然不缺,都說去年的衣服配不上今年的你,這誘導的人們總是在春秋換季的時候蠢蠢欲動,難不成去年都在裸奔嗎?
7、拜年
VS以前:都說人要活出儀式感,其實我們中國人是最不缺乏儀式感的,比如說拜年,在我爸那一輩,小時候給長輩拜年是真要跪下磕頭的,而且是在門外磕,還要屋裡的長輩聽見你磕頭的聲音,這樣才顯得你尊重長輩。
VS現在:現在很少看到這一幕了,都是提上精美的禮品,相互寒暄一聲,算是拜年了。
8、壓歲錢
VS以前:這可是我最喜歡的環節,那會兒不流行零花錢的說法,所以一年也只有這麼一個機會能從長輩那裡得到零花錢,雖然這些壓歲錢大部分回家後都被父母給劫走了,但父母總會給你留下一點小零錢的,就算這個我們就很知足了。還記得當時收到的零花錢很少有超過兩位數的,偶爾得到一張10元大鈔票那真算鉅款了。
VS現在:壓歲錢在日益膨脹,都是百元大鈔了,現在的孩子好像接到這種類似紅包的東西已經沒有那種跳躍式的歡喜了
9、放煙花
VS以前:有錢了,男孩們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買好玩的煙花了,貴得咱買不起,這種“竄天猴”還是買的起的。不過貓爸膽小不敢拿著放,所以只能把它立在土堆上放,有時候放歪了,這個“竄天猴”就成追屁股猴了!
VS現在:倡導建設綠色地球,禁菸禁炮,這也是好事,是文明時代發展的必然,但就是太安靜了。
10、大秧歌
VS以前:那會兒村裡都有舞龍隊、舞獅隊、秧歌隊和高蹺隊,一到正月裡就在廣場有各種表演,敲鑼打鼓的非常熱鬧,而這也成了那會兒過年時一道亮麗的風景。
VS現在:老一輩會的都已經七老八十了,也跳不動了,可惜這些絕活大部分已經失傳了,可惜.....
-
9 # WANGSHOUWEI
主要是現在國家發展的進步了,吃穿都不缺,大家平時都是生活豐富。所以過年時除了走親戚,有平時不常見在外工作的親戚還感覺有點高興,其他的都沒有啥感覺了。
-
10 # 於大栓
傳統年俗被冷落古往今來,不少文章都勾勒出了舊日過年時的情境,令很多現代人嚮往:走親訪友的禮節、如何祭祀百神…………甚至連吃喝都有講究,比如初一的五辛盤與初七的七菜羹等等。只是,隨著時間推移,一些春節期間古老的民俗在慢慢消失:一些小年習俗形同虛設,“人日稱重”無人在意,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感嘆:年味兒變淡了。年輕人愛“洋節”“人們之所以會發出‘年味兒變淡’的感嘆,除去一些特定原因外,與聖誕節等一些‘洋節’吸引了一部分年輕人的目光有關。”民俗專家段寶林指出,“這些外國節日有點兒‘狂歡節’性質,是在外邊玩兒;春節年俗則表現為家庭活動,強調‘團圓’二字”。“年味兒”雖淡 價值未失“即便‘年味兒變淡’在現實生活中有所表現,但不等於年的價值沒有了。”一些舊民俗沒有了,但也有一些新民俗出現:除夕看電視春晚、微信拜年、拜年送鮮花,但萬變不離其宗,闔家團聚、祈求幸福吉祥是”年味兒“永遠的不變主題
-
11 # 噴子研究協會會長
小時候過年還是挺好玩的,和一些熟悉的小夥伴四處放鞭炮,現在呢出門打工的打工,做生意的做生意,導致很多小朋友隨著父母出門在外,只認識附近和同學,回到村裡誰也不認識誰也就玩不到一塊!大人長年在外只有過年回家,偶爾泡泡茶聊聊天,雖然熟悉且又陌生,沒有老友相見那種激情!沒幾天又得回城裡繼續一年的開始,逢年過節回家倒成了應付的事情,所以現在年味基本沒有什麼特別的濃!(初中文化,語句不通順,反正就那意思,嘿嘿)
-
12 # 造小匠
之前過年都是穿新衣服,吃好吃的,現在生活好了,這種現象也不存在了,回家更得面對七大姑八大姨的靈魂拷問,讓好多人都不想回家過年了
-
13 # 何祥田
國家發展的快與東西方文化隔和,人們文化思維追求壓力山大,以前農業解決問題,現在是工業反乳農業,現在是人們思維過度期年味才不中濃
-
14 # 虔城一員
大家都有錢了,年夜飯桌上體現不出明顯的差異化,多數人的虛榮得不到滿足,心裡的較量勁和拼命張如年味的勁自然就被洩了。當然還有其它較次的原因。
-
15 # 內蒙雲朵Vlog
年味越來越淡幾個方面,首先,家裡人越來越少,老人過世了,孩子自己有家了不在身邊,一個人孤苦伶仃。二,平時想吃什麼有什麼,不用像過去逢年要準備很多好吃的。再者,過去過年穿新衣,現在隨時有新衣穿。主要還是人丁越來越弱,沒了人氣也就沒了年氣。
-
16 # 吉先生A
1.以前我國長期處於物質匱乏的時代,缺衣少食,生活條件差,所以對過年有一種特別的期盼,特別是對於一些孩子。因為過年能吃到平時吃不到的好吃的,可以穿平時捨不得穿的新衣服,可以放平時捨不得買的鞭炮,能收到可以自己支配的壓歲錢,所以人們都盼著過年。如今吃得好、穿得好,平時和過年沒有什麼區別,自然沒人盼著過年。年味也許可以算是那個物質匱乏年代的特殊產物。
2.隨著時代的發展,過年的方式也在改變。以前人們沒有太多的娛樂活動,舞獅子、扭秧歌、貼春聯、放鞭炮等傳統專案對於人們來說,已經是非常有趣和新鮮的。而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風俗已經變了,比如為了保護環境禁止了放鞭炮,出現了搶紅包、集五福等春節活動,傳統拜年方式也變成了簡訊拜年、微信拜年等各種新方式,傳統的過年向高科技年轉變。這種高科技年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更加豐富,不過卻少了年味,少了人情,很多人吃著年夜飯還抱著手機,完全沒有了以前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的感覺。
3.隨著物質的豐富和時代的變遷,人們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衝擊,並進行了一定的轉變,一些千百年的傳統沒有人願意傳承,特別是很多年輕人變得精神空虛和思想懶惰,放個鞭炮都嫌吵,過年對於年輕人來說就是放了個小長假,很多人甚至選擇了外出旅遊,而不是和以前一樣一家人聚在一起過春節。傳統文化的流失只會讓年味越來越淡,人情越來越冷。
4.感慨沒有年味的主要是七零、八零和九零,他們是社會的中堅力量,經歷了複雜的時代變遷,所以感觸最深。曾經無憂無慮的孩子們都已經長大了,再也找不回小時候的記憶,也不可能和以前一樣去街道上放鞭炮、追逐打鬧,也沒有了曾經的無憂無慮,有的是人情冷暖和繁瑣的事務,有的是生活的快節奏和巨大的生活壓力,很多人反而有些不願意過年。時光荏苒歲月不饒人,如今雖然有酒有肉,但是年味已經不再有,其實說到底還是青春易逝。當然也有很多人喜歡過年,尤其是一些比較成功的人士和老人,成功人士可以攀比炫耀,老人們則是期盼兒女們能回來團圓。當然,還有那些不遠千里往家趕的打工者,他們千里迢迢爬山涉水回到陌生又熟悉的故鄉,只為了和家人吃一頓團圓飯,過年是他們心裡最真摯的期盼。
-
17 # 下一秒就是彩虹
昨天朋友跟我說,過年了她沒有買什麼新衣服,覺得平常都在買,不一定要過年就非要買。想起以前多麼期待過年,多麼期待能夠穿上新衣服去串門,我想這就是年味越來越淡的一個提現吧。
-
18 # 大家好我是90後
年齡也有關係,現在也是有些東西也變質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聽到的,都多了。過年就是給自己放個假輕鬆一下。畢竟忙一年了。心態要好。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
-
19 # 阿明8
過年過年過了臘八就是年,還是小時候過年有意思,現在過年都沒什麼年味了,走在街上全是車,今年又不讓放炮了一點年味都沒了。
-
20 # 葉小妹
過年,似乎過錢
感覺年味越來越淡,也是因為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錢的壓力…
大多數孩子們都是喜歡過年的
回覆列表
主要是現在禁放煙花爆竹,以前小時候放炮是最大的樂趣,還有就是現在物質生活豐富了,不像以前盼著吃好吃的,以前過年要蒸饅頭,炸丸子,等等準備過年的東西,現在直接買,所以氣氛越來越淡。還有以前過年時盼著團聚,現在團聚都是互相攀比,感覺越來越沒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