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於明暉書苑
-
2 # 南山書廬
其實書法在每個時期都具有時代的特點。現在人的書法,在某些方面可以說是有超越古人的地方,更有現代氣息。但是在傳統書法上,現代人是很難超越古人的。既使有接近古人水平的,也只是鳳毛麟角。
-
3 # 使用者2228255600798
為何楷書是書法基礎?
先看落款常用的字,有多少能讀懂?知道其意?
己、已、巳。
戊、戍、戌。
如果”從篆隸入手”認識它們的‘’音符、形符‘’是不可能的!
差之毫釐謬之萬里!
書法基礎‘寫’佔有四分之一。
書法基礎‘識讀意’佔有四分之三。
從非楷入手是兩個饃飽了!今後只吃第二個饃的人。
如果按照”篆、草各有自己基礎”的邏輯!農、工也各有基礎,哪麼基礎課語數外不是多餘?
-
4 # 心墨書法
大家好,我是心墨,今天我來談談“現在,有沒有超越或接近董其昌的書法水平”這個問題,我想談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董其昌書法水平如何,他學誰?另一個問題呢,當今人們書法學誰,水平如何?最後一個問題一個人的書法名氣與什麼有關?
一,董其昌書法取法於誰?學得怎麼樣?
從王羲之書法傳世以來,智永,趙孟頫和董其昌都是二王書法的學習者,但是我認為這也是二王筆法慢慢弱化的一個過程,趙孟頫沒有智永好,董其昌又寫得沒有趙孟頫好。到了董其昌二王筆法的方圓並用,張弛有度,已經很少體現了。大家看圖便知
董其昌學王,但他學到的是流暢和飄逸,突出了王羲之筆畫的流動性和書寫感,而且進行了誇張,但是王羲之一些精妙的用筆細節給弱化了,一味地追求流暢難免會讓人覺得寫得飄,覺得油滑,中國人的書法審美追求動靜結合,一味的動,也許也不是太好,看下圖
二,現在的人學誰?學得怎麼樣?
當今是書法資料充足,資訊交流異常發達的時代。學碑學帖的人大有人在,我覺得董其昌不能是一個大家學習或趕超的物件,我們為什麼不朝聖二王呢?
三,一個人書法名氣受什麼影響?
董其昌在當時是一個大官,他的書名遠揚跟他的地位是分不開的,求字者,膜拜者甚多。
所以,我認為當今書者超不超越董其昌並不是很重要。我們應當多研究二王。
-
5 # 中國藝術視點
絕無可能!無論是技術水平、理論思考還是精神境界,今人都沒法與董其昌相比。
董其昌書法取法廣泛,傾心學古,廣臨晉、唐、宋、元法書,從青年到耄耋之年始終如一,廣採博取集眾家之長,勤奮至極前所未有。僅此,當今書家無人可比!
董其昌能夠背臨王羲之《蘭亭序》《官奴帖》,顏真卿《蔡明遠帖》,米芾《天馬賦》等作品。僅此,當今書家無人可比!
董其昌在動手實踐之外,還有自己的理論思考,對書法的用筆、用墨、結構章法和意境均提出了獨到的見解,是知行合一的高手。傳世理論著作有《容臺集》、《容臺別集》、《畫禪室隨筆》等、對後世影響極大。此點, 當今書家無人可比!
董其昌主張以禪論書,追求質樸無華、平淡自然、虛靈疏淡的書韻境界,字裡行間自帶一種閒適自然、生秀淡雅的情趣,獨闢蹊徑自立一宗。當今書家無人可比!
-
6 # 郭詠強
文無第一,董其昌的當得一個“逸”字,書風婉轉秀俊,言其受禪宗影響,這無疑是肯定的。當代書家狂怪拙辣者多,逸者少,也有用筆輕盈者,總覺得多了幾分圓滑和刻意,這與當代書法不以書寫記事為主要目的,且書家讀書少,思考少都有關係。附一李茂江的作品淺參。
-
7 # 文中子
董其昌何許人也?
《明史》評其“性和易,通禪理,蕭閒吐納,終日無俗語。”董其昌在明末以書畫名重海內,作為中國繪畫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無論是品字論畫,還是評詩話禪,都能從中見其個人主張,且處處彰顯其自成一家的藝術思想和人格魅力。
董其昌書法講究追摹古人,以古為法,綜合了歷代書家之長,又自成一體,書法蕭散自然、古雅平和,頗具美感,對後世書法影響很大,尤以康熙最為推崇、偏愛,常列以左右,朝夕觀賞臨摹。
康熙稱其書法“如清風飄拂,微雲舒捲,頗得天然之趣。”觀董其昌書法,自有魏晉古樸之風,這也是早年董其昌苦學王羲之《黃庭經》《官奴帖》、鍾繇《宣示帖》等魏晉名家的結果。古人為學,少有賣弄才學的行徑,都是在用心體會,求真務實,精益求精。
董其昌強調以古人為師,反對機械臨摹蹈襲,雖然處處講摹古,但卻並非泥古不化,其作品用筆有唐人顏真卿的率真,有米芾的體勢,神采風韻似趙孟頫,用墨盡得其妙,不可不謂之大師風範。
董其昌其名,與他的書畫一樣幾百年來為人所賞識,不可否認,他是一個非常全面、傑出的書畫家,他對傳統的堅守和傳承是存在很大的貢獻的。談到超越董其昌,反觀今天的書法界,只能說望其項背者數不勝數,說到接近,鮮有人矣。
現在我們學習書畫也強調以古為師,可是,真正用心鑽研的人極少,現在學書法,僅僅侷限於把字寫好,重形忽意,這樣的基礎是不牢靠的,傳統學的不深,只憑自己的聰明很難有長遠的發展。
荀子在《勸學》中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生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只有虛心學習古人的智慧,把真本事學到手,練就真功夫,才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
8 # 一起學畫畫美寶
董其昌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讓後人對他推崇不已,尤其是他的書法,造詣深厚,自成一家,不僅在風格上淡美清逸,在藝術意境上更是堪稱空靈恬淡。
董其昌的書法主要突出一個特點就是禪意,這種淡然閒適的感覺。董其昌曾提倡以禪論書,對書法之中的用筆、用墨、結構和章法都以一種高境界要求自己,把樸實和自然作為書法的一種審美,所以董其昌的書法呈現出一種淡雅之氣。
雖然文無第一,沒有嚴格的指標來比較,但是境界還是有區別的。
書法這東西很在意“古意”,現在人氣息寫到清朝的都寥寥無幾,更別說到明瞭,更更別說是明代超一流大師了。我比你領先一個朝代,幾百年,我就是比你寫的高古,這沒辦法啊。
不過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時代氣息,而我們的時代是什麼樣的時代氣息,還得後人來定。
-
9 # 何實書畫
書法發展到了唐朝,就其在整個書法史上講究“楷模、規範”“法度森嚴”的要求上再沒有超過它的了。那麼為何到了宋朝時期,書法就由唐朝的“尚法”轉而走向“尚意”呢,甚至出現像米芾那樣把唐楷三大書法家罵得狗血噴頭也沒有人出來表示異議?有諸多理論從各個角度進行過闡釋,但是我覺得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出現印刷術的原因。 至於對小楷的要求沒有太多的異議是因為小楷最大的社會功能是使用方便,而不是像大楷那樣在書法的“藝術”上的要求更多一些,所以對於小楷的要求一直是工整規範就永遠不為過了。按下小楷不表。
印刷術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代的畢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也就是說印刷術在宋朝已經很普遍了。從法度規範的角度來要求人的手工書寫永遠也比不上印刷術,那麼又何必去強調手工書寫一定要有法度規範呢?而“尚意”卻不是印刷術能夠做到的了。
現在說說現在。因為印刷、電腦已經很普遍了,現在我們學習書法的目的更多的不是為了實用,而是為了藝術。那麼問題出來了,既然為了藝術為何現在初學書法的人都在學習相當於印刷字型的唐楷呢?因為我們都知道,楷書是基礎,若沒有楷書的基礎,行書、草書就可能難以寫好(也不是絕對的)。我並不主張學習唐楷,可是幾乎所有的書法老師都在教學生寫唐楷,“入鄉隨俗”麼,“兩害 相權取其輕”我只好選擇學習顏體而不學歐體,因為顏體對宋朝“尚意”書風是具有啟發作用的,尤其是顏體的行書。
令我深感振奮的是,楷書字型在當代這樣一個幾乎不可能再有發展進步的時期,竟然依然出現了一個新的楷書字型!而且完全超越唐楷!那就是啟功楷書!
啟功的楷書避免了像唐楷那樣死瞪眼的以美術字為目的寫法,他要求結體不以方格的中心點為結字的中心點,用筆也不要求過於刻板而是略帶行書筆意等等。觀其字各個精神飽滿、亭亭玉立、呼之欲出,毫無唐楷以及美術字的刻板做作之態,同時又不失楷書風範。啟功楷體不僅可以作為進入行書、草書的基礎,也可以成為獨立的書法藝術體式!!不要總是以為只有古人寫得好,其實今人早晚也會成為古人的。
-
10 # 順勢有為
現今社會達到和超過董其昌書法水平的肯定沒有!
就現在中書協這幫人的很多人的人品人格等,幾乎都能超過董其昌!
至於說,董其昌人品如何?!一詞以概括“卑鄙下流”!
-
11 # 神韻軒書法
董其昌在17歲參加會考,他的文才好,本該名列第一,但由於字太差,松江知府衷貞吉將他改為第二,這件事使他下決心發憤苦練書法。
董其昌回憶說:"郡守江西衷洪溪以餘書拙置第二,自是始發憤臨池矣,初師顏平原多寶塔,又改學虞永興,以為唐書不如魏晉,遂仿黃庭經及鍾元常宣示表、力命表、還示帖、丙舍帖、凡三年,自謂逼古,不復以文徴仲、祝希哲置之眼角。"
他的書法追求先熟後生效果,秀氣而有禪意,有平淡天真之趣。結構章法得益於楊凝式《韭花帖》,他說:"略帶行體,蕭散有致,比楊少師他書欹側取態者有殊。然欹側取態故是少師佳處。″
學董其昌書風的主要書家有查士標、擔當、沈荃、傳山、八大山人,他們初學都學過董其昌的書法。
康熙皇帝評價董其昌書法說:"華亭董其昌書法,天姿迥異。其高秀圓潤之致,流行於楮墨之間,非諸家所能及也。每於若不經意處,丰神獨絕,如微雲卷舒,清風飄拂,尤得天然之趣。″
在如今,也沒有超越他之上的書家。
(上圖《菩薩藏經後序》為董其昌所書。)
-
12 # 釋去執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審美標準,隨著時代的發展,人的觀念不同,知識水平不同,審美水平也就不一樣。所以,這個書法水平古代和現代沒有可比性,因為不是一個時代。這就像說小腳好看還是大腳好看一樣。
-
13 # 閑雲
【接近或超越董其昌,別逗了!】
在回答問題之前,容筆者先不厚道的笑三分鐘
-
14 # 少耕堂
有,毫無疑問的有。問題是有些人或有些機機構不讓你超過,儘管董的字一般。正如傳統閉鎖的思想觀念一樣:詩不過李杜,書不過二王。任何事物都先進發展向前走了唯獨這個往後走。
-
15 # 我你他773
應該沒有,當今社會是公利性太大,生活壓力太大,所謂的書法家沒可能不為名利而逐!心境達不到高度,成就也就沒有可能達到啦(๑✧∀✧๑)☀
-
16 # 北京清明居吳疾
時代不同,對幾百年前的古人只能說是繼承與發展,董其昌的書法、繪畫是當時的環境所造就,同時代的王鐸、傅山、黃道周、張瑞圖等書法家都是那個時期的產物,受當時的美學思維所左右,還在二王帖學、顏柳歐趙褚虞、蘇黃米蔡的範疇裡抒發自我。今人書法的環境和理念已經完全不同,魏碑、漢簡、小篆、銘文等各種書法形態更多,但今人並非能輕易談超越,要由後來人來評說,今天的書法塵喧落盡,才能看到真金。董其昌的書法散淡天真,禪意松靈,在明清時期成為一種潮流,學他的人很多,查士標、朱耷等。但他的美學理論對後人的影響更大,影響了後來300年的書法、山水畫的思潮,又受到康熙、乾隆的推崇,有所謂“正宗”的名義,說今人超越他,似乎有些文不對題。
-
17 # 銀湖奇駿
只要是活著書法家就沒有,現代逝去的也沒有,誰會去認可一個現代人也就是一個同時代的人能超過董的?即便其有一二個不相上下的人,同時代的同行也不會去認可的,原因大家懂的。
-
18 # 清瑤亭亭
藝術唯美,書法藝術更有載道、崇德之用。文化索源流,風尚佑族魂,藝術最適合承載文化之風骨。故而,開當世書法審美新視域的大家或有,至於要比較書法藝術美之高下,大眾說了不算,那就以市場定價評價吧。
-
19 # 尚石齋
當代有沒有人的書法超過董其昌的?這個問題沒法回答有或者沒有。因為董其昌是古人,今人都還活著,古人今人不在一個參照系,是無法比較的。再說如果你回答說:有,那人家會說你“大言不慚,敢跟古人比?”。如果你說沒有,人家也會說你“厚古薄今”,你也把今人都得罪完了,實在是不上算。但是非要去比較的話,就必須要說說董其昌的書法成就了。董其昌的書法成就很高,以行草書造詣最高,他對自己的楷書,特別是小楷也相當自負。董其昌雖處於趙孟頫、文徵明書法盛行的時代,但他的書法並沒有一味受這兩位書法大師的左右。他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其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筆畫園勁秀逸,平淡古樸。用筆精到,始終保持正鋒,少有偃筆、拙滯之筆;在章法上,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分行佈局,疏朗勻稱,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溼濃淡,盡得其妙。書法至董其昌,可以說是集古法之大成,"六體"和"八法"在他手下無所不精,在當時已"名聞外國,尺素短札,流佈人間,爭購寶之。"。董其昌沒有留下一部書論專著,但他在實踐和研究中得出的心得和主張,散見於其大量的題跋中。董其昌有句名言:"晉人書取韻,唐人書取法,宋人書取意。"這是歷史上書法理論家第一次用韻、法、意三個概念劃定晉、唐、宋三代書法的審美取向。這些看法對人們理解和學習古典書法,起了很好的闡釋和引導作用。董其昌是怎樣學書法的?回答是:“逼出來的”。話說董其昌,南直隸松江府上海縣(今屬上海市)董家匯人。生於嘉靖三十四年一月十九日(1555年2月10日)。17歲時,參加松江府會考。當時他寫了一篇很得意的八股文,自以為準可奪魁,誰知發榜時竟屈居堂侄董原正之下。原因是知府衷貞吉嫌他試卷上的字寫得差,文章雖好,只能屈居第二。此事使董其昌深受刺激,從此他發憤學習書法。以唐人顏真卿《多寶塔帖》為楷模,後來又改學魏、晉,臨摹鍾繇、王羲之的法帖。經過十多年的刻苦努力,董其昌的書法有了很大的進步。董其昌書法上有"邢張米董"之稱,即把他與臨邑邢侗、晉江張瑞圖、須天米鍾並列;董其昌的書法,吸收古人書法的精華,但不在筆跡上刻意模仿,兼有"顏骨趙姿"之美。最近這些年全國性書法展覽中董其昌書法風格的作品比較盛行,曾經掀起一陣“董其昌旋風”。希望在當代書壇在不久的將來出現一位“當代董其昌”。
-
20 # 一笑貫長天
在當今書法上超過董其昌的應該有!
董其昌屬於嚴重名不符實的書法家,他的書法之所以名氣那麼大與推崇他的乾隆有莫大的關係。在董其昌之後的書法家也找不到幾個在書法技能以及書法理論上都完全超越董其昌的人物,所以,沒有幾個人敢對董的書法提出質疑。
董其昌的書法最大的毛病在於筆力太軟了,當然董在《蜀素帖》的題跋除外!董其昌曾自比趙孟頫,董說,自己的字寫生,而趙孟頫的字寫熟!我是絕對不認同董的這番言論的,我認為董在迷惑世人!因為董的字在寫生的方面絕對不能與趙相比,他是欺世人分辨不出什麼是寫生!
我認為當今是有超越董其昌書法的存在,而且是有一些吧!只不過,書者自己沒有足夠的實力從書法技能及理論方面說明,或許也不敢大膽地說。
回覆列表
如今肯定是沒有,如果當今這種狀態不改變,天天是“國展”、“蘭亭獎”的這樣無休止的爭奪名利,把書法當成名利場上追逐的工具,別說出董其昌那樣的大家了,就連中國的傳統書法都有可能要葬送在這些人手上。我說的這些人,請不要對號入座,我是對事不對人。不過也不可太悲觀,現在,有許多有志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書法的有識之士,已經主動遠離那些浮躁狂怪的醜陋惡俗,安心讀書寫字,精研先賢經典名帖,也有些人迷途知返,這是個好現象。五十年到百年以後,中國也可能還會出現象古代先賢那樣的大書法家。至於當今書屆的這些怪現象,百年後有可能會成為笑談!我再重複一遍,請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