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茶香一縷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英法聯軍是典型的近代軍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雖然尚未裝備馬克沁機槍,但也不是同時代的蒙古騎兵能力敵的。蒙古騎兵基本為輕裝部隊,盔甲輕薄,有些甚至就是批一件皮袍,武器為短複合弓和馬刀,戰鬥力比起同時期“西亞病夫”土耳其的西帕西騎兵也有所不如,更不用說西歐部隊了。英法聯軍中的錫克騎兵曾經評價蒙古騎兵很難近身,但一旦近身了就很好對付。

    所以作為當時的蒙古騎兵統帥,只能依靠頻繁騷擾聯軍補給線,透過游擊戰術來削弱他們,正面交戰實屬下策。不過當時英法聯軍的目的非常明顯,就是要直驅北京,而咸豐皇帝又沒有沙皇火燒莫斯科的勇氣,所以僧格林沁只能放棄遊騎兵優勢,與英法正面對決,這也正應了孫子兵法中的“攻其必救”。結局當然是蒙古騎兵慘敗。

  • 2 # 隱者康司馬

    蒙古騎兵是勇敢但是是有勇無謀——蒙古騎兵用人海戰術密集的隊形騎兵都聚在一起發起衝鋒而英法聯軍使用的現代化的火器長槍大炮殺傷力非常大殺傷面積非常廣——蒙古騎兵必敗無疑,蒙古騎兵應該以分散的隊形突然襲擊的戰術才能戰勝英法聯軍?

  • 3 # 四處觀察史

    首先,我先把箭換成合格品。其次,我用夜戰襲擾,鬧得英法聯軍夜不能寐。再次,我要尋找機會,結合地形分散突擊。

  • 4 # 小巫毒師

    具體來說很難打贏,主要是訓練武器都不如對手。個人認為不論是分散衝鋒,還是集中衝鋒,都很難攻破英法軍隊的防禦。所以想勝只能利用機動性搞偷襲了。圍繞在英法軍隊周圍,在夜間進行偷襲。只要距離拉進了就好贏了,畢竟人數優勢更大,還有馬。

  • 5 # 林林老闆

    知已知彼,百戰不殆。晚清之敗,從軍事上看,首先就敗在不掌握敵情,完全不瞭解對手是一支什麼軍隊?他使用什麼武器,裝備,有什麼特點和長短,甚至自大到壓根也不屑於去了解。只認為洋人是蠻夷化外的野人,無非一些奇巧淫技。

    認為無非在海上放一點槍炮,洋兵的膝蓋都不會轉彎,拿棍子捅都能捅倒他們。

    反過來,對於自已的軍隊和戰法,都是盲目的自信,在十九世紀中期,精銳的騎兵還沒有過時,但你在平原之地,又缺乏火器掩護,而用傳統的密集隊型向洋軍槍炮方陣發動衝擊,這種打法那就是純屬送菜。

    我們能不能從以下幾點來看問題一一一

    第一,放平心態,尤其在多次接戰吃了虧以後,一定要了解和掌握敵情,根據敵我之長短,設定戰術戰法。第二,敵是依靠海船,長途奔襲,以萬餘人侵入我之腹地,請問他的後勤乍麼保證?我能不能動員全民,清壁堅野,同時廣泛開展襲擾。第三,敵軍當年的火器強大,但他還是裝火藥的,也就要有大量火藥,這是不是他的弱點,能不能利用雨天潮溼做文章。第四,敵人主要靠軍艦沿海沿江活動,對他的駐泊地,對他的船,我們能不能以民眾民船為掩護開展打擊,,,,,,

    唉,說一千道一萬,都是馬後炮,英軍始侵入我國的不足萬人,為什麼能打得擁兵百萬的清朝丟盔棄甲?幾千人在華夏腹地橫衝直撞,僅僅是軍器不如人家嗎?

    各位回想一下,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克虎門,逆江而上直取廣州,包括我們廣為宣傳的三元里抗英,其實就是鄉民械鬥級別吧?!這個過程,真正有什麼抵抗呢?

    從一八四零到八國聯軍,朝廷一開始就盲目自大,吃了敗仗就敬畏洋人若神鬼,只知道割地賠款以求平安,只要不打仗了,當官的就能繼續升官發財,這才是官場主流。

    而每當洋軍上陸或進城,我方百姓群聚四周,當是看鄉里的大戲或趕集一樣,談笑圍觀洋軍作業,甚至踴躍充當民伕,售賣糧食,包括通報指引路線的,比比皆是。現在想起來多麼荒唐的場景,在當時卻是我們最真實的民情。

    魯迅不是寫過嗎?在日俄戰爭中,日軍把中國百姓斬首時,大量的中國百姓旁觀,如同社戲一般。

    不要罵他們麻木,因為他們中幾乎百分之百是文盲,連漢奷是啥意思都搞不清楚。什麼家國民族,都更是聞所未聞。

    以下講回本題,以今人來看,當年手握一支鐵騎,就算軍器落後,但我畢竟是本地作戰,且敵是偏師遠征,我以主擊客,地利人和皆在我方,天時為雙方共享,只要我們上下齊心,認真把握敵情,再因地致宜,採取正確的戰法,不說團滅入侵之敵,打個擊潰戰還是沒問題吧?!總不至輸得那麼慘,比如通州一役,僧格林泌近三萬大軍打一萬多英法聯軍,結果清軍死傷大半,徹底敗退,而英法聯軍就陣亡了十二人,這個傷亡比例,唉!!

  • 6 # 國際工程貿易資訊

    當然是誘敵到平原地帶突襲了,其實戰敗的真正原因是當時清朝的戰馬沒見過那麼猛烈的炮火,往回跑,並不是士兵膽怯

  • 7 # 百事放大鏡

    首先英法聯軍的人數相對不多衝頂一萬人左右,其配備的武器殺傷距離為500米,又加上三段擊的戰術配合,對於密集衝鋒所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但是槍只能點殺傷,而弓箭是可以點殺傷和麵殺傷的。在拋射的情況下,清弓有效殺傷距離是200米到300米,直射有效殺傷距離在對方穿有皮甲情況下是110米。那麼也就是說,如果英法聯軍要開槍,一般會放到450米的距離內。那麼要打贏戰鬥,第一。騎兵作戰肯定是平原佔優,其次對於當時的熱兵器,當然選擇雨天佔優,再下來,三段擊能發揮最大威力是面對集中衝鋒形成的殺傷性最強。那麼要打贏,引入平原借雨天發起決戰最好,尤其騎兵衝鋒以三馬一組發起衝鋒,只要衝進250米的距離,就可以用面殺傷的方式覆蓋對方。而以馬的腳程,200米的距離最多20秒內完成。也就是說熬過20秒就可以對敵人進行有效打擊。以騎兵正面衝鋒,步兵隨後跟進。利用平原雨天優勢完全有可能打贏。如果是晴天,那麼也不要緊,只要是平原作戰,可以先以火牛陣或火馬陣衝鋒在前,弓騎兵緊隨其後(只要衝進面覆蓋的有效距離就可以),最後步兵跟上。這樣也有很大把握取得勝利。

  • 8 # 多臻貴

    只能說很難,卻並非沒有希望。

    英法在與沙俄鏖戰克里米亞時,便出現過以騎兵發起衝鋒而遭遇慘敗的先例,所以,英軍隨著科技的進步與訓練的提升,對可能出現的騎兵作戰準備充足。

    清軍的蒙古族使用原始的弓箭與馬刀,作戰距離是蒙古騎兵的劣勢,拼死的衝鋒只是重複英法過去的錯誤,但卻面臨更有防備的聯軍,只能出現徒勞的傷亡。

    所以八里橋之戰的關鍵在於,不能讓英法聯軍做好戰鬥準備,英法聯軍想要做到穩定有序的配合,必須做到充足的準備。

    英法聯軍遠道而來,雖然獲得部分華人做嚮導,但是情報依然有限,缺乏戰馬的軍隊機動能力也處於劣勢,若蒙古騎兵能夠自天津便逐級襲擾,對英法聯軍後勤保障將是巨大威脅。

    在後勤補給遭到威脅的情況下,便可以拖延英法的英軍速度,在半途進行伏擊和攔截,能夠發揮蒙古騎兵的機動優勢,彌補武器上的劣勢。

    同時調集配備火槍的綠營軍抗擊,這是唯一有可能實現勝利的可能,畢竟北京與天津的間距短,中途也並無堅固陣地。

    可惜,統帥僧格林沁戰術老套,對國際形勢也沒有預判,最終導致這場本可以避免的戰爭,導致清朝國運驟衰。

  • 9 # 高手如星空

    首先,全換成輕騎兵,重灌面對火器沒啥意義。

    其次,戰術上換成襲擾,不斷疲兵,擇有利地形 俯衝攻擊,或者陰雨天氣進攻

  • 10 # 周方851

    只能用游擊戰術揚長避短:抄後路斷其後勤補給,夜襲打了就跑,破路阻礙其前進,消滅其脫離大隊的零散人員……

    在有利地形打埋伏,向淮軍商借大炮和重機槍的火力支援……

    總的來說,理念和裝備都已落後的蒙古騎兵基本沒有勝算!

  • 11 # 石埡閒談

    用鍵盤打,完全沒問題。西方列強都是在戰火中成長起來的,軍事戰略戰術思想在哪個時代都是最先進的,更不要說配備的武器領先蒙古騎兵了。看看日本那部電影《最後的武士》,傳統的英勇武士軍隊和現代的軍隊對抗就能明白這個道理,時代進步是不可抗拒的。

  • 12 # 窩聾瘋廚

    首先堅壁清野,不正面接敵,一直跟著聯軍襲擾。特別是晚上,射箭,鳴鼓號,放火。不要讓聯軍休息好。城池全部放棄。就像我們抗日時候用的麻雀戰,游擊戰一樣。這樣耗下去,聯軍一定會撤兵。

  • 13 # 三維看歷史

    炮兵加步兵的密集齊射,幾乎是專為騎兵設計的打法。蒙古騎兵不瞭解這一武器和戰法,所以徹底失敗。

    此戰的半個世紀之前,拿破崙就是靠著這一戰法,並加以騎兵的最後衝擊和掃蕩,打遍歐洲無敵手。

    破解此法的要點,第一不能使其炮兵發揮作用,第二不能等待其步兵列隊完成。有效的方法就是偷襲和夜戰。抗日戰爭期間,19路軍大刀隊夜襲喜峰口,就是用此戰法獲得了成功。

    近戰與夜戰,更使我軍的制勝法寶,直到抗美援朝時期還在使用。在三八線的對峙期間,我就用此戰法不斷出擊,不斷獲勝,美軍對此毫無辦法,最後不得不停戰。

    當然,一種新的武器產生後,要找出新的對抗方法並不容易。比如馬克沁機槍發明後,日俄戰爭中,乃木希典指揮日軍沿用舊的打法,集團列隊進攻,結果死傷數十萬人,成為日軍至今的噩夢。

  • 14 # 真相很簡單

    戰爭首先並不是戰術問題。

    我記得黃仁宇還是誰(記不清了),說當年抗戰的時候,沒上戰場之前,作為一個軍事院校的學生,以為前邊打不過日本人就是貪生怕死。終於有機會,自己走上戰場了,擔任班長(好像是班長),結果到部隊接手士兵一看,手底下這幾個兵,要麼就是傻子白痴,要麼就是殘疾人……就一個會打槍的老兵。打仗的時候,就老兵放幾槍,要是敵人跑了,一衝就算贏了。這個時候,他才理解了,勇敢也好,一腔熱血也好,或者戰術也好,都是有前提條件的,就是這支部隊首先是一支真正的部隊。

    清末,具體到英法聯軍入侵的那個時候,大清實際上根本沒有真正意義的作戰部隊——只是名義上有。

    只要細讀歷史就會發現,歷史上的那些戰鬥,比如所謂的血戰八里橋,根本就沒有像樣的戰鬥發生。

    朝廷昏聵,所有的人打著自己的小九九,到了戰鬥部隊的層面,早就一灘爛泥。這種情況下,談不到戰術。你就說吧,誰來戰術?你一個人去半夜騷擾敵營,斷其後路,發動奇襲……神劇都不敢這麼編。

  • 15 # 大馬哈魚12

    如果我是蒙古騎兵的統帥,儘量避免和英法軍隊進行對決。因為這是英法軍隊消滅我們騎兵的唯一機會,英法聯軍對於火炮的應用在拿破崙時期就已經實現了模組化及程式設計了,機動靈活的在野戰的時候,與有了火槍的軍隊一起組成工事與騎兵對壘,消滅騎兵的能力了,而騎兵沒有退出戰爭舞臺就是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帶一些便攜性武器,到更遠的地方偵查,機動,襲擾還有就是快速的反應搶佔先機的作用。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從天津等沿海登陸,離開了海軍的重火力支援,沒有後勤補給依託的軍隊,只有將騎兵分散一部分搞堅壁清野,一部分士兵進行襲擾,一部分騎兵機動到有堅固城牆的地區組織人員進行抵抗。我想勝利應該不成問題。用騎兵在華北平原編制一張網,偵查,訊息排程指揮。避免發生集中使用被敵人一次消滅。

  • 16 # 固態發酵純棗酒

    火器的優勢在於遠距離攻擊,必要條件是視線和天氣(當時的火器)。儘可能讓對方無法看清目標、無法瞄準、無法大批次射擊(選擇黑夜、霧天、陰雨天或者人工煙霧環境下作戰,儘可能不要在開闊地作戰,儘可能不要大團體作戰……)

  • 17 # 0孤獨的行者0

    當時的火槍並沒有比弓箭的射程強多少,只是戰術得當。騎兵衝鋒沒有可靠的掩護只能是自殺。當時清軍的火炮比較垃圾基本靠不住,所以只能白天不停進行騷擾性佯攻,晚上連續不停的繼續佯攻,日夜不停。然後伏精兵於進攻路線的兩邊,畢竟對方人數不多不敢主動發起進攻。在連續三個日夜後在於第四日午夜正面發起進攻。為防止混亂在進攻部隊背後點起一堆篝火以明確各自的進攻方向進攻部隊呈散兵線去掉重甲只配護甲背心帶弓箭長槍腰刀儘量減重以加快衝擊速度,等正面大戰開始真正的主力軍開始出擊一萬輕騎兵從敵軍背後發起攻擊,這一萬人於入夜出發人銜枚馬裹蹄要求儘量能夠近的接近敵營。這些人多帶放火之物和腰刀一旦衝入敵營立刻縱火衝殺。這樣敵營一定大亂因為英法聯軍能取勝是因為他們的三段擊戰術和火槍的火光聲響給戰馬造成驚擾,一旦入夜在夜幕的掩護下,到底多少騎兵衝擊看不見,從那個方向來看不見,而一旦開槍就會召來箭雨等騎兵到眼前就只能肉搏,而這時背後又來了敵軍而且營中起火啊。就那幾千人,只要騎兵到眼前,前後夾擊依照當時的火槍裝填速度開玩笑,就是後來的三八大蓋也來不及啦。騎兵之後是步兵,不帶甲的步兵只拿刀槍衝到就算勝利!

  • 18 # past穎甜

    諸葛亮無力“匡扶漢室”,一個英雄救不了一個民族,同樣的,一位名將也挽救不了戰場形勢!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是必然的。

    恥辱的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0月-1860年10月)是英法兩國在美、俄的支援下發動的進一步侵華戰爭,英法聯軍於1860年攻入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強盜闖入圓明園並掠奪珠寶、為毀滅“罪證”一把大火將其焚燬。戰爭中沙俄出兵後以“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政府割讓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戰爭以清政府被迫簽訂《北京條約》結束。

    至此,西方列強勢力侵入到中國沿海各省以及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第一次鴉片戰爭,列強看到了“大清”的虛弱)!

    1856年,英國藉口亞羅號事件,法國藉口馬神甫事件,兩國悍然發動了對中國的戰爭。

    1856年12月,英法侵略軍五千六百餘人(其中法軍一千人)在珠江口集結,準備大舉進攻。美國公使列威廉和俄國公使普提雅廷也到達香港,與英、法合謀侵華。

    12月28日,英法聯軍炮擊廣州,並登陸攻城。都統來存、千總鄧安邦等率兵頑強抵禦,次日失守。廣東巡撫柏貴、廣州將軍穆克德訥投降,並在以巴夏禮為首的“聯軍委員會”的監督下繼續擔任原職,供敵驅使。兩廣總督擢授體仁閣大學士葉名琛被俘,後押往印度加爾各答。他自詡"海上蘇武",人稱六不總督: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他和蘇武的性質能一樣嗎?晚清又能和強漢對比嗎?)

    1858年3月,四國公使率領艦隊北上天津,4月中旬抵達白河口。1858年5月20日英法聯軍炮轟大沽炮臺,駐守各炮臺的清軍奮起還擊,與敵鏖戰。但譚廷襄(直隸總督、欽差大臣)等毫無鬥志,棄守逃亡,加以炮臺設施陳陋,孤立無援,大沽失陷。26日,英法聯軍溯白河而上,侵入天津城郊,並揚言要進攻北京。6月13日新任欽差大臣在列強的恐嚇下分別與俄、英、法、美簽訂《天津條約》。

    1859年,英法藉口“換約”率領艦隊再次來到大沽口,遭僧格林沁擊敗:清軍火力充分,戰術得當,擊沉擊傷敵艦10艘,斃傷敵軍近500人,重傷英艦隊司令何伯,英法聯軍慘遭失敗,這也是鴉片戰爭以來,清軍唯一一次的勝利。

    訊息傳到歐洲,英法揚言要“報復中國”、佔領北京。1860年2月,英、法帝國主義當局分別再度任命額爾金和葛羅為全權代表,率領英軍15000餘人,法軍約7000人,擴大侵華戰爭。

    (結果大家都知道,咸豐帝倉皇逃跑,北京淪陷,萬國之園被焚燬,還有喪權辱國割地又賠款的《北京條約》)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列強幾千人就能恐嚇“大清政府”就範,2萬人就能攻破我們的首都!這是一個國家的不幸,一個民族的不幸!由此可見,晚清政府腐敗無能到何種地步(後面愈發見到洋人就點頭哈腰了)!

    有一個“大將”就能改變結果嗎?不能!

    先看看咸豐帝的“對敵策略”,很簡單,就是一句話:儘量避免同他們交火,能談最好,當然,你們儘量去遠點的地方談,上海,哪都可以。咸豐委派恆福與英、法使者談判。

    咸豐帝諭示:僧格林沁(蒙古騎兵統帥)、恆福不可“仍存先戰後和”之意,以免“兵連禍結,迄無了期”,“總須以撫局為要”。

    從中我們明白了什麼,咸豐表面是一個“天朝大國”君主,實則是一個“膽小如鼠”的帝王。沒打就怕了,他怕洋人打進北京毀了他的“宮殿園林”、“奇珍異寶”(怕什麼來什麼)。有此帝王你還能指望什麼?老子被揍了,兒子更不敢打,落後不承認,不知奮發圖強,每天深宮別院裡享受,歷朝歷代的昏庸君主不就是這麼亡國的?

    假如你(我)是前方統帥,性質能變嗎?

    我(你)想誘敵深入、堅壁清野、運動殲敵能實現嗎?

    不能!其一(根本原因),咸豐帝不是亞歷山大一世,你我(僧格林沁)也不是庫圖佐夫。咸豐帝沒有經歷過失敗,根本不知道西方的強大(依然在做天朝上國夢),所以他不會放權給僧格林沁,也就根本不會同意僧格林沁的誘敵深入、堅壁清野、運動殲敵的作戰綱領,更不會發動群眾(晚清當時在百姓中還有威信嘛,能發動起來嗎?),主動撤離北京!因此,咸豐帝的指示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來到軍中,而僧格林沁也不敢不聽!這就註定了即使戰神在世也拯救不了戰場形勢。

    其二,當時大清帝國已經搖搖欲墜(內憂外患),軍隊戰力根本就是“一觸即潰”(甲午中日戰爭愈發明顯),滿清八旗也就只能欺壓一下民眾!太平軍2萬人馬北伐,居然能一路殺到天津,歷經兩年時間,冷兵器為主的太平軍都如此戰力,面對軍隊近代化的西方聯軍,有幾個能擋住?更不要說那些個“大清貴族”掌握實權的,恐怕還沒打就自己先跑了,一群兵痞子誰能指揮?你就是有20萬人馬(兵不在多而在精)指揮不動又有何用?我們不是被別人打敗的,是被自己打敗的!(統治者寧願舔外,也不願被內部推翻,完全沒有骨氣)

    其三,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西方工業革命實現現代化,中國則是封建社會最腐朽的時期,焉能不敗?放觀當時整個中國,有幾個真的瞭解西方的?唯一一個有骨氣、有眼見的能臣干將被道光發配到新疆種樹去了(大家都知道是誰),你我還能指望誰來打贏第二次鴉片戰爭?

  • 19 # 老威觀史

    如果我是蒙古軍騎兵統帥,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我會選擇撤退不與英法聯軍交戰,因為哪種交戰基本等於送死。

    拿破崙時代,歐洲步兵還是滑膛槍的時代,在那個時期拿破崙就曾經有過精準的評價“如果是一個法國士兵對戰一個馬木留克騎兵,那麼馬木留克騎兵完勝;如果是一百個法國士兵對戰一百個馬木留克騎兵,雙方五五開;如果是一個法國軍團對戰一個馬木留克軍團,那麼法國軍團將會屠殺馬木留克軍團。”當初拿破崙在北非與精銳的馬木留克騎兵部隊交手,曾經殺傷馬木留克騎兵數千人,自身傷亡僅為個位數。1798年他又在金字塔戰役中完勝4萬多馬木留克騎兵主力,說明在拿破崙時代,如果單獨使用騎兵的話基本就等於送人頭了。

    ▲金字塔戰役,已經充分說明在火槍面前騎兵已經過時了

    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於1860年,當時歐洲士兵已經進入了後膛槍時代,無論是威力還是射程、精度、射速,與滑膛槍相比都不是同日而語的,遠勝於拿破崙時代。對此我們可以從當時的八里橋戰役看出具體情況。

    八里橋戰役的情況

    八里橋戰役實際上就是一場屠殺戰役,當時是八千英法聯軍對戰僧格林沁的三萬步騎大軍。根據當時的《翻譯官手記》,形容蒙古騎兵佇列整齊,士氣旺盛,進攻時變換隊形如行雲流水,前仆後繼,與歐洲的近代騎兵毫無區別。雖然他們表現異常英勇,但蒙古騎兵在英法聯軍的射擊下傷亡慘重,最終在損失了1200多人後潰敗,英法聯軍只陣亡了5人。

    ▲歐洲的騎兵,也是在火力掩護的前提下才能發動衝鋒

    其實當時歐洲雖然也用騎兵,但用拿破崙的話來說,沒有火力支援,光靠騎兵進攻毫無用處。同樣是騎兵作戰,當時歐洲的騎兵也是在步兵和火炮的掩護下對對方陣地發動衝鋒,或是在對方步兵衝到已方陣地的時候發動反衝鋒,不會在戰場上面對對方槍林彈雨加火炮正面攻擊的情況下發動衝鋒。

    ▲八里橋戰役,基本是送人頭的戰鬥

    其實如果單純只說騎兵的話,當時僧格林沁手上的騎兵不亞於世界上任何一支騎兵部隊,可是當時的世界已經進入到了火槍戰術時代,騎兵作為冷兵器時代的作戰方式也只能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實際上二次鴉片戰爭沒有獲勝的可能

    悲哀的是,其實二次鴉片戰爭當時的清朝沒有獲勝的可能,原因在於戰術差距太大,冷兵器根本無法對抗熱兵器,要想戰勝英法聯軍,除非能在二次鴉片戰爭之前培養出一支熱兵器部隊。

    當時清軍來說,八旗軍天天抽大煙,綠營兵的軍備常年廢弛,實際上在八里橋作戰的僧格林沁的部隊是當時清朝能夠拿得出的精銳主力部隊,其他部隊的作戰能力就更不用說了,按照馬格爾尼的說法,清軍基本軍容不整,形如乞丐。

    即便是最能打的部隊,在不懼犧牲和死亡的前提下也只能打出傷亡1200多人,對方只陣亡5人的戰果,那麼這種戰爭其實就沒有什麼好打的了。

    ▲為侵略軍提供後勤的老百姓

    有人說可以切斷英法聯軍的後勤補給,這個其實不現實。因為當時清朝和老百姓其實不是一條心,在英法聯軍進入北京後是老百姓給英法聯軍帶路去燒的圓明園,當時英法聯軍也用自身的資金向老百姓購買補給物資,老百姓也是趨之若鶩。而當時的中國大地上人口眾多,到處都是人,對於8000多英法聯軍來說補給其實到處都可以獲得,不是什麼問題。

    因此綜合以上來說,如果我是蒙古騎兵統帥,我根本就不會與英法聯軍交戰,還是保全部下的性命要緊。

  • 20 # 常棣tandy

    這場戰爭無論如何是打不贏的。我們且看看僧格林沁是怎麼組織防戰爭,是怎麼一步步戰敗的!

    自1858年8月起,在得知英法聯軍即將北上的同時,大沽一帶的營壘炮臺重行修建,由僧格林沁主持,於11月完成,以防英、法兵艦再行闖入。沿牆修蓋土窖,密佈炮門炮眼,堤外開挖壕溝,豎置木柵。附近的北塘等地,亦設炮位,增加兵額。

    1859年3月,北京知英、法使仍將北來,命僧格林沁嚴防海口,“勿令片帆駛入,謀定後戰”,如英船膽敢開炮,即可觀釁而動,懾以兵威,系應戰而非求戰。同一天,又諭桂良,在規定條件之下,允入京換約。及聞英、法船與使臣已自上海北來,命桂良星夜回京,另諭僧格林沁與直隸總督恆福,知會英、法兵船勿徑入大沽,使臣可由北塘上岸,等候派人護送進京,當依禮相待,天津、北京均已為預備官舍。凡此足可證明清廷絕非要戰,一切已依英、法要求,不同之點,僅是要他們自大沽的北塘行走,不可透過大沽。參與決策的大臣為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瑞華、尚書肅順、軍機大臣彭蘊章等。

    此三日內,英人不斷窺伺大沽炮臺,“營牆不露一人,各炮門俱有炮簾遮擋,門晝不見旗幟,夜間不聞更聲”。因而不知虛實。僧格林沁並不欲決裂,催桂良兼程北來,並將北塘駐軍後撤,以示讓英、法使由該處進口誠意。卜魯斯定要透過大沾,不走北塘。6月24日,何伯發出最後通牒。25日上午十時,英艦十三艘,官兵一千二百人,開始進攻炮臺,陸戰隊蜂擁上岸。

    下午二時,守軍槍炮連環齊發,戰至夜晚,英艦五隻沉沒,六隻重傷,二隻被俘,死傷五百餘人,何伯腿部受傷。是役僧格林沁親自督戰,直隸提督史榮椿以下三十二人戰歿。經此慘敗,卜魯斯、布林布隆及殘餘艦隊只得南去上海。決裂的直接原因,是英艦強行透過白河,前往天津。白河是中國的內河,天津並非條約口岸,英艦絕無此權。

    卜魯斯、何伯蔑視中國的一切,復以為奪取大沽為輕而易舉之事,不料竟受到挫敗,中國設防並非存心挑釁,事先再三勸說,不可擅自闖入,卜魯斯不理。一位外交使者,率同大批炮艦,侵入他國內河,已是難以令人容忍之事,何況又首先開炮。

    清廷為內亂所困,自無意再挑起兵端,只是不滿意天津條約而已。前方主帥僧格林沁於英艦開始行動之後,雖痛恨其驕悖,初仍隱忍,直待英軍撲攻炮臺,始行還擊。捷報至京,咸豐帝一面命恆福與英使接觸,如有轉機,仍允在京換約,並命移駐北塘,會晤美、法二使,試探他們能否斡旋;一面命何桂清在上海設法弭兵息爭。

    僧格林沁主張將決裂經過宣告中外,以示中國期望和好,特遣編修郭嵩燾入京面陳。郭一向認為洋務非戰能了,應循理而行,此次所陳,諒必相同,不過循理應為雙方的事。華若翰於大沽決裂前達到,願遵照指示換約。中英炮戰之時,美艦曾搶救何伯脫險,且有一美人被俘,頗起中國猜疑。但恆福仍於7月8日與他會於北塘,予以相當隆重的接待,說明大沽事件曲直,願與英、法恢復舊好,華若翰允為代達。27日,華若翰抵京,以不肯跪拜,未曾覲見,國書由桂良接收,條約改在北塘互換,時為8月16日。英人對華若翰此行,深不謂然,說他在京受了侮辱虐待,並非實事。如果卜魯斯亦照華若翰所行,當不致有大沽的事件。

    與此同時,7月27日,英、法軍一萬七千七百餘人,運輸船一百四十三艘,軍艦四十艘,分抵北塘海外。駐軍早經後撤,僧格林沁的精銳部隊是蒙古馬隊,準備候敵人登陸後,以勁騎衝擊。

    8月1日,英、法軍在毫無抵抗之下上岸,北塘全鎮遭受洗劫。12日,聯軍續進,僧格林沁部四千騎兵密集衝鋒,人馬相依,佔地多而且高,遂為眾矢之的,“如牆之,紛紛由馬上顛隕”,幾乎全軍覆沒。越二日,聯軍猛撲塘沽,槍炮連環,僧部再敗。恆福兩次照會,謂已派欽差大臣在北京等候面議。

    15日,侍郎文俊,前粵海關監督恆祺奉命前來,準備伴送英、法使入京。恆福再請停戰,額爾金、葛羅要求先交出大沽炮臺,拒不與文俊、恆祺相見。塘沽失陷後,僧格林沁已說大沽炮臺能否扼守,實無把握。恆福主張撤防,以示寬大,並曲從英、法所請。8月21日,英、法軍攻陷大沽北岸炮臺,傷亡約四百人,直隸提督樂善以下死傷約二幹人。他們的英勇壯烈精神,頗得敵人讚佩。北岸炮臺既失,僧格林沁在南岸豎起“免戰”白旗,當夜退走,英、法軍艦遂入白河,23日,佔領天津。

    在這樣的條件下,以這樣的軍隊,武器還有朝廷的遊移態度,怎麼能打勝這一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放在當今能獲諾貝爾文學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