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流光花色

    發燒、腹瀉、起疹,都是小兒最容易發生的疾病,經過醫生的診治,疾病症狀往往會得到極大的改善,但是,孩子的生長髮育尚未完善,抵抗力也比較弱,為了避免孩子疾病的反覆發作,父母的家庭護理工作顯得更為重要。從某種角度來看,護理的作用甚至超過了治療。我就談談如何護理發燒的患兒吧!

    護理發燒患兒發燒是小兒患病時的常見症狀之一,它是身體與病原體做鬥爭的一種反應。當體溫超過39℃即為高熱。高熱時小兒心血管負擔加重,消化功能紊亂,甚至出現煩躁、驚厥、昏迷。所以當小兒出現高熱時必須及時去醫院就診。但由於大多數發燒小兒都不用住院,而是在家中休養,因此,如何護理發燒患兒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1、休息和睡眠  高熱會增加小兒的能量消耗,此時增加小兒的睡眠時間,減少能量的消耗,將有利於機體與疾病的鬥爭。同時父母要注意觀察小兒的精神、體溫、脈搏、面色等等。要為小兒安排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室內保持安靜,不要大聲喧譁、過於吵鬧;室溫以20℃左右為宜,如果屋裡乾燥,應灑些水或使用加溼器;室內不要門窗緊閉,要保持空氣新鮮,注意通風,要防止煙塵,切忌在室內抽菸。2、飲食  發熱會導致小兒體內水分散失較多,而且容易出現消化道功能紊亂,引起孩子的食慾下降。因此,此時不能強求孩子進食,而應減少食量,並增加飲水。父母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可口的、富有營養和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牛奶、雞蛋羹、新鮮水果、蔬菜、爛粥、麵條、餛飩等,以幫助孩子開胃。每次吃的量可少些,而吃的次數可多些,並多給予一些水果。母乳餵養的嬰兒,應在兩次餵奶之間喂些水,也可縮短每次哺乳時間。人工餵養的嬰兒應減少奶量,奶中多加些水,待病情好轉後再恢復平時的飲食。

  • 22 # 家有小女初成長

    我的女兒今年兩歲多,發燒/腹瀉/起疹,全得過。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發燒/腹瀉/起疹都不是疾病的名稱而是生病的表現,是一種現象。你不能因為孩子發燒就確定她一定是感冒了。

    所以當出現這些現象時我們應該對症治療。

    發燒如果超過38.5°或者孩子精神狀態差、哭鬧、煩躁,那就要吃退燒藥。

    腹瀉如果一天超過正常狀態的兩到三倍,那就要補充液體,防止脫水。

    其次,這些常見症狀出現時不應該自行判斷疾病的種類,更不能急著給孩子吃抗生素類的藥物。

    除了吃對症的藥物以外不要自行亂吃感冒藥,止瀉藥之類的藥物。

    再次,不要出現症狀就急著去醫院治療。疾病都有一個發病期,第一天就去醫院,其實醫生也不能確定是什麼疾病。而且在醫院停留的時間過長還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所以最好是先在家裡觀察兩三天,及時護理陪伴。之後再依情況決定要不要去醫院。

    客觀、理性、冷靜、周到。希望大家都能不急不躁的當家長,讓寶寶健康長大。

  • 23 # 睿爸育兒

    小兒發燒、小兒腹瀉、幼兒急疹是小兒常見病,當寶寶出現這些疾病了,該如何與他們作鬥爭呢?

    首先家長要有一個強大的心臟,淡定看待寶寶的疾病,別自己先亂了陣腳、慌了神,把緊張的情緒傳遞給寶寶,這不利於寶寶疾病的康復。

    而後,家長需要有疾病常識與基本護理知識,方可很好的保護好寶寶的健康。下面分別小兒發燒、小兒腹瀉、幼兒急疹的基本防治知識予以講解。

    小兒發燒:先說明一下小兒發燒,不是疾病,而是疾病的一個症狀,而且發燒是機體的一種防禦反應,對身體是一種保護機制,適度發熱還可以增加機體的免疫能力。

    不過當寶寶發燒了,家長還是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時刻關注寶寶病情的發展。另外,家長可採取以下措施護理好發燒的寶寶。一般來說,6歲以下的寶寶體溫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大,對物理降溫方法敏感,如果寶寶發燒,體溫沒超過38.5℃,可以選用溫水浴或溫水擦浴、冰敷或冷水敷、35%酒精擦拭、退溫貼等物理降溫的方法,積極幫助寶寶降溫;如果發燒體溫超過38.5℃,為預防寶寶出現高熱驚厥,讓寶寶服用美林、泰諾林等退燒藥。寶寶發燒時,身體水分會丟失嚴重,在發燒期間多給寶寶補液。

    還有寶寶發燒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帶寶寶就醫。寶寶發燒反反覆覆,且精神狀萎靡不振,不願走動,不願吃東西,也不願喝水,這時應該帶寶寶去醫院就醫;寶寶睡覺時煩躁不安,哭鬧不止或者是昏昏沉沉,嗜睡,這時應該帶寶寶去醫院就醫;寶寶持續高燒不退,尤其是用了退燒藥後,高燒仍然不退,這時一定送寶寶去醫院查明發燒原因;寶寶出現嘔吐,呼吸急促,或者吞嚥困難等現象,及時送醫院;寶寶突發高熱,出現抽搐現象等現象。

    小兒腹瀉:小兒腹瀉是一組由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消化道綜合徵,是我國寶寶的常見病之一。6個月-2歲的寶寶發病率較高,一歲內約佔半數,小兒腹瀉也是造成我國寶寶營養不良和生長髮育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兒腹瀉有感染型和非感染型兩種之分。

    腹瀉防治總原則:調整飲食,預防和糾正脫水,合理用藥,加強護理,預防併發症。調整飲食,繼續飲食,是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繼續飲食滿足寶寶身體的生理需求,補充疾病消耗,以達到縮短腹瀉康復的時間,繼續飲食還需根據寶寶生理狀況、個體消化吸收功能、腹瀉嚴重程度、腹瀉分類以及平時的飲食習慣,進行合理飲食調整。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腹瀉時繼續哺乳,輔食則應暫停,並少量多餐適當增加哺乳次數;人工餵養的寶寶可以喂等量的米湯,或稀釋的牛奶,或其他乳代品,由米湯、粥、麵條等易消化的食品,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並適當補充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不過,腹瀉合併嚴重嘔吐的寶寶,可暫時禁食4-6小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禁水,待好轉後繼續進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漸進,逐漸過渡。

    幼兒急疹:幼兒急疹是兒童早期的一種常見病,也叫燒疹,由病毒引起,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起病急,往往突發高燒(39-40℃),一般持續4天左右,然後全身出現粉紅色斑點樣皮疹。該病最大特點即熱退疹出,寶寶溫度退後,精神也隨之好轉。

    幼兒急疹屬於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只要加強護理,適當給予對症治療,幾天後就會自己好轉。

    家庭護理要點:讓患兒靜養,同時儘量減少外出,尤其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以免發生交叉感染;寶寶發燒時,會出現精神萎靡現象,給寶寶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臥室加強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睡覺時被子不能蓋得太厚太多;要保持面板的清潔衛生,經常給寶寶擦去身上的汗漬,以免寶寶著涼和紅疹再次感染的隱患發生;在家靜養時,給寶寶多喝些開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進毒物排出。讓寶寶吃些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同時,可以給寶寶補些維生素;發燒體溫低於38.5℃時,可用溫水為孩子擦身做物理降溫,如果體溫超過38.5℃時,給寶寶吃點美林或泰諾林等退燒藥,防止因高熱引起熱性驚厥;寶寶患病期間,多給些寶寶關愛,如擁抱、安撫等;寶寶哭鬧時別發火,別嫌棄。

  • 24 # 應舍

     小嬰兒面板柔嫩,角質層薄,抗病力弱,皮脂腺分泌較多,如果不注意清潔面板,皺褶處通風不好,常在寶寶的頸部、腋下及大腿根部生有小膿皰,大小不等,並且膿皰周圍面板微紅,皰內含有透明或混濁的液體,膿皰破潰後液體流出,留下像灼傷一樣的痕跡,這就是膿皰病。膿皰病嚴重時還會引起敗血症。而膿皰的致病菌常見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鏈球菌。

      處理方法:膿皰病重在預防,應注意小寶寶面板的護理,平常生活中,要注意給寶寶勤洗澡、勤換衣,並且寶寶的衣服應選擇柔軟,吸溼性強,透氣性良好的。一旦發生膿皰,可用75%酒精液消毒區域性,再以消毒棉籤擦去膿汁,不久就會幹燥自愈。但如果膿皰較多,並且寶寶有發燒、精神欠佳等症狀時,則應請醫生診治,可進行抗生素全身治療。

    2  怎樣護理嬰兒溼疹  嬰兒溼疹即我們俗稱的“奶癬”,這是一種常見的嬰兒過敏性疾病。“奶癬”好發於面頰、額、頸、胸等部位,急性期患處奇癢,呈紅血疹,很快變成小水皰,破後流水結痂,滲出後紅腫逐漸減輕,進入非急性期時則以丘疹為主。由於患奶癬後又癢又痛,寶寶常會哭鬧不安,甚至影響餵養和睡眠,尤其是喂牛奶的寶寶多見此病。並且這種疾病還跟寶寶本身面板特點和過敏體質有關,與某些食物及外界因素(如日光、紫外線、溼熱等)有關。隨著輔食的新增和寶寶的長大,溼疹會逐漸減輕,1歲時大部分消失。

  • 25 #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孩子發燒怎麼處理

    1、首先最好能判斷髮燒原因。

    2、寶寶體溫38.5℃以下,精神好,不需要退燒藥物。

    3、多喝水,減少衣服被子。

    4、39℃左右寶寶有不舒服可以使用泰諾滴劑或者美林懸液。

    5、持續高燒不退燒的及時醫院就診。

    寶寶腹瀉怎麼辦

    1、根據大便性狀判斷腹瀉性質,是病毒性,細菌性,還是非感染性疾病。

    大便蛋花湯樣可能為輪狀病毒腸炎,有粘液或者血絲考慮細菌性腸炎,大便含有不消化食物提示消化不良。

    2、病毒性腹瀉給予口服補液鹽對症治療預防脫水。細菌性腸炎可以口服抗生素等。

    3、補充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思密達保護腸粘膜。

    4、單純消化不良,改變飲食結構,同時吃點小兒消食顆粒和益生菌。

    寶寶皮疹怎麼辦

    1、如果皮疹沒有瘙癢的可能是病毒性皮疹,不需要特別處理,自然會退。

    2、如果皮疹有瘙癢,提示過敏性,可以塗點爐甘石,吃點抗過敏藥物。

    3、如果皮疹壓之不退色,考慮過敏性紫癜或者血小板減少紫癜,需要及時就診。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髮育及餵養諮詢。有關兒科專業諮詢請來好大夫線上找柯友建主任。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運動相機,GOPRO,小蟻,SOOCOO,哪一個值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