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混元形意掌門人

    這個沒有評定,只能說有人這麼認為。例如,易中天老師。

    我心中的第一軍師還是諸葛亮。

    再比如,三國第一猛將是誰?有人認為是趙雲,有人認為是呂布,也有人認為是韋典。反正,這些人沒有誰殺死誰,甚至碰面的機會都沒有。所以沒法真正的比較。

  • 2 # 鍾愛阿飛

    我覺得是諸葛亮。

    雖然說“郭嘉不死,諸葛不出”,但郭嘉輔佐的是尚有謀略的曹操,而諸葛亮輔佐的是無處安身的劉備。諸葛一出,劉備方有了安身之所,借荊州,平益州,取漢中,聯吳抗操,一統天下,戰略佈局一步一步實現。只可惜關羽失荊州打亂了戰略部署,關張劉相繼離世使這一戰略更難實現了。

  • 3 # 小飛

    三國是個亂世,亂世出英雄,英雄需要臂膀,而臂膀之一則是出謀劃策的人。三國時期湧現出了各式各樣的英雄,也湧現出了各式各樣的謀士。曹操麾下有郭嘉、荀彧、荀攸等,劉備麾下有諸葛亮、龐統等,孫策麾下有周瑜、魯肅等。

    郭嘉子奉孝深受曹操重用,多次為曹操出謀劃策,可惜英年早逝。我想大家心目中的軍師大都是諸葛亮,諸葛亮尚在隆中時郭嘉便已病逝,兩人從未有過交鋒,智謀也無從比較,誰一誰二無可定論。就像一千個人心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郭嘉是不是第一軍師也是各花入各眼,但不可否定的是郭嘉真的很有智謀,郭嘉提出了十勝十敗論,堅定了曹操打敗袁紹的決心,為曹操獻計水淹下邳,擒獲呂布,預測孫策必死於刺客之手不足為慮使曹操大為寬心,建議曹操佯攻劉表以待袁尚袁譚內變……

  • 4 # 蘭賀彭

    雖然我也很欣賞郭嘉,但是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不能從某一方面評判第一軍師,比如說郭嘉,世人都說鬼才不死,臥龍不出。郭嘉的重要性是相當大的。他幫助曹操平定了北方,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曹魏集團因為郭嘉的早逝從而走向了下坡路,曹操在赤壁曾言若奉孝在孤怎麼會遭到如此慘敗!不可估量郭嘉的能力,但是郭嘉擅長奇謀,並不代表他就具備大局觀。諸葛亮這麼厲害他也只是擅長治國。治國之策優於將略!軍師也分為一擅長奇謀的,例如郭嘉、戲志才、荀攸等。二擅長大局觀的為君主制定戰略藍圖的如荀彧、諸葛亮、魯肅等。文武兼備的如周瑜、司馬懿等。不能單一的說第一軍師就是誰。這個回答你還滿意嗎?

  • 5 # 汐水柔情

    三國第一軍師是不是郭嘉?對於這個問題,我就想問,中國十大軍師裡面有諸葛亮,沒看到過郭嘉的大名,郭嘉就是單純的謀士,還不如賈詡,荀攸等軍事戰略家,何以談得上三國第一軍師?諸葛亮十大軍師之一,是浪的虛名嗎?是個擺設嗎?

    郭嘉被現代人捧上天,是由於易中天教授吹捧郭嘉軍事天才,但是歷史上郭嘉根本拿不出戰績,更本談不上軍事家這個稱號,歷史定位郭嘉只是單純的謀士,連戰略家都談不上,何談軍事家。諸葛亮是傑出的軍事家,軍事地位比孫武還高,居然被易中天說成不懂軍事,易中天這樣認為是否定了歷史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肯定,真是世人無知,獨易中天教授清醒。只有他一人認為諸葛亮軍事不行。

    中國十大軍師之一,武廟十哲之一,三國兩大軍事家之一的諸葛亮,在三國既然還有人跟他爭三國第一軍師,不覺得其他人太不夠格,差的太遠了嗎?

  • 6 # 得得得得de

    剪斷截說,郭嘉很厲害,但不足以稱第一。

    三國時代本就是人才輩出,百家爭鳴的時代。個人認為三國時代也是我國古代含金量最高的一個時期。

    演義中郭嘉幾乎可以稱之為扶大廈之傾倒之能,無論是十勝十敗論還是遺蹟定遼東,都展現出其極高的策略軍事才能,也是三國謀士中最將人心琢磨透徹之人。

    無論是演義的誇大其詞,還是後世對郭嘉早逝的論道,郭嘉都是三國前期舉足輕重的人物,但若稱第一,我不認同,三國謀士之間的爾虞我詐都是最令人神往的,說哪個第一都不妥當。

  • 7 # 山色歸讀

    從演義裡看,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等人更厲害。但是這不是歷史的真實,嚴肅的史學家、《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價諸葛亮“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計,優於將略。”也就是說,拋開治民理政,但就出謀劃策而言,郭嘉是強於諸葛亮的。

    郭嘉郭奉孝又是一位少年才俊,由於特別年輕,曹操本來是打算留下來輔佐他兒子曹丕成就帝王之業的首要人選,然而天妒英才,他38歲時英年早逝,病死於軍師祭酒(首席軍師參謀)任上。

    相對於早操早期的謀士如“荀文若之進善,不進不止”的荀彧、“荀公達之退惡,不退不休”的荀攸等人,郭嘉實際上是荀彧推薦給曹操的,資歷比前者淺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他後來嶄露頭角,已經成了曹操後期的首席謀士,也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如果說曹操對老成持重的荀彧、荀攸等人多了一份“敬”的話,對年少卻心意相通、無話不談的郭嘉則多了一份“愛”在裡面。曹操與他行則同車,坐則同席。

    長年征戰生涯中,曹操總是把郭嘉帶在自己身邊,以便隨時切磋,見機行事。曹操手下紀檢官員陳群曾因郭嘉行為不夠檢點奏了他一本,不料曹操表面上雖然蜻蜓點水式的批了郭嘉一下,依然讓郭嘉優哉遊哉,甚至曹操還暗地裡為郭嘉一如既往的生活作風喝彩。

    曹操曾撰文哀悼他:“故軍祭酒郭嘉,…體通性達。每有大議,發言盈庭,執中處理…”;並多次稱讚他:“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唯奉孝為能知孤意”。

    可以看出,曹操與郭嘉幾乎到了“心領神會”的地步,用現在的話說,郭嘉無疑是曹操的最好代言人。況且他每遇大事,都能侃侃而談。脈絡清楚,義正辭嚴,聲振寰宇。

    比如曹操與袁紹決戰前夕,曹操正躊躇自己實力不濟時,郭嘉隨口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奏。他一連舉出十條理由來證明“公有十勝,紹有十敗。”郭嘉的分析極具說服力,振作曹軍士氣的同時,實際上幫助曹操擬定了遠期和近期的作戰目標。

    我們看一下郭嘉總結的這十個方面,從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組織路線到個人思想修養、心胸氣量、性格、文韜武略等諸多因素,這些都是關係戰役成敗的關鍵。

    這個總結天生就是一篇錦繡文章,雖然不乏對曹操的溢美之詞,但是更多的符合事實,切中肯綮,邏輯井然,自成體系。最重要的是,完全道出了老闆的心聲,酣暢淋漓,十分合意!

    正因為郭嘉是曹操後期最為倚重的最有謀略的謀士,可惜天不假壽的郭嘉死後,曹操曾三哭郭嘉。一哭郭嘉發生在建安十二年曹操征討烏丸的行軍路上。當時郭嘉。不服水土,臥病車上。操泣曰:“因我欲平沙漠,使公遠涉艱辛,以至染病,吾心何安!”

    二哭郭嘉發生在當年九月,曹操討平烏丸三郡回師到達易州時。曹操哭著向其他謀士說:”諸君年節孤輩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後事屬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三哭郭嘉發生在建安十三年十二月赤壁大戰迴歸的路上。《三國志·魏書·郭嘉傳》的記載:“太祖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傅子》記載:“太祖又云:‘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當時主要謀士都在。曹操懷念郭嘉,毫不掩飾對眾謀士的失望,認為如果有郭嘉在,絕對不會讓他吃這樣的敗仗!真讓一幫謀士無不黯然自慚,無地自容!

    郭嘉年紀比曹操小得多,作為下屬,一輩子天縱英才、自視甚高的一代梟雄曹操多次為他傷心流淚,可見絕不是浪得虛名。

  • 8 # 史學夾Louis

    個人觀點,郭嘉水平很高,在三國諸多謀士當中應該算是出類拔萃的,但應該不是第一位。在老謀深算上,郭嘉不如荀彧。在詭計籌措上,郭嘉不如賈詡。在治國理政上,郭嘉不如諸葛亮。在玩弄權術上,郭嘉不如司馬懿。在學術造詣上,郭嘉不如鍾繇。在文筆辭藻上,郭嘉不如曹植。郭嘉最致命的缺點就是死得太早!當然,郭嘉也不是一無是處的,畢竟是郭嘉為曹操提出了統一北方的戰略方針,但是如果說你想問郭嘉是不是曹操第一謀士,我認為不是,曹操的第一謀士我個人認為是荀彧。荀彧是“王佐之才”,郭嘉都是荀彧舉薦的。而且,曹操與袁紹官渡大戰,荀彧固守許昌。曹操前線吃緊,糧草兵力不足,如此危難之際,曹操寫信給許昌的荀彧,問怎麼辦?是荀彧給曹操的回覆給曹操一顆定心丸……

  • 9 # 古今趣事

    誠邀,人們常說,奉孝不死,臥龍不出。也即是說,郭嘉如果不早亡,臥龍就算是出來,也很難取得成功。而且臥龍更沒有機會到曹操那兒做事,也很難輔佐劉備取得成功。曹操曾經一度對劉備還放鬆了警惕,認為劉備不足道爾。然而郭嘉卻始終認為劉備是一個大才。當時曹操放走了劉備,郭嘉立刻趕過來勸說曹操趕緊追回劉備,曹操雖然相信了郭嘉,但是最後沒有成功,這導致了劉備擊碎了曹操統一全國的夢想。

    郭嘉從當時的謀略來看,無疑屬於頂尖級的,他在謀士這個崗位上,完全可以堪稱第一,但是在其它領域,卻因為自身人品的侷限性,導致了很難晉升成為荀彧一樣的政治家。三國志說他,不治行檢。也就是說,他的人品並不好,也正是如此,很難得到袁紹的重用。然而曹操不同,他唯才是舉,這也成就了郭嘉。當然也成就了曹公。

  • 10 # 繆師做美食

    國慶快樂!東漢末年是個英雄人才倍出的時代。各種各樣的人才,各種各樣的計謀,讓後世津津樂道。郭嘉就是這一時代的一位謀士,有人為什麼會認為他是那時的第一謀士呢?我認為是官渡之戰曹操勝了,而且是以少勝多,如果是以多勝少就沒有人會這麼說了。在三國以少勝多的戰役還有:赤壁之戰、合肥之戰、夷陵之戰等。皆說明三國人才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正所謂,沒有長勝將軍,也沒有常敗將軍!

  • 11 # 王祖蔭1

    我輩焉取論史?看看演義罷了。郭嘉印象不深,好像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印象最深的當屬諸葛亮,奇謀不少。如火燒新野,草船借劍,借東風,,。其最蠢莫過於不計國力五出祁山。另外,幫倒忙第一的謀士,當屬蔣幹。

  • 12 # 羽書遲

    一、曹操沒有完成統一,讓謀士們的影響力無法象漢初的張良一樣。

    二、謀士的作用不太好比較,各有特點,未必有第一,類似人們所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謀士畢竟不象武將一樣有一決高下的機會。

    三、郭嘉在戰略上貢獻不足,制約了他成為三國第一謀士,相比吳之魯肅,蜀之諸葛亮,甚至在曹操五大謀士中,郭嘉也難成第一。

    所以郭嘉要成為第一謀士,除非曹操完成了統一,荀彧荀攸作用下降。`

  • 13 # 古梁鏞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小哥對於三國的歷史瞭解不多,姑且就按《三國演義》來評比一下!

    三國中,優秀的謀士有以下:

    曹操帳下:

    核心五謀士:郭嘉,荀彧,荀攸,賈詡,程昱!

    其他謀士:鍾繇,楊修,司馬懿,鄧艾,王朗等等!

    劉備的謀士:諸葛亮,法正,龐統,孫乾,蔣婉,劉巴!

    孫權謀士:周瑜,魯肅,張昭,張汯,顧雍,諸葛瑾!

    郭嘉屬於三國頂級謀士,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郭嘉能不能算做三國第一謀士,如果從《三國演義》來參考,那麼毫無疑問,三國第一謀士是諸葛亮,這點也是公認的!

    郭嘉對於曹操的重大貢獻!

    郭嘉,是荀彧推薦給曹操的,第一次和曹操見面,便為曹操分析了當時天下的形式,也就是非常著名的《十勝十敗論》,當時袁紹勢大,曹操對於討伐袁紹不是很有信心,郭嘉的此篇文章,讓曹操重拾信心,曹操更是高興的大聲感嘆,“郭嘉就是能助我成就大業的人啊”!郭嘉也感嘆“曹公是真正值得我追隨的人”!

    從此,郭嘉律出奇計,先是幫助曹操收服了呂布,再擊潰袁紹,後又擊敗袁尚和袁譚,統一了河北諸郡,後來袁尚北躥,出關逃入烏桓領地,當時很多大臣認為袁尚已經是喪家之犬,胡人不會幫助袁尚,但是郭嘉分析了袁紹家族對於北方的影響,認為不借此剷除袁氏勢力,待到星火燎原之勢,勢必難以解決,所以曹操聽從了郭嘉的建議,追殺袁尚,最終統一了北方!

    郭嘉的出色才華,主要體現在他對敵人的性格缺陷有非常出色的判斷,也就是說,郭嘉在識人方面特別的優秀!具體表現如下!

    第一:《十勝十敗論》分析袁紹的性格缺陷!

    第二:唯有郭嘉堅定的認為劉備是個梟雄,其他人物,諸如曹操,袁紹,呂布,孫策,荀彧等等,都沒有重視這個自稱是中山靖王玄孫的落魄中年,當時的劉備,基本上可以說是就劉,關,張三兄弟闖蕩江湖,出入權貴,和光桿司令差不多!

    第三:認定孫策不會乘亂北征曹操,給曹軍添亂,更是斷言,孫策將來必然死於刺客之手,結果孫策在外出狩獵的時候,被許貢的門客刺殺,時年二十六歲!

    三國第一謀士當屬諸葛亮!

    根據《三國演義》的描述,諸葛亮簡直是神人下凡,知天文地理,懂人情世故,滿腹經綸,氣度不凡!

    諸葛亮《隆中對》,為三國鼎立提前奠定了基礎!

    諸葛亮舌戰群儒,江南英才盡低頭!

    諸葛亮借東風,敢和天地爭高低!

    諸葛亮佈局華容道,曹操聽聞氣難平!

    諸葛亮七擒孟獲,南蠻獸群皆俯首!

    木牛流馬高科技,縮地成寸道法成!

    葫蘆谷中司馬泣,鄧艾鍾會成都亡!

    諸葛亮不僅僅是三國第一謀士,更是三國第一治世將臣!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 14 # 宋洋一宋邦文

    先謝激請!曹操雖贊郭嘉為五謀之首,三泣此郭,好似天下帷有郭嘉,古言曰:“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他只不過提出的計謀和曹不謀而合。曹操一慣自傲自大之人,認為郭嘉能想到和自己一樣,其他謀士他就看不起了。再說曹操也沒統一大業,是驢是馬也沒在戰場上與孔明一決高低,憑曹操幾句捧言怎能說郭嘉是三國第一謀士呢?他只能和曹操差不多。歷史事實,在三國中,誰也不能和諸葛亮相比。只因“出身未捷軀先死,長死英雄淚灑腮”。劉備非要東征,不聽孔明再三勸阻等…導致漢室江山半途而費。這是我個人的評價。

  • 15 # 魯陽揮弋

    戰亂中的三國時代,出現了很多很多戰術謀略家。三國誌或三國演義這部大部頭書中,對這些謀士,大都淋漓盡致地進行了描素。

    毫無疑問,書中在蜀國丞相諸葛亮身上用了最多的筆墨。可能其在謀士中職位、地位最高,更重要的是他代表的是漢劉正統吧。民間流傳的“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厲志篇,一來證實眾人拾柴火焰高,眾智成城,二來更突出了諸葛亮超群的智慧。

    郭嘉年青有為,飽學之士,後起之秀,他在書中的筆墨遠遜於諸葛亮,一來地位不如諸葛亮高,二耒英年早逝薄命施展智慧時短,更重要的是擇主有別。

    劉備大而華之一,相對來說心胸比較暢亮。劉備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對諸葛亮信任有加、言聽計從。因此諸葛亮在貫徹戰略戰術中極少壓力,即便失策也不會被嚴加追責,最多自我反省,引以為戒,以免重蹈覆轍。

    曹操雖酷愛才,但生性多疑,時常獨斷獨行。郭嘉在這種主子手下工作,必須時時小心謹慎,多少會影響智慧正常發揮,一旦造成重大失策,甚有可能身首兩異。

    總之,從他們各之謀略成功率,以及對戰爭秩序影響度來看,郭嘉的智謀應該不在諸葛亮之下,但郭嘉能否算得上三國第一謀士,愚卻不敢輕易妄下斷論。16.40

  • 16 # 半壺老酒半支菸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據說這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說的。把諸葛亮都嚇得縮在隆中種地,直到看見郭嘉的訃告,才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放下鋤頭。可是敲破腦袋,也想不起郭嘉到底哪裡比諸葛亮牛,翻爛了《三國演義》,也沒找到司馬徽說過這樣的話。再翻《三國志》《後漢演義》,還是沒有。不過翻著翻著,翻出問題來了:在同一時期的陳壽眼裡,郭嘉在曹操陣營裡也就是個一流謀士,連超一流都進不去。看陳壽編著的《三國志魏書》,郭嘉前面排了二十二個謀士,第二十三位的郭嘉跟程昱、董昭、劉曄、蔣濟、劉放擠在一個合傳裡,字數也是最少的。

    這樣看來,在陳壽眼裡,董昭不過是個跟劉曄、蔣濟、劉放這些大家都不熟悉的謀士一個檔次,跟緊排在諸曹夏侯之後的荀彧荀攸賈詡沒法比,要說曹操陣營內,堪比蕭何的是荀彧、張良是荀攸、陳平是賈詡的話,郭嘉也許跟陳平還靠點邊——都有點人品瑕疵。再往後的唐朝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朱敬則、元代大儒郝經,在著書提及郭嘉的時候,都把他排在了二旬賈詡程昱之後,陳壽甚至還說郭嘉“清治德業,殊於荀攸”,“陳群非嘉不治行檢,數廷訴嘉,”荀攸是個正人君子,郭嘉跟他相反,那是啥意思?

    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答案:郭嘉雖然很厲害,但他不是三國第一謀士,甚至也不是曹魏陣營第一謀士,他只不過是沾了死得早的光——要是活到赤壁之戰,那麼也會被燒得焦頭爛額,因為那時候曹操已經自大到誰的話都不聽了。

    咱們說郭嘉,不要拿他跟諸葛亮周瑜這些人比,因為根本就沒有可比性,諸葛亮和周瑜都是各自陣營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超重量級人物。而郭嘉到死也是軍師祭酒,俗話說:參謀不帶長,說話都不響——當時的參謀長是荀彧的侄子荀攸,大事小情都是這叔侄二人說的算。

    所以說人品較差的郭嘉的名氣是吹出來的,而人品貴重忠於漢室的荀彧是被曹操逼死的,所以曹操陣營對荀彧的功績是能掩蓋就掩蓋。郭嘉死得早,吹捧一個死人是不怕他驕傲翹尾巴的。曹操把郭嘉樹立為典型,實際上是給自己上了一道保險:我把郭嘉誇成一朵花,他也不會從地下爬出來反對我篡漢,免得我自己打自己的臉!

  • 17 # 劉一千五

    郭嘉很厲害,但死得有點早,這就是功業未競身先死,不讓後人來議論。

    曹操不困厄倒罷,一困厄而脫險之後就如婆娘一樣一邊哭一邊訴,奉孝呵,你咋早死喲,你要死,我也遭不了些困難……奉孝,奉孝地,讓身旁文武百官慚愧,以為白拿了丞相的工資。

    其實這是曹操的奸詐。讓人心愧的法寶。

    這一來二去,郭嘉的名頭就越來越響,蓋過了許多智謀之士,與孔明,公瑾這些功成名就的謀臣不分伯仲了。

  • 18 # 意識物理學

    郭嘉與張良很相似,也是身弱多病,但通曉戰略,天下大勢,看那最清,理論水平也很高,說明書看的多,視野高而開闊,能見人所不見,如果他那個《十勝論》不是史家杜撰,而確實是他的構想,那麼他的大局觀是很強的,而且深知民心人性,他當時就看到曹操可以打敗袁紹,而其他謀土包括曹操都覺得不敵袁紹,袁紹的勢力大很多,天下諸侯都看袁紹臉色行事,曹操平定呂布,張繡時,袁紹平定了幽,冀,青,並四卅之地,時刻準備滅曹。

    郭嘉主張先北後南,因為歷來強敵都在北方,如果能乘勢統一北方,那麼南下統一中國就容易的多,郭嘉看出了袁紹內部有裂痕,所以士氣不高,互相掣肘,袁紹本人也是個逢強必軟,逢軟必強的人,而且貪圖小利,不顧大義,尤其是身體還有病,只要敢戰善戰,定能取勝,曹操認為說的對,於是以小搏大,主動出擊,並且親自帶兵奇襲烏巢,導致袁軍大亂,才有官渡之敗。

    這是統一北方決定性的一戰,此戰之後,統一之勢已定,袁紹在精神上完全崩潰,最後袁紹病死,二子被殺,只有袁尚北逃烏丸,郭嘉認為除惡務盡,不能養大敵人,所以力主北伐,曹操從之,親自帶兵深入沙漠,將袁尚與烏丸之眾一併剿除,為了便於時時請教郭嘉,不顧郭嘉病重,帶在身邊,可憐郭嘉病體車載,一路翻山越嶺,巔簸至死,至此,曹操失去一個指路人,終有赤壁大敗。

    曹操每遇大戰,不避艱險,身先士卒,不象袁紹,劉備等人甘守土窟,而且謀士有良策,也能聽從,可稱英明之主,幾乎統一天下,只是他累死了郭嘉,使他日後思想起來,極為痛悔,誠如他自己所說,如奉孝在,必不致赤壁大敗,這一點上他不如劉邦,劉邦從來不讓張良累著,更不會讓張良帶病去荒漠。

    郭嘉一向料事很準,他早就看出劉備暗藏雄心,勸曹操早下手,曹操青梅煮酒,試探劉備,讓劉備騙了,更絕的是郭嘉認為孫策活不久,後來果然如此,既使諸葛亮 ,也不過如此,郭嘉對遼東的預見,說袁尚投靠遼東,不必發兵,過幾天就會把袁尚的人頭送來許都,果然如此,如果南下時郭嘉還活著,以他準確的識人,他說劉備厲害,劉備確實厲害,而孫權更厲害,他能看透孫策,亦必能看透孫權,孫劉聯手,而失去了郭嘉的曹操,猶如失魂之體,駐軍長江之上,延綿日久,無所動作,坐待孫劉養成氣勢,突然反擊,猝不及防之下,導致大敗,所以事後曹操哀號:若奉孝在,必不致有此敗!

  • 19 # 風雨中的梅雲

    看個人的喜好了。比如我。就比較喜歡賈詡。因為他不裝。他的謀略絕大多數都是一些斷子絕孫的缺德帶冒煙的主意。他也被冠以毒士之名。可話說回來,謀略還有一個名字。就是孫子兵法裡的精髓。詭道。說白了就是陰謀詭計。從古至今,事實上近乎所有的什麼這個軍師,哪個師爺。無不是一個個的陰謀家。他們跟賈詡唯一的不同就是假君子和真小人之分。而更為可氣的是這些人損就損吧,末了還要為自己的卑鄙行為加上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讓別人看上去,自己的卑鄙是必須的。被自己算計的人是多麼的活該。算了,說多了我又該捱罵了。

  • 20 # 梅落肩香

    一、僅論軍事才能,郭嘉堪稱三國第一軍師。

    郭嘉是曹操麾下的謀事,號稱“鬼才”,他短暫而輝煌的一生,參與了曹操平定北方的多次戰爭,他謀劃的戰略戰術完美到極致。算無遺漏,出奇制勝,為曹操完成北方的統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筆者認為,郭嘉出色的軍事才能,取決於他具有獨特的識人之術,他犀利的目光,洞穿所有與之交鋒的敵對人物。

    二、郭嘉立志高遠,棄袁投曹。

    郭嘉最初追隨過袁紹,袁紹三公四世,又是全天下反董卓十八路諸侯同盟盟主,佔地廣大,實力雄厚,聲望日隆,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因此不少人物認可並依附在他手下。郭嘉卻看出,袁紹性格優柔寡斷,好思不決,雖有禮賢下士之德,卻無成就霸業之志。於是沒多久他便離開了袁紹。

    郭嘉離開袁紹,歸家賦閒六年,後經荀彧舉薦轉入曹操麾下,臣擇明主,將遇良才,兩人大有相見恨晚之慨。

    三、郭嘉神機妙算,從袁紹、劉備、呂布、孫策、劉表,的品性和心境,便看穿了他們的命運。1、郭嘉獻計獻策,除袁紹,戲二袁。

    曹操想攻打袁紹,又覺實力不夠,郭嘉獻出了“十勝十敗”的策略,公必勝、紹必敗。

    郭嘉將雙方對戰的優勝利弊,分析的極為透徹條理清晰,論證有據,贏得了曹操和文臣武將們的高度評價和支援,同時也鼓舞了軍中士氣。

    官渡之戰初戰告捷,顯示出郭嘉非凡的智慧和才學。

    官渡之戰,袁紹戰敗,不久便病死。曹操欲乘勝追擊,一舉殲滅袁紹的三個兒子,永絕後患。

    一直主戰的郭嘉卻勸諫曹操停止追擊,聞聽此建議,曹操和將士們都大惑不解。郭嘉認為,袁紹沒有明確劃分遺產歸屬權,袁尚和袁譚必定會爭奪領地歸屬權。

    曹軍不發一兵一卒,只需坐山觀虎鬥,任其互相殘殺,便可坐收漁翁之利。果然不出郭嘉所料,曹操打敗袁尚、袁譚,省去很多力氣。

    只可惜袁紹一族,家風不正,遺傳的爭名奪利窩裡鬥。假如兄弟攜手同心,共同打天下,三國鼎立的局面還會有嗎?

    2、郭嘉料定,放走劉備,後患無窮。

    建安三年,劉備被呂布打敗,投靠了曹操,郭嘉說:“此人若放,日後定生變數,如若殺之,恐難掩天下之耳目,有損主公之聲名,不如將其軟禁”。

    曹操聽聞郭嘉所言,並不以為然。常言道自古英雄惜英雄,曹操向來偏愛人才,假如劉備不說那句“明公不見呂布事丁建陽、董太師乎”?曹操就連呂布都捨不得殺。為了籠絡劉備,曹操對劉備真誠禮遇。

    此間流傳一段“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千古趣論。

    其實劉備假意投曹,在騙取了曹操的信任之後,伺機主動請纓去截殺袁術,曹操大意應允了劉備的請求。

    待到郭嘉知曉時,劉備早已帶著曹操給他的裝備溜之大吉了,他先奪取下邳,然後反攻曹操。

    曹操後悔當初,未聽信郭嘉的諫阻,郭嘉不禁發出一聲無可奈何的長嘆道“一日放縱敵人,便成數世的禍患”。

    就這樣,雄兵在握的曹操,竟然被形同喪家之犬的劉備,戲弄了一番,真可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3、郭嘉良策,擒呂布。

    曹操發兵攻打呂布,兵至下邳,呂布倚仗天塹地利,固守不出,拉開持久戰勢。

    半年有餘,曹軍將士疲憊不堪,曹操準備撤軍,郭嘉言明,呂布有勇無謀,三戰皆負,其銳氣盡失,必定敗亡。隨之獻出良策,水淹下邳,活捉呂布。

    4、郭嘉一言斷孫策生死。

    官渡之戰時,曹操率軍全力以赴對陣袁紹,孫策想趁機掠奪許州,曹操實力原本弱於袁紹,加之糧草不足, 打袁紹已經很免強了。

    孫策又要來添亂,曹操頓感分身乏術,無力抽調兵力護衛許州,軍中上下更是人心浮動。

    在此關鍵時刻,《三國演義》郭嘉說:“公不足懼也,輕而無備,性急少謀,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於小人之手”。

    主公不必擔憂,孫策在吞併江東時,樹敵頗多,他忽視了此事,身處險境卻不設防,他性格急躁少謀略,不過是匹夫之勇而已。

    他習慣獨來獨往,仇家定會派刺客伏擊他,他麾下縱有百萬雄兵,亦是鞭長莫及,所以說,要不了多久,孫策便會遇刺身亡。

    果真不久便傳來訊息,孫策死於刺殺,郭嘉真乃神機妙算也!

    5、郭嘉斷定劉備不會出兵打許昌,譏諷劉表是坐談客耳。

    建安十二年,劉備準備遠征烏桓,又擔心劉備聯合劉表襲擊許昌,郭嘉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三國志·魏書·郭嘉傳》中:“表,坐談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備不為用,雖虛國遠征,公無優矣!”

    郭嘉說:“主公儘管放心出征,劉表是個坐談政客,政治能力與劉備相差甚遠,為了不讓劉備的聲望超過自己,他定會想辦法打壓劉備,劉備想讓他發兵攻打許昌,怎麼可能呢?”

    郭嘉又結合當時形勢,制定了一系列的戰略計劃,曹操聽了郭嘉詳盡的解析後,表示非常讚賞,於是協同郭嘉出征烏桓,曹操萬萬沒想到,此一去,打贏了勝仗,卻痛失愛臣。

    建安十二年,郭嘉病死於徵烏桓凱旋歸來的途中,年僅38歲。

    後曹操上表朝廷,稱讚郭嘉:“平定天下,謀功為高”,追贈封邑,全面肯定了郭嘉一生所建立的豐功偉績。

    如果郭嘉在世,哦曹操還會向東吳發起赤壁之戰嗎?

    總結,在三國眾多的謀士中,不缺乏善於識人的,但無人能像郭嘉一樣,憑著超強的識人之術,謀劃出完美的戰略戰術,運用到所有戰爭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郭嘉奇絕高超的軍事才能超越所有的三國謀事,“三國第一軍師”的桂冠非郭嘉莫屬。他是中國歷史燦若繁星的謀士中,最為閃耀的那一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年輕人來說,如果不去打工,自主創業的話,還有必要提升學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