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快樂集團主唱麗子
-
22 # 奮鬥中的LUNA
回想小時候每年只有在清明前後爸媽才帶著我們姐弟仨回爺爺奶奶家,爸媽是生意人,通常過年都是一年中生意最好也最忙的時候,爸媽得爭分奪秒的為我們姐弟仨掙學費,所以在過年的時候都不會回老家。清明節前後生意會清淡一點,關幾天門店損失不會太大,加上清明節必須回家祭祖是爸爸思想裡不可動搖的老傳統,因此每到清明節,作為小孩的我們會非常開心,終於可以見到爺爺奶奶啦。
每次回爺爺奶奶家,總會吃到我們從沒吃過也沒見過的糕點零食,那些是與爺爺奶奶來往的親朋好友可能是在年前送給爺爺奶奶的禮品,他們捨不得吃,一直存放著,也許還得藏起來,躲過我們的堂哥堂弟的覓食,一定要留一些給一年才回一次老家見一次面的三個孫兒孫女。
因為回老家少,三個小孩到一個新環境能生活幾天非常興奮,那模樣就像剛出籠的小雞四處撒歡,於是我們姐弟仨一天會迷路好幾次。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奶奶發現妹妹長時間沒跟著我們幾個小孩一起玩,猜著估計迷路了,先是一個人找妹妹,接著爸媽爺爺奶奶一起找,再接著半個村子裡的人一起找,終於在鄰村的一條小路上找到哭的稀里嘩啦的妹妹了,她迷迷糊糊居然走到隔壁村去了,嚇得我奶奶不輕,再也不輕易讓我們亂跑。
其實現在回想爺爺奶奶的模樣已經十分模糊不清了,甚至我們都沒能找到一張與爺爺奶奶合影的照片,他們在我們十歲之前便去天國了,我們與爺爺奶奶的共處時間也十分有限,有關他們的記憶像星星般零零散散,但他們對我們獨有的疼愛卻一直在記憶深處。
願二老在天國安好!
-
23 # 我是老米
沉痛哀悼疫情中逝去的死者和同胞,也深深懷念我的父親。[流淚][流淚][流淚]
兩年前,父親突然就走了,沒有任何徵兆,也沒給我們一點機會,媽媽只是去關一下大門,幾分鐘時間,他就安祥的駕鶴仙去了!
我始終覺得,父親只是睡著了,睡著了⋯[流淚][流淚][流淚][流淚]他一直說現在日子好過,要爭取多活個十幾年,還找人算了命,說是過了七十三,可以活到八十幾,他是那樣的充滿信心,我們對他的話深信不疑。從來沒想過他會走得這麼快。父親才智過人,寫得一手好字,又悟得道學,他一定是得道成仙了。他走的那年過年的時候,他給我看他寫的毛筆字,又說他要好好愛護身體,不給兒女添負擔。端午節下午,我說家裡來了一對長尾巴鳥,給他看了影片,父親和母親竟異口同聲念起童謠:"長尾巴鳥,逞長飛,冒娘女,請吃虧,堂屋裡梳頭哥又罵,廚房裡洗臉嫂又嫌,哥也莫罵嫂也莫嫌,耐煩等我三五年,金轎子接我也不回,銀轎子接我也不回,要等雞生牙齒馬生角,扁擔開花結菱角,我再回來看哥哥"!我們姐弟小時候從未聽過這首童謠,我當時還笑父親,爺老子是本活字典,要多搞幾年,莫把滿肚才學帶走了,父親笑道,是的,現在咯樣好過,霸蠻也要搞久點!誰知才過幾天就悄悄走了!後來我一直想,這首童謠就是父親在跟我們告別啊,雞生牙齒馬生角,扁擔開花結菱角,都是不可能的事情!父親啊,您可知道現在的女兒成了冒爺女了,一念及此,便是止不住的心如刀絞,淚雨滂沱,又痛又悔。爸爸,求求您再愛我一次,這輩子有幸成為您的女兒,您對我恩重如山,讓我何以為報[流淚][流淚][流淚]
在尋找中失去,又在失去中尋找,夢中的父親笑意瑩瑩,父女終將夢裡尋見!
餘生,竭盡所能善待母親。
-
24 # 寒冬立雪wdm
每年清明節前我們一家人都要去祭奠天堂裡的爸爸。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用特別的方式來祭奠,願天堂的爸爸沒有病痛一切安好!
-
25 # 農人圈圈
想疫情期間的“逆行者”
自從武漢疫情發生以來,關於疫情的一切總能輕易地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
每天跟疫情相關的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以及死亡人數讓我們心情沉重,難過。
凡事都有兩面性!
武漢新型疫情可能讓很多人失去了家人,朋友和未來,但是它同樣讓我們看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韌性和中華人民的凝聚力。
在最短的時間內,全國各地的逆行者湧向武漢,在最短的時間內,成千上萬的建築工人往疫區衝,短短十幾天建起一所專業性質的醫院,這場疫情讓我們再次見證了中國速度。
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不顧高齡奮戰一線,眾多明星及粉絲捐款捐物,眾多企業,個人也是紛紛出錢出力,很多海外華僑不約而同橫掃周邊的醫護用品送回國內,這場疫情讓我們深刻感受了中國人的凝聚力。中國加油,相信中國。
回覆列表
印象比較深的就是一起團聚吃飯,圍坐在一個方形桌子前,前後兩層,爺爺奶奶坐中間最正位置,我們姐妹三個是盛飯的,在地下站著或者趁在炕沿邊。有時自己飯碗剛剛端起,又該盛第二輪飯了,所以現在吃飯特別快可能是那個時候鍛鍊的。
爺爺比奶奶大一歲,奶奶比爺爺早去世8年(1986年),那時奶奶是82高齡,我那時候19歲,在鄉中學教書。奶奶去世的時候我們全家都守在跟前。記得奶奶去世前腦子特別清醒,和我們講不要忘記給她踹打狗餅子(奶奶比較迷性,說沒有打狗餅子,進不了陰間),給奶奶送陵那天,我們全家哭的死去活來,我跪著哭的不起。
奶奶是得病臥床去世的,可能是當時醫療條件差吧,拉肚子,那個時候叫稀屎癆。想起奶奶很可憐,奶奶晚年雙目失明,奶奶愛串門,她串門時候由我們去接送,回家就會給我們講別家的事,嘮家常,那個年代家庭條件比較差,爸媽供養五個孩子讀書,負擔比較重,奶奶沒有怎麼享福。
爺爺給我的印象更深。爺爺讀書到二年級,識字很多,愛看書。記得小時候村裡借一本《楊家將》,我和爺爺爭著看,那個時候我讀小學。爺爺很早就教我珠算,三遍加,九遍加,乘除法,從二歸到九歸都教會我了,還有比較難的六歸七二五除,爺爺不僅教我學習,還給我講道理,乘除法的理論,我學的也比較快。
爺記得爺爺經常帶我們去山上拔草,背柴,摘野果,爺爺摘了野果到村邊就會分享給大家,爺爺在村裡人緣特別好。思想特別好,勤快,愛勞動,閒不住。爺爺身體也好,爺爺活到九十歲,沒有吃過一顆藥,臨終去世是睡的不願起,一直老去的。
爺爺臨終時我不在,我正在師範讀書,家裡爸媽怕影響我學習沒有告訴我,當我放假回去,到爺爺墳前痛哭了一場。
後來我在夢中經常夢到爺爺奶奶,而且夢境很清晰,現在我都特別想念爺爺奶奶,如果他們活動現在,一定讓他們享享清福,他們永遠活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