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沙沙小觀園

    我是做了幾十年中俄科技文化交流工作,對文化領域熟悉點,也非常喜歡透過平臺,與大家一起交流,提高自己,充實自己。

    雖然現在無法進行興趣認證了,用俺們龍江人地方方言形容是:鬧心吧拉地,但參與熱情不減。就好像自己吃了這麼多年的東北玉米麵大窩頭,大列巴(俄式典型麵包),仍然喜歡常吃一樣。把文化領域的心得體會與大家交流。如果能透過平臺寫點完整作品,那就餘熱發揮到這裡啦!

    重在參與,得失亦欣然。

  • 22 # 詩詞書院

    我是一個文化領域的優質創作者,所選擇的是文化領域中較冷門的詩詞方向,因為一直都是利用業餘時間寫作,輸出並不穩定。較多精力是放在悟空問答上,答文閱讀量最高的有二百三十多萬,過十萬的答文也應該有二、三十篇了。我也開設了付費專欄,賣得也不錯。粉絲量也有七萬多了,我想今年應該可以達到十萬。這以至我產生了專職做自媒體的衝動。

    回過頭來,我也是從一個自媒體小白開始做起,也經歷過想放棄的階段,但終究是堅持下來,並且開始進入穩定期。如果說有那些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那可以歸納出幾點:

    1、文化領域的範圍比較廣泛,所以可以再細分一下。不用過多考慮讀者群夠不夠,如上所述,任何一個垂直領域都會有足夠的讀者。

    2、選擇自己最專長的領域,只有自己善長的,才能持續輸出優質內容。

    3、不要過於看重增粉和收益,將精力放在文章內容的價值上。把讀者看成是你的消費者,他們花了時間成本進行閱讀,必然要獲得相應的價值。消費者產生購買的原因必然要符合兩個要素,一是有需要或慾望,二是價格與價值對等。

    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路,以上意見只是自己的一些心得,僅供大家參考。

  • 23 # 三晉風光美

    到了年底我的二百多篇問答,竟然收穫了近20萬的閱讀量和六百多位粉絲,這讓喜出望外。

    1.我之所以選擇文化領域,是因為我雖沒有多少文化,但我渴望文化,羨慕文化,更羨慕文化人。

    2.我之所以選擇文化領域,是因為文化領域裡人才濟濟,群英薈萃。他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滿腹經綸,才華橫溢。

    3.我之所以選擇文化領域,是因為文化領域裡各位仁人,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他們俠肝義膽,熱血滿腔;立場堅定,愛憎分明。

    4.我之所以選擇文化領域,是因為文化領域裡各位志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們上能順天意,下能順民意,崇德向善,一身正氣;大公無私,與時俱進。

    至於說文化領域很冷門,我從來不這樣認為。因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就是伴隨著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歷史。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無不遍佈著、浸染著、滲透著文化。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隨著鄉村振興,文化先行戰略的實施,隨著高中階段義務教育的逐漸實施,國人的學歷文化水平會越來越高,文化領域非但不冷,而且還會空前火爆。

  • 24 # 樹醬的自留地

    我是985大學的文學碩士研究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題主的問題中,有兩個關鍵問法,一個是“為什麼選擇文化領域”,另一個是“是不是文化領域比較冷門?”

    01.自身專業屬性

    我是中文系碩士研究生,我自己的專業就是文學。文學本身是文化領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時,文學與文化,也存在不可割裂的關係,平時在閱讀文學文字、拆解文字、剖析文字中,一定會涉及到作家的時代背景、作家創作的文學環境、作家的思想核心、作家汲取創作的靈感素材,等等不一而足,都可以延伸到文化領域。

    比如蘇軾後期詩詞的背景是王安石變法,這是史學文化,張愛玲文學創作中經典的“紅樓夢”物品羅列等元素,這是經典文化,汪曾祺小說中的鄉土性,是一種地域文化,卡爾維諾創作中的空間設計,是一種建築文化。文學可以說是想象的,但也絕不是憑空想象的書寫,是基於深厚的文化滋養而產生的。一個沒有文化浸潤的作家,是無法創作的,即使是靈光乍現的一瞬,也是正好擊中了“本來蓄養已久的土壤”。

    而文學的專業屬性,就與文化有天然的聯絡,從自身專業出發,選擇文化領域,有2點優勢:

    ①有利於寫作素材的豐富性。從作品挖掘作家,從作家挖掘時代故事,都可以成為素材。一本書的內容是素材,這本書創作背後的故事是素材,這本書的書評也是素材,比如小說的創作結構、敘述節奏等等,都可以成為素材。

    ②有利於寫作的專業垂直性。文學本身是隻要喜歡,人人都可涉獵的,但是接受專業的文學教育,可以從文學史的系統性閱讀中窺見某個時代的作家風貌,比如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朦朧派詩歌就是一個文學史現象和流派,這時候把顧城、舒婷、海子等詩人的詩歌進行相似性的解讀,就是從橫截面上體現專業性。研究者、專家、學者們花大量時間考據、考證和研究出來的成功,比我們自己的個人感受或者感性想法更為客觀和專業,系統的學習,對培養專業度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需要警惕學院派的學究氣和刻板化)

    文學不是單獨的文字研究,文學研究不是讀小說這麼簡單,自身的屬性出發,可以從最擅長、最熟悉、最觸手可及的方面,這樣有利於以後長期做。(長期的問題看第二個原因)

    02.持續探索的興趣

    “文化”本身就是物質之上一種人類普遍的情愫,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精神載體.如果沒有”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的其妙寓意,一顆橘子就不會引發這麼多討論。如果穿就是遮體,那麼就不會有“蘇錦”“蜀緞”“絲綢”“棉麻”“雪紡”這麼多料子。如果愛情就是生殖,那麼就不會有”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文化,往大了說,是人類、是國家,是民族,是集體,往小了說,是個體的湧動,是物質之外,追求的那點美好的東西,讓我們人生變得豐富的意義,我們可以用維基百科的內容界定文化,也可以用我們的標準去認為這就是文化。

    ① 能夠用熱愛,支援自己的創作,而不是透支自我。寫作的品類一定要自己喜歡,否則,時間長了很難堅持,比如之前有位娛樂領域的寫手,寫了一百多篇明星八卦後自己登出了賬號,因為實在是不喜歡,,但逼著自己去寫,她覺得自己寫的東西沒有存在的價值,最後不寫了。寫作,這是磨功夫的事,如果不喜歡,一直生搬硬套只想出爆款、出名或者賺快錢、蹭流量,勢必會讓自己阻力過大,但是喜歡就能夠即使辛苦的時候也可以堅持。

    ②可以做一個長期主義的創作。興趣代表著願意去挖掘,願意去了解,願意去深耕,這比“隨便什麼都試試“的心態要精準,也更有利於長期主義。因為很多時候,都是七八個都試一試,都淺嘗輒止然後放棄,長期主義,既要求一定的專注度,又要求在領域內的精準度。興趣是指引,沒有興趣都是擦邊。誰敢說自己對沒有興趣的領域能寫出很優質的內容?每個領域的大家,都對自己的領域有那一點深入而難以割捨的喜歡。喜歡本身就是一個正向反饋。

    03.成長和學習的動力

    選擇文化領域,對個人學習和成長有以下幾個好處:

    ②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這句話說得很樸素,但其實提高文化修養,提高審美情操,都是文化領域久了,慢慢會實現的。

    綜上,從專業性、興趣點和個人成長角度,我都會選擇文化領域。

  • 25 # 海玉承翠

    我選擇文化領域和我的爸爸有關。

    爸爸生於解放前,今年80多歲了。

    他50歲之前一直生活在農村。爸爸一歲多的時候,我的爺爺就去世了。聽我爸爸講我的爺爺家境殷實,可是後來由於家庭遭到變故,家裡的生活一落千丈,生活難以為繼。奶奶沒有辦法,帶著爸爸和叔叔改嫁到現在的家裡,我的後爺爺是一個老光棍漢,奶奶嫁給他之後,爺爺為了養家,辛苦勞作。可爸爸還是吃不飽穿不暖。後來八九歲的時候,在別人的說和下,我爸爸進了當地的私塾,唸了幾個月的書,後來家裡缺少勞力,爸爸就回家種地了。

    爸爸喜歡讀書,特別崇拜有文化的人。我媽媽嫁給爸爸的時候,媽媽初中文化,在當時已經算很高的文化程度了,爸爸特別的欣賞媽媽,媽媽教會了他漢語拼音,這樣他就能讀大部頭的書籍了。媽媽還教會了他打算盤,後來爸爸當上了生產隊會計。

    爸爸在閒暇時間經常讀一些小說,歷史,連我們的語文課本他都讀了個遍。記得每到我們吃晚飯的時候,爸爸就開始給我們講故事,他給我們講得最多的就是四大名著裡的故事:比如《水滸傳》裡的一百單八將的故事,都是他講給我們聽的。爸爸還讀一些歷史小說,比如《隨唐演義》、《李自成》等等他都讀,而且他似乎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他看過的書,都能生動地講給我們聽。說實在的,後來這些書我也讀了不止一遍,可爸爸給我們講過的還是最難忘的。爸爸之所以喜歡看書,是因為在他眼中媽媽就是文化人,他不能和媽媽有太大的差距。

    我們長大了,陸續都從學校畢業了,我參加了工作。這個時候爸爸眼中的文化人就變成了中專畢業的我。每當妹妹因為生活瑣事和我爭吵時,爸爸總是說你妹妹唸書少,你識文斷字的是個文化人,不能和她一般見識。為了他這一句話,我常常是“忍氣吞聲”,當然過不了多長時間,妹妹又與我和好如初了。

    時光荏苒,我們都長大成人,成家立業了。這個時候爸爸也將近50歲了,我們不想讓他再辛苦的勞作,所以把他接到了城裡。到城裡後,爸爸接觸了一些新鮮的事物、新鮮的理念。這個時候他的孫輩們也都長大了,他的孫子外孫們都考上了大學,幾個孫輩們相繼本科畢業,這時爸爸對文化人的概念也發生了變化。他認為他的孫輩們才是真正的文化人,因為他們都是大學生。

    當然爸爸透過看電視和聽收音機,也瞭解到,人們唸完本科,還有碩士、博士、博士後等,他知道想要成為真正的文化人,那得不斷地讀書學習,不斷的進步。

    現在父親老了,眼花了,有五六年的時間看不了書了,電視看的也少了。他每天離不了的就是收音機,因為他每天都在聽那些不知聽了多少遍的評書故事。

    想到以前他那樣愛看書,給我們講名著裡的故事,講隋唐,講李自成,講康熙乾隆,講抗日戰爭,講中國革命等等。我心裡多少有一些酸楚。其實在我心裡爸爸就是一部厚重的歷史教科書。

    現在想來,爸爸才是最有文化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燉羊肉湯放什麼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