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尐S魔

    得看到本質,貨幣是用來幹嘛的?

    錢生錢是高額利息下的產物,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貨幣貨幣,是先有了貨,才有了錢幣,沒有貨,錢就沒有意義了!

  • 2 # 嘀嘀噠嘀

    錢永遠能生錢,錢生錢不是指光靠利息生錢。主要靠投資資產的增值。過去投資地產就可以,以後我覺得慢慢不太行,因為現代科技不斷降低建房成本。說不定哪天某個科技突破會改變行業。目前中國股市,我覺的保險和銀行業將來會增值。

  • 3 # 興趣研究所X

    不是的

    任何時候錢生錢都不會失效,除非貨幣沒有了流通的價值。

    GDP三駕馬車,出口(外貿)、消費、投資,所謂錢生錢就是投資,三駕馬車都不會倒下,只有跑的快跑得慢的時候。

    當前疫情期間,出口基本停滯,消費一直在鼓勵,投資國家也一直在鼓勵復工復產,還有大把錢投入新基建專案。

  • 4 # 榭茳

    相反現在正式歷史上最好的錢生錢時期!

    現在的金融領域品種多,給不同經濟條件的人都帶來了理財投資機會,比如銀行存款,餘額寶理財,基金定投,炒股,期貨,貸款買房等等!

    另外,國內大力發展企業融資渠道,比如PE投資,上市,融資租賃、擔保質押等等,這些都給人們帶來了資本投資市場!

  • 5 # 中年老男孩

    我們知道,光靠攢工資,錢掙得很慢。而如今社會隨著資本的流動越來越快,錢生錢卻很容易,很多人透過精準的投資眼光和果斷的投資決策,讓錢滾動起來,不斷增值財富,最終實現財務自由。

    那麼對於一個沒有資本的窮人來說,該如何讓錢生錢,使自己擺脫貧窮呢?

    其實,要想致富無非就兩個手段,開源、節流。兩者結合,使自己富起來。

    首先我們看看開源。

    第一就是要實現財富0的突破,使自己擁有第一桶金。不要幻想自己會中彩票或者突然間成為明星,一夜暴富。如今的社會雖然不像改革開放之初那樣只要下海就能暴富,也還是有很多發財的機會的。只要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和聰慧的頭腦,不等、不靠、不要,先從打工開始,努力學習、踏實肯幹,就一定能賺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雖然這個時候還不能說是富有,但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做好第一步是以後飛黃騰達的基礎。

    第二,在依靠自己的勞動積累了一定的資本以後,就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以及手裡的本錢,看準目前社會發展的趨勢,去選擇一個行業創業。比如2000年中國加入WTO前後,房地產、紡織行業就產生了不少富豪,2010年前後,珠三角依靠山寨手機也創造了不少財富神話。總之在這一個階段,是財富的起飛期,雖然具有一定風險,但是由於資本還小,即使失敗重來就可以,所謂船小好調頭。最重要的,還是創業的決心,以及進入行業以後的學習和堅持。

    第三,在積累一定資本以後,還可以透過一些資本理財手段,直接使錢來生錢。目前的銀行理財、大額存單、債券基金、國債等,都是投資門檻低、風險小、收益適合的理財方式,大家不妨一試。另外,如果自己具備一些專業知識,還可以去選擇黃金、股票、期貨等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方式,獲取更大的收益。

    下面我們再談談節流。

    分清消費性支出和投資性支出的佔比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得消費,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前那種省吃儉用的習慣也不太為很多人接受。但是,消費也分消費性支出和投資性支出,比如日常的衣、食、行上面的開銷,都屬於消費性支出,所購買的商品不是屬於一次性消耗品,就是屬於不斷貶值的產品,對於處在財富積累階段的人來說,這方面"消費應該有節制,不能盲目的追求享受。更多"財富,應該用在投資自己的內在以及外在。所謂自己型內在就是學習,俗話說藝不壓身,磨刀不誤砍柴工。透過學習,開闊自己的眼界,豐富自己致富的技能,可以大大加快自身財富積累的程序。所謂外在,就是自己的人脈,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多與身邊<成功人士來往,在他們身上進行感情和財富投資,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自己走得更遠。

    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懂事了;當你用錢賺回面子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成功了;當你用面子可以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是人物了;而當你一直停留在那裡喝酒、吹牛、睡懶覺,啥也不懂還裝懂,只愛所謂的面子的時候,說明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所以,要想擺脫貧窮的境地,還是從今天開始,透過學習、工作、投資、創業,一步一個腳印開啟屬於自己的財富故事吧!

  • 6 # 曙光侃股

    這個世界上賺錢速度最快的就是錢生錢,曾經是,現在是,未來也是。

    但是,這需要很強的資金操控能力,不是說像賭博一樣隨便就能讓錢生錢,那樣憑運氣賺的錢還得憑實力虧回去。

    投資是永恆不變的話題,也是社會發展的最強推動力。社會主要分成三類人:

    1.靠勞動創造價值,有點苦力的意思,好處是沒有風險損失;

    2.靠技術創造價值,也是很賺錢並且風險很低的,畢竟靠的是個人能力。這也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力量。也是讓下一代讀書的一般目標;

    3.靠投資創造價值,最暴利、但風險最大。它是社會發展的潤滑劑,更是社會向前滾動發展的動力。

    這三類人也是我們世世代代努力的方向,農村到城市,讓下一代讀書,就是第一類人向第二類人的轉變,第二類人積累了財富,就可以讓自己的子孫後代變成第三類人。這也是每個人努力的方向。一旦投資失敗,則可能又迴歸成第一第二類人。

    陰極陽,陽極陰,迴圈往復!

  • 7 # 股俠曉峰的夢幻之旅

    1927 1997 2008 危機,全球金融體系面臨撕裂,三級格局不穩,大眾恐慌,資產價格跳水,歐美隔離,需求減小,世界工廠中國外貿下滑,全球放水面對恐慌股市依舊暴跌,疫情不出現拐點,全球化格局經濟不會重啟,錢生錢走鋼絲,豬飛不上天。

  • 8 # 眯上眼睛看世界

    不是的。

    只要人類還在發展就一直會錢生錢。因為資本是生產要素最重要的一個。

    而且現在是經濟危機階段,貨幣肯定要放水,資產價值上漲需要一個過程,這個時間節點正好是配置的時期。

  • 9 # 九凝山人

    錢生錢?看您怎麼看這個問題,現在全世界都處於經濟衰退階段,經濟狀況不好,除非您把握賺錢的能力特別突出,一般是況下對收益不要期望太高。但是錢生錢的機會也不是沒有,比如存銀行,年利率3-4%很正常也很穩當,幾乎無風險,還可以購買債券,收益高一點,也可以購買股票或者基金,現在購買,放個幾年,也應該沒有問題。你想收益更高,也可以購買黃金,全球貨幣超發,黃金大機率會漲,但是投資都會有風險,進入點和賣出點和趨勢分析很重要。

    以上分析供參考借鑑

  • 10 # 領英財富

    只要還是資本執行的社會,就一定會有用錢來生錢的辦法。

    我覺得題主的意思不是錢不能生錢,而是傳統的理財方式獲取收益的速度,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和我們消費水平提升的速度,導致無論賺多少錢都好像不夠花的意思,現實情況也的確如此。

    時代巨輪不斷滾滾向前,投資理財的方式也在不斷改變,既然我們改變不了,那何不加入進去呢,順應時代潮流,賺屬於這個時代的錢。

    在金融投資方面可以隨著金融衍生品的發展,建議可以多元化配置,提高抗風險能力和收益率,而不僅僅是投資銀行理財或者股票,還有諸如期貨、國債、等等,這方面可以參考下專業人士建議。

    實體投資方面除了衣食住行這四大主要剛需,還有現在的網際網路娛樂產業也在飛快發展,順應網際網路時代趨勢,一樣是前景光明。

    最後說一下,任何時候都有賺錢的機會,就看有沒有這個發現機會都眼光,投資自己是最重要的,永遠都不會過時。

  • 11 # 科技與金融學人

    最近一直在想為什麼很多人無法錢生錢?

    核心原因有3點:

    (1)對錢生錢很陌生,從小到大都沒有學過這些,學校、家庭、同事都沒有錢生錢的理念。

    (2)對錢生錢不重視,覺得那是有錢人乾的事,無法理解投資能力和工作能力一樣重要。

    (3)錢生錢沒有系統規劃,聽聽報紙電視就開始亂買股票,很快就賠錢離場,對錢生錢徹底失望。

    錢生錢最重要的是謀劃,而不是無頭蒼蠅亂撞,被當韭菜收割。謀劃的根本是從宏觀、方法、技術都有嚴格規劃,按著規劃操作,普通人也能成為高手。

    上期我著重說了宏觀機會,其實現在好機會也不多,主要是網際網路金融,這期著重說說中觀的策略方法和微觀的投資技術。普通人按著這個謀劃操作,估計能打敗80%的人。

    中觀投資策略

    投資策略是將宏觀機會落地,本質是確保投資的持續性和安全性。

    (1)持續性

    我經常思考一個問題:假如你有10萬本金,每年平均收益10%,28年後就有160萬。從複利公式看,的確如此,但為什麼在現實中很少有人透過這種方式變成百萬富翁呢?後來我發現根本原因有兩個,持續獲得10%的收益很難,沒人能堅持28年。大多數人投資缺乏耐心,更缺乏科學的策略使得收益穩定。很多人總想一次就賺票大的,結果折戟沉沙。

    網際網路金融如何獲得穩定的收益?核心是尋找背景強大,剛開始補貼使用者進行市場推廣的平臺。網際網路金融真正有投資價值的是那些重金投入佈局網際網路金融的集團,網際網路由於極強的馬太效應,90%的流量被前5%的企業壟斷,即便實力強大的集團,初期也要補貼使用者進行市場推廣,像滴滴打車初期也要瘋狂補貼使用者來推廣,在剛開始補貼期間,高收益低風險,此時投資長期標的,鎖定長期的高收益,就可以獲得安全穩定的收益。

    (2)安全性

    寬泛的說,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上千個,95%都非常爛,更有借網際網路金融概念純粹傳銷的中晉、e租寶。安全的核心是從魚龍混雜的市場裡篩選出優質平臺。目前安全性較好的主要是一些大集團重金佈局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初期他們一般都會拿出最優質的資產,集中公司資源推廣業務,他們本身實力強大,剛開始規模較小的時候,安全性相對較好。

    總結來說,網際網路金融的投資策略是,尋找大集團重金佈局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在補貼使用者的初期投資長期標的,鎖定一年的安全高收益。資金到期後,再按這一策略尋找新平臺,堅持這個策略不動搖,高收益才會安全可持續。

    微觀投資技術

    投資技術是將投資策略進一步細化落地,篩選出投資標的,將收益最大化。

  • 12 # 廷加財經

    現在仍然是一個錢生錢的時代

    “錢無法生錢”這個判斷是有理由的。從2013年開始,我們進入了一個貨幣發行量增速降低的過程。經過幾年的去槓桿,中國的M2(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從15%左右降低為8%-9%。伴隨著這一過程,出現了融資越來越難的情況。各行各業,資金都不如之前那麼充裕了。投資於網際網路呢?王思聰的熊貓直播倒閉了,瑞幸咖啡造假了,樂視網成了個笑話。根本原因就在於,沒有資金充裕的後來者接盤,模式玩不下去了。投資於實體經濟呢?各行各業都已經不是蠻荒狀態了。國內已經找不到完全空白的產業了。經濟已經相當成熟了。買房呢?這幾年多數城市房價不再上漲。

    但是現在仍然是一個錢生錢的時代,投資收入甚至比以往更加重要。錢生錢的最主要渠道就是股市。

    就是因為創業艱難,投資買房的時代也已經過去了,所以再也沒有別的投資機會了嗎?不是。還有一個未來主流的投資渠道,就是股票。

    過去三十年的歷史中,中國股票市場(以下簡稱A股)贏得了賭場的壞名聲。但是情況在變化。一是因為A股註冊制的不斷推進,退市制度的不斷完善,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將逐步篩選出優秀的公司。二是因為2015年A股動盪之後,機構因全力救市改變了行為方式,現在機構特別看重價值投資和成長投資。

    從價值投資和成長投資的本質來說,就是投資購買了這個企業,也就是僱傭了企業員工為自己打工。比如購買一些高科技企業的股票,相當於僱傭了成百上千名工程師為自己打工。購買了實力醫藥企業的股票,相當於僱傭了幾百名上千名科學家。

    美國的巴菲特,是投資股票賺來的千億美元身家。黃金、大宗商品等等,在長期來看,都不如股票市場回報高。

    但是,股票投資非常專業。不論是理論上,還是A股30年曆史經驗上,都可以知道散戶投資者整體表現很差,虧損嚴重。怎麼辦?普通投資最好還是買基金。一些主動管理型基金,確實透過時間證明管理者的智慧。如果求穩妥,滬深300、上證50、MSCI指數基金,也都是很好的投資標的。當然,也可以跟我買股票,哈哈。

    餘錢、閒錢,買股票或者股票基金,是未來最好的錢生錢的方式。

  • 13 # 交易者張豐

    國家一直倡導財產性收入,現在是以錢生錢的黃金時期,但是需要精心去選擇專案,因為黑天鵝地雷遍地唯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例如定投ETF基金或者可轉債都是非常好的理財方式。

  • 14 # 盤古論市

    錢生錢,並非完全看階段。誰能夠知道口罩突然成為熱銷品?誰知道大冷門的呼吸機成為大熱門?誰知道房價能夠漲10年能漲十幾倍?其實,我是想說即使市場大環境不好依然~處處充滿著商機,遍地是黃金也並非指的是牛市,大熊市環境反而是買進白菜價的黃金期。

    錢生錢,可以有很多方法,基金,股票,銀行理財,銀行存大額單,做生意,投資藝術品,投資房地產等等。

    比如美國熔斷暴跌,A股就充滿了商機,因為A股是低市盈率水平市場,相對系統性風險比較小,因此抗跌性突出,美股暴跌反而形成黃金坑,撿便宜貨的機會大福增加。股神巴菲特常常熊市建倉,常常別人都不看好之時,動手抄底。所以,反向操作也非常適合錢生錢。問題的關鍵是具備經驗,理念,膽識。

    炒房投資者同樣的道理,這十幾年包括不在少數的經濟學家都連續看空房價,房價就是不給面子漲了十幾年。歷年每一次的政策性調控反而形成一個個黃金坑,很多炒房者賺得盆滿缽滿。正向思維的人認為政策調控,房價會大幅下跌反而錯過一次又一次買房的機會。所以,錢生錢,可以是大環境好的階段,也可以是大環境差的階段。只不過大環境好更有利於錢生錢,但大環境不好會蘊藏未來獲取暴利的機會。

    因此,錢生錢是相對論,是辯證法。收藏藝術品及古玩也是這個道理,很多成功收藏家都是從小打小鬧開始的。大多數人不要的東西,人家卻如獲至寶,一旦物歸原值價格暴增了,看的都流口水了,再事後諸葛亮地搞收藏不賠死才怪。

    錢生錢,對於每個人來講具有很大的差異性。

    有的人錢生錢,需要有膽有識,敢於承擔風險;有的人則需要穩紮穩打,如果冒險就是找死。有的人需要按部就班錢生錢,根據自己能力,賺一點是一點,別想著一夜暴富。有的人需要量力而行,若超出能力範疇錢生錢,是火中取栗;有的人善於借力使力,可以依靠別人來錢生錢等等,所以不一而足,殊途同歸。

    還有的人只能透過勤奮工作努力拼搏去賺錢,去生錢。我想大多數早九晚五的人也都是如此。還有的人需要學習一技之長,俗話說,叫一招鮮,吃遍天,透過獨特的一技之長來達到錢生錢目的。

    同時錢生錢需要尊守有七個不:不能進賭場。不熟悉的不做,不懂的不投資,不要隨大流。不人云亦云。不要有一夜暴富思想。不負債錢生錢。

    此外,錢生錢也未必都是炒股票,去理財,守住財也是變相的錢生錢。有一句話,賺錢容易守財難。

    比如世界重量級拳王泰森直到40歲時掙了將近4億美元,但他花錢如流水,買的別墅有100個房間,跑車幾十輛,而且養的老虎都當寵物,最終敗家破產時還欠了國家稅務局1000萬美元。

    總之,錢生錢可以看階段,也可以不看階段,根據自己的情況,能力大小去做事情。適可而止,量力而行,善於思考,善於發現,眼觀六路,看好了再出擊。耐心等待天時地利人和的轉折點到來,古人常說,財不入急門,錢生錢的事情,做好了,事半功倍,做不好,事倍功半。

  • 15 # 網癮少年857

    2020如何做好資產配置?

    2020年資產該如何配置?對於2019年經濟,業內人士認為,2020年經濟增速可能比2019年略低一點,但是總體應該還是在5%以上的水平。

    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方式,是公認的最科學、穩健的資產分配方式,但其僅作為一個標準,在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時,可依照分配比例進行適量增減,透過合理分配最終實現財務自由。至於是否買房,只有根據自身情況在進行科學、理性的資產配置分析後,依照配置結果而定。

    資產配置其他方向

    債券類資產也出現投資價值。由於利率水平必須維持在合理的區間內,即名義GDP增長率要大於名義利率,2020年應該積極備戰左側配置機會,中長久期的債券配置價值凸顯。債權計劃和信託計劃等另類資產配置視窗已經來臨。

    資產全球配置也應該成為一種選擇。資產配置應該是全球化的,也應該包含不同市場,不同交易品種和交易手段的配置。當前儘管機構全球化配置受到諸方面的限制,但是全球配置應該是未來的方向。

    海外資產配置比例未來有望進一步提升。目前中國居民海外資產配置比例遠低於發達國家,目前僅為4.8%,而發達國家這一比例通常為20%-40%,海外資產配置比例的提升將是大勢所趨,海外資產配置將迎來一個快速發展期。

    私募股權投資也成資產配置不可缺少的部分。2019對於金融領域當中批評最多的一個詞是脫實向虛,但是現在所有的新興行業,所有新興行業排在前10和前30的行業都是透過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實現的。

    私募股權包括併購和其他的方式,大量的支援了新時期的新產業,業內認為,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資料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工業模式的創新、泛娛樂和消費升級等都有望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成為市場投資熱點,也有望湧現出更多的“獨角獸”企業。

  • 16 # 野馬和尚

    開什麼玩笑,樓主也太悲觀了吧。

    所謂“現在……階段”,簡明扼要講,其實就幾個方面:

    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衝擊經濟/社會/金融等方面;沙特原油價格戰;以美聯儲為代表的低利率+無限量QE式的貨幣大寬鬆;全球經濟陷於衰退。

    現在的階段就是這樣的環境,而上述四個方面都是因第一個因素引發的。換句話講,只要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得到控制,全球經濟活動恢復正常,那麼錢生錢的遊戲也會變得正常。但是,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時間階段,也一樣是有錢生錢的活動在進行當中。

    美元指數自美聯儲公佈“無限量QE”之後,連跌三天,美元的價值得到稀釋,依美元與黃金呈負相關關係的邏輯,那麼,精明的投資理財人群就會想到買入黃金,應當是可以獲利的。

    無限量QE的美元計劃,就是為了解決美元流動性,這樣黃金的無差別清算風險已得到解決。那麼,此時買入黃金的話,近四天金價出現暴漲,見高1745美元,若你在1600美元附近買入,幾天工夫就可以賺9%。

    這就是在疫情全球大流行下,錢生錢的現實版。

    所以,樓主說的“現在是不是進入了錢無法生錢的階段”的觀點是不成立的。

    錢生錢,也就是普通老百姓說的理財投資。

    在經濟金融市場有較大不確定性風險的市場環境下,如何理財投資?確這是一門功課。投資理財永恆的邏輯是“高收益高風險,低收益低風險”。那麼根據自已的風險偏好,選擇不同型別的理財產品,追求合理收益,還是可以做到錢生錢的。

    現階段,理財產品市場依然有許多類弄的品種,比方說:銀行理財、基金理財、信託理財等,都是可以的啊。

    2020年4月來在售的1934款銀行理財產品中,平均預期收益率3.85%。除結構性產品外,有5款產品預期收益率在5.00%及以上;493款產品的收益率集中在4.00%-5.00%區間;1436款產品收益率在4.00%及以下。

    銀行固定收益型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來看:

    城市商業銀行產品為4.00%;股份制商業銀行產品為3.96%;國有控股銀行產品為3.59%;農村金融機構產品為3.81%。

    總之,錢生錢的遊戲,在現階段依然可以實現。

  • 17 # 財思廣益

    你有多少存款能讓你考慮這些問題?

    普通人還是好好工作努力賺錢實在。幾萬幾十萬的資金少1個點收益也不會太多。

    現在是低利率時代,錢生錢的能力確實是小了,但還是可以賺的,必要這麼悲觀。

    土豪也許會考慮這個問題吧,畢竟基數大,幾千萬幾個億的資金少1個點的收益,在數值上倒是少很多。

  • 18 # 壹號股權

    現在是不是進入了錢無法生錢的階段?題主的問題很有意思,現在雖然還沒嚴重到錢無法生錢的地步,但是也到了比之前更難生錢的時候。

    1、生錢的兩種方式

    生錢有兩種方式,第一是勞務生錢,這是單純的依靠出售自己的體力勞動或者是智力賺錢;第二種方式是僅僅依靠自己的資本去賺錢,這種方式俗稱錢生錢,也就是脫離了我們人的勞務,不以我們個人的勞務與否,錢會自動賺錢,這個就是錢生錢的說法。

    我們在企業或者公司上班拿工資,這是典型的勞務生錢,我們投入的僅僅是自己的體力或者是智力,並沒有資金的投入,但是如果我們一旦停止工作了,那麼我們的收入也將停止。這種賺錢的方式一般都很辛苦,賺的是身體的辛苦錢,所以我們都渴望進入第二種方式——錢生錢!

    所謂的錢生錢,這是資本自動的在賺錢,比如你用錢投資了一個門店,門店在自動運營,無需你操心,你只需要分紅就好,你睡覺、旅遊,這家店都自動運營。比如你投資房產,房子出租,那麼就會不斷的有租金收入流進來,如果房價上漲 ,你還能賺錢房價上漲的利潤,這也是錢生錢。

    2、現在錢生錢是不是更容易了?

    現在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這或許不是那種十年一遇的經濟危機,而是百年一遇的經濟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格局甚大,全球化或就此終結,基於全球化建立的全球產業鏈將重新洗牌和建立。

    在這種時刻,勞務賺錢的比重會佔到更加重要的比重,而錢生錢變得更艱難,錢生錢無法是你需要去投資,選擇投資專案,然後是“坐享其成”,但是現在全球經濟面臨衰退,歐美疫情拐點遲遲不到,而印度和非洲等經濟水平較低的地區現在有爆發的趨勢,如果變成現實,這又將造成多大的損失。

    現在我們都盯著美國,美國已經超過了36萬例,看似全球最嚴重,但是美國畢竟擁有全球最好的醫療資源,只有美國認真對待,雖然代價大,但是終歸是能控制住的,但是印度和非洲這些經濟和醫療落後的地區,如果一旦辦法,他們是沒有辦法應對的,基本就只能是群體免疫了,這才是人類的災難。

    作為普通人而言,今年就不要想著錢生錢了,在經濟不好的時候,都無法做到錢生錢 ,何況是現在就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對普通人來說,當前最好的錢生錢的方式就是存銀行,而且是大銀行!

  • 19 # 夢飛說理財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錢生錢,也就是理財投資從來都是能快速加入我們資產的對有效手段,但有個前提是您花更多的心思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就是您對本金的積累階段,剛開始只能是努力工作,開源節流,當你賺到了第一個十萬,這時候錢生錢的作用才真正展現出來,比如你買股票兩萬元市值的股票,如果讓你有10%的收益率,也只不過兩千塊,也解決不了問題,但是是十萬本金就不一樣了,可以賺兩萬,同時投資比如股票,基金還有複利效應,分紅,這個威力很巨大的,未來的投資都在股權,所以你有閒錢,也可以定投基金,積少成多,相信你會有很好的收益的!

  • 20 # 陳先生的複利人生

    錢生錢的階段沒有過去,而且很難過去,只是普通人感到錢生錢比之前難了。

    1、第一普通人的本身錢很少,因為關於錢生錢的意識、手段、資源、通道都比上不富人,錢生錢的不但不會消失,而且還會隨著財富積累產生類似於滾雪球的效應,即錢越多則錢生錢的效應越強。打個簡單的比喻,很多理財的都是有門檻的,比如銀行存款1萬、5萬、10萬、20萬理財的收益是有明顯區別的;再比如信託和私募一般都是100萬起步,這樣的理財也不是普通大眾能夠具備的,因為從這個角度上看,錢生錢的階段並沒有過去。

    2、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因為中國經濟進入一個快速發展轉型的階段,之前老的邏輯都失效了,例如之前房地產是一種“全民普惠的”造富通道,既可以抗通脹又可以財富增值,但是現在這種機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而作為普通的老百姓或者投資者在高風險的股市、期貨市場有沒有賺錢的機會,這樣就造成了錢生錢約來越難的錯覺。

    3、其實錢生錢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同樣的理財產品和種類,只要肯下功夫去鑽研比別人多拿1-2%點,甚至更多都是有可能的,這就是賺的資訊不對稱的錢,就看你認不認真鑽研了,只要肯下功夫仍然會有超過市場平均值很多溢價收益。

    總之,總之錢生錢的階段不會過去,錢越多,錢生錢機會越多,這也類似於現實生活“滾雪球”效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走夜路的時候,總感覺後面有人跟著該怎麼辦?